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學隨筆15篇

來源:文萃谷 8.77K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想要更多的瞭解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教學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學隨筆15篇

關於教學隨筆1

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者和工作者,班主任對一個班的學生工作全權負責,組織學生活動。協調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要求,對一個班集體的發展起主導作用。作為六年級的班主任,我明顯得覺得與以前的感覺不一樣了。現在説説我的感受:

一、要以德樹人

首先得有一個高尚的師德。身為班主任,只有為人師表,向高尚、純潔、公正無私的博大愛心和奉獻精神昇華,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而要求學生要遵守《國小生守則》、《國小生行為規範》、《班級管理制度》的同時,自己首先要做好。記得有一次,自己正在上課,突然頭痛病發作,只能是講講停停,停停講講。本精心準備好的一節課,卻效果不佳,因而我向學生表示了歉意。每天的“兩操”和同學一起鍛鍊,每天掃除和同學們一起掃,每天的“兩撿”和同學一起撿垃圾。培養學生愛勞動、愛集體的情感。

二、要關愛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

植根於愛,是我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依據。因此,我在課餘、課後總是和學生在一起,談自己的成長過程、成功與失敗、感受、體會,從而瞭解學生的成長過程,去體會學生的體會、感受。以學生的眼光去觀察,以學生的情感去體驗,以學生的心靈去感悟。尤其是學困生,其形成的原因是多元化的,付出的要比常人相象的多得多。課內外的輔導、心與心的交談、甚至一個鼓勵的眼神,對他是何等的重要。在師生情感共鳴的基礎上,從各個方面經過常時間的努力,才能使其諸方面得以提高。

三、要讀懂學生,讀懂每一個學生

要認真分析班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學習狀況、成長經歷、興趣愛好、性格特長、社會環境等。在工作中,我認為要做到三個“隨時”,隨時觀察、隨時發現、隨時引導。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美好思想行為的萌芽,給予及時的肯定,使他們發展壯大並影響和帶動其他學生。及時制止學生中不好的苗頭,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於未然。從細處抓、從小事抓,抓養成教育、常規教育,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四、師生、家長互評

一開始,我受“師道尊嚴”、嚴師出高徒”等影響頗深,工作中保持着知識分子特有的深沉、穩重、不可言笑,即使課後與學生、家長交談,表情仍十分嚴峻,讓人望而生畏,實是與學生、家長時刻保持距離。然而,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告訴我,師生、家長距離過遠,不便於互相瞭解、交流、有礙教育工作的開展;而距離過近,則出現教師不被尊重、學生.放縱的情況,仍然對教學無益。只有建立平等和諧的互動平台,師生、家長相互聯繫、才能更好地完成班主任工作。

總之,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與學生實際密不可分的工作,又是一門心理課,更是一門藝術課。因此,在今後的各作中,任需不斷改進和完善自我。

在幾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總結了班主任工作中的“三怕”:一是怕性子急,衝動發脾氣;二是怕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三怕中途放棄,對學生置之不理。

一是怕性子急,衝動發脾氣。急性子做不好班主任工作,因為教書育人是細活,需要的是耐心。如果遇事不冷靜,一時衝動,由着性子,容易把事情搞得一團糟。如果事事發脾氣,自以為是,獨斷專行,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一些學生甚至會“破罐子破摔”,從此走下坡路。由於每一位學生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教育條件,本人努力的程度以及身心狀況的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的差異。班主任老師應該看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世界,每一個學生都有着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志趣,要想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就必須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取得學生們的信任和配合,而不能靠使性子,發脾氣。

二是怕馬馬虎虎,工作不仔細。德國詩人海涅曾寫道:”每一個人就是一億世界,這個世界是隨他而生,隨他而來的。”教師所面對的不是一個或幾個“世界”。因此,教師需要做大量深入細緻的工作,如果工作馬馬虎虎,摸不清學生的底,號不準學生的脈,別説因材施教,就是正確的評價學生也是極其困難的。如果只憑班主任的權威去制約學生,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或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或養成學生盲目聽從的奴隸人格。因此,教師的心要比媽媽的心還細才行。

三是怕中途放棄,對學生置之不理。在老師對特殊學生的轉變過程中,如果學生的進步不明顯,老師常會對這類學生失去信心,從而對該學生不再投入時間和精力去幫助教育,反而聽之任之,置之不理。這樣的結果,經常使一些有了一點進步的學生再次退步,而使老師以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班主任是一項充滿挑戰性的工作,班主任要不斷地完美自我,只有當你不斷致力於自我教育的時候,你才能教育別人。教師是陽光下最光輝的職業,值得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愛這個職業,今後我仍將這麼做。

關於教學隨筆2

我們的理念是“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的數學”,“數學教育應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將數學與學生的生活、學習聯繫起來,學習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數學”。這一理論在數學(1~6年級)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何根據教材的特點,把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生動、易於理解、讓學生活學、活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呢?通過反覆思考,我就從課堂教學入手,聯繫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一、運用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

低年級學生儘管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他們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現象有着很強的好奇心。我就緊緊抓住這份好奇心,結合教材的教學內容,創設情境,設疑引思,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作為實例,引導學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經驗探索新知識,掌握新本領。

1.借用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學習數學

在教學“可能性”一課時,先讓學生觀看一段動畫,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鳥兒在飛來飛去,突然天陰了下來,鳥兒也飛走了,這一變化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這時老師立刻拋出問題:“天陰了,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學生就會很自覺地聯繫他們已有的經驗,回答這個問題。學生説:“可能會下雨”,“可能會打雷、電閃”,“可能會颳風”,“可能會一直陰着天,不再有變化”,“可能一會兒天又晴了”,“還可能會下雪”……老師接着邊説邊演示:“同學剛才所説的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其中有些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如下雨,有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會很小如下雪……”“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事情可能會發生?哪些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哪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呢?”通過這一創設情境的導入,使學生對“可能性”這一含義有了初步的感覺。學習“可能性”,關鍵是要了解事物發生是不確定性,事物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讓學生聯繫自然界中的天氣變化現象,為“可能性”的概念教學奠定了基礎。

2.結合生活經驗,在創設活動中學數學

在教“元角分的認識”一課中,我首先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母親節快到了,小明想給媽媽買一件禮物,就把自己攢的1角硬幣都拿出來,一數有30個,拿着這麼多硬幣不方便,於是小明就找隔壁的老爺爺來幫忙想辦法,老爺爺説這好辦,收了小明的30個1角硬幣,又給了小明3張1元錢,小明有點不高興,覺得有點吃虧。你們説小明拿30個1角硬幣換3張1元錢的紙幣虧不虧?為什麼?首先組織學生討論:有的學生將這30個硬幣一角一角地數,每10個1角放在一起,然後再告訴大家這10個1角就是1元,3個10個1角就是3元,所以30個1角和3元是相等的;第二,根據學生的分析,再組織學生觀察已分好的硬幣,從中找規律:“看看元和角之間有什麼關係?”學生很快得出結論:“1元10角相等”,“10個1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個1角”,“1元=10角”。

這樣教學,讓學生感到數學中的知識有的是我們在生活實際中已經會的,但沒有找到規律,我們可以運用經驗,通過創設活動,把經驗提煉為數學,充實和改善自己的認知結構。

3.依託兒童生活事例,滲透數學思想和數學知識

如在教“統計——最喜愛吃的水果”一課時,我在組織學生對生活實際生活情況的調查與統計的過程中,用學生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不同顏色積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塊積木代表一位同學最喜歡的水果。在搭積木的實踐活動中滲透統計的思想:積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誰搭得高,同樣在統計中也要用橫線表示相同的起點;誰搭的積木最高,表示喜歡那種水果的人數最多。正是在這樣的活動中,把統計中深層次的數學思想生活化了。總之,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儘可能地創設一些生動、有趣、貼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數學原形生動地展現在課堂中,使學生眼中的數學不再是簡單的數學,而是富有情感、貼近生活、具有活力的東西。

二、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數學具有豐富的內涵,它具體表現在靈活運用之中。特別是國小數學,它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有着其特殊的應用價值,能活學還不夠,還應在活學的基礎上學會活用,使數學知識真正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1.數學知識貼近生活,用於生活

