作物栽培學小麥的實習報告

來源:文萃谷 1.54W

種植業的業務一般的都是最長時間的,想要能夠快速的瞭解這個行業。首先就是需要自己動手下去做。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物栽培學小麥的實習報告,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閲讀!

作物栽培學小麥的實習報告

  作物栽培學小麥的實習報告篇1

一、 實習目的意義

教學實習是繼《普通栽培學》課理論教學任務完成以後,集中進行的實踐教學環節。掌握水稻各個生育時期的特徵,羣體變化動態、葉片生長規律和高產田水稻各生育時期的形態特徵。瞭解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技術。認識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形態和作用。瞭解麥-玉-豆套作模式對玉米的增產作用。通過實習掌握高產栽培技術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親自體驗,鞏固我們的課本知識,擴大知識面?培養動手能力,增強學習興趣,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鍛鍊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以後的學習和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時間? 2012年10月13日

三、 地點? 四川農業大學郫縣、仁壽試驗基地。

四、 實習內容 2012年10月13日?我們班全體同學在馬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了為期一天的作物栽培學實習。 1、10月13日上午老師在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試驗田裏為我們生動地講解了棉花,小麥等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良種選定?水肥管理?以及病蟲草害防治。最後,老師還為我們展示了各地科研試驗田,讓我們初步感受到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性。中午結束了我們的實踐活動。

該基地位於黃河北岸新鄉市原陽縣南部,佔地達383公頃,分為農業科學試驗區、農業科技中間試驗項目區和現代農業展示區三大功能區,主要功能涵蓋農作物育種、高產高效栽培、土壤肥料等學科的試驗研究以及種子加工、工廠化育苗、新型肥料等內容。是集現代農業示範、推廣、普及、學習和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基地。

基地按照功能分為三大區域

一是農業科學實驗區,位於基地的西側,佔地156.68公頃,主要工作包括農作物育種,作物栽培嗎、,植物保護,土壤肥科學的試驗研究。相關農業科研輔助設施有撒、曬場,掛藏室,樣品庫和農機庫等。農業科研試驗區採用規整式的傳統同農業佈局形式,劃分為3-12公頃大小不等的試驗用地;作為主要的育種作物有小麥,玉米,棉花,芝麻,油菜,大豆,花生等。試驗田道路景觀綠化採用果樹作為行道樹,形成春花爛漫,夏秋果實累累的農業自然景觀。

二是農業科技中間實驗項目區,位於基地的東北角,佔地91.77公頃,分為研發,加工,生產三個區域,主要功能包括種子加工包裝,農副產品加工,保鮮,工廠化育苗,新型農藥,話費,飼料,植物生長調劑及生物製劑,良種牛羊胚胎生物技術中式與規範。該區景觀突出科技,結合現代科技小品,雕塑,與自然景觀,田園景觀相融合,為工作人員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在辦公室和生活之中體驗到科技的神奇和田園風光的旖旎。

三是現代農業展示區,位於基地的中心區,佔地135。87公頃。分為交通集散區,門景區,設施農業展示區,農業觀光區和綜合辦公區五大功能板塊。展示區以中心龍湖為核心,湖與周邊環渠相連,形成流動循環水系,結合栽植水生植物,打到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主要功能區包括無公害農產品規範化生產,設施農業(果樹,蔬菜,花草,食用菌),節水農業,生態農業,旱地農業的示範和國內外名特優新農作物品種及稀奇植物資源的鑑定,訓話和展示等;為全省基層農業科技人員提供現代農業技術培訓,農業高新技術成果展示,農業發展史,農業科技發展史,農業科技知識普及及珍稀優質農產品展覽等。

我們在馬老師和各位帶隊老師帶領下,以及園區的一些研究者們的交流下,在基地的東區巡迴參觀了棉花,小麥,玉米園區等以及綠色環保節能農業的研究園區。 對於棉花,我們瞭解了其種植技術。

