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隨筆

來源:文萃谷 9.25K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食的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美食的隨筆

美食的隨筆1

食魚之人的上乘指南,吃客必欣賞的《食有魚》。

近日,由盛大文學華文天下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古清生先生的美食隨筆《食有魚》出版。

吃,中國百姓最為重要的事情;魚,普通人家做飯常用的食材。這樣一種既重要也普通的食物,在《食有魚》中羅列出了四十餘道各地食法。由此可見,對食材的不同做法融會貫通以後才能作為大快朵頤的上乘指南。本書正是在遊歷大江南北尋覓美食的歷程中,對魚水產品的一個階段性總結。

通篇讀下來你會發現,原來自己看到的不僅僅是一本美食的書籍。筆者通過對大江南北各地水產做法的品鑑,帶你走進各地飲食文化、人文美景的遊歷之中。每一篇中的每一道魚菜均有當地獨特的品味融匯其中。如同一個遊人一樣,三分在看七分在講。如果沒有這樣一位深得食中之道的引者帶你品嚐美味,很難知道這魚味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從罕見珍貴的回渡魚到草根廉價的活泥鰍,不分高低貴賤,不管三七二十一,實地試吃,吃法、口感、回味,讓人看文字就能流口水。河豚、江蟹、清江、鱖魚……一道道魚品水菜,勾落出食客眼裏、口裏的感官體驗。筆者寫下的不僅是美食,還通過一道道菜介紹着各地風土人情,吃魚的背後是對各地水陸碼頭、文化、社會、人羣的感受。為你把各地平常百姓人家的魚味娓娓帶來,説不盡的鮮美,説不盡的回嘗。

鄉間風味,別有洞天。

拿魚來講,河魚、江魚、海魚,吃法上各有講究,要吃到最地道的民間美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深入民間,瞭解當地的飲食文化與結構,還要了解當地的歷史與人文,相信古清生這趟和“吃魚”有關的旅行,不僅能讓你增長見識,還能吃到最不一樣的異鄉味道。全書四個部分共四十七篇文字。魚,是愛食者不可錯過的美物,各地食魚更是花樣繁多。我國自古就有多位名家詩人對魚大是讚賞。

范仲淹《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美食的隨筆2

意間在網上看見一組關於美食的圖片,其中就有我們東北主食粘豆包,明天就是臘八讓我想起一句諺語,“臘七臘八,凍掉下巴”。於是,每進臘月家家户户都要發上幾盆黃米麪,蒸上一大缸粘豆包,一蒸豆包就有了年味兒,因為“粘”與“年”同音,意味着吉祥。

作為生在農村的孩子來説,我對粘豆包有着極其深厚的`感情。可以説我的童年、少年時代是吃着粘豆包長大的。粘豆包的做法雖説簡單,但也有講究。主要材料是大黃米(糜子也叫黍去皮),加小米(穀子去皮,也叫粟),摻在一起。比例要適當,大黃米多了會變粘,不成個,小米多了會笨,沒口感。把這兩種米碾成面,用温水和了,用大盆裝上放在炕上發酵,過一兩宿,發大了,會有酸味,發小了,不筋道,這個只能是憑經驗。將粘面做成小窩窩包進紅小豆餡,(豆餡主要用爬豆或小豆製作,也就是現在人們用來製作豆沙的東西)。用蘇子葉做底,一呢,防止豆包粘連,二呢,蘇子葉的味道清香,然後放在大鍋裏蒸,這時候如果你去串門你會看見每家每户的地下或炕上長長的桌子上晶瑩透剔的小豆包排得整整齊齊,等涼透的時候就會拿到外面凍上,放到下屋的缸裏裏想吃的時候再拿回來用鍋蒸一下。或者乾脆把豆包埋在火裏燒,烤熟的時候就會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甜味,用撥火棍攪拌幾下火,立刻露出了外焦裏黃熟透的豆包。冬季的夜晚和小夥伴玩捉迷藏的時候手裏還經常拿着凍的梆梆的粘豆包啃,外面的皮啃沒了只剩裏面的豆餡還捨不得一口吃掉,那時候的胃腸咋嫩好呢?對了,為了粘豆包我還當了一次小偷呢,鄰居的王大爺家人口少,他的豆包每年都吃的很長遠,有一次到底沒禁得住誘惑,趁他不在家的時候我和堂姐從他的小竹筐裏拿了豆包就跑。以至於大爺去世的時候我嚇的三天沒敢出門,怕他找我還豆包。