在學習了米、釐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後,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户的寬度等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釐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使學生獲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特別是使學生通過對自己身體高度的測量,感覺自己正在成長的快樂。在這個活動中既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學、在生活在用。

2.增強策略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率

在現代社會裏做任何工作或者解決任何問題,為了提高效率,都要講究策略,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應重視策略研究。如教“可能性”時,設計了這樣一道實踐練習題,“要過六一兒童節了,小明要為班裏的同學準備一個摸獎遊戲,其中準備了6個白球、2個黃球、3個綠球,設有三個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獎品有鉛筆、鉛筆盒、一個足球。現在小明要請同學們幫他設計一個摸球有獎遊戲規則,你能幫幫他嗎?”學生在看到題目後,經過討論都能確定摸到綠球為一等獎,摸到黃球為二等獎,摸到白球為三等獎;但在獎品的分配上出現了分歧,這時老師作為指導者告訴學生在獎品的分配上要考慮獎品的價錢,學生再次經過熱烈的討論,最後確定了摸球有獎遊戲規則。在這樣的實際運用中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創造意識和策略意識有所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以上是我在探索中的一些實例。我的想法和做法是:

“生活經驗(解決)→數學問題(獲得)→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旨在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使學習變得有趣、生動、易懂,並會把數學運用於實踐,使數學變得更有活力。

關於教學隨筆3

在教學中,我發現國小生好勝心強,對參加競賽性的遊戲、情景表演、模擬活動等非常感興趣。於是,我在教學時把全班學生按座位分成四組,用 pear、apple、 watermelon 和 strawberry 四種水果分別代表四組,哪一組同學發言一次就在該組內加一顆星。看哪一組的星最多,就是當天的winner。累計到學期結束,看哪組得 winner 最多,老師給予獎勵。在教學 unit7 after school 中詞組後,我就讓學生分別用 read 和 play 這兩個單詞進行詞組比賽。開始比賽了,隨着一組組詞組的板書,學生們的情緒漸漸被調動起來,個個爭先恐後,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接着,在集體朗讀課文中的詞組後,我讓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就老師隨時提出的問題進行搶答。答對者給該組加星。我貫穿着整節課的各個加星活動,讓學生始終保持着對英語的關注,課堂效果明顯好多了。

以後,在設計教案的時候,我經常設計些能讓學生多開口的活動,比如用所給的單詞造句;按不同要求改變句子;舉出同字母相同發音的單詞;並編一句話,看誰包含的指定單詞最多等等。每組學生都不甘落後,贏的小組個個神采飛揚,輸的小組同樣也不服氣,等待下節課的比賽。有時候,在臨近下課時會有兩或三組並列第一,我就加試一題,可以是有些難度的或課外的;也可以故意説得很快,學生需集中十分注意力的,再決出最後的 winner。一點兒也不亞於足球賽的點球。學生的學習興趣比以前提高了,作業情況也好轉了,我不免有些得意。

這樣過了兩個月,我漸漸發現贏的總是那兩組,而另外兩組中學習較差的學生不少或內向的學生偏多,因而總比不過別人。上課也開始提不起精神,看着那兩組學生漸漸無精打采的樣子,我非常着急,如果按照先前的規則進行比賽的話,只有是優秀學生多的一組獲勝,其他幾組裏學習積極性高漲的同學的情緒就要受挫。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思考再三後又增加了一條規則。第二天,我向同學們宣佈在搶答問題時,如果沒發言過的學生舉手,老師優先請他/她回答。這條規則對不善於舉手的那兩組來説,暗地裏有了優先權。隨後的課上,原先四個組中不愛回答或從未回答過問題的同學舉手明顯多了起來,連班裏最差的學生儘管還不知怎麼回答,在同桌的提示和催促下,猶豫再三後還是舉起了他的手。從此以後,每節英語課都能激發各小組的學習熱情,整個學期學生的英語水平提高很快。

從這件事中我認識到英語老師不僅要認真鑽研教材,還要重視課堂教學管理。即包括教與學互動、情與知互動、人與景互動的教育方法。我們應該尊重學生、熱愛學生,用愛心去鋪設一條通往學生心靈的路,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他們,讓我們一同走進孩子的心教學吧!

關於教學隨筆4

是個活潑大方的小朋友,入園以來一向表現的很好,善於團結其他小朋友,從來未和其他小朋友大家吵鬧過,但這個孩子的好奇心很強,凡事都想問個為什麼。

元旦過後,他媽媽找到我説孩子不願來上學,每一天早上都找出不想來上學的一大堆理由來。我經過和家長的溝通,最終明白了他不想來上學的緣由。原先是元旦前幾天,小朋友早上高高興興的來上學,看到我後主動跟我打招呼,但由於當時正是孩子們來學校的時間,汽車鳴笛聲,孩子們的笑聲都響成一片,根本聽不到他在跟我打招呼,他看到這種情景後以為教師不喜歡他,故意不理他,所以很悲痛,並且告訴了媽媽。

瞭解到情景後我主動向小朋友説明了情景,並向家長作了解釋,期望家長和孩子能諒解。幸運的是孩子和家長都很熱情理解了我。事後小朋友又恢復了往日的活潑和開朗。

經過這件事我認識到當教師必須要細心和認真,要研究到每個孩子和家長的心境,他們都期望被關注,不能忽視他們的感受。

關於教學隨筆5

許多父母對於孩子愛發脾氣、無理取鬧沒有辦法。有的更是嬌慣的不行,孩子要從小開始培養。不能一直嬌慣下去,這樣會影響孩子的將來。現在,我們就來教教大家有哪些小竅門來對付那些愛發脾氣的孩子吧!

目的:孩子愛發脾氣的原因:一得不到滿足,二受到挫折或失敗。由於孩子缺乏控制能力,又不能用語言表達,脾氣就來了,有時弄得大人很尷尬很狼狽,怎麼辦?

做法:儘量避免導致孩子鬧脾氣的因素,當然也決不能滿足孩子那些無理要求。

辦法:轉移注意力,採取置換,如孩子非去動物園不可,可改幹別的或去他平時想去的地方。他要昂貴的玩具改成別的,最好在大人口中避免出現“不行”等斷然拒絕的詞語,避免孩子發脾氣,還可拖延一下時間。又如孩子辦不成的事,大人要幫一幫,脾氣就發不起來,然而脾氣一旦發起來,可採取:

一、分散注意力

二、大人像沒那麼回事一樣,孩子也覺得大人沒注意,也就消減了脾氣,呆會兒就好了

三、讓孩子做些疲勞的遊戲,釋放多餘的能量,也少些發脾氣,這點挺靈驗,平時讓孩子玩的稍累一些,一方面玩的情趣和愉悦感不可能有脾氣可發。另外生活的充實,精力的消耗也就沒有心思去鬧脾氣。如果孩子的生活過得空虛乏味,如同大人一樣就該無事生非了。所以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增加認知增長知識,拓寬思路,提高智力水平和語言能力,又使孩子身心健康,情緒安定愉快,就少發脾氣。如果在大街上或在客人面前發了脾氣,就微笑着把他抱到一個安靜的地方(環境的安靜也消減脾氣的發作力),漸漸會安靜下來。萬萬不能以脾氣對脾氣,效果很糟。

關於教學隨筆6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學習《找春天》一課。對於中原大地,春的氣息還不濃,課前到處查找課件輔助教學。