1、深耕:冬耕能減少病菌、病害、蟲害。春耕要早,增加日照好拿苗,深耕增加抗病能力、苗期早發、根深葉茂。

2、科學施肥:施足底肥,以有機肥為主,花鈴期及時追肥,注意滿足磷鉀肥。

3、墒情是出苗的關鍵:冬灌或春灌。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植物出苗的關鍵,水分足,墒情好、保苗全。

4、適時播種:播種出苗的最佳温度是23至25度,用新高脂膜拌種可防病、提高發芽率。播種後分水不足時可噴施新高脂膜溶液可保温增墒。

5、株行距合理:等行播種,低肥水60至70釐米,中肥水70~80釐米,高肥水地80至90釐米;畝株數,低肥水地3000棵左右,中肥水地2500株左右,高肥水地2000棵左右。

6、整枝:每年看雨量多少、墒情濕幹、掌握化控輕重,等行免整枝,大小行可定向整枝,去小行的枝、留大行的枝。整枝病重,免整枝病輕。

7、全程化控:棉花7至10個真葉可噴施壯莖靈溶液,能促根壯苗,葉面厚減少蟲害,在花蕾期、幼鈴期、棉桃膨大期各噴一次棉花壯蒂靈溶液,整個生育期內靈活掌握,雨多地濕量要大,無雨地旱量要小,少量多次最好,最後化控在株高1米左右最好。

8、遇旱澆水:遇旱澆水以小為宜,水量過大,棉棵易形成生長素,出現旺長;旱情嚴重,水量過大,轉化生長素過多,澆水後出現落花、落蕾現象,澆水前先噴棉花壯蒂靈溶液,能有效控制澆水後旺長。

9、治蟲:當前危害棉花的害蟲有棉鈴蟲、盲蝽蟓、薊馬、白粉蝨、棉葉蟎、象甲等多種害蟲。防治棉鈴蟲注意蟲情預報,高峯期抓緊防治,盲蝽蟓的習性晝伏夜出,打藥上午9點前,下午5點後,效果好,月亮天晚上打最佳。播種時用樂斯本,與除蟲劑同時噴,注意地下蟲害的防治。噴施新高脂膜溶液可提高棉株對藥的吸收利用,減少用藥量。

10、病以防為主:重病地塊、播種時可用治棉病的藥與新高脂膜拌種(不是浸種)出苗快、苗旺、病苗少,苗期定期噴治棉病的藥。

11、適時打頂:營養枝(滑條)看水肥與長勢,3-5個果枝及時打頂促進果枝生長,主莖約7月15日前後打頂,打頂後及時噴葉面肥,加速上部果枝生長,5-7日後噴棉花壯蒂靈溶液,與治蟲藥同時封頂對於小麥,我省主要栽培春性、半冬性品種,生育期一般在200-220天左右,鄂東、鄂東南及江漢平原等一般播種較遲,成熟較早,生育期稍短。鄂西北地區,一般播種較早,成熟較遲,生育期偏長。

1、生育時期的劃分

小麥的一生要經過種子萌發、出苗、分櫱、拔節、孕穗、抽穗、開花、灌漿、成熟等生育進程。小麥在整個生育過程中要發生一系列形態和生理生上的變化,依次出現和形成各種不同的器官,最後形成作物產量。冬小麥一生劃分四個時期:即幼苗期、分櫱期、拔節孕穗期和抽穗結實期。

A、播期。

冬性品種日平均温度17-18℃,在10月以後播種;半冬性品種日平均温度15-16℃,在10月以前播種;春性品種日平均温度13-14℃,在10月底開始播種;華北地區在9月中旬播種;華南地區在11月中旬播種;華中地區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種。

B、播量。一般畝播15-18斤。

C、播種方式。分三種播法:條播、撒播和點播。

2、小麥的田間管理

一、出苗分櫱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田間管理

1、生育特點:出苗分櫱階段,自播種出苗開始,到拔節為止。春性小麥出苗—拔節4葉進入幼穗伸長期;半冬性小麥出苗—拔節5葉進入幼穗伸長期;冬性小麥出苗—拔節7-8葉進入幼穗伸長期。

