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項目建議書彙編五篇

來源:文萃谷 2.62W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我們需要用到建議書的情形越來越多,建議書是人們發表意見,提供建議的一種工具。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建議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項目建議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項目建議書彙編五篇

項目建議書 篇1

一、項目名稱

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

二、項目建設背景及必要性

根據省財政廳、省水利廳鄂財農發[20xx]56號文《關於下達20xx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限額計劃並做好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20xx年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補助專項資金項目立項指南》要求,鬆滋市財政局、水利局組織專班編制了《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方案》。

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大多建於上世紀60-70年代,主要靠組織農民投工投勞開展冬春水利建設勉強維持運轉。長期以來,由於缺乏投入,建設標準低、歷史欠賬多,特別是實行農村税費改革取消“兩工”後,相當一部分工程運行狀況急劇下滑,超期服役、帶病運行,老化失修、淤塞滲漏,效率低下、效益衰減。據現狀調查,塘壩、小型引水堰閘等小農水設施的平均完好率不到50%。近幾年,鬆滋市通過中央及省財政農田水利建設專項補助資金項目實施,有效地解決了項目區小型灌排“卡脖子”工程、灌區“最後一公里”渠道等突出問題,解決了當地農民最渴望但又無力解決的農田灌排問題。但目前的投資力度與龐大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數量和建設需求相比,缺口很大,一時難以根本扭轉普遍老化失修、效益衰減的被動局面;項目安排分散、單個項目投資少,難以形成規模效益;資金渠道多、工程不配套,難以發揮整體效益;用水户協會承擔全部的工程建設和管護責任還有一定困難。要破解這些難題,同時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和探索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在鬆滋市開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通過集中資金、連續投入、連片建設、整體推進,力爭用3~5年時間,基本完成縣域內小農水建設任務,是十分必要的。

三、項目概況、建設有利條件

鬆滋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國土總面積2235 km2,共有16個鄉鎮,240個村,32個居委會。總人口842866人,全市耕地面積895278畝,有效灌溉面積66.29萬畝。項目區現有塘壩、小型泵站、機井、水池水窖等獨立運行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5000多處,大中型灌區末級渠道、小型灌區固定渠道1570公里,固定灌溉管道1050公里,相應的配套建築物近近萬座,還有大量的田間工程。交通便利,完全符合項目建設條件。

四、項目建設方案及內容

該建設方案涉及洈水、萬家、街河市、楊林市、紙廠河、南海、新江口、王家橋、斯家場、陳店等鄉鎮,計劃襯砌渠道58條175.31km,U型渠71.5 km,擴洗堰塘476口,建設項目總投資8351.06萬元(不含整合資金),其中20xx年重點實施洈水灌區北乾渠末級渠系改造示範片的建設任務,計劃襯砌渠道19條50.31km,U型渠11.5 km,擴洗堰塘126口;20xx年實施南北河灌區末級渠系改造示範片的建設任務,計劃襯砌渠道24條60km,U型渠30 km,擴洗堰塘150口;20xx年實施洈水灌區南乾渠末級渠系改造示範片的建設任務,計劃襯砌渠道15條65km,U型渠30 km,擴洗堰塘200口。

五、項目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鬆滋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點縣建設項目總投資8352.95萬元(不含整合資金),由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具體資金籌措方法如下:中央補助4000萬元;省級補助1000萬元;縣級補助145萬元;羣眾投工投勞折資3207.95萬元。其中建築工程8252.95萬元,建管費、勘測設計費及監理費100萬元。其中:20xx

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1767.95萬元;20xx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3035萬元;20xx年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3550萬元。

六、項目環境和生態影響分析

項目實施後的溝、渠、路形成新的農田格局,有效調節農田小氣候,控制水土流失,減少旱澇災害。

七、項目經濟費用效益或費用效果分析

當工程整體實施完成後,恢復灌溉面積1.3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6萬畝,增加灌溉面積0.34萬畝。總經濟增量效益為550萬元,畝均增收70元/年,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增加100元,項目區灌溉保證率提高到80%

八、項目社會影響分析

項目實施後,可提高水利用率,減少用水量,節約用水成本。項目實施後,由於渠道滲漏損失小,可以很好的執行按用水量徵收水費的辦法。同時,隨着渠系建築物配套完善,量水設施的建成,農民在用水過程中的矛盾和水事糾紛逐漸減少,有利於建立良好的灌水秩序,使農業用水管理更科學化、規範化。

