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範文(精選10篇)

來源:文萃谷 5.63K

教師是傳授知識、經驗的人,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在閲讀完後,我們可以重要的內容摘要下來。把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給教師的建議優秀內容摘要,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關於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範文(精選10篇)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1

我最近閲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的一部分,書中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閲讀”二字。在他的這麼多的建議裏,不止一次提到閲讀,他將閲讀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上。蘇霍姆林斯基説“閲讀應當成為吸引學生學好的'重要發源地。”“無論哪一種愛好,如果它不能觸動學生的思想和打動他的心,那就不會帶來益處。”“學生的第一件愛好就應當是喜愛讀書。這種愛好應當終生保持下去。”從他的這些話語,足以看出他對學生閲讀的重視。

其實,學生要閲讀,我們教師同樣需要閲讀。人們常言: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已要備一桶水,而教師的這桶水必須是不斷更新的水。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閲讀,不斷地更新的知識。可我們都在説着“教師的時間哪裏來?教師和所有人一樣,要做家務,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有的即使讀書也是疲於應付,以至自己在教學中筋疲力盡,工作自然也就成了一種負擔。蘇氏在書中就給我們指明瞭方向: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

回顧踏入教師行列十幾年的我,感到很慚愧。那些教育大師都是如何鑄就的?是靠他們平時不斷的積累,不是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扣教科書,而是不間斷的讀學術著作。讀書與我們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分不開的,我想我要把讀書當成習慣——熱愛讀書,持久行動。讀書的時間是擠出來的。每天只要拿出十幾分鐘的時間用於讀書,這還是可以做到的,中午吃完飯、晚上睡覺前,關鍵還在於自己是否熱愛讀書吧。我要把讀書逐漸變成自己的習慣,每天去閲讀有益的書籍。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文化底藴深厚的教師。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如果有一天,你連閲讀的時間也沒有了,那麼,離你無東西教給學生的時間也就不遠了。這將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呀!

堅持讀書吧,在書海遨遊中追求伴隨終身的專業化成長;讀書既是托起“明天太陽”的需要,更是解放我們自己的必由之路。從現在起選擇不間斷的讀書。愛讀書就是善待自己,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2

20xx年任職資格培訓班即將結束,雖然時間非常短暫,可是卻受益匪淺。培訓班發了一本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寫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是一位有着30多年教育時間經驗的教育理論家,書中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有益於開闊我們的眼界,提高水平。品讀這本書帶給我極大的啟發和深深的感觸。

書中一開始就説了一句話:沒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學生。我想這是一個讓每個老師都很頭痛的問題,“為什麼早在一年級就會出現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二、三年級有時候還會遇到落伍得無可救藥的?”造成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我們對於後進生一直都很排斥,平時對這樣的學生往往採用補課的方式,使他們掌握該掌握的知識,放學留下來反覆地給他講解、背誦直到她“懂了、會背”為止。我們在制定計劃時也經常説,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想“個別對待”“因材施教”,就必須對這“個別”“材”進行細緻的瞭解,諸如其性格脾氣、家庭背景、學習方式、思維特點等等加以熟知,從而在課堂上為不同的學生創造能發揮他們自身能力的學習情景,“使每一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發揮出來,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中的成功的.樂趣”,這樣他們都會感覺到他們也是在不停地進步,才會“點燃起成為一個好人的火花。”,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是很容易的。它不僅需要教師付出辛勤的勞動,更需要一定的教育技巧,掌握一定的教育藝術。

面對不同個性的孩子,我們要善於掌握自己,剋制自己。蘇霍姆林斯基給了我們一個消除激動和氣憤的方法——幽默。他這樣説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麼最緊張的,有時能引起很長時間氣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緩和。學生之所以熱愛和尊重快樂、不泄氣、布悲觀失望的教師,是因為他們自己是快樂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們從每一舉動中、每一生活現象中看出很小一點可笑的事。善於無惡意地、懷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東西,用笑話支持和鼓勵正面的東西,是一個好老師和好學生的重要特徵。

