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梅花的詩詞和寓意

來源:文萃谷 3.89K

自古文人墨客就喜歡詠梅花、畫梅花。在北風凜冽、眾芳搖落的時節,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卻正朵朵綻放,給人們送來盎然春意,送來吉祥如意。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關於梅花的詩詞和寓意,希望對你有幫助。

關於梅花的詩詞和寓意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這是北宋詩人林逋所寫的《山園小梅花》詩二首中的第二首,極寫了梅花的姿態和梅花的清幽。特別是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更是成為寫梅花的千古名句,後世文人墨客無不讚歎。

林逋世稱和靖先生。他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終生不願做官,亦未婚配,隱居在杭州西湖孤山,過着以梅花為妻、養鶴為子的清閒優雅的生活(人稱“梅花妻鶴子”),受到古代士人的追慕。

林和靖喜梅花、愛梅花、植梅花、詠梅花,最得梅花之神韻,可以説他已和梅花融為一體,所以,他一生有很多詠梅花佳句傳世。因此,林逋也被世人推舉為梅花男神。

梅花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是中國特有的名花,原產我國,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周代,就有了關於梅花的記載。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國風·摽有梅花》中就記有當時男女青年追求愛情的風俗。詩中寫:“摞有梅花,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這句詩是説,樹上的梅花子紛紛落下,還剩下十分之七;追求我的小夥子啊,不要錯過這良辰吉時!這是一位年輕女子借梅花子的成熟期短暫,來告誡追求她的男子要珍惜大好青春時光,抒發了她對愛情的渴望。

最初植梅花不為觀賞,僅為採果作調味品。孔子修訂的《書經》中日:“若作和羹,爾唯鹽梅花。”當時梅花和食鹽同等重要,常作禮品饋贈親友。漢朝初年,已把梅花作調味品,又作為觀賞花卉來栽培。南北朝時,南京就已廣植梅花作觀賞用,唐代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已馳名。宋代是我國植梅花最繁盛時期,詩人范成大不僅愛梅花、種梅花、詠梅花,寫有大量詠梅花詩篇,還寫了一部《梅花譜》,這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梅花專著。當時《梅花譜》僅記載有9個品種,後來經過歷代勞動人民的辛苦培育,現已發展到200多個品種。

賞梅花也有技巧和標準,重在“三美”“四貴”。“三美”為: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四貴”為: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在梅花的盆景製作上則多取古、奇、枯,注重的是“橫斜疏瘦與老杖怪奇”,以求得詩情畫意的境界。

梅花生命力極強,壽命特長,現存有千年古梅花,如浙江天台山國清寺大殿左有一株隋梅花,已有近1500年曆史;雲南昆明黑龍潭公園有一株唐梅花;杭州超山有一株800多年的宋梅花;雲南昆明曹溪寺內有一株元梅花。這些梅花樹雖已壽長千歲,仍蒼勁挺拔,生機盎然,年年迎霜鬥雪開放。

花即人,人即花。由於梅花的傲霜鬥雪、不畏嚴寒的特性正象徵了人的崇高堅貞品格,所以很得歷代名人賢士、文人墨客 的崇尚和詠贊。

宋代為我國植梅花的鼎盛時期,此時的詠梅花詩詞最多,蘇軾、王安石、歐陽修、秦觀、陸游、范成大等詩壇名家,都有詠梅花詩詞流傳後世,僅陸游一人就寫有160多首詠梅花詩詞。

陸游一生十分喜愛梅花,因為梅花在他眼裏性格剛毅堅強、不懼冰雪嚴霜,所以,他讚美梅花是“花中氣節最高堅”。

陸游是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乾道二年(1166年),陸游由於反對宋王朝的妥協投降,積極主張抗金,那些主張投降的官員都對他造謠污衊,給他加上“不拘禮法”、“宴飲頹放”等一些莫須有的罪名,使陸游遭到罷免,僅能領取一點薪俸。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天色灰暗,細雨迷濛,雨中還夾着小雪粒,十分寒冷。陸游來到一座已破舊失修的驛站旁邊,忽然發現驛站外面的斷橋邊正盛開着一株孤獨的梅花,卻沒有一個人來欣賞它,顯得格外淒涼、冷清。然而這株梅花傲雪迎風,依然獨自吐着芬芳,散發出一陣陣幽香。陸游看着這雪中孤零零的梅花,心潮翻滾,久久不能平靜。他想這株梅花不正像我一樣嗎?此情此景,不也正和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相映嗎?陸游轉身走回自己的住處,在淡淡的燈光下提筆寫下《卜算子》詞一首: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 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詞寫好後,陸游拿起詞稿,反覆地吟詠着。窗外,風雪依舊;屋內,燈影孤零。陸游越讀越感到孤獨、悲涼和激憤,想到國破山河碎,自己卻“報國欲死無戰場”(《隴頭水》)。但是無奈和哀怨也難澆熄陸游的愛國激情,他仍然抱着“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書憤》)的報國壯志,要與梅花一樣,“無意苦爭春,一任羣芳妒”。即使是“零落成泥碾作塵”,也依然要“香如故”,永吐芬芳。