第一環節美讀。先給學生播放圖文並茂,聲音的甜潤FLASHU課文動畫,學生們興趣盎然,沉浸在草兒萌芽,嫩葉展出,花兒吐蕊,小溪丁冬美妙的春景中,聽完朗讀,我就問:誰能評價一下?同學們紛紛發言:聲音挺甜的,語速有些快,不能體現春天的美沒有抑揚頓挫。哪好,聽老師範讀,學生聽得很入神。因為這篇文章像散文詩,運用的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讀起來就很困難。幸好有幻燈片做的課件,每一段有優美的圖畫,我讓同學們試着讀,又拿出了我的激勵獎品:我們班一位學生的奶奶剛幫我的剪的的聰明花、聰明樹,順勢説:張達翔,你想不想把奶奶的勞動成果得到?你來讀?沒想到一個不起眼的小不點讀得很有感情。緊接着同學們紛紛試讀,我終於找到了我滿意的男女朗讀小明星徐庚輝、呂佳惠,我説你們是今天咱們班朗讀的領頭羊,瞧,你們已經把老師的聰明花得走幾朵了,等發完了,我可要找你媽媽幫忙了。在徐庚輝讀的時候,當我把廉價的表揚讀得真棒説出口時,馬瑞傑同學不唯師,迫不及待的邊舉手邊説:老師我覺得他有一個詞讀得不好,衝出一詞他的的太慢了,應讀出小朋友找春天急切的心情,語速要快一點。這位同學對別人的朗讀發表了不同的評價,學習的主動性體現得淋漓盡致。我越表揚,領頭羊讀得越投入,我索性讓他們兩個上講台上,看着投影儀屏幕,領大家讀,清脆琅琅的書聲在班級迴盪,孩子們有的還加上了手勢,一朵兩朵眨眼睛衝出奔向搖呀搖笑這些詞語的體態語言運用得多好呀,所有的同學彷彿都變成了含羞的小姑娘---春天。

第二環節質疑感悟

等同學們把文本讀熟,閲讀感悟的能力也的訓練。我想試試同學們的質疑能力,就説:通過昨天的預習和今天讀文,你提出了哪些有價值的問題供大家研究?

張可曼説:1從課文哪裏看出小朋友找到的春天?

李婉婷説:2為什麼春天是個害羞的小姑娘?

鮑志鵬説:3為什麼春天在杜鵑嘴裏叫,在桃花杏花枝頭笑?

沒想到孩子們把我準備的問題:1春天來了,課文中的小朋友發現了什麼?2你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體會到什麼?全從自己的角度提出來,而且還提出了最後令我驚訝的問題。

以前我總以為二年級的孩子還小,上課總是把他們的提問流於形式,等他們提問完,我再把我的問題拿出來讓大家共同探究,今天我嘗試一下,把大家問題簡單的寫在黑板上,選擇以上三個同學的問題作為研究點,大家各抒己見,一會就迎刃而解。不足是缺少了小組合作的研讀。

第三環節,拓展延伸

上完課,我又把教學參考書看了一遍,發現了一個説話寫話的遷移點:你發現春天在哪裏?我這樣設想:先播放春天在哪裏的歌曲,把學生帶入情景,課件展示春天山花爛漫、百鳥爭鳴的畫面,然後讓學生用説自己找到的春天,最後編一首小詩或用詩一樣的語言寫一段話。只是設想還沒上,看明天的效果吧。

3月1日

遷移創新説話、寫話

春天來了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閲讀教學中課文的優美語言、內容情節、篇章結構、思想感情,都是學生創新學習的好材料,將學課文與學作文統一起來,由此及彼,先讀後寫,積極遷移。學課文是學作文的基礎,學作文是學課文的深化,寫作文是學作文的昇華。如學完《找春天》一課,通過電教媒體創設情境,啟迪思維,為學生提供了創造的時空,激發學生大膽想象説話寫話。

導語:同學們,文中的小朋友找到了可愛美麗的春天,春天還會在那裏?然後提出要求:

1仔細看動畫,找春天。

2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説出自己在大自然中找到的春天。

説話提示:

春天來了

講完要求,我播放了春天的圖片和動畫,播一節讓大家説説自己發現的春天。並拿出了金蘋果綠松樹小金魚寶葫蘆廉價而又實用的獎品。同學們説話的熱情高漲,説出了富有童趣的句子。

説完後,我播放了《春天在哪裏》這首歌曲,同學們拍着手,和着節拍,完全置身於美麗的春光中。不足:為了讓學生説充分,寫話的環節只有移到下一課時。

在寫話前,我怕學生把説的東西已忘了,提出了:回憶一下我們剛才一起找到的春天,你準備寫哪些景物?誰還有不一樣的?學生邊説,我邊板書體現春天的景物:小草、桃花、柳枝、山坡、春風、風箏、蘑菇、小河、陽光、麥苗、筍芽、油菜花、小溪、春雨、野花、田野、大樹、露珠、小朋友、小鳥、蝴蝶、蜜蜂、燕子..

接着,讓大家欣賞好的作品,其實就是範文引路。

春天來了(1)

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

小草偷偷地從泥土裏鑽了出來,小樹長出了嫩綠色的葉子。

花兒開了,有淡紫的二月蘭,有大紅顏色的茶花,還有粉紅顏色的杜鵑花,空氣中飄着一股淡淡的香味。小蜜蜂來到花叢中採蜜,小蝴蝶在花叢中跳起來,花叢中變得更加美麗啦!

小朋友們忙着放風箏。天空中飄着各種各樣的風箏,有鳳凰的,有老鷹的,有蜈蚣的,還有那些叫不出名兒的。天空是五顏六色的,風箏隨着風兒自由地飛翔着,小朋友都歡快地跑着,跳着。

春天,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我愛美麗的春天,我愛充滿希望的春天。

春天來了(2)

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了。小草從泥土裏探出小腦袋,好奇地張望着。池塘邊的楊柳長出嫩嫩的新芽。迎春花開了,一串又一串掛滿了枝頭,散發出陣陣清香。一場春雨過後,青蛙、蟒蛇、刺蝟等小動物都從冬眠中醒來了,小燕子也在忙碌地造新房子。

同學們脱去了厚厚的棉衣,換上了鮮豔、漂亮的春裝,變得靈活了,心情也開朗了起來。大家在公園裏放起了風箏,風箏迎着春風在天上飄蕩着,公園裏傳來陣陣歡笑聲。

啊!春天,萬物甦醒,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色。春天真是美極了。

最後提出寫作建議:1運用合適的優美詞句。1模仿第一課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的修辭手法(這一點要求有些高)

學生習作。

3月3日

今天,把學生當節課寫的作文批改出來了,雖然不是很好,但孩子眼裏的春天是活潑、流動、可愛的

春天來了

魯李瀟瀟

春天來了,春雨姐姐忙把一首動聽的樂曲奉獻給大家,沙沙沙,沙沙沙。小草弟弟也跟着春雨姐姐的樂曲跳起舞來。

小蝴蝶和小蜜蜂看見了,把小鳥和小溪都叫來唱歌。柳樹妹妹被他們優美的歌聲驚醒了,她伸了個大大的懶腰,甩起自己長長的辮子。

呼――呼――是春風姐姐在叫小朋友。大家拿着五顏六色的風箏,衝出家門到中心廣場放風箏。抬頭一看,哇,真是目不暇接,各種各樣,有飛機、有燕子、有蝙蝠、有金魚..明亮的天空中就像許多風箏開大會一樣。

春天來了

張可曼

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草甦醒了。春姑娘看見了,連忙給她穿上一件綠色的衣服。春雨姑姑把晶瑩剔透的小雨點撒到了小草上,草也上好似滾動着一顆顆鑽石。

小花綻開了可愛的笑臉,五彩繽紛的,引來了許多蝴蝶、蜜蜂。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邊飛邊叫,好像在説: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柳樹妹妹看看自己的光禿禿的枝條,一點也不好看,心裏很難過。她就使勁地搖着身子,搖啊呀,柳葉長出來了,鵝黃鵝黃的。春風吹來,柳條好似公主的小辮子一樣舞動着。

太陽公公把小河照的銀光閃閃,可愛的小魚在水裏快樂的游來游去,享受着美妙的春光。

春天真美呀!