2、栽培特點

(1)要苗齊、苗壯。

(2)爭取早分櫱、早髮根。

(3)達到壯苗越冬。

(4)營養物質積累多,有利於安全越冬,為增產打基礎。

3、管理措施

(1)苗肥:齊苗後追一次速效肥,促進幼苗生長,提早分櫱,一般每畝追尿素5-8斤;

(2)分櫱肥:分櫱肥用量不可過多,防止冬前旺長,降低抗寒能力,一般畝追尿素8-10斤;

(3)臘肥:冬至過後,一般施有機肥2000斤,鞏固冬前分櫱,促進幼穗分化。

(4)化學除草:在播後至出苗前,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300克兑水120斤噴霧,在下雨期間噴藥最好。

(5)壓麥:壓麥一般在越冬期間進行,對生長壯、旺苗進行鎮-壓,控上促下,縮短莖基部一、二節間長度,增加粗度,提高抗倒能力。

(6)防禦凍害:防禦凍害的主要措施有,選用抗寒強的品種,適時播種,培育壯苗,寒潮來前澆水,減輕凍害。

二、拔節孕穗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田間管理

1、生育特點:拔節孕穗階段包括拔節、孕穗、抽穗等生育時期,屬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早春氣温上升到10℃以上時,小麥開始拔節,拔節後分的櫱一般為無效分櫱。孕穗以後是小花發生分化和部分退化的時期。拔節期以莖、葉生長為主,孕穗期以莖、穗生長為主。

2、田間管理:

1追肥。

拔節期:一般每畝追尿素15斤左右,增粒增重,防早衰。

孕穗期:一般每畝追尿素5-6斤,增加穗部營養供應,促進生殖器官發育。

2清溝排漬。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小麥開始拔節,3月份雨水逐漸增多,導致小麥各種病害發生,麥田要注意清溝排漬,降低水位,減輕病害。

3預防倒伏。

a、採用矮桿品種。b、合理應用肥水。c、控制旺長,小麥過旺生長時,可用矮壯素進行防治。

三、抽穗成熟階段的生育特點和田間管理

1、生育特點。本階段指小麥抽穗後的生殖生長時期。長江中下游小麥在4月中旬前後抽穗,抽穗時間大約40天左右。本階段是小麥籽粒形成時期,也是決定小麥粒數的關鍵期。

2、管理措施。

(1)合理排灌。小麥抽穗後,生理需水量增大,是小麥一生中需水的高峯。一般要求土壤含水量相當田間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為宜。南方4、5月份多雨,要注意清溝排漬,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濾。

(2)防治病蟲害。小麥生長後期有粘蟲、蚜蟲,赤黴病、白粉病和鏽病危害。 a、蟲害:可用殺蟲劑類農藥進行防治。

b、病害:一是赤黴病的防治。可用多菌靈、敵百蟲混合劑;兼治白粉病的防治。二是鏽病的防治。可用敵鏽鈉或敵鏽酸,稀釋200倍液,兑洗衣粉2兩進行防治。

六、心得體會

通過兩位老師生動形象的講述,讓我們在實踐中領略到了科技育種科技種植的獨特魅力。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受益匪淺。通過實習高產栽培技術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親自體驗,鞏固了我們的課本知識,擴大了我們的知識面,培養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增強了我們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明確了學習目的,鍛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為以後的學習和科研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次短暫的從課堂走向田間的課程實習,使同學們切實領悟到農業生產實踐的魅力,體驗到一個真實的現代化農業的生產環境,實現了課堂學習的理性認識與現場學習的感性認識的有機結合,進一步堅定了學農、識農、務農、強農的專業思想。