儘管工作很忙,我們任然要抽出時間讀書,要不斷的補充和豐富自己的知識,“書籍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常常讀書和思考,會使我們擅於反省自己,擅於總結自己,從而有更大的提升空間。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讓我也反省了自己,我想在剛工作的時候能看到這本書是非常幸運的,裏面給了我們很多建議。要成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的付出辛勤的汗水,不斷的去堅持,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他們的熱情,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有用的人。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3

寒假裏,我主要閲讀的書籍是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讀完此書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

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後勁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

説説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試卷。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而我呢,大部分時間忙於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教育孩子,有多少時間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雜誌閲讀呢?所以今後,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4

上學期,學校分享了《給教師的建議》讓我們新老師學習借鑑,讀了以後感覺受益匪淺,略有所思。蘇霍姆林斯基提出: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

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但教師要想教好,那須得一桶水,一池水。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學時做到遊刃有餘,這就需要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地儲備自己的知識。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中,每個學生都是可持續發展的潛力股,只是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差異性以及特殊性。如何將這差異性以對的時間用對的方法得以解決,這就需要老師的能力使然。

我們班級中的學生大多處於中段,肉段多,兩端少,而對於班級所採取的最直接的.策略就是直接帶動後進生,以重點補差,持續提優,提升班級整體水平。如何補差,如何對後進生實施切合有效的方法呢,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裏所提出的觀點: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閲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正是這一點在“學習困難的”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我們班級在二年級之初就成立了班級的讀書角,孩子們將自己覺得好的圖書捐獻到班級,我在班級中選了圖書管理員管理圖書以及中午看書時班級的紀律。吃過飯後,先吃好的孩子們可以問圖書管理員借閲圖書,並在圖書管理員那邊進行登記,所以每次中午,班級的讀書氛圍都比較好,而管理員也特別負責。但是也存在不同的差異,有的孩子看書只看圖片,一本書幾秒鐘就翻過一遍換另一本,根本沒有得到切實有效的薰陶。所以,在閲讀方面的提高上,還是有差異性的,這就需要老師的介入進行整班閲讀。

對於閲讀,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有一系列練習,“讀”是理解的基礎,讀書百遍,其義自現,課堂就應該是書聲琅琅的。功利性太強,今後,還是我會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學會“有理解地閲讀”, 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成績,閲讀才是一把最實用的“金鑰匙”,讓我們銘記“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從閲讀開始”。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5

説實話,我本以為《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晦澀難懂的教育理論書籍,而且一直以來,都因為工作忙而疏於靜下心來讀書,總藉口沒時間而不能夠靜下心來學習。寒假裏,為了陪孩子養成讀書習慣,我隨手拿起老公從學校借來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可當我翻開書籍,仔細品味卻讓我有如獲至寶、如遇知音之感。讀完此書發現,雖然現在教育形勢發生了很大改變,但蘇霍姆林斯基那光輝的教育思想對現在的教育工作者來説,絲毫不顯過時。蘇霍姆林斯基不愧為偉大的教育理論大師,針對教師的困惑和不解,好象與教師面對面地交流一樣,讀完後,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本書一開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師深思的問題:“為什麼在一年級就開始出現落伍的,考試不及格的學生?而到了二、三年級甚至有落伍得無可救藥的學生呢?”是這些學生太笨,是他們上課不專心聽講,還是從教師自身尋找原因?因為曾經遇到過這樣的學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為教育者,我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弱勢羣體。學生再幼稚,也有他個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獨特的思維和心靈。他們不是我們恩賜或施展個人魅力的對象,更不是等待我們塑造的蒼白魂靈。我們應該多一份關愛,多灑一些陽光給那些“落伍”得“無藥可救”的後進生。蘇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走到他們跟前,看看他們有什麼困難,提出專門為他們準備的習題。學習差的學生腦力勞動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們光聽別的學生流利的回答,記黑板上的.內容,而要設法使他們獨立思考,因為思考的過程已經包含對知識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們在每一節課上,在腦力勞動中哪怕獲得一點點進步也好。説説容易做做難。我覺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為我給學生上着同樣的課,提着同樣的問題,做着同樣的作業,考着同樣的試卷。

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養的原因吧。而蘇霍姆林斯基在《教師的教育素養》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師教育素養的主要途徑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讀書是教師的精神需要。做教師的都知道,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批改作業、管理班級、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應付上級領導的突擊檢查……現在還要抽出時間來讀書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每天的工作如此忙碌,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説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説,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説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到這裏,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為什麼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儘管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為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為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之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所以今後,我要象要求學生那樣要求自己: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作為一名教師,對於教學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學習學習再學習,讀書讀書再讀書。作為教師,我們自己要有廣博的知識,創新的思維,然後才能教出具有廣博知識,能力突出的學生來。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6

摘抄: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做一位孩子喜愛的老師需要童心,需要智慧,更需要愛心!