關於教學隨筆7

怎樣使學生更有效的改正錯誤呢,我想用糾錯本最好,我把所有的錯題都工整地抄到了本子上,漸漸的,錯題就集了滿滿一大本。

別嫌這樣的每天積累很煩,但真做了,好處可不少啊。把自己做錯過的題一題題抄在本子上,平時多看看,以後再遇到相似的類型,思考起來的速度就會快很多,效率也會很高的。而因為積累的題目多了,各種題型都被包括在其中,複習時或者要找題目做練習,就不必再翻其他練習捲了,直接翻翻糾錯本就行了。如果碰到像社政那樣的開卷考,那就更好了,考試時難免會犯糊塗,有了這糾錯本,翻看起來就更方便快捷,還可以剩下時間來多檢查幾遍呢。

雖然這糾錯本好處不少,可你也別覺得做這糾錯本很容易,其實,這糾錯本也講究方法技巧呢。首先,要把糾錯本上的題目分門別類地整理好。當然,糾錯本也並非都記自己的錯題,也可以把那些容易錯,自己僥倖做對了或者沒有弄懂的題目記下來,當然如果你對這道題很有信心了,那也大可不必浪費時間抄上去了,只要多去鞏固就可以了。而反之,那些你錯了的題目,你是懂的,只是因為粗心或者一時疏忽而做錯,也不用抄上去了,只要在做題時更加認真仔細就行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不能抄錯題目,不然可就功虧一簣了。知道糾錯本的不易了吧?

不過,也別把糾錯本當成累贅,想的太複雜,每天利用空餘時間把錯題記下來,效果可真的不錯呢。真正做了,也花不了你多少時間,而且又順帶複習了一遍,一舉兩得的好方法為什麼不試試呢?今天你花功夫做了,説不定明天就有收穫了哦!

關於教學隨筆8

今天學習獨立閲讀課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是一首兒童詩,內容很簡單,通過對大海、沙漠、夜空、草地等幾個場景中戰爭的描寫,在最後一節中發出祈盼,希望制止戰爭,維護和平。讓戰火中的孩子能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由於是本組單元中最後一篇課文,所以我想把它既作為全組課文的總結,又作為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端,以此帶動學生繼續通過閲讀和互聯網學習。搜索了一些戰爭中的兒童的相關圖片後,忽然想到了一個主意,教室裏就連通着因特網,為什麼不把我收集信息的過程展示給學生呢?同時,最直接的與社會接觸給他們的必然是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來到教室,孩子們三三兩兩圍了上來,楊航又向我請求:“老師,再看看我們軍訓的照片吧!”昨天發在博克里的照片讓軍訓時的苦不堪言變成了幸福的記憶,他們的幸福也更加促使我把班級的教學日記繼續寫下去,用“文學的耳朵”去傾聽“花開的聲音”,這是我的幸福。“哈哈哈……”教室裏的笑聲又浪潮般地湧來,直到上課鈴聲響起。我關閉畫面,開始説話:“同學們,你們剛才的笑聲很感染我,在這樣美麗的春天,我們是多麼快活,多麼幸福,可是,在地球上的一些地方,卻有許多和我們差不多大的孩子,他們卻由於戰爭的原因,不能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6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孩子們表情有些凝重了,親情節這一段時間的讀書、活動,他們的感情細膩多了。我問:“昨天因為春遊突然改期,所以我沒有佈置大家預習課文,但是有沒有同學已經讀過了?”有三分之二的同學很興奮地把手高高舉起來,我又説:“老師這會兒又被幸福包圍了!這就是你們自己開始主動地去學習了啊,我們經常説求知慾很強,這就是啊!”“老師獎勵,請全體昨天讀過的同學起立,一起把這首詩朗讀一遍。”

孩子們開始朗讀了,聲音和平時很不一樣,充滿了力量。我驚喜地發現,坐在最後面的陳文豪,居然也跟着大聲讀了起來,而且讀着讀着,他情不自禁站起來了,更加投入地讀着。

讀完後,我表揚了大家,誇他們真正是用心在讀了,所以很感染我,尤其誇了一下陳文豪。對他,我要小心翼翼地保護他每一次熱情點燃的時刻,然後能燒起一團火。“大家再快速看一遍,這一次看看你讀懂了什麼,有沒有不懂的問題?”趁熱打鐵,讓孩子們的頭腦開始動起來。巡視間,蔡欣達問我“巡弋”是什麼意思,張靈逸和孫朝毅問我“沙漠上怎麼還有戰爭”,都做了解答,初雲鵬已經在向我説感受了,他説他知道了戰爭對人類帶來了很大的災害,他要告訴那些發起戰爭的人,要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開始交流了,今天居然是陳麒安第一個把手舉得高高的,很是高興,劉思遠、張曜雲、盧紫光、李泓毅、黃媛玲、蔡欣達、盧修文等等愛發言的同學已經帶起了一些人了,所以,永遠要在班裏樹立這樣的導向,讓最優秀的像領頭羊一樣一直帶着走向豐草肥美的知識原野。陳麒安把第一節很有感情地讀了一遍,不用多説什麼,他已經懂了,然後蔡欣達又説了對第二節的理解,劉思遠又迫不及待地把全詩總結成“戰爭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家園,人們就好像在進行‘慢性自殺’”!接着對動物無比熱愛的盧紫光又起來補充了他認為人類戰爭和動物間的爭鬥不同,動物是為了生存,是自然之道,而人類卻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心,為了掠奪資源,爭奪利益。這個孩子現在説得很有些見地了。盧修文又站起來問了“巡弋”的意思,本來想蔡欣達會很高興站起來的,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沒有説話,就找了幾個孩子解釋。最後楊航又深有感觸地起立説他用四個字來總結──戰爭無益。

感覺孩子們説開了,但是就戰爭中的兒童來説還是感性太少,於是我説:“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尤其是兒童。大家請看──”

我在百度圖片搜索中輸入了“戰爭

”字樣,很快,孩子們的眼睛就發直了,一張張滿滿的照片,還有一頁頁的數碼,給他們的心靈帶來了初次的撞擊,然後我選擇了一組圖片“戰爭,孩子們的眼睛裏不再有天堂”,點擊過後,殘破的庭院、驚恐的眼睛、身背大槍的士兵、被炸斷肢體孩子痛苦的面容……就這麼出現在孩子們眼前,而那一個個確鑿的數字,一個個真實的名字就此印入他們的雙眸,繼而定格在心,沒有陽光,沒有鮮花,沒有色彩,沒有歡笑……我只聽見了凝重的呼吸,然後我又打開一張《巴勒斯坦兒童戰爭遊戲》的圖片,語氣低沉地告訴他們:“更可怕的還是孩子們在戰爭中心靈的感受,巴以衝突就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歷史上長久以來的衝突,一直沒有解決,所以硝煙不斷,兩個國家的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互相仇視,玩的遊戲都是戰爭遊戲,那麼我們試想他們長大後會怎麼樣呢?”

“新的戰爭!”孩子們異口同聲。

“是啊,世界就是這樣並不太平,讓我們再一起把雷利哥哥的呼聲齊讀一遍,讓全世界的人們都來維護和平之花吧!”

“為了母親不再失去兒子,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親,全世界應該一致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

這發自一個飽償戰爭之苦的中國孩子內心的呼聲又一次在教室裏響了起來。讀完後,我讓同學們再次把目光投向窗外,他們的神情告訴我,窗外天天見到的風景在和平的環境下有了更深刻的內涵。然後我們一起又把詩中的最後一節讀了一遍,因為我們雖然是國小生,但是依然能夠發出自己的聲音……

最後,我讓大家自由閲讀《兒童和平條約》和《園地四》中口語交際和習作的相關內容,並且讓他們回去後向老師一樣通過圖書或者網絡收集有關戰爭和兒童的信息,然後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把它們整合起來,製作成手抄報,或者網頁形式,或者其它的,來表達我們的心聲。

“深圳,在中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經濟優勢,所以是一座國際型的都市,那麼我們作為深圳的孩子,更應該放眼世界,風物長宜放眼量,為世界的和平做我們能做的,應該做的。”

就這樣結束了這節課。

關於教學隨筆9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實現共同目標而自願地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但是,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缺乏與同伴間的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在與同伴相處過程中,經常表現出不合羣、獨佔、爭搶玩具、甚至打人等不良行為。對於中班幼兒來説,幼兒間願意合作很難,需要老師的培養,我們老師要儘量在遊戲、學習、運動中創設一些情景,使幼兒逐步能主動配合,分工合作,協商解決問題,促進幼兒間的合作,體驗合作後的快樂。我在一日活動中開展了一系列的合作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教學活動中為幼兒合作提供材料