如今人們關注的再也不是豆包能吃到什麼時候,更多的是怎樣把豆包做精做細、做出特色,讓它更有年味,更具地域風格和時代內涵。

美食的隨筆3

人的味覺是有回憶的。如果現在讓你説出小時候吃過的印象最深的一道菜,你會想到什麼呢?或許這道菜的味道還深深印在腦子裏,但那種滋味已經無法複製,無法取代;或許這道菜你已經很難得再吃到,也因此顯得特別珍貴;或許已經忘記了這道菜的味道,但是不會忘記它背後的故事。總之,還是會讓你感觸頗深。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美食,它可以喚起許多回憶,讓你想起當時的自己,想起最親的人,或者是一段難以忘懷的故事。60後、70後、80後,因為時代不同,環境不同,記憶不同,每個年代的人都有屬於那個年代屬於自己的美食故事。不知道這裏面有沒有一些菜也能讓你產生共鳴呢?

“60後”:日子的苦更顯回憶的甜

“憶苦思甜”是“60後”的寫照,採訪到的“60後”都會説,當時環境肯定不能跟現在比,生活比較艱苦。但是對於他們來説,那些現在看來很粗糙的菜,卻有難以言喻的美味。

張先生回憶道,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菜就是豆腐渣。每次黃豆磨成了豆漿後剩下的豆腐渣都會留下來,揉成團然後進行酶制,幹了以後切成條狀,下粉條,下肉沫。張先生説,事實上豆腐渣做菜在味道上來説不能談得上美味,但是當説到印象最深刻的菜時,第一個在腦海裏面出現的竟然就是最平凡的豆腐渣。40多年過去了,現在每年都會讓人從老家帶豆腐渣回來,心裏面老惦記着這道菜。

李姐是客家人,她説小時候在學校飯堂裏面吃到的梅菜讓她至今都難以忘記。李姐説,他們小時候上學住校都要帶上自己一個星期的飯菜。一起的幾個朋友把自家的菜都拿出來,大家分着吃就能吃到不同主婦的手藝。但是在夏天,飯菜到了第四天都壞掉了,於是他們就會大家湊點錢到飯堂加菜。有一次他們點到的梅菜到現在都覺得味道很好,還依然念念不忘。

“ 70後”:想起這道菜因為想起了你

正式走上準爸爸準媽媽之路的“70後”才感覺到為人父母的辛苦。許多70後的人離開家人,從家鄉走向了城市,難 得吃上一回媽媽、姥姥做的菜,特別懷念那道菜和家人温暖的懷抱。

不知道大家聽到辣椒炒雞蛋和桂花糕是不是也會有共鳴?李小姐説她最懷念的就是這兩道菜,一道是奶奶的拿手菜,一道是外婆的拿手菜。她説,每到桂花盛開的季節,外婆都會把門外桂花樹上的桂花摘下做桂花糕,外婆做得特別好吃。現在特別想吃但是已經沒有機會吃到了,因此更加懷念。

“80後”:美食裏有童真的回憶

如果你問“80後”印象最深刻的兒時美食是什麼?可能許多人的回答不是一道菜,而是某個零食。對於物質相對發達的“80後”來説,他們的童年是零食時代,每個小孩都愛吃零食。