  作物栽培學小麥的實習報告篇2

1. 實習過程。

5月13日往壽光蔬菜展覽會,參觀蔬菜新品種和先進的種植治理技術。

5月16日往的城陽上馬的蔬菜基地,參觀有機蔬菜大棚,並才會了很多病蟲害的標本。

5月17日在校園主樓後的花園、農學與植保試驗田和園藝試驗田中採集病蟲害的標本。

5月18日到5月25日在病理實驗室整理採集的病蟲害標本。

2. 主要作物農事季節(小麥、桃、蘋果)。

2.1小麥

小麥的物候期與地區、品種、及環境條件和農業栽培技術有密切關係。在不同年份,因受天氣影響也有變化。根據器官形成將小麥生養期分為三個階段:種子萌發到幼穗開始分化之前為營養生長階段,主要是生根、長葉、分櫱、營養器官建成;幼穗分化到抽穗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階段,幼穗分化發育與根葉櫱莖的生長;抽穗至成熟是生殖生長階段,為開花授粉形成籽粒和灌漿成熟的階段。

我省所在的北方冬小麥種植區將小麥生養期劃分為播種期、出苗期、分櫱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期、拔節期、挑旗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期和成熟期等生養時期。播種期一般***初,七天左右之後葉露出地面2釐米以上為出苗期,長至3片葉時開始在芽鞘上分櫱,當分櫱露出分櫱鞘1.5釐米時達分櫱期。在12月份左右小麥有六片葉左右氣温在零攝氏度時進進越冬期。次年三月上旬氣温回升,新葉長出2釐米,小麥由匍匐生長開始向上生長。一般三月中下旬,長第二片春生葉時小麥開始起身。四月中旬,莖高五至七釐米時雌雄開始分化為拔節期。長第六片春葉時達挑旗期,又稱孕穗期。四月下旬,不含芒高出2釐米時為抽穗期。抽穗後二至五天開花,一般在五月上旬,由中部小穗先行開花至百分之五十時稱開花期,可持續一週。從多半仁經過頂滿倉到蠟熟前成為灌漿期,歷時二十天左右。六月上旬達成熟期,一般在七天左釉冬包括最適宜收穫的蠟熟期和完熟期。

2.2 桃

桃樹的物候期與地區、品種、樹齡及環境條件和農業栽培技術有着密切關係。在不同年份,因受天氣影響也有變化。

2.2.1萌芽和新梢生長

桃樹的葉芽萌發早於花芽,而抽芽卻在開花之後。桃樹新梢生長需經歷開始生長期、迅速生長期、緩慢生長期和停止生長期。當均勻氣温在15攝氏度以上時,新梢開始生長,但較為緩慢。一般迅速生長期有1~3個高峯,而整個生長期共為3~5個月。

2.2.2開花

當氣温穩定在10攝氏度以上,桃樹即要開花。桃樹的開花期南北地區差異較大,總的趨勢是由南向北漸次延遲。

2.2.3落花落果

花期結束以後,沒有受精的花開始脱落。受精不良或營養條件不充分的果實,多數在硬核前脱落。正常落花落果有三次。落花落果的程度品種間差異明顯,有些品種也有采前落果現象。

2.2.4果實的生長與成熟

受精的果實生長從花期結束開始,直至果實成熟。果實生長期的是非因品種而異。果實成熟是指第三期發育過程中,水解過程佔上風,澱粉轉換為糖,粘結細胞的中粘層轉變為可溶狀態,果實軟化,葉綠素分解,同時也合成一些黃色素、紅色素、各種纖維素及脂類物質等。從而成熟的果實表現出固有的大小、光彩和風味。

2.2.5落葉

桃樹的落葉期和營養關係很大,而品種間差異較小。生長弱較生長強的早落葉。落葉過早不利於後期的養分積累,影響越冬,樹勢朽邁也快。

2.3 蘋果

蘋果為薔薇科蘋果屬植物,落葉喬木。

蘋果的一生分為五個齡期,即為幼年期、結果初期、盛果期、結果後期和朽邁期。各齡期的是非受品種、砧木、土壤、天氣和耕作技術的影響。在山東半島地區,幼樹生長2~3年後即可結果,進進結果初期,7~8年後進進結果盛期,可維持20年左釉冬在結果後期產量下降,到經濟壽命結束時,樹體開始朽邁,直至死亡。

在山東當春季日均勻氣温在10℃以上時,蘋果陸續開始萌動(3月中旬),一個月左右後萌芽生長,當秋末均勻氣温低於15℃,日照短於12小時,蘋果開始預備落葉(11月中),隨後進進自然休眠階段。