我的感悟:熱愛學生,不僅體現了教師職業道德,還是一名教師人品、學識、情感與親和力的展現。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貼心。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實際上是我們教師最大的樂趣。

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就曾花10年時間,將一名有偷竊習慣的學生培養成一名成功的農莊主席。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温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冰塊”,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但是教師的愛也不是盲目的,愛是一門藝術,我們不僅要能愛,而且要善愛。我們學校好多老教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指明瞭方向。她們疼自己的學生嗎?疼。她們都在學生身上傾注了愛心,但是她們對學生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放過一點小錯誤,及時進行教育,以促其不斷進步,這才是善愛。“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平等,民主,理解,尊重,信任會使我們更容易走進學生的心,更好的幫助他們進步。付出愛的過程是甜美的,付出愛的`道路是艱辛的。

我曾為學生不學習而大動肝火;曾為放學後找不到學生而心急如焚;曾為作通學生的思想工作而絞盡腦汁;曾為學生的反叛而心酸。但是當看到學生們體會到老師的苦心奮起直追時;當聽到他們親切的問候時;當聽到他們驕傲的談起“我們班......”時;當經過自己和同學們努力班級取得成績時,一種感動和自豪就會油然而生。

愛是教育的源泉,教師有了愛,才會用伯樂的眼光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自己的教育對象充滿信心和愛心,才會有追求卓越和創新的精神。這種聖潔的愛是教師培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真情,就會“親其師、敬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書育人就實現了其根本功能。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7

當我再次閲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獲益匪淺。在100條建議中,説得最多的就是讀書,這一點給我的觸動也最深。

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是一種真正的備課。蘇氏認為讀書不是為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至於把備課變成單調乏味的死摳教科書,那你就要讀學術著作。應當在你所教的那門科學領域裏,使學校教科書裏包含的那點科學基礎知識,對你來説只不過是入門的常識。在你的科學知識的大海里,你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的那點基礎知識,應當是滄海之一粟。蘇霍姆林斯基建議教師要建立起自己的藏書,使之成為自己的老師,每天去向它們請教。那麼,“每過一年,你的科學知識都變得更豐富”。工作若干年以後,“教科書在你眼裏看來就淺易得像識字課本一樣了”。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説,教師的每一節課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以傳授知識為己任。不管是在日常生活或者教學過程中,都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有詳細深刻的講解;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教書育人;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讓民族文化知識得到延續;沒有豐富的知識,就不可能“桃李滿天下”。肩負園丁的使命,我們就會感到汗顏。所以,職業的責任感促使我們要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人們擁戴的楷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千古名言是教師的真實寫照,也是我們一生的追求和信念。

蘇霍姆林斯基説:“學校應當成為書籍的王國。”“要天天看書,終生以書籍為友,這是一天也不斷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實着思想的江河。”愛好讀書應該是教師的職業素養和習慣。如同軍人喜愛武器、孩子喜愛玩具一樣,教師的.第一至愛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讀後感應該是書籍。教師的讀書風氣能影響和帶動學生的愛好和社會的風尚。“如果你的學生感到你的思想在不斷地豐富着,如果學生深信你今天所講的不是重複昨天講過的話,那麼,閲讀就會成為你的學生的精神需要。”蘇霍姆林斯基當書籍成為教師的第一至愛的時候,喜愛讀書便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愛好。

蘇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偉大著作中還精闢地揭示出一個讀書的真理:學生智力的發展取決於閲讀能力。“30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閲讀能力。”“如果閲讀對於學生成為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那就沒有必要花費許多時間給學生補課了。”他認為,學習發生困難和形成差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書,“拼命使用他的記憶機器”。正因為“學生除了教科書以外什麼都不閲讀,那他就連教教科書也讀不好”。如果我們真的想減輕學生的腦力勞動,那就要“讓他們走到學校圖書館的書架跟前去,讓書籍從沉睡的巨人變成青年時代的摯友”!