在某策劃公司上班的小梅説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就是豬油膏,5分錢一個,在現在看來真是太便宜了,而且味道特別好吃。現在都很難買到這麼好吃的豬油膏了,那個時候也是回爺爺家才能吃上,也只有爺爺家巷口那個小攤上的豬油膏才做得這麼好吃。

説到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美食,小陳想到的就是老媽做的豬腳。味道她已經忘記了,媽媽做的豬腳是啥樣也忘記了,但為什麼這道菜印象深刻呢?因為小陳從小就是個小胖妞,老媽説她一個人能吃兩三碗飯,而且特別愛吃豬腳。自從媽媽把小陳“囧事”提出來後,她就對豬腳有了“畏懼”感。但是近年來“吃豬腳補充膠原蛋白有美容功效”之説流行起來後,小陳又“名正言順”地享受起美味的豬腳。

美食的隨筆4

在新加坡的竹腳集市,看到有賣檳榔的攤兒。一堆乍看像話梅乾的東西,看上去還比話梅乾硬得多,柴火屑似的,就是檳榔;旁邊放着扎得整齊的一小把一小把的鮮嫩橢圓形葉子,這是荖葉,裹食檳榔用的。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檳榔什麼樣。我知道嚼檳榔會吐出鮮紅的汁液,跟吐血似的,這個場景想來恐怖。拋開這個後果,之前我想象的檳榔吃法還挺唯美:把像櫻桃一般美麗的紅果子放進嘴裏嚼,配樂應該就是《採檳榔》那首耳熟能詳的情歌。

要説《採檳榔》這首民歌,傳唱至今,一是因為旋律優美上口,二是因為歌詞樸實美妙。“高高的樹上結檳榔,誰先爬上誰先嚐;誰先爬上,我替誰先裝;少年郎採檳榔,小妹妹提籃抬頭望;低頭又想呀,他又美他又壯,誰人比他強;趕忙來叫聲我的郎呀,青山高呀流水長;那太陽已殘,那歸鳥兒在唱,叫我倆趕快回家鄉。”短短几句,女子游絲般兜轉嬌俏的心思纖毫畢現。

“誰先爬上誰先嚐。”就是這句誤導我以為嚼檳榔像吃櫻桃一樣,紅紅的,嫩嫩的,摘下就放進嘴裏嚼……嚼而不咽,吐出紅口水……後面這個情形不想也罷。所以,看到新加坡攤上的檳榔,愣住,問,這就是檳榔?吃這個?

原諒蜀地自古無檳榔,我這個蜀人如此無知也情有可原。

但我的想象並沒有完全出錯。看照片,成熟檳榔果的確是紅紅的,一簇一簇的,煞是美麗。但這東西並不是馬上能進嘴的東西。

檳榔採摘製作分兩個時期,一是每年11月、12月採摘青色果實,加工成榔幹,二是每年3月至6月,採摘紅色熟果,加工成榔玉。

新加坡華人多為福建籍廣東籍海南籍。嚼檳榔這個習慣本來就是嶺南習俗。水土這東西很奇妙,總有其特別的需要,然後形成其特有的飲食習慣,比如山西嗜醋,那是因為鹼太重,得用醋中和一下;四川好辣,那是因為空氣濕度太大,得靠辣椒除濕。嶺南嚼檳榔,第一作用是祛瘟。嶺南以及整個東南亞地區多瘴氣,容易滋生瘟疫,檳榔就有明顯的遏制瘟疫的作用。另外,它還有驅蟲、消積、下氣、行水的作用。這是它的正面作用。檳榔的負面作用也很明顯,第一,毀牙;第二,對中樞神經有致幻且成癮的效果;第三,已經研究出,檳榔含有致癌物。不過,檳榔的這些個負面因素其實跟香煙差不多,香煙也毀牙、致幻、成癮和致癌,但就跟不戒煙的理由一樣,喜歡嚼檳榔的人也沒理由戒檳榔,它比香煙還多了一個好處,不會產生二手煙遺害他人。

