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緣的隨筆散文

來源:文萃谷 2.29W

與茶結緣可以追溯到小時候,在內蒙古的冰天雪地裏,一大鍋燉好的羊肉被狼吞虎嚥之後,一小壺煮好的磚茶,斟滿了錫制的碗中,那棕紅色透亮的茶湯,那獨特的清香的味道現在回想起來,就彷彿在夏季走了數十里的山路,偶遇一縷清泉般的驚喜;又好像一場華麗的盛宴中傳來了一曲笛聲的悠揚。於是,這初相遇的茶香帶給我不一樣的茶緣。

茶緣的隨筆散文

1

94年5月,青澀的我拜訪了青城山,被這滿山鬱郁,小徑幽幽迷住了,那個時候我並沒有更多的關於青城山的歷史知識,也不能像現在隨時可以問度娘。對青城山的認知,皆因武俠小説的薰陶,金庸先生筆下的青城派,並不像武當,少林那般令人景仰,在《笑傲江湖》,青城派是反角,但給我印象深刻。在拜訪青城山的過程中,懷着對道家煉丹,養生,武功,文化的好奇參觀了諸多道觀。當晚霞映紅山尖綠樹,我帶着從導遊那兒聽來的.各種關於青城山的故事傳説走出了山門,大門兩邊撐着竹傘,搭着涼亭,擺着茶攤,我正口渴難耐,毫不猶豫就坐在茶攤上,那是一張很寬大的四方木頭桌子,放着四條長凳,無論是桌子還是凳子都很有年代感了,古舊而油亮,讓人感覺像穿舊的土布衣裳,渾身透着舒服,再看茶攤的主人,精痩長髯,頭髮束起,猛一看就覺得是一位得道高人,仙風道骨襲來,背上背一長嘴茶壺,為客人續茶時,宛若在練功,姿勢萬千,一氣呵成,看的我都驚呆了,我面前的茶碗,被茶攤主人在兩米開外的對面提壺注滿,還是背朝我,且沒有一滴水飛濺出來,他是怎麼做到的?當我掀起蓋碗,那縷清香沁人心脾,茶入口,初嘗微苦,之後回甘,不知是因為口渴還是因為茶攤主人的精湛技藝,總之,那是我曾經喝過的最好喝的茶之一,茶的名字也被我牢牢記住:苦丁茶。

青城歸來的半年之後,我才在偶遇的愛茶人那裏知道了青城山門茶攤主人所展現的沏茶功夫是青城山最有名的的茶藝,也是中國古代茶藝之一,發源於青城山。傳説軒轅帝問道青城山時,就留下長嘴銅壺茶藝。後來東漢的張陵在青城山創建了道教正一派,留下"龍壺茶藝",形成了青城山派茶藝的雛形。如今,青城山派茶藝以"問道十六式"和"拜水十六式"見長,其中"雪花蓋頂","紫氣東來","鶴向青城","天人合一"等揚名天下,被譽為中華四大茶派之一,怪不得"探本上青城",只是當時的我對茶文化一無所知,縱有高人在眼前,也被凡眼錯過,未能當面請教,好在有見,有聞,有品,也算有緣了。

2

2010年夏,我帶着兒子去徐州和閨蜜霞及其子張小寶相聚後,我們結伴去了黃山,陽光正好,徜徉在青山碧水中,陶醉。我們深入了翡翠谷,那碧水蜿蜓于山間,彷彿玉帶纏綿,我們沿溪而上,嘻笑林間。突然山風驟起,瞬間大雨傾盆,因為帶着孩子,不敢冒險進山我們就原路返回,進山漂流的計劃也在這沒有任何預兆的大雨中泡了湯。返回的路上,有一個光腳的挑夫從我身邊走過,我一直看他的腳,腦子裏閃過一句話"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瞬間,我不知為何跌倒在青石板上,手腕上的玉鐲摔成四瓣,手腕被劃傷,當她們三人把我扶起來,雨依然很大,我卻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走出翡翠谷,雨停了,我們找了鎮上的小診所包紮了傷口,出來就看到了古色古香的茶館,原來這是鎮子上最大的一間售茶行,我們進去後,就有清麗的茶藝師給我們斟茶,在這裏我瞭解了黃山的名茶,而最讓我喜愛的是黃山雲霧茶和太平猴魁茶。看到雲霧的嫩芽在透明玻璃杯中上下翻飛,彷彿雲霧繚繞山林,又似海藻搖曳於水中,輕啜一口,似清泉於脣齒間,那清新與甘甜的滋味從此揮之不去。

再來説太平猴魁,它的外形獨特,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茶藝師説"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我們仔細看,果然是葉色蒼綠勻潤,葉片扁平,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沖泡之後,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綠明澈,葉底嫰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太平猴魁以其色、香、味、形皆獨具一格而征服了我,讓我愈品愈愛,唯有買來帶在身邊,才不辜負這"斷玉傷腕只為茶"的親身經歷,才不辜負這雲霧猴魁與我相遇的陽光風雨。

3

2016年5月的一天傍晚,一度處於深深焦慮與不安中的我,從父母家出來,也不知怎麼走進了離父母家不遠的一家茶葉店,接待我的是一位美麗而略顯青澀的小姑娘,她忽閃着美麗的眼睛説,姐,我給您泡杯我們裕盛祥特製的晉商普洱茶吧。我説:好。於是她開始用茶刀開茶,入碗,燒水,洗茶,泡茶,動作雖然生硬,但是專注用心,她將茶從公道杯中小心注入我面前被清洗過的茶杯中,我拿起茶杯,輕啜一口,似乎那焦慮不安被洗去,而隨茶入口的是一種寧靜和平和,她只是微笑,並不多語,可是身上似乎有一種被茶浸潤的美好。從那以後,我經常會光顧這間小店,也知道了這個九二年的小姑娘名叫趙亞興,她非常的好學,對茶文化有着深深的熱愛,她喜歡聽我講旅遊中的見聞,我喜歡她身上那種被茶薰陶出的淡然與平靜。她泡茶的手法越來越純熟,對各類茶的功效,特點,沖泡技巧也掌握的越來越多,卻始終謙遜,不浮燥。16年底,她被提拔成這間茶葉店的店長,承擔起更大的責任,這是她努力工作的結果,可她卻説,她特別感謝茶,感謝裕盛祥,讓她成長。而我,每次看到她的笑容,喝她泡的茶,都會讓我心生寧靜。

亞興,一位像茶一樣的姑娘。

4

2017年2月,一場大雪讓集閒山房充滿了詩意,山房主人王虎明老師給我們這些學生泡了武夷山的若茶,這是我第一次品巖茶,那種焙火的香味從蓋碗中沁出,讓人有説不出來的舒服,就着茶香,品着香茶,聽老師娓娓道來巖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故事,巖茶的製作工藝,既飽了口福,又添了知識,我好喜歡"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那一刻,也好喜歡集閒山房品到的這款真正用心製成的巖茶。之後每週的書法學習,我都會有所期待,我不知道自己是愛上了書法,還是愛上了集閒山房的品茶時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喜愛巖茶那特別的焙火的味道,還是喜歡在這品茶聊天時不斷成長的自己

每個人喝茶都會有個理由,或為解渴,或為結緣,或為修行。我們總説"禪茶”,我理解的禪茶是感恩,包容,分享和結緣,與世間萬物的相遇皆因有緣,而茶之意境在於靜雅,而禪之精神在於靜悟,與茶結緣,與你相遇,在安靜與平和中生出感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