閲讀優秀書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為我們提供的又一重要教誨。他説:“我堅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從讀一本好書開始的。”“自己對自己談話,訴諸自己的良心,這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只有那從人類的道德財富中給自己找到榜樣的人,只有那希望從這些財富中為自己的心靈吸取最寶貴的東西的人,才能達到思想和生活的崇高境界。我以為,只有當每一個青年都找到一本在他的一生中留下很深的痕跡的書時,才算達到了教育目的。”在他看來,一個人在少年時代和青少年時期讀過哪些書,會影響甚至決定人的一生。

學生——祖國的花朵,二十一世紀的生力軍,國家建設的接班人,首先要有勇於進取的精神,而這種精神的力量就來自於書本。讓“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成為他們人生的軌跡;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成為他們追求的目標;“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成為他們人生的方向,這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職責。

請看看我們身邊的學生,那些學習落後,討厭上學,那些不思進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為不良的,儘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個性、缺點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共同的,這就是沒有閲讀的愛好和習慣。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8

2009年大學聯考結束後,填寫大學聯考志願成為了那一階段家人、朋友最關注的話題。那個時候家裏並不富裕,所以我選擇了淄博師專。畢竟那個時候剛剛十八歲,對未來並沒有什麼打算,只是覺得學費便宜就去了。

師範專業的學生,從一進校門開始,“蘇霍姆林斯基”這個名字就無時無刻的出現在生活中。課本里有、講師會講、考試會考,連學校街邊的培訓機構都是講他的名字印在小廣告上。但是因為年紀小不好學,並沒有認真拜讀過他的著作。

2012年畢業後,很有幸成為了一名教師。2018年更是很榮幸地成為青西新區管桂梅名師工作室的成員。這才深知自己並沒有什麼才能能當得起“名師”這兩個字。藉着工作室的讀書計劃,終於在2019年的四月份讀完了《給教師的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不僅是教育理論學專著,而且還是教育實踐鉅著。書中事例結合理論,通俗易懂,發人深省。從教7年來,捫心自問讀過幾本書?每天都在管理班級、備課、上課,課餘時間看綜藝、追韓劇,很少會靜下心來讀一本書。找理由、找藉口、抱怨自己沒有時間去讀書。現在想想,浪費了7年的光陰。

書中提到了教師讀書“一些優秀教師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於他們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的補充他們知識的大海。”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還能滋養我們的.人生底氣。教師是社會上最大的一個知識分子羣體,雖然待遇不是很高,地位一般,但是社會看教師的眼光卻很高。人們往往把教師看作是有學識、有文化、有修養的人,無論説話做事,都得高標準,嚴要求,不能跟社會上的人一樣。一個有讀書習慣的教師,經過書籍日積月累的浸潤,氣質就會逐漸變得高貴而不媚俗,性情逐漸變得細膩而平靜,內心逐漸變得博愛而不自私,一句話,讀書可以使教師的靈魂變得高尚而偉大起來,這樣的教師,自然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其實不光教師要讀書,更應該引導學生熱愛讀書。多讀書可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避免課堂教學啟而不發。書中提到“要訓練學生的思維,就應該把他們帶到思維的源泉那裏去,那裏會展現出現象的鏈條,應該讓學生努力把握住這根鏈條,在記憶中保持住幾樣事實,事物的關係,這時候他們就是在受着無可替代的思維訓練。當然在各種現象的鏈條中,要一個接一個地進行發現,這樣才會刺激學生的思維,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主要是要讓學生產生共鳴,從生活實際中出發,將要學習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繫在一起,抓住學生的認識與所要學習的內容之間的結合點,引發學生的共鳴,讓他們有的想,有的説。

常讀書和常思考,會使我們勇於和善於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不憚於正視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於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鑑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俗話説得好,“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對於我們教師來説,要學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唯一的辦法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給我的一條最好建議。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9

蘇霍姆林斯基,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我是在大學的時候才知道的。

學生時代的我,往往更多的是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問題,所以那時看他的《給教師的建議》,想得更多的是自己的成長曆程。蘇霍姆林斯基説,童年沒有培養起來的有些能力,成年後可能永遠無法彌補,為此給自己不會思考和沒有創造力找到了一點藉口!

