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裏的雨的優美散文

來源:文萃谷 3.96K

一連幾天,淅瀝瀝的小雨下個不停,悄悄地把季節帶進了三月。我是三月生的人,偏愛三月裏的雨與我的生辰無關,只是喜歡下雨天,特別是夜晚時的雨給我一種陶醉的靈動,崇拜雨能催化嚴冬裏冰潔的塵埃。

三月裏的雨的優美散文

酒桌上論雨,雨是遲到的理由;牌桌上説雨,雨是繼續的由頭。時下的人不大喜歡雨了,討厭雨給人們出行帶來不便,也讓忙碌的人感到厭煩,絮叨三月的雨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澆滅了披星戴月的熱情。這時兒,傘是討厭雨的人最親近的伴侶,它頂在人頭上,拱護着主人時髦的衣裳,不時的還跟風雨較勁,展示出一心呵護主人的動姿。

我是不愛打傘出行的,即便是連續幾天的霧霾鎖江,我照常興致勃勃的過江去會友。昨晚舉杯推盞的時候,我沒有感覺到下雨了,當我晃悠悠走出燈紅酒綠的樓宇,在冷颼颼的風雨裏,夾着三分醉意走在梧桐樹下,我好似傾聽了三月小雨的訴説。在我青澀的記憶裏,三月的陽光不愠不火,三月的.小雨絲絲綿綿,她的飄逸讓我遐想無窮,也給我一種恬靜之感。如今,我能聽見的雨點滴答與行人步履,傘分界了雨與人的親疏,唯有雨霧在流動的車燈下才顯得炫美,凸顯出紙醉金迷的都市文化,缺少的是戴望舒“撐着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傘是因雨而生的,我怎麼覺得戴望舒的油紙傘不同今兒的傘,它在人們久旱逢甘雨的時候撐起,又在企盼陽光四射的時候撐起,好像傘的妙用就是撐起,收起的時候又在等待撐起。這也許就是今天都市人的矛盾,想體驗雨的滋味又不能不撐傘,想沐浴陽光又不得不撐傘,這是何等的自我保護?

三月裏的小雨是歌是曲,難道這三月裏的雨只能咕嚕在嘴裏?綿綿的雨景與細潤的感受被傘遮了?還是三月的雨變了季節?我想都不是,是今天的人沒了感受雨的情趣,多了浮躁的時尚。感受是拉長時間的節奏,需要的是品讀三月雨裏的感受,這些好像都怪制傘的人。我喜歡雨,喜歡雨落在窗沿濺起的水花,享受雨聲的美妙,更多時侯是享受一份寧靜和雨趣,享受的是雨洗滌塵埃,純澈着心的世界。在雨中,我會憶起過往,真切的品味到宋人秦觀詞裏:“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情感世界。

在三月的雨夜裏,當我乘車爬上大橋,眼前淼淼的江面彷彿在朦朦的細雨中沐浴,我一下感受到水連天的雨夜美的靜怡,給我一種空廓之感。想必三月的雨景夜色不在燈光酒色、紅綠相映的都市裏,她需雨水交融,稀疏的燈影才能淋濕三月。咋暖又寒的三月,雨沉沉醉醉的飄着,我伴着絲絲的冷風,依稀又看到《雨巷》裏丁香的顏色、芬芳和憂愁,又感受到一種寒漠、悽清又惆悵,這是三月裏最恬美的雨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