開學初在語言活動十二生肖中提供了一個幼兒合作的環節,利用十二生肖圖片進行排排隊,三個幼兒一份材料。給幼兒充分的自由,孩子主動選擇兩位孩子進行一起操作,在這操作的過程中能看到孩子間的分工、協調,能力強的幼兒一下子就完成。可是也有發生爭吵的,為了自己能拿上固體膠,搶着拿圖片粘貼,使操作活動無法進行。看到這種現象,説明幼兒之間缺少合作的意識,在以後的操作活動中都以兩個或三個孩子一起完成同一個目標。幾次活動後,幼兒嚐到了與同伴間合作的快樂,漸漸地萌發了合作的意識,材料能促進幼兒之間的合作。

二、在一日活動中為幼兒合作提供環境

幼兒自由活動時喜歡看圖書、聽故事、擺弄玩具。根據這一特點,創設良好的環境,鼓勵幼兒把家裏好看的圖書、好玩的玩具帶到幼兒園,與大家共同分享,相互講述故事的內容,交談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另外引導幼兒做一些安靜的遊戲,如:搶椅子、捉小魚等,通過這種自主的環境來促進幼兒間的合作化,幼兒在這樣的自發自主的活動中,得到了鍛鍊協商與合作的機會。

三、在運動活動中為幼兒合作提供機會

幼兒運動中幫助他們設計了各種倆人和三人一起玩的遊戲,給幼兒的合作提供了機會,並教會幼兒一些合作技巧。如:拋接球、跳紙棒、翻繩、炒豆豆、運貨等。通過這些遊戲活動增進了幼兒間的合作,自行選擇玩伴,共同商討遊戲規則,漸漸地使幼兒間的合作與交往成為一種需要,一種必然。

同時,老師們平時注意收集信息,及時拍攝幼兒間合作的情景,並把照片或錄像展示給孩子們,讓他們共同欣賞、相互講述,充分體驗合作的快樂。合作是幼兒未來的發展,適應社會,立足社會是將來的人們必須具有的而且是不可缺乏的素質,因此,從小培養幼兒間的良好合作意識以及合作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關於教學隨筆10

我們如果細心不難發現,新課改的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所以、在閲讀教學中我們就要強化朗讀能力的基礎訓練,逐步提高國小生的朗讀水平。如何培養國小生的朗讀能力呢?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1. 讓學生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要求學生達到愛讀、善讀、自己照着讀的境界。2、教師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慾望。3、 採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悦。4、 經常進行各種朗讀比賽

二、經常進行朗讀基本功訓練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複,不唱讀,不讀破句子,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學生讀書時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麼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道渠成了。

三、範讀領略,模仿入境

學生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不難,但要達到有感情,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老師範讀,當然,範讀是隨機的,要選擇好時機,我一般不再初讀課文前範讀,而是當學生讀得不盡人意時,我才範讀。

四、採取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願讀,樂讀

朗讀的形式有:齊讀與知名讀;輪讀;男女輪讀、小組輪讀等。配樂讀;分角色朗讀對話 較多,故事性較強,語言生動的活潑的課本可以分角色朗讀。比如:《松鼠和松果》的教學中,我讓同學們自己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我讀旁白,這樣反覆讀了兩遍,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興趣,而且起到了示範作用。接着我又讓學生換角色讀課文,這樣學生的興趣更濃,讀的投入,對課文的理解也很有幫助。

五、注重朗讀評價

我們要善於聆聽,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不同優點,多給恰當的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微笑和鼓勵,少一些單一的評價。學生們樹立了能讀好的自信心,會讀的更精彩。在我們的教學中,我們經常愛説的是:“你讀得非常好。”“你讀的真不錯”之類的話。其實,我們應用心聆聽學生的朗讀,切實發現他們朗讀中的優點,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都給與肯定。學生們在我們的鼓勵中會樹立自信心,讀的興趣就會高。

六、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品讀

在教學中要充分給予學生讀書時間,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把課文讀熟。邊讀邊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帶着對文章的情感讀文,讓自己的情感在讀書中流淌。

總之,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正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恆心,採取科學的訓練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那麼,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關於教學隨筆11

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下面就如何發展學生的思維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暴露思維過程,發展學生思維。

暴露思維過程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都必須充分暴露思維過程。教師要經常把自己置於困境中,然後再現從中走出來的過程,讓學生看到教師的思維過程。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在嘗試、探索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充分暴露學生的思維,通過多維的交流,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要在暴露學生思維的過程中,評價學生的思路,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着重培養思維的敏捷和靈活,使他們在分析中學會思考,需要把面對的問題通過轉化、分析、綜合、假設、對比等中求得簡捷,在運用中變得靈活,在疏漏後學得縝密。

二、抓住知識間的內在聯繫,發展學生思維。

系統性、邏輯性是數學的主要特徵之一。數學本身的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是很緊密的,各部分知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結構嚴密的整體。數學教學主要是思維活動的教學,只有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學生按照思維過程的規律進行思維活動 ,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此,教學應從較好的知識結構出發,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係上,依據知識之間的邏輯關係和遷移條件,引導學生抓住舊知識 與新知識的連接點,抓住知識的生長點,抓住邏輯推理的新起點。這樣就自然地把新的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科學地聯繫起來。新的知識一經建立,便會納入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去,建成新的知識系統。

三、激發求知慾望,發展學生思維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生動活潑的教學語言,可感具體的教學內容,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在喚起學生數學思維情趣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地調控,讓學生在"心求通而未通"、"口欲書而不能"的"憤徘"狀態之中,這種"道弗牽、強弗抑、開弗達"的思維激發,有助於學生的數學思維慾望的提高,有助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數學問題的興趣。這樣,學生的思維活動也就啟動、開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素質得到發展,得到提高。

贊可夫有可名言:"教會學生思考,對學生來説,是一生中最有價值的本錢。"那麼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就是我們一直永恆不變的追求。

關於教學隨筆12

國小青島版《科學》教科書,自20xx年5月獲得教育部核准,並通過了全國中國小教材審訂委員會的審查後印刷發行使用以來,得到了教師、學生、家長的高度讚揚,其優點主要表現在:

1、教科書的編寫,結構清晰,內容恰當,突破了傳統的以學科知識為中心和以講授為主要形式的體系,將科學知識的學習,較好地融入精心設計的各類活動中。

2、教本簡明扼要,學習過程設計開放性強,有利於各類層次學生的積極參與,有利於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3、教科書安排了交流和評價的內容,這是傳統教材所沒有的,評價形式適合兒童心理,體現了全新的評價理念。

在新教材的實施中,教研室編制的《科學教學設計》成為了教師的好幫手,它的優勢主要有:

1、相關知識豐富。教師的科學知識比較欠缺,獲得第一手資料的途徑狹窄,教學設計提供了大量的與教材有關的信息,使得教師在科學教學中如魚得水。

2、科學知識的獲取主要是通過學生的動手能力。教學設計中,對科學探究形式的一些環節給予提示,重點操作步驟也有詳細説明,使教師教學中有據可循。

3、教學設計伸縮性大、彈性足,給教師靈活教學和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留足了空間。

在教學中,教師能以教材為載體,引領學生認識科學生活,感受科學生活,提高和改善生活質量,體驗科學的魅力,為學生終身發展,特別是科學素養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在引導學生探求科學真理的同時,教師的科學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教科書印製精美,插圖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特別是卡通圖片的使用更增添了教材的活潑性。

幾年來,在對教材的使用和科學課的教學實踐中,有些問題也要引起重視。

1、學生實驗技能的形成。教材中的實驗及教學設計中的實驗方案,是培養學生動手、探求科學真相的重要部分,但教學中部分教師或圖省事,或實驗器材不足,或因準備時間不夠,把實驗過程變成了紙上談兵。希望各級教研室、教辦及學校加強檢測力度,增強監控能力,特別是在學生學業檢測中,加大實驗、動手操作能力的測考力度。

2、教科書的拓展活動,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特別是農村學生,視野窄,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高、難、深的拓展活動,學生完成有難度。儘量杜絕讓學生跳得太高摘桃子,在今後的教材中,多一些更貼近學生實際的拓展。

3、《教師教學用書》太兩極化。這裏的兩極分化,是指深奧的科學知識離學生認識水平太遠的科學知識偏多,真正給科學知識下一個準確定義的內容太少。因此,課前教師要花費較長時間去查找資料尋求答案。