再次讀他的《給教師的建議》,我多了老師這樣一重身份,除了在書中為自己教學實踐遇到的問題找到了一些解決的技巧和方法!而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蘇霍姆林斯基多次説到的兩件事,閲讀和思考!

在他的書中,他多次提到通過閲讀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都應該培養閲讀的習慣。可以説我大部分青春都是和書一起度過的,而接下來的餘生都要和書打交道,對讀書這件事有很多想吐槽的!

小時候因為條件限制除了學校發的課本,能讀的課外書真的很少,因此我對自己的書特別愛惜,從學前班到大學畢業的書,我都保存完好。在一些無聊的時候,我會自己一個人在樓上翻開這些書,按照時間順序整理着,成長點點滴滴在這些課本中清晰可見!翻開書看到那一灘污漬,我想起了趴在書上睡覺流口水的樣子;突然變歪歪扭扭的筆記,一定是上課打瞌睡的時候寫的,還有和閨蜜互相加油打氣的小紙條……這些點點滴滴,後來居然成了我大學聯考的作文素材!

我大學聯考那年,湖北的大學聯考作文是“舊書”,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些我如視珍寶的舊課本。我從個人到國家,講了舊書的象徵意義。我的舊書見證我成長軌跡,承載的是我個人的成長故事,更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而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舊書,承載的是中華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文明進步的歷史見證。

要不説我一直以來都很幸運呢,這種有親身感受的故事寫出來的作文當然分數還可以。而那個時候的'我就能對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有如此關切,這政治覺悟也還可以吧,不然怎麼會冥冥之中成了政治老師呢!

還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事,現在想起來都還耿耿於懷呢!有一次一個親戚到我家幫他孩子借課本,我不在家,奶奶很慷慨地讓他自己去我的書堆裏找,當我回家看到我的書全被翻亂了,我當時特別生氣!借出去的書,後來那個親戚再也沒有還回來,心中總感覺缺了點什麼呢!

我想對於知識的渴望,每個孩子都會有,只是這渴望的火花有沒有繼續燃燒起來就不知道了。幸運的是我對書籍的渴望沒有被澆滅,現在能自由選擇自己想看的書,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現在再看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第一想法居然是我以後自己的家一定要有書房,為我心愛的書找個安身之所,然後就是想着要把童年沒機會看的名著都找來看看。突然冒出一個很搞笑的念頭,像我這樣的窮教書的,可能以後能留給孩子的遺產只有這些書了,不過這算不算我們家從此變變成了書香門第呢?

蘇霍姆林斯基還強調了對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他認為經過對事實和現象的思考後獲得的知識,比死記硬背的記憶的牢固得多,這樣還能減輕學習負擔和激發學習興趣!而學習的目的,除了教給學生一定範圍的知識,還應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思考能力就是我們聰明的體現。

確實,一個會思考、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真的會散發無限魅力呢。每每聽到有獨特見解的演講、或看到有獨特思想的文章,都會為之讚歎和羨慕!走出校門,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具體知識大多忘記了,但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卻深深影響着我們後來的工作和生活!

工作後,發現很多學生成績差,真的不是他不適合學習,而是缺乏閲讀能力和思考能力!沒有經過思考,只是死記硬背的學習,就會出現一段材料讀多少遍都弄不清中心思想,一篇課文都背下來了還不曉得講了什麼的尷尬局面!

一個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就像很多人吐槽的那樣,感覺會讀書越讀越傻!不過這不能完全怪自己,畢竟在應試教育下,我們大多數人都只能用最笨的方法和考試知識死磕。哈哈,又為自己找到一點藉口呢!

面對這樣的局面,其實還是可以做些什麼的。如果能保持對生活那種孩童般的好奇心,對未知世界勇於探索和對新事物敢於嘗試,會不會有更多的對生活、對世界的獨立思考呢?