項目建議書 篇2

項目建議書的審批權限

目前,項目建議書要按現行的管理體制、隸屬關係,分級審批。原則上,按隸屬關係,經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再由主管部門上報,或與綜合部門聯合上報,或分別上報。

1、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

委託有資格的工程諮詢、設計單位初評後,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改委及行業歸口主管部門初審後,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其中特大型項目(總投資4億元以上的交通、能源、原材料項目,2億元以上的其他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審核後報國務院審批。總投資在限額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項目建議書分別由省發改委、行業主管部門初審後,報國家發改委會同外經貿部等有關部門審批;超過1億美元的重大項目,上報國務院審批。

2、小型基本建設項目,限額以下更新改造項目由地方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a、小型項目中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內資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生產性外資項目、300萬美元以上的非生產性利用外資項目,項目建議書由地方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b、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內資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下的非生產性利用外資項目,本着簡化程序的原則,若項目建設內容比較簡單,也可直接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的審批程序

一、項目名稱

項目建議書審批

二、依據和範圍

《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國發〔20xx〕20號)、《關於加強和規範新開工項目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xx〕64號)、《重慶的`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辦法》(重慶的市政府令第161號)、《重慶市關於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的意見》(渝府發〔20xx〕108號)、《重慶市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立項環節(試行)》(渝發改法〔20xx〕293號)

三、申報材料

1.建設單位或項目法人或法人籌備組(以下稱項目單位)申請審批項目建議書的請示(原件1份);

2.項目單位自行編制或委託有相應資質的機構編制的項目建議書(原件1份);

3.已落實建設資金來源的有效證明文件;(複印件1份,原件備查);

4.項目單位組織機構代碼證(複印件1份,原件備查);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四、辦理流程

1.項目單位向縣行政服務中心發改委窗口提交立項申請及相關資料;

2.窗口初審、受理;

3.按有關規定徵求行政管理部門的專業審查意見;

4.按規定權限審批或轉報。

五、承諾時間

5個工作日(不含徵求行政管理部門意見時間)。材料不符合要求的,2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請單位。(相關部門審查所需時間不計在內)。

六、收費標準

免費

項目建議書 篇3

項目的開發

1、 項目區所在位置

項目區位於##公路以西,##鎮內,涉及新碰、野為、徵拖、七氦、周開、平垛、蔣論、南可、四還、董是、小袁11個行政村,總人口2.06萬人,農業研究報告指出:其中農業人口19209人,耕地總面積26427.82畝,20xx年農業總產值7874.91萬元,其中:種植業6369.32萬元,漁業896.2 萬元,林牧業109.6萬元,養殖業498.7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008元。下面看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議書。

2、 項目區農業資源情況

項目擬建區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温和,全年雨量充沛,總降雨量1000mm左右,日照充足,常年2305.6小時積温較高,日均氣温13-16℃,無霜期較長,達220-240天。該地區地勢高低窪不等,水網密佈,河溝面積3198畝,80%左右的耕地面積地面增高1.8—2.5 米,其中澇漬型低產田面積達9200畝,因此,在前幾年農業結構調整時,開發了近380畝提水養殖魚池,區域內土壤屬勤泥壤種,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生態環境優良,灌溉水質較好,無污染,是發展稻漁共作無公害農業的理想基地。

3、 項目區農業生產狀況

項目區涉及5個防洪聯圩,現有聯圩基礎較好,骨幹水利工程完好率40%,聯圩內有圩口閘42座,活口門15個,排灌動力蘇?泵5座,50泵5座,貫流泵2座,灌排總動力660千瓦,現有機耕路56條,機耕橋14座,基礎設施已具一定規模,設施基本配套,農田灌排率達 100%,渠系水利用係數100%,有效灌溉面積2.42萬畝,這些為項目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項目區產業結構以稻麥連作為主,提水養殖為輔,其中稻麥種植面積近2.1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86.8%。近年來,由於市場行情的不斷變化,加之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全,良種推廣未能全面的種種原因,特別是今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的大量發生,農民的種植效益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遇水災年份,形勢更是十分嚴峻。

