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公開建議

來源:文萃谷 1.97W

2010-2015年全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先進個人公示

政務公開建議

根據省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開展2010-2015年全省就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比表彰的通知》(皖就辦〔2015〕4號)要求,經認真組織評選,擬推薦以下15所高校和15位同志為2010-2015年全省就業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現進行公示。

公示時間:2015年4月6日-10日。公示期間,省教育廳高校學生處負責受理全省高校的來電、來訪和來信。受理電話:0551—2826812(帶傳真)。

安徽省教育廳

二○一二年四月六日

2010-2015年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推薦名單

(一)先進單位名單

1、 合肥工業大學

2、 安徽大學

3、 安徽工業大學

4、 安徽理工大學

5、 安徽中醫學院

6、 阜陽師範學院

7、 黃山學院

8、 銅陵學院

9、 滁州學院

10、池州學院

11、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2、六安職業技術學院

13、安徽工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14、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

15、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二)先進個人名單

1、 凌 峯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 汪貽洋 安徽師範大學

3、 張令峯 安徽農業大學

4、 汪江平 安徽醫科大學

5、 鮑碩來 安慶師範學院

6、 李 偉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7、 杜小明 安徽科技學院

8、 王衞林 宿州學院

9、 虞海霞(女)安徽新華學院

10、陳 綱 安徽職業技術學院

11、李一峯 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

12、王 珏(女)安徽交通職業技術學院

13、張俊武 安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

14、王永平(女)安徽財貿職業學院

15、徐桂香(女)安徽外國語學院

3月20日,省政府法制辦在部門網站公佈 《安徽省出租汽車客運管理辦法 (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這是該草案第三次以全文公佈的方式問計於民。自2010年6月底草案首次公開以來,累計收到社會各界意見691條。 “之所以反覆公開徵集民意,是為了讓羣眾訴求充分表達,使各方合法權益在立法中得以充分體現。 ”省政府法制辦經濟法制處負責人表示。

政府法制機構“開門立法”,是我省政務公開的縮影。自2006年省政府成立省政務公開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省政務公開工作以來,我省政務公開不斷深化,公開制度體系初步形成,內容和形式逐漸豐富,行政權力運行日趨透明。

去年,我省先後出台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責任追究和舉報辦理暫行辦法,政府信息公開健全監督和問責機制進一步健全。目前,78個省直部門、21個省屬公共企事業單位和16個市開通各類信息公開子網站1萬多個,累計發佈政府信息370多萬條。去年6月,我省出台意見,將公眾參與列為市、縣政府重大決策必經程序,要求全面、準確、及時、具體地向社會公開決策信息。

決策論證,是落實公眾知情權一個重要舉措。六安市在調整城市總體規劃決策過程中,先後20多次召開論證會,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收到3000多條意見和建議。淮南市政府“開門”起草年度政府工作報告,網民提出的140餘條建議被採納。

在公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領域,2015年,51家省直單位主動公開本部門財政預決算,省經信委等21家省直單位公佈專項資金分配結果,省國資委率先公佈本單位“三公”經費。為推動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全省16個市和42個省直部門基本完成職權清理、目錄編制、流程圖繪製工作,各級各部門職權目錄和流程圖在省政府信息公開網集中發佈。公眾的知情權在“錢往哪裏花”“權力如何行使”等關鍵處,正逐步得到落實。 多道“瓶頸”影響公開實效

“我想參加義務植樹活動,諮詢得知在大蜀山上認建認養樹木要交錢。 ”剛剛過去的植樹節期間,合肥一市民向記者反映,大蜀山森林公園認建認養資金使用情況按規定每年都應向社會公佈,可到處查詢也找不到公佈記錄。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有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坦承,未及時公佈資金使用情況,引起部分市民誤解,確是工作不足。近期,林業和園林局將集中公佈近5年認建認養資金使用情況,接受市民監督。

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在相關資金公開上遭到的質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省政務公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與黨和政府的要求,與羣眾的期望有不小差距。

“公開的信息羣眾不想看,羣眾想看的信息不公開”,這一現象在許多地方政府和部門不同程度存在。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徵遷補償費用發放、救災救濟款物分配等與羣眾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縣級政府及其部門應重點公開。記者隨機查閲多個縣(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站,有關征遷補償費用的信息少之又少。桐城市政府信息公開網自2008年4月至今發佈數十條拆遷信息,僅有2條涉及補償安置標準。救災搶險、優撫安置等雖列入各縣(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但收錄其中的多是會議及活動信息。截至3月12日,當塗縣政府信息公開網民生公益項目中共有28頁545條記錄,記者粗略統計,有關款物分配使用的不足10條。

已經公開的熱點信息也存在語焉不詳、讓羣眾看不懂的狀況。省直某部門去年11月率先公佈“三公”經費,相關信息僅一句話:“公務接待費2.3萬元,公車運行費160.5萬元,公務出國費12.7萬元。 ”“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值得鼓勵,但公開方式太過籠統,讓人霧裏看花,不知道這些錢花得是否合理。 ”不少羣眾向記者表示。 推動前行需要“雙向補課”

政務公開是推進行政體制改革、加強對權力監督制約的有效途徑。 “通過公開調動羣眾監督政府事務,還需在‘裏子’上多加努力,尤其是要詳勁具體地公開社會關注度高、關係羣眾切身利益的信息,讓老百姓看得見還要看得懂,為羣眾有效行使監督權創造條件。 ”安徽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雲飛表示。

但一些政府官員心存疑慮。以歷次中央和省級下撥的救災資金為例,記者曾多次向有關部門詢問資金分配情況,均被工作人員以“不宜公開,以免各地互相攀比”為由拒絕。對此,安徽行政學院教授昂永生認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時代已經遠去,信息渠道如此發達,半遮半掩反易引發猜測和誤解。

強有力的監督對深化政務公開必不可少。省政務公開辦業務二處處長高勛炳介紹,去年11月底,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出台意見,要求從今年起將政務公開和政務服務作為單列項目納入省政府目標管理考核,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度會越來越大。

任何改革必須有人民的覺醒和支持。去年絕大多數中央部委相繼公開“三公”經費,媒體和社會各界持續關注起到重要推動作用。但省直各部門公開財政預決算、省國資委率先公開“三公”經費,在本地媒體上波瀾不驚,社會反響相對平淡。 “如果公眾參與熱情不能被激發出來,政務公開形成政府自説自話的局面,就難以繼續前行。 ”昂永生認為,要調動社會積極性,一方面需要政府拿出更多誠意推動實質公開,另一方面,也需要媒體等社會力量及時跟進,凝聚合力,營造廣泛關注的良好氛圍,形成政府和社會的良性互動。從這個意義上説,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對於政務公開,都還需要“補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