蘇霍姆林斯基的書中,大多數講到的是國小教育,他認為國小應該培養孩子的一些基本的能力,比如閲讀能力、書寫能力、觀察周圍世界現象的能力、思考能力、用語言表達自己思想的能力,這些能力可以説是以後學習的工具。

看着他對兒童教育的很多建議,我居然在想未來對自己孩子的教育,想着以後要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要陪他/她讀很多很多的書、要在勞動中培養他/她的動手能力……對自己這種“想太多”的毛病真的無力吐槽了!

不同時間,讀每本書的感受和心境真的會不一樣!有些書值得不同時間段拿出來再讀,讀書的時候冒出來的有些感受和想法也值得記錄下來,這見證的也應該是一個人成長吧!

給教師的建議內容摘要 10

蘇霍姆林斯基在《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一篇中説到,他在對兒童的腦力勞動和精神生活的研究以及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得出一個結論,兒童在學習上有困難,絕大多數情況下的原因在於“兒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圍的條件不夠好”。這裏的早期教育和周圍條件的衡量並非指家庭給兒童帶來的物質條件水平,而是他的家庭是否給予他質疑、好奇、求知的機會。這也就是,學習有困難的兒童缺乏的往往是求知和鑽研的精神的原因。

那麼對待這樣的兒童,教師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做出轉變呢?以下是我針對“轉變差生”這一主題拜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幾點想法。

一、發現他們求知或擅長的領域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不是所有的兒童都是適合走學好教科書這一條智力發展的道路的。班裏有位男孩子,從一年級入學就從未得到過好的考試成績,甚至連良好都排不上號,但是他看起來很努力。每一次來訂正作業,每一次上課回答問題,他都非常使勁地想要表現好,但並不能如意。他因為一直得不到進步而充滿了挫敗感,甚至在家裏流露出一些想要放棄的情緒。我明白他是無法用求知和鑽研的精神、方法來應對教科書上的學習,於是我不再強加給他其他學生的學習要求,只要有一點點小小的進步我就努力地誇獎他,對待他學習上的錯誤也是耐下心來講解。好在這樣下來,雖然學習上並沒有多少提升,但他不再有放棄的念頭了。

到了二年級,我關注到,他的體育成績突顯出來,於是我讓他來擔任體育委員一職,也僅僅希望他在班級隊伍的管理上可以有所幫助。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當他成為體育委員之後,他的體育成績開始有了突飛猛進,尤其是跳繩,在二年級就可以跳到180甚至200個。我覺得,發現他體育這一領域的優秀讓他擔任體育委員這個決定,對他來説一定是意義重大的'。

二、不要吝嗇對他們的稱讚

我們班裏有位男生,兼具了學習困難和調皮搗蛋兩個問題,這裏暫且叫他小吳。作為一名語文老師,課堂上讓學生對生字進行組詞的環節是再普遍不過的了。但是我發現,一到這個環節,小吳舉手就特別積極。我幾乎可以感覺到他對站起來回答組詞的渴望。

我一開始以為他是難得遇到能夠回答的問題,非要起來表現一番,於是我給他機會站起來組詞,並隨口給他一點鼓勵和稱讚;後來我觀察到,我隨口給予的稱讚,也帶動了一小部分學生的掌聲,並且他們還會向小吳投去“你真棒你在進步你真不容易”的鼓勵性的目光,而小吳在同學們的“簇擁”下笑得特別開心。於是我開始在課堂上多給予小吳一些簡單問題的回答機會,越來越多的同學願意鼓勵他、給他小小的掌聲,而他也變得願意在學習上多花一點心思了。令我感到意外的還有,課下他也收斂了許多,不再像從前一樣是辦公室的常客了。

三、不要放棄閲讀

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在閲讀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不能理解、無法複述、找不到關鍵詞句等等。這也是因為他們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思考。對比班內成績優秀、學習比較得心應手的學生,可以發現,他們在閲讀時可以在引導下甚至是自發地提出“為什麼是這樣”、“為什麼會這樣”之類的問題並進行思考,並且能夠説出自己從這篇閲讀中得到的信息;而學習上有困難的兒童無法思考老師的問題,更別説自己進行質疑了。

所以兒童要培養求知、質疑的精神與能力,閲讀是不可放棄的重要方法。蘇霍姆林斯基也提出:“閲讀能教給他思考,而思考會變成一種激發智力的刺激。”學會思考就能擺脱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就能激發出孩子活躍的思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