我在新加坡的幾處博物館裏都看到了全套的檳榔用具,相當講究。一套檳榔用具有盛盤,盛盤上分別有裝檳榔、石灰和荖葉的盒子,還有刀子、捻子、挑子等物件。把檳榔切塊,抹石灰至荖葉上,裹住檳榔成一個三角形,然後放進嘴裏嚼。這些檳榔用具傳品有瓷的、錫的,還有銀的,有些還套有手繡的綢緞外套。南洋講究人家,一定會置辦幾套講究的檳榔用具,跟講究的茶具一樣,待客的同時也擺了門面。跟這些東西搭配的,一定有痰盂。我在新加坡土生華人私人收藏館參觀時,一進門就看見沿樓梯擺滿了主人收藏的各種搪瓷痰盂,一問,果然就是用來吐檳榔渣的。

嚼檳榔這事,我有兩個好奇點,一是荖葉,二是石灰。為什麼要加這兩樣東西?荖葉是胡椒科植物,味辛辣,用處似乎就是專用於搭配檳榔食用。這個好像比較容易理解。但凡有刺激作用的東西都需要辛辣的味道,比如煙和酒。石灰當然用的是熟石灰,加石灰的原因,一般就是説如果不加的話,檳榔嚼起來索然無味,所以有“一口檳榔一口灰”的説法。後來我查到一個説法,好像比較有説服力,説是檳榔本身酸性高,口味不佳,添加石灰中和後就比較可口,檳榔、荖葉和石灰,三者組合嚼食,其味“滑美不澀”。

我在微博上貼了街頭檳榔攤的照片,有朋友問我:你吃得來嗎?

我不知道我是否吃得來,我根本就沒想試這個東西,因為我很怕吐紅色的汁液出來。我還是卡在這個問題上。有吃過檳榔的朋友説,“這個東西吃了走路要打竄竄的(成都方言:暈暈乎乎偏偏倒倒)。”這個我聽説過,説是初吃檳榔的人,狀態可能會有飛草的效果,這也是卡住我不敢嘗試的一個原因。我還是很不願意在新加坡街頭打竄竄的。

美食的隨筆5

你去過桂林嗎?聽説過桂林米粉嗎?那味道真是好極了。

説起桂林的米粉,還藴含着一個歷史故事呢!相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出軍打仗,遭到敵人的強烈抵抗,由於秦軍糧食供應困難,再加上水土不服,大量將士病倒。這時秦軍伙伕根據北方湯麪的製作方法,用興安大米生產出南糧北吃的食物,為了起到治病的效果,秦軍郎中又在其中加入了中藥,當作藥物來給將士服用。久而久之,就成了桂林的米粉。清朝宣統年間,桂林出現了一家名振全城的米粉店——車幹茶齋。

桂林的米粉鮮美可口,不盡在面本身,而在於精製的滷水上。聽説,桂林米粉的滷水用料各不相同,米粉本身就可以列出:原湯米粉、胃熱米粉、生菜米粉、馬肉米粉等等不勝枚舉。薄薄的馬肉,再撒上一些生菜,真是色、香、味俱全……

有一次,我們去桂林旅遊,吃午飯的時候我們來到一家小吃店,我就點了店內名揚四海的豬肚米粉。只見師傅用容器端來了一個用米做出來的面塊,接着拿到熟練地切成一條條的米粉,正當我眼花繚亂時,他象變戲法一樣又端出一個佐料盒,紅色的辣椒、綠色的香菜、黃色的竹筍,加上雪白的米粉、米色的豬肚,輕輕一拌、一撮、一鋪,瞬間,一碗五彩繽紛的米粉就完成了。我迫不及待地嚐了一口,真實粉質嫩爽,味鮮香辣。

我不禁豎起大拇指:“真棒”!吃完了米粉,我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米粉館,心裏説:“真想再吃一碗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