今年的武育粳三號水稻有三分之一絕收,三分之一畝產僅有200公斤左右,還有三分之一的最高產量也不過400公斤左右,另有少部分生產的稻穀為優質無公害農產品十分暢銷,由此可見,實行中低產田的改造,完善基礎設施的配套,大力推廣優良品種,確保農民增產增收,發展無公害農業勢在必行。

4、 項目區建設條件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交通條件非常優越,##公路、##河從##鎮內腹部穿過南北長27華里,公路從鎮域的中部橫穿東西長13華里,四通八達,水陸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鎮又是位於##市的較東部地區的家禽養殖重鎮,東與陶破鎮相靠,南有戴跨相鄰,西與和垛接壤,北與昌還鎮交界,輻射周邊較多鄉鎮人氣,財氣比較旺盛,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因此##鎮是發展優質種植業和無公害農業的有利區域。

——基礎設施初具規模。項目區內2.64萬畝,雖有部分低產田和部分提水養殖,但灌、排、防等生產設施相對齊全,規範化程度較高,種植條件很好,條田方整化面積較大,十分有利於農業的綜合開發。

——生態環境較好。項目區無工業污染和環境污染,東臨靖鹽河,南靠蚌蜒河,西近唐港河,北有車路河,中有梓辛河、界河,水系條件十分優越,水質清淅,空氣清潔,是發展稻魚共作和農業綜合開發的理想區域。

——科技力量較為雄厚。有豐富的農業種植、提水養殖,包括家禽養殖的多年曆史經驗,廣大人民羣眾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種植、養殖的新技術,有強大的農業科技隊伍,農技、農機、水產、水務等主導職能部門均在項目區內。今年省下達實施的優質弱筋小麥項目建設就在該項目區內,並正在進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定整體推進工作。全省水稻機插秧的試點工作就在我鎮進行,省長###親自來我鎮視察和指導,插秧機達50台套,實施機插秧面積達1萬畝以上。

項目建議書是由項目投資方向其主管部門上報的文件,目前廣泛應用於項目的國家立項審批工作中。

——建設的依據 土地治理、低產田改造是國家重點農業開發項目,##市是個農業大市,在全省及至全國都有較高的知名度,是典型的“魚米之鄉”,農業的模式是農業資源開發利用的新亮點,改造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技術,對推動我市農業經濟結構調整,提升農業質量,加速產業化進程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建設的必要性 項目區內有 畝澇漬型和設施不夠配套有低產田,嚴重影響着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效益,必須進行基礎設施的改造和建設,從而提高這類低產田的綜合生產力和抗禦片段災害的能力,提升農業質量,所以既是農業發展的需要,又是農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也是農民增長收入的需要,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項目規劃設計

1、設計標準

① 項目區農業生產基本條件和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抵禦自然災害能力明顯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較大提高,通過項目建設,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項目區農業現代化進程。

② 項目區有明顯區域範圍,按流域或灌區統一規劃,並符合本地區農業發展的總體規劃,採取綜合措施,集中整治,連片開發。

③ 項目區達到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實現園田化。

2、水利措施

① 灌溉工程:灌溉系統科學規劃,田間灌溉設施、橋、涵、閘等建築物配套齊全,性能與經濟指標達到有關規劃標準要求。

② 排水工程:做到排水系統健全,排水出路暢通,渠系、橋、涵、閘等設計合理,建築配套。

3、農業措施

① 農田工程:做到田(地)塊要按有利於農業機械化和田間管理要求格田化,以有林道路或較大溝渠為基準形成格田。

② 田間道路:做到佈局(規劃)合理,循環暢通,機耕路建設分幹道、支路兩級,幹道要與鄉村公路連接,滿足中型以上的農業機械的通行,寬度為5m以上,支路能保證農機通行,晴雨天暢通,並配套橋、涵和農機下田(地)設施,便於農機進出田間作業和農產品運輸,寬度3.5m以上。

③ 土壤改良:通過農家肥的施用,秸稈還田等土壤改良措施,土壤耕作層有機質含量提高0.1個百分點以上。

④ 良種繁育與推廣:項目區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在100%,在有條件而又需要的項目區建立優質良種繁育基地,修建種子晾曬場和侖儲設施,配備必要的種子加工檢測設備。