4、教科書中有許多空白,學生要在上面寫設計、記筆記、抄答案,一學期下來,書上密密麻麻,再循環使用,學生已經無從下筆,部分學生直接享受現成答案,制約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循環用書,極不衞生,很容易傳染疾病,學生、家長意見較大,建議降低印刷成本,不再循環使用。

關於教學隨筆13

從事美術教學也有一段時間了,開始我按照舊教材進行授課,所上的課學生也都喜歡,課堂進行的也較為順利。不過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示範,學生練習。可自從進行課改後,美術課進行模塊教學,教材內容涉及面非常的廣泛,這為我們教師留有極大的空間卻也無形中增加了難度。以美育促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同時要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我積極投入新課改之中,也上了一些受同學歡迎的內容。在上新教材時,我發現有的模塊學生特別喜歡,可是有模塊學生就不那麼感興趣了。特別是學校進行新的課改實施小組教學後,學生面對面,四個人一組這種現象更為明顯。在美術課堂中,總是有點説不出的感覺,課堂上學生也不是非常積極主動的學習,參與過程中學生也缺乏相應的靈活性,思維不是很活躍,課堂反而有點沉悶,不能夠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是我很是鬧心的地方,別的科目都轟轟烈烈進行課改而成果顯著,而自己的美術課毫無起色。總覺得自己辛苦的備課和上課沒能得學生的喜愛和重視而悶悶不樂。我心想一定要找一個好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不能拖學校改革的後腿。恰好準備進行設計應用這一教學模塊。我下定決心,要改變這一現狀,上好這一模塊的每一堂課。

怎樣選好教學內容,這是我首先要解決好的關鍵問題。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我在課堂上徵詢了學生的意見。讓同學們寫出了對這一教學模塊中希望學習的內容和想法。整理後,大概歸納出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能夠有新意,讓學生上課有興趣、有動力,願意去學;二、課堂綜合性要強,不要侷限於美術方面,可嘗試加入其他元素、知識,讓課堂變得有趣味性;三、課堂準備的材料最好是少花錢或者不要花錢;四、符合小組學習的要求,能夠讓學生共同協作,集體完成。學生提出的建議還真讓我有點為難,看是簡單的四大方面,其實要求不低!但是我想,這是以往上這一類課程失敗的原因所在。要是從學生角度考慮,想想能夠在緊張而繁忙的文化課中,解放出來,得到片刻的放鬆,又有所收穫,這何嘗不是現在學生希望得到的。因此,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上好這節課。雖然,據計劃上這一模塊的內容還有半月有餘!可是我想,做好充分的準備,必定能有所改觀吧。我有這個信心,希望能夠獲得成功。

那幾天裏,我就如何進行選題,可謂是煞費苦心。提出了很多方案,但也都一一否定,比如剪紙、泥塑、彩繪、陶藝等等,這些有的也是我往年我選過或者上過的,可是我總覺得少了些什麼?當然,和學生提出的建議不無關係。真要符合他們的要求,不花錢,有綜合性探索性和趣味性,還真讓我犯難。真想就此放棄,選一個好上的教學內容,比如繪畫,以及美術書法。可是當我想起自己在課堂上徵詢學生意見時學生喜悦的心情和眼睛中流露興奮的神色時,我動搖了,還是再試試吧!要超越自己,不走以前的老路,不能因為有困難而躲避!想想頭段時間學習的人民的好教師張莉莉,不畏困難、不怕犧牲,全力以赴為學生,我能因為這點困難而退縮嗎?不!我告誡自己。我也相信,一定有好的解決方案!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正巧!那天晚上在家看了央視的一道科普欄目——《原來如此》。在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生活中,發現問題,通過質疑、假設、實驗、求證,給予科學的探究。我突然靈光一現,我為何不借鑑這一方式,引入我的美術工藝課堂呢?有了大的方向,我將考慮着怎樣進行更細緻的內容設定,更適合這種教學模塊。能讓學生在愉快輕鬆的環境中有所收穫。一次,在洗碗時,看到水上漂浮的油花,變化出不同的形態,甚是好看。不禁想起小時候玩的肥皂泡上變化的色彩,還有喜歡看到水中油花。嗯?有了,記得大學課本上有過一副吸附的圖片,可是我一直沒有嘗試過,我何不在這一內容上多下功夫呢?

手邊沒有相關資料,我上網查詢,這方面也只是隻言片語,也沒得多少參考價值。看來得自己動手嘗試,要不怎麼給學生上課呢。説幹就幹,我忙接了一盆水,滴幾滴墨汁看看效果,可是墨汁並不是我期待的那樣飄在水面,而是直接下沉。試驗幾次,也不得要領。想起小時玩的一個讓硬幣飄在水上的遊戲,要想成功,必須要讓水靜止,而且硬幣上面必須不能沾水。由此也想起一幅幅畫面,唯美而又詩意:河塘浮蓮、鵝浮綠水、小船盪漾、還有在水面上快捷而輕盈遊動的水黽。這些動靜結合的畫面給我很大的啟發,水錶面的浮力和張力應該是解決這問題的關鍵所在。針對這一問題,我又進行了多次不同的嘗試,最終有了直觀的感受,圓形器皿最好。這也為我在教學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了解決的方案。接下來我嘗試了不同的物質混合,如白糖、食鹽、洗潔精、甘油等進行嘗試,尋求最好的方法,以便在課堂上達到最好的效果。看着水面上墨跡形成的不同造型,它們往往自然流暢、渾然天成。有奇石怪木之意味,具巧奪天工之神奇。每一變化,總有新意,也讓人浮想聯翩,從而又有新的發現,這種水墨真可謂藝術與珍玩的巧妙結合!以此為教學內容,鍛鍊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在合適不過了。當然了,要成為設計工藝課程,還得在設計上下功夫,這種只停留在水中的`藝術肯定是不行的,要想法用紙等物吸而附之在紙面進行設計才行。我在家裏找了不同類型的紙進行一一試驗,最後得出了結論:紙質較厚且吸水性強的效果最佳。比如,速寫紙,水彩紙,宣紙等,而較薄吸水不好的紙形往往不清晰,模模糊糊。我想課堂學生們一定能夠找到他們最為合適的紙張,要讓他們進行自己的嘗試,尋求最好的材質。在體驗中尋求最終的結果,我想,這種方法也是可行的。最後就是進行構思,二次創作以及裁剪,也就是再次的設計。當然這相對來説,綜合能力以及美學修對學生還是有比較高的要求的。不過這也正是課堂的點睛之處,讓學生髮揮想像,從而激發學生的濃厚的興趣。當然對於其中的一些操作技巧,還有一些相關的構圖美學方面的知識,也是這節課探討的知識點,只是在體驗中感知,而不是一種枯燥的説教。有了這些大的構思和框架,再加之我親身嘗試和探討。我相信,這堂課能上好,也必然上好!雖然可圈可點的地方較多,但是它能夠促使學生有學習的動機,求知的慾望,和不斷嘗試的動力,我想這也夠了。當然,我也希望能達到《美術課程標準》中的基本要。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發展學生的感知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我想,這些還得只課堂後驗證。

“水墨吸附”這一教學的實施具體分為四個階段:一是材料準備、範畫欣賞階段;二是放墨成型、造型練習階段;三是把握時機,讀圖定型階段;四是適度造型、展示作業階段。

在教學中進行分組合作小組教學形式,運用用啟發式教學為主,大的方面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嘗試解答工,得出結論。

(一)材料準備、範畫欣賞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分為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準備工具,要求學生明確本節課所學技法所用的工具及材料,並且對多種材料要進行分類。具體説來,主要工具分為墨汁、水、紙等。輔助工具主要有毛筆、滴管、細吹管、扇子、等。第二步展示課前所制範畫,從畫面特徵上引導學生,使學生對這種暢快淋漓、流暢自然的形象所感染,急切想了解其製作技法,以及這些工具的用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望。學生的激情被允分的調動起來,課堂順利進入第二階段。