蘋果的年週期分為生長期和休眠期。生長期包括萌芽期、花期、新梢生長期、果實發育期、果實着色成熟期和落葉期;休眠則由自然休眠和***休眠組成。生長期的是非與當地的天氣條件有關,山東為240天左釉冬西南高地可達300天。據調查紅富士蘋果在山東萊陽3月20日萌芽,初花期4月19 日,盛花期4月23日,終花期4月27日,花期持續9天,果實發育日數約180天,落葉期11月20日。

3. 具體記載所見病蟲害種類、侵害作物、危害部位、發生程度(按作物種別)。

1.海棠上的繡線菊蚜。危害葉片造成葉橫後卷,主要危害幼嫩部分,主要為新梢。繡線菊蚜腹管為玄色,外長呈外八字型。

2.海棠上的蘋果瘤蚜。危害葉部造成葉片後卷,葉面凹凸不平。危害冬芽,致使冬芽當年萌發。蘋果瘤蚜無黃色,腹管內傾,呈內八字

3.海棠的銀紋潛葉蛾。未長成葉片危害,主要危害頂端,取食整葉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蛇形隧道的病斑。幼蟲和蛹是綠色。

4.海棠上的蘋小卷葉蛾。一2齡幼蟲越冬,前胸背板黃綠色,頭窄於胸,幼蟲十分的活潑,雌蟲第6、7腹節有腎形性腺。

5.蘋果的金紋細蛾。危害既不葉片,剛發生葉片,幼蟲取食海綿部分留下表皮。葉片上有白色失綠點的蟲斑。

6.蘋果上的大青葉蟬。危害蘋果、海棠的一二年生枝條。用產卵器在樹幹上刺出月牙形斑,裏面整潔的.排列着白色的卵。

7.蘋果的白粉病。在芽上越冬,專性寄生,嫩葉危害嚴重,葉片呈柳葉狀,葉片和嫩枝表面佈滿白粉。

8.蘋果輪紋病。一般在主幹上發生,病原物從皮孔侵進,在皮層內擴展,呈瘤狀突起,病斑呈現褐色。

9.蘋果乾腐病。病原物和輪紋病相同,枝條枯死,病斑顏色較深,病斑上有小斑點。

10.蘋果樹的褐斑病。後期葉片變黃,病斑四周仍保持綠色,形成綠色暈圈。葉片易脱落,病原物在落葉上越冬,在葉片上形成褐色病斑,病斑上有玄色的孢子器。

11.蘋果棉蚜、頂梢卷、繡線菊蚜、蘋果瘤蚜。

12.蘋果花葉病。花葉型的具有高温隱症;還有枯斑型,葉片向一側扭曲,葉緣乾枯,嚴重時可以使葉片脱落。

13.梨樹上的鏽病。冬孢子角在檜柏上越冬,一般潛育期為7-10天,一般不超過12天。雨後冬孢子萌發侵染,病害傳播受到雨水和濕度的限制。危害葉片在正面形成病斑,也片反面天生鏽孢子器。

14.梨樹的草履蚧。棉蚧科,終生遊走生活,雌成蟲***位於體背上,寄主廣泛,是重要的果樹害蟲。

15.梨的梨二叉蚜。是喬遷型蚜蟲,麥收前喬遷至狗尾草上。危害葉片,葉片縱上卷,腹管很長,身體中心有一條墨綠色的縱帶。

16.梨樹上的圓尾蚜。危害葉片,受害葉片腫脹扭曲,葉柄極度的縮短;喬遷蚜腹管很短。

17.梨樹的中國梨木蝨。在蚜?**:Φ木硪賭冢?沙嬉換粕??鰨?燦新躺??