⑤ 農業機械化:做到積極推廣農業機械化作業,主要作業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

4、林業措施

① 項目區內主要道路、溝渠、河流兩側,要適時適樹進行植樹造林。

② 人工造林苗林要達到二級以上的標準,造林當年成活率和三年後保存率要達到85%以上,林相整齊,結構合理。

③ 農田防護林建設,要達到林業部門規定的標準。

5、科技措施

① 農技服務體系:做到配備必要的儀器設備,完善項目區農業服務體系和質量檢測、檢驗體系,強化科技服務功能。

② 技術推廣:在項目建設期間,推廣一定的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技術的引進、示範和推廣,項目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與非項目相比,至少提高3個百分點。

③ 技術培訓:做到在項目建設期間,對項目區基層幹部、農民技術是和科技示範户先進適用技術培訓,做到每個行政村有3—5名農業科技骨幹,每10户有1户科技示範户。

6、建設目標

項目建設堅持以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通過實施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來改造低產田,提高農田綜合生產力和抗禦自然災害能力,通過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實現高產高效,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和形成地方特色,促進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① 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田間建設實現農田標準化、方整化改造低產田,通過路、橋、渠、站、電及小型建築物的配套來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

② 培植支柱型農業產業,改善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開發適銷對路的定型產品推向市場,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支柱型生態農業產業,並帶動有關產業的發展。

③ 發展科技型龍頭企業。項目建設過程中,將培植和建立一批與相適應的科技型龍頭企業,並建立“企業+基地+農户”的產業化經營機制,實行訂單生產、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牌,統一銷售。

④ 發揮項目區示範帶動功能。把項目區建成高產、高效生態農業的示範樣板,為##及全省的農業發展提供經驗。有效地帶動區域性經濟發展。

建設內容

1、水利措施:

①新建機耕橋 12 座;

②新建小電灌站 25 座;

③新建蘇?灌站 4 座;

④新建硬質渠 0.48 km;

⑤新配套小溝建築特 186 個;

⑥架設電力線路 14 km;

⑦新增100kv變壓器 4 台套。

2、農業措施

①全面條田方整化實現農田標準化 20000畝;

②新築機耕路砂石路面 5.5 km;

③新增農業機械收割機10台,插秧機100台。

④新建種子倉庫 800 平方米。

3、林業措施:栽植防護林意楊 10萬株。

4、培訓措施:項目區根據季節特點,農事需要及時組織相關培訓。

投資概算及籌資措施

1、 投資概算: 本項目計劃總投資850萬元。 其中:水利措施 655.35 萬元; 農業措施 160.1 萬元; 林業措施 30 萬元; 科技推廣 3.25萬元; 前期工作費 1.3萬元。

2、 資金籌措: 申請中央財政 480 萬元;省、市地方財政配套 160 萬元,羣眾籌資210萬元(約需投工10萬個,折幣200萬元,羣眾自籌10萬元,合計210萬元)。

預期效益

1、 經濟效益: 通過土地治理,項目區建成後,2.64萬畝,產量產值將有顯著提高。

①通過低產田改造,畝淨增小麥100公斤,畝增收入75元,計增收 198萬元;

②通過低產田改造,畝淨增稻穀 150公斤,畝增收入 120元,計增收 316萬元;

③項目建成後,每畝可節約成本 55元,計節本 145萬元;

④項目實施後,合計可增收 659萬元,畝平 249 元,人均 319元。

2、 社會效益:

①項目實施後,可年產弱筋小麥 600萬公斤;

②項目實施後,可年產優質稻穀 950萬公斤;

③項目實施後,主體高新技術普及率將達100%,有利於發揮資源優勢,有利於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

④ 項目實施後,將促進我地無公害綠色農業迅猛發展,有利於人民的健康。

⑤ 項目實施後,能帶動我地科技型龍頭企業的建立與發展,起到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帶動其他產業發展。

⑥ 項目實施後,由於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改造,健全了水系排灌功能,避免一家一户灌水機械的重複投資,節約發能耗,節約用水,降低農本。砂石路面的建設,改善了交通條件,提高農副產品的運流速度,增加了效益。

3、 生態效益: 項目實施後,由於地面整治,改造低產田,強化設施配套,推廣新品種、新措施、新技術,規範農業投入品質量,改善土壤使肥、供水狀況。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有利於保護、提高土壤肥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我鎮農業產業化持續健康發展。