(二)放墨造型、嘗試練習段段

“放墨成形”階段是“水墨吸附”的核心階段,也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在本環節教學中,針對學生特徵及興趣愛好,對教學方法給予充分的考慮。通過設疑、嘗試、歸納等。使學生掌握本節教學學習重點以及水墨吸附技法和操作的要點。首先要使墨汁浮於水面,這是後面操作的關鍵。分為兩個步驟:

針對墨汁於水中擴散或下沉兩種現象給以演示,引導學生行嘗試,要求學生從改變水的表面性能給以解決。經過啟發,學生多次嘗試瞭解了墨汁浮於水面是因水的表面張力的緣故,而牽引力受容器材質及形狀影響。就這一問題,不同小組得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決方案。有的學生為讓水面張力增大,用廢舊的報紙對水面接觸而實現。有的則從墨汁性能方面做文章,嘗試用碳素墨水,繪畫墨水以及中性筆的筆水,也有了收穫。有的同學認為必須保證水的靜態……在這裏我不僅為學生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我感到驚歎。通過認識的昇華,學生們迅速掌握了滴墨的技巧,他們驚奇於墨汁滴於水面所形成的圓暈。一些急不可待的學生已經嘗試運用各種方法對墨跡進行牽引變形。

我抓住時機,進行必要的指點並要求學生用合適的工具進行造型。學生們大膽嘗試各種技法並且充分享受墨跡在水面流動所形成的各種美麗紋樣的樂趣,在這期間,我看到有些學生除了用準備好的工具以外,還即興用自己的髮卡,指甲進行製作。他們有的破墨在滴在破的方法,從而形成年輪般的圓環;有的屏氣凝神,用筆尖牽引;還有的用書本,手不斷的扇動;性急的男生乾脆搖桌子來晃動圖形,引得同組同學的責備。我認為,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巡查中,也看到一些學生由於心浮氣燥氣燥屢次失敗,但是不斷的去嘗試,毫不氣餒。更看到好多學生積極開動腦筋,用身邊能有的的物質進行嘗試,比如洗潔精,眼藥水、牛奶。我心裏不禁啞然學生的求知慾還真高呀!不過想想自己以前的嘗試,也是,面對感興趣的事物,一定要探尋最終的結果,現在網絡上的好多遊戲不也是這樣嗎,他們抓住了人們的普遍心理。我也是,我在想最起碼這堂課是這樣。這時候我聽到一片驚呼聲,尋聲而去,看到四個腦袋正頂在一起,邊做邊歎息着。原來他們用酒精進行嘗試,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只見他們輕輕的滴墨汁到水上,墨汁迅速擴散而成橢圓形,然後,會慢慢縮小,此時用筆帽沾一些酒精,輕輕地接觸到墨暈面的中心,由於受酒精的推力,墨暈如爆炸般的向外擴散,又迅速的回縮,形成各異的圖案,像花朵,像煙火,像開屏的孔雀……我為學生的這一發現而感到高興,説實話,在這之前,我也進行了多種物質的試驗,但沒有進行酒的試驗。看來在準備的在充分也有疏忽的時候,這時候我才真正理解什麼是學無止境了,探索是無窮盡的,這也給我了一個啟發;這以後備課之中,要儘可能的細心,要周到而不能大而化之,更不可草草了事、模稜兩可。我在課堂上傳授知識的同時,也學習了知識。我在想,這種情景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是不可能遇到的。那時的我是教學的主要組織者和主導者,大多數時候是我在講,學生在聽。像現在這種互動的學習,是從未用過的了。在巡查指導中,適時鼓勵學生和肯定學生,提出一些問題進一步發激發學生主動積極的探索慾望。使學生爭取成功,要求學生允分發揮個性。膽大心細的捉墨跡的瞬間造型。教學在不斷的互動中順利進,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體會到創造過程的樂趣。課堂教學氣氛推向了高潮,興奮、喜悦、驚歎、鼓勵在學生中傳遞。課堂成了美麗圖案的世界,世界墨跡流淌的海洋。我由衷的高興,這不就是我要的課堂效果嗎?

(三)把握時機,讀圖定型階

讀圖定型階是本節課程的第三階段,也是學生如何用以前所學知識,從變化各異機理中尋求美感,進行定格的過程。主要要求學生能夠正確觀察,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把握吸吸附畫面的墨色變化。線條的剛柔點線面構成等要素。尋求最美的瞬間將流動的藝術凝固於紙上,形成紙面藝術。這是這一課程的關鍵,選取圖案的好壞,直接影響着下一步的裁剪構圖和二次創作,顯得格外重要。這一過程中,我提出:準,狠,穩,輕的要求。同時,要求學生嘗試不同紙特性,在此過程中,他們積極的運用不同紙張進行嘗試。並且在討論中得到了正如我所料的結論:吸水性較好的紙,大多成功,而較薄,吸水性差的紙更易於失敗。在技巧上,要求抓住機會,尋求自己感興趣,喜歡的圖案進行吸附。在在這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學生審美不同對美的把握有多麼不同,有的學生不能很好把握需要的最美的瞬間,從而失去最好的機會;而也有的這太過於心急,往往敗得一塌糊塗;當然也有小心謹慎一舉成功的。這也給我了一個啟示,面對事情要膽大而心細,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能拖泥帶水,學生不也是很好的例子嗎?在教學中,對於心急的我則要求放慢,對於猶豫不定的則鼓勵適時出擊。另外,我要求學生積極和本組同學討論法,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多渠道獲取視覺信息,並且攝入大腦進行重組。尋求最美瞬間。同時還讓他們感受怎樣的情景下才是最美的,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對美的感受力。

(四)適度造型、裁剪、展示作業階段

“適度造型”是水黑吸附的最後一道程序。由於水墨吸附足偶然成形,有的形象並非在人們的預料之中。我們可以適當處理,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藝術加工,可是這抽象痕跡形化。其更具欣賞性、趣味性、教學中,我要求學生要思維敏捷,頭腦冷靜。因為對形象處理不好則會“畫蛇添足”,破壞整個吸附畫面的效果。首先,啟發學生求墨跡造型的閃光點。要求學生拋開固有觀念。充分發揮吸墨成型的獨特性,以紙面形象為學向,引導學生進行誇張省略做出最佳的裁剪構圖。其次,要充分考慮其畫面風格,選擇合適的方法行添加,使其渾然一體。比如對於有的畫面要求學生用毛筆沾淡墨進行勾勒;有的則直接用較濃的墨滴成以增加隨意性。最後,還要使學生明白後期製作要少而精,起到點睛作用,且不可過分強求,而使吸附失去趣味。通過對學生的講授及點撥,他們大都能夠積極實踐,大膽創造。如有的學生談出自己對吸附畫面點線面變化分佈的看法,則可以使其從構成角度進行考慮,剪裁注意對比與均衡的炎感有的同學對整個圖案的氣勢較為在意,則可引導從水、雲等自然現象進行想象。有的則以自由型為主,動物造型花卉形狀方面給以審視通過這種引導大部分學生能夠從自己的作品中找到較為理想的形象,從而使審美意識得到提高。使學生改變思維模式。從平常所見到的具象---抽象,轉為抽象——具象。這種逆向思維對學生以後的學習生活意義深遠。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為他們的作業取了富有詩意的名字,還有的學生為其製作了精美的畫邊。配以美妙的詩文。學生們創作激情高漲,妙趣橫生、富有意味的吸附畫面不斷出現。隨後,他們進行了作業講評,學生們互相評議,欣賞自己創造的精美的畫面,喜悦之情於言表。我在想,這節課不管學生學的什麼,最起碼他們這狂熱的學習激情和這種勇於探索的求知慾望,已經深深地感染和打動了我。這節課,雖然依然有很多可點可圈之處,不是非常的成熟,但是卻讓我記憶深刻!