18.葡萄上的黑痘病。幼嫩果粒受害,初期果面出現深褐色的小斑點,後變大形成深紫色的邊沿,中心灰白色下陷,形似鳥眼。

19.桃的流膠病。主要為蟲傷和傷口侵染。

  作物栽培學小麥的實習報告篇3

一、實習背景

種子園是由優良遺傳特性的林木組成的人工林,其目的是生產大量優質的種子。種子園在實現林木良種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學習和了解種子園的總體規劃和區劃、建園技術等對我們的林業生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進行了這次實習。

二、實習目的

瞭解種子園營建及管理工作之全過程,初步掌握種子園花粉管理技術。

三、實習內容

種子園概況瞭解,種子園無性系開花習性觀察。

1、種子園概況瞭解:參觀馬尾松種子園,由種子園工作人員講解該種子園的類別,種子園的總體規劃和區劃,種子園建立技術,種子園的經營管理技術等相關知識。

2、種子園無性系開花習性觀察:選取一定數量的無性系及單株,進行雌雄球花的形態發育階段觀察,不同無性系的授粉期和撒粉期觀察,各無性系的雌雄花分佈觀察,各無性系雌雄花比研究,在種子園內設定若干觀測點,進行種子園花粉密度觀察。

四、實習地點

貴州都勻馬尾松種子園

五、實習總結

貴州都勻馬尾松是一個無性系種子園,位於都勻馬寨營上石榴坡。該種子園是在1996年建成的,到2000年開始結實,佔地面積500畝左右。株間密度是比較合理的,為4×6米,共48個無性系。該種子園在2015~2015年的產量較高,種子總產量到達200~300公斤。從2015開始,國家每年補貼60萬人民幣用於種子園的建設和管理。 該種子園的土壤是酸性山地黃壤的、土層較厚,比較適合馬尾松的生長。

清早起來,我們就向我們的實習地出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顛簸,終於到了我們的目的地,貴州省都勻馬尾松良種選育基地。種子園的位於遠離城區的馬寨營上石榴坡。我們下車後,就步行到種子園中心地區。遠遠看去,種子園還是比較連續的,由幾塊大面積的林子構成。一路上我們發現,種子園的周圍幾公里的距離內都沒有馬尾松林子,老師告訴我們,這是因為種子園為了防止外來花粉的污染,把周圍的馬尾松天然林都伐去了,有的改良成為農田,有的種植茶樹,這很有效的防止了外來花粉的污染。在老師的介紹下,我們知道種子園每年都要進行除草,並從去年開始他們已經開始施肥,在樹下我們可以看見施肥時所挖的圓弧溝,大約有20公分深,位置大約在冠幅的正下方,有利於樹對肥的吸收利用。另外,種子園的經營管理者每年都會對種子園進行撫育間伐,調控種植密度。

馬尾松從種子播種開始到種子的採集階段,需要很長的時間。在第一年7~8月,頂端的花芽開始分化,第二年3~4月,才開始形成花並完成受精,其中雌花在上,雄花在下。受精之後開始慢慢的生長,到第三年10月下旬~12月上旬收穫種子。所以一般的雜交育林需要3~4年的時間。在馬尾松的授粉期間,我們要對種子園中花粉的密度進行觀察,其主要方法是:用一個高度與樹幹相差不大竹竿立於母樹旁,在竹竿的一定高度上放置載玻片,這樣花粉就會沾在載玻片上,用顯微鏡觀察載玻片上的花粉數目,估計一定高度上花粉的密度。如果密度太低,不能供應足夠的花粉,這時我們就要對種子園以人工授粉,用鼓風機吹將往年儲藏的花粉吹散中種子園中。

我們來到種子園,看見裏面有許多工人正在採摘馬尾松的種子,由於樹體比較高,可以到達7~8m,並只有樹幹的外側有種子。他們只有爬到樹梢,或用竹竿的打種子,然後就在地上撿,可見種子園的採種是很困難的。其實是因為在種子園建立的早期,在嫁接馬尾松的幼苗成功後,沒有及時去掉頂端,沒有控制好樹體,造成採種的困難。在我們幫助他們撿種子,發現他們的每個袋子上都有標誌,才知道各個家系的種子要分開裝,我們又不知道那個口袋裝哪一棵樹的種子,只好愛莫能助了。在種子園中,我們發現向陽面的母樹結的球果明顯高於向陰面,這是由於光能的不同造成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