保障措施

1、 組織機構: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成立##20xx年度土地治理項目領導小組,由##市開發局,##鎮政府及項目實施的相關村、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工作。 項目技術指導小組名單(略)

2、 監督機制: 項目實施中,實行項目管理和資金管理分離,單獨建賬,獨立核算,建立項目內部相互監督機制,確保項目和資金管理正常運轉。

3、 保障措施: 由項目管理部門與項目實施單位簽訂目標責任書,分解細化建設目標、內容、標準,強化項目管理、工程招投標、工程質量監理,確保工程按時完成。

項目建議書 篇4

定義及作用

定義:項目建議書又稱立項報告,是由項目投資方向其主管部門上報的文件,從宏觀上論述項目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建議書內容包括項目的戰略、市場和銷售、規模、選址、物料供應、工藝、組織和定員、投資、效益、風險等,把項目投資的設想變為概略的投資建議。目前廣泛應用於項目的國家立項審批工作中。

項目建議書通常是在項目早期使用,由於項目條件還不夠成熟,僅有規劃意見書,對項目的具體建設方案還不明晰,市政、環保、交通等專業諮詢意見尚未辦理。項目建議書主要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方案和投資估算也比較粗,投資誤差為±30%左右。對於大中型項目,有的工藝技術複雜,涉及面廣,協調量大的項目,還要編制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作為項目建議書的主要附件之一。

作用:項目建議書是項目發展週期的初始階段,是國家選擇項目的依據,也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據。

項目建議書是項目發展週期的初始階段基本情況的彙總,可以減少項目選擇的盲目性,是國家選擇和審批項目的依據,也是製作可行性研究報告的依據。涉及利用外資的項目,只有在項目建議書批准後,才可以開展對外工作。

項目建議書批准後,可以着手成立相關項目法人。民營企業(私人投資)項目一般不再需要編寫項目建議書,只有在土地一級開發等少數領域,由於行政審批機關習慣沿襲老的審批模式,有時還要求項目方編寫項目建議書。外資項目目前主要採用核准方式,項目

方委託智博睿等有資格的機構編寫項目建議書即可。

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區別

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是項目前期兩個不同的階段,其內容、深度、作用都是不一樣的。

項目建議書往往是在項目早期,由於項目條件還不夠成熟,僅有規劃意見書,對項目的具體建設方案還不明晰,市政、環保、交通等專業諮詢意見尚未辦理。項目建議書主要論證項目建設的必要性,建設方案和投資估算也比較粗,投資誤差為±30%左右。

一般地説,項目建議書的批覆是可行性研究的依據之一。此外,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項目至少有方案設計,市政、交通和環境等專業諮詢意見也必不可少了。對於房地產項目,一般還要有詳規或修建性詳規的批覆。此階段投資估算要求較細,原則上誤差在±10%;相應地,融資方案也要詳細,每年的建設投資要落到實處,有銀行貸款的項目,要有銀行出具的資信證明。

很多項目在報立項時,條件已比較成熟,土地、規劃、環評、專業諮詢意見等基本具備,特別是項目資金來源完全是項目法人自籌,沒有財政資金並且不享受什麼特殊政策,這類項目常常是項目建議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個階段合為一階段。

以上基本是在傳統的項目審批制環境下,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的大致要求和區別。

隨着我國投資體制的改革深入,特別是隨着《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的出台和落實,除政府投資項目延續上述審批要求外,非政府投資類項目一律取消審批制,改為核准制和備案制。

像房地產等非政府投資的經營類項目基本上都屬於備案制之列,房地產開發商只需依法辦理環境保護、土地使用、資源利用、安全生產、城市規劃等許可手續和減免税確認手續,項目建議書和可行性研究報告可以合併,甚至不是必經流程。房地產開發商按照屬地原則向地方政府投資主管部門(一般是當地發改委)進行項目備案即可。

項目建議書的審批權限

目前,項目建議書要按現行的管理體制、隸屬關係,分級審批。原則上,按隸屬關係,經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再由主管部門上報,或與綜合部門聯合上報,或分別上報。