課雖然結束,但學生們的興趣未減,他們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又提出了紙遮法、塗蠟法等技法。製作出了大量優秀的吸附圖案設計作品。這些作品已經初步的體現出學生的審美情趣,有了一定的思想。我有時也在想,其實知識對於我們來説是不可能學完的,老師更是如此。就像吸附水墨這堂課,其意義並非使學生掌握吸附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教學活動,使學生掌握一種思維習慣及學習方法,達到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創造能力。也正因為這樣,在後面的課程設計中,我選了更多學生樂於接受的課程,如植物、糧食顆粒粘貼畫、紙藝等綜合性設計課程。也有着不錯的效果。當然,我也在享受着這種新的挑戰並快樂着。正如古人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學無止境,奮鬥不已。我想,對於上課,也是如此。

關於教學隨筆14

課堂是學生接受信息技術教育的主渠道,上好每節信息技術課,對培養學生信息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搞好信息技術課的課堂教學工作,提高信息技術課教學質量,是每一位信息技術課教師首要解決的問題。通過幾年來的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靈活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

(1)、任務要明確、具體,具有可操作性,任務的大小要適當。 教師要在學習總體目標的框架上,把總目標細分成一個個的小目標,並把每一個學習模塊的內容細化為一個個容易掌握的任務,通過這些小的任務來體現總的學習目標。

(2)、設計任務要符合學生特點,要注重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

設計任務時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文化知識、認知能力、年齡、興趣等特點,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裏、循序漸進的原則,創設與當前學習主題相關的、儘可能真實的學習情景,引導學習者帶着真實的任務進入學習情境,使學生的學習直觀性和形象化,對於學生來説,可以實現積極的意義建構。 (3)、設計任務時要注重與其他課程的整合。

設計任務時注重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認知工具,把其他學科的知識作為載體,融會在真實性的問題情景中,使學生置身於提

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協作學習過程中。

例如:學習畫圖程序中的矩形、直線、橢圓等工具的使用方法時,可以要求學生畫出家居平面圖、教室平面圖、學校平面圖等,學生既學習了畫圖工具的使用,又掌握了畫平面圖的方法。學習畫圖程序中的文字工具的應用時,教師可以先將中國行政區劃圖掃描到計算機中,要求學生填色、並寫出省會名稱等。這樣既學習了工具的使用,又複習了地理知識。

(4)、盡力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 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下的“任務驅動”教學法,要求師生改變傳統的觀念和角色。學生在學習中起主導作用,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在教學中起組織、引導、促進、控制、諮詢的作用。學生被看作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學習的許多目標和任務都要學生主動、有目的地獲取學習材料來實現。因此,教師進行“任務”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身處地地為學生着想。

二、大膽嘗試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

對於自主學習,我是這樣理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高教學的開放度,擴大學生的自主權,引導學生設定學習目標,自主選擇學習活動方式和策略,鼓勵學生自我設疑,自我檢測,自我評價,自我糾正補救,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我經

過一段時期的摸索與實踐,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在課堂教學中採用了這樣幾種教學模式,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效果。 (1)設置疑問模式

教師或學生置疑。指導學生質疑,學生自習解疑,師生共同歸納,再設置相應訓練加以強化和反饋。這種模式以疑問為線索,以解疑為動力,以活動為手段,以澄清問題,強化知識,提高能力為目標。

(2)目標驅進模式

教師出示目標,或學生自行確立目標,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目標學習設置相應問題,組織討論。突破重點,難點,疑點,佈置相關聯繫,詳析總結,迴歸目標。 (3)自學—合作模式

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指導,對學生學習發揮主導作用,學生自學,能動的學習。該模式的核心體現在學生在學習中自我建構知識。有利於真正發揮學生在學習這個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符合“教是為了不教”,“讓學生學會學習”的現代教育思想。

三、教學模式的多樣化

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的推動下,使信息技術課展示給學生的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擺脱封閉式教學方法,探索多樣化教學模式,才能使信息技術課真正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在教學中,我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模式:

1、演示、講解模式:某些知識藉助於設備演示,教師在其中做適當的講解,能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教學生“圖文混排”一節時,我採用的方式是:邊出示用FLASH製作的課題畫面邊講述本堂課的學習任務,然後再依次展示圖文混排的示例,這樣生動形象的表述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易於接受。 2、任務驅動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主要特點是“任務驅動,注重實踐”。通過教師將教學內容任務化,並在營造的模擬情景中提出任務,驅動學生開展學習、探索活動,尋找、搜索相關知識,歸納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步驟。緊接着進行上機實踐活動,進行驗證。如此循環到該課全部任務完成。最後進行復習整理,融會貫通。

3、小組協作竟爭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課也可將現代企業的管理、合作、競爭等現代意識引入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組成2—5人的小組。分組的依據一般包括性別、年齡、學習成績、知識結構、社會背景、以前小組學習的經驗等。小組成員最好有一些差異,能夠互補互助,有利於每個小組成員都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彼此之間獲得更多的經驗信息。倡導小組協作學習的同時,還要強調組內個人之間的競爭,比一比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誰對問題本質的理解全面深刻;誰提出和探討的問題最多;誰收集信息的渠道方式多,信息準確;哪個小組的協作、溝通能力強、作品

內容與風格都很不錯??這種競爭是在協作基礎上的競爭。每個成員的學習、實踐及成果為整個小組共享,每個成員的成功都與小組的成功聯繫在一起,而每個人都成功就必須組內協作、互幫互助。

4、問題探究教學模式

“問題探究”教學模式是根據教學內容及要求,由教師創設問題,以問題的出現,創造欲和主體意識,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的一種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把教學過程設計為學生主動探索知識,進行創造思維的過程,以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品質。

在問題探究教學模式的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為學生創設一個適當的問題情境,課程整合要求通過各種各樣的問題情境來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相聯繫的橫相教學,把相關的學科知識和能力要求作為一個整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一個或幾個不同學科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任務中學習。

2、指導學生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應用到其它學科的學習中去。以課程整合思想為指導的教學模式需要師生在個學科教與學的環節中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以一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把信息技術作為獲取信息、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工具。要求學生能夠有效地使用信息工具處理信息、表達思想以及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關於教學隨筆15

今年,我已經是三年級的語文老師了。也就説我當國小語文老師已有兩年了。在這兩年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三(六)班的學生有一個共同的缺點:書寫錯誤,做題粗心,錯題多。原因是書寫隨意,不講格式,作業做完了,從不檢查。針對這種情況,我注意強調書寫格式,並要求字寫得慢些,寫得工整,格式不對,書寫不工整,一律重新做過,經過一段時間,書寫方面有了一定的進步,但題還是錯得多,於是我在班上宣佈了這樣一條規矩,如果語文作業連續十次既工整又正確,老師每次打的都是“優”,我就獎獎品,這樣激發了優生的積極性,一部分學生是懶惰慣了,對此無動於衷,怎麼辦呢?當然還有辦法,每天作業錯了的重新改過,改正確了才算過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班的情況終於有所好轉。

可另一個問題接着出現了,我班孩子的識字和寫字興趣不高。如何培養孩子的識字和寫字興趣呢?經過自己的深刻反思和老教師的指導,我採取了這種方法:學生在“玩”中學語文,體驗學習語文的快樂。

在識字方面,這一學期學生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習利用漢字的表意特點來分析字形,並對認字方法有比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基本上都學會了運用不同的認字方法來獨立識字。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將學生引領到生活當中去識字,激起學生識字的極大熱情。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整體識記生字,提倡個性化的識字方法。讓學生尋找出自己認為最有效的識字方法,通過不斷的求異,激活學生思維,“玩”出價值。一個字有多種識記方法:看字形認字、跟據部首猜字義等等,學生在發散思維的“玩”中學得快樂。再如用畫畫的方法記一記會意字;將所學的字、詞貼在家中的實物上“復現”。

而在寫字方面,新課標中指出:“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是鞏固識字的手段,對於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起着重要作用,必須從小打好寫字的基礎。”一個人的字寫得好與否,不僅僅是個人的門面,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他的學習習慣、意志品質及性格特點。因此,教學時我採用了“讀字、範寫、評議、試寫”的程序:“讀字”時,讓學生討論“寫這個字時哪一筆最關鍵”“寫這個字哪一筆最容易寫錯”或“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地方”等問題,整體把握寫字的規律;在範寫之時,讓學生評議老師的範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把握寫字的要領;讓學生對老師的範寫的字評頭論足,並自己嘗試着去寫,另外通過作業展覽、評選書寫閃耀明星等方法,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寫字的技巧。

語文教學是一門技巧,我越學習越覺得它有無窮的魅力,真是越教越覺得有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