1、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

委託有資格的工程諮詢、設計單位初評後,經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發改委及行業歸口主管部門初審後,報國家發改委審批,其中特大型項目(總投資4億元以上的交通、能源、原材料項目,2億元以上的其他項目),由國家發改委審核後報國務院審批。總投資在限額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項目建議書分別由省發改委、行業主管部門初審後,報國家發改委會同外經貿部等有關部門審批;超過1億美元的重大項目,上報國務院審批。

2、小型基本建設項目,限額以下更新改造項目由地方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A、小型項目中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內資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上的生產性外資項目、300萬美元以上的非生產性利用外資項目,項目建議書由地方或國務院有關部門審批。

B、總投資1000萬元以下的內資項目、總投資500萬美元以下的非生產性利用外資項目,本着簡化程序的原則,若項目建設內容比較簡單,也可直接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項目建議書撰寫提綱

第一章 總 論

一、木屋項目概況

1、木屋項目名稱

2、木屋項目性質

3、木屋項目承辦單位

4、木屋項目建設地點

5、建設規模及內容

二、木屋項目總投資、資金籌措及效益情況

1、木屋項目投資及資金籌措

2、木屋項目經濟效益

三、木屋項目優勢條件

1、資源優勢

2、產業基礎

第二章 木屋項目背景及建設必要性

一、木屋項目提出的背景

二、投資的必要性

三、項目建設的目的意義

項目建議書 篇5

一、xx初級中學基本情況

xx初級中學始建於1956年,位於xx省西寧市xx縣政府所在地xx鎮,因學校條件所限,長期依附於xx一中院內。學校現有學生1596名,24個教學班,教師86名。招生範圍包括xx鎮(縣城)和周邊10餘個行政村的三分之二的適齡學生以及本縣招生範圍外(如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和外州縣的少數學生。

近年來,由於學生人數過多,班容量大(平均班額為67人,至20xx年國中教學班每年級將達到10個班,含六年級總共為40個教學班,遠遠超過了國中班容量40~45人的有關規定),增加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難度,現有校舍無法滿足教學用房的需要,也嚴重影響到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為解決這一問題,依據縣政府《xx縣學校佈局調整方案》,把原黨校改建成xx初級中學。

二、xx初級中學教學樓建設的必要性

1、改善現有辦學條件的需要。xx初級中學分設後,原校內1500m2辦公樓、餐廳等基礎設施可繼續使用,但教學樓遠遠不能滿足需求,新建教學樓,才能實現改建xx初級中學的計劃。

2、隨着經濟的發展,縣城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日趨活躍,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和農村人口聚居在此。相應地適齡少年人數也將隨之增加。新建教學樓,將為這些人提供更多的接受國中教育的物質條件。

3、科學管理學校的需要。根據有關教育專家的分析和實踐證明,普通中學班容量在40~45名為宜。目前平均班額為67人,遠遠超出了規定班容量,這既為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增加了較大的難度,也不符合教育規律,新建教學樓,可為徹底解決這一現象提供有力的物質保障。

4、鞏固已有“普九”成果,為高中輸送合格新生的需要。

三、項目建設的內容及投資估算

計劃修建綜合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為8200m2。內設教室、實驗室、器材室等功能用房,按1600元/m2估算,需投資1230萬元。

四、項目建成後的效益

該項目建成後,將會改善和提高xx初級中學的辦學條件和辦學水平,主要表現在:

1、能解決xx地區城鎮和部分行政村及縣城外來務工人員家庭國小畢業生的上學難問題,保證本地區的國中入學率達到100%。

2、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小畢業生接受優質國中教育的要求和願望,更進一步高標準鞏固和提高“普九”成果,提高公民文化素質,推動當地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

3、將極大地緩解xx一中班容量大、教學資源生均佔有量小的問題,也為實施高中擴招提供了硬件上的保證。

4、該項目建成後,初、高中均將以標準的班額科學合理地設置班容量,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和學校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

五、資金來源及管理

項目總投資為1230萬元,申請專項資金1230萬元。項目資金由縣教育局設專户統一管理,專款專用、不挪用,保證項目順利實施。

六、項目管理

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由主管教育的縣長任組長,教育局局長任副組長,教育局副局長、教育局項目辦技術人員、學校領導為成員,分工負責,按學校建設規範要求實施,嚴格管理,保證質量,按期完工並交付使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