元代畫家、詩人王冕也非常喜愛梅花。他出身農家,幼年貧困,自力苦學,遂有成就。因屢試不中,晚年隱居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因其愛梅花、植梅花、詠梅花、畫梅花,自號為“梅花屋主”。他曾畫有一幅《墨梅花》圖,並在圖上題詩一首: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該詩極通俗明白,不僅畫出和寫出墨梅花的素雅天姿,而且寄寓了詩人沽身自好的操守,可以説是詩人畫家的自我寫照。

梅花又稱中國花,古人認為梅花有“四德”:“初生為元,開花如亨,結子為利,成熟為貞。”所以中國人酷愛梅花,愛她超凡脱俗的風格,愛她清雅宜人的幽香,愛她俏麗動人的身姿,更愛她不畏風雪、堅貞高潔的品格。

梅花的崇高品格已經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象徵。民間還把她作為吉祥物,受到人們的寵愛和敬奉。人們多喜把梅花、鬆、竹稱為“歲寒三友”,把梅花、蘭、竹、菊並稱為“花中四君子”。辛亥革命後還把梅花定為民國的國花,以她的五枚花瓣來象徵中國的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的永遠團結。古人還把梅花的五瓣説成是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的五福象徵,可見,人們早已賦予梅花以深刻寓意和文化內涵。

梅花在眾芳搖落時獨佔春芳,民間還把梅花作為喜慶、吉祥的象徵。所以人們在婚慶大喜的日子,喜用竹梅花和兩隻喜鵲的“竹梅花雙喜”圖,以竹喻夫,梅花喻妻,用來祝賀新婚之喜。還有在梅花樹梢上畫一隻喜鵲在鳴唱,為“喜上眉梢”圖或“喜報早春”圖、“喜報春先”圖,把梅花和喜事聯繫在一起。

古人還常把梅花比做美女。據《龍城錄》載:隋代趙師雄在羅浮山下,遇到一位淡粧素服的美女,言極清麗,芳氣襲人,遂與共飲。趙師雄酒醉而眠,晨起一看,正在一株大梅花樹下,於是趙師雄方悟所遇美人為梅花神。

梅花姿態清逸,芳香宜人,古代美女佳人常以梅花為飾物,稱為“梅花粧”。《金陵志》載:“宋武帝女壽陽公主卧於含章殿檐下,梅花落於額上,拂之不去,號梅花粧,宮人皆效之。”

唐玄宗的寵妃江采蘋,喜梅花愛梅花,植梅花成林,以梅花為飾,築亭賞梅花,被稱為“梅妃”,她自以為是梅花的化身。因此,梅花後來又成為美女佳人的代稱。梅妃也成為梅花神。

因梅花的吉祥寓意,古人把梅花看做友情、友誼的象徵。南朝宋陸凱:有一年早春,在荊州為官時,見寒梅花早開,忽覺春回大地,便觸景生情,想;起在長安寫《後漢書》的好友范曄,就折了一枝梅花,託郵驛傳贈範譁,並附詩一首雲:

折梅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自此,梅花又成為傳達友情的橋樑,也成為詩人高雅交往的方式。

相傳廣東大庾嶺上多梅花,有友至此,便折梅花相贈,已成為一種風俗。南朝民歌也有“憶梅花下西州,折梅花寄江北”。那時男女相別,女子多折梅花相寄,表達對情人的思念,更加深了梅花深情吉祥的內涵。

在北風凜冽、眾芳搖落的時節,那枝枝凌霜傲雪的梅花卻正朵朵綻放,給人們送來盎然春意,送來吉祥如意,難怪人們喜梅花、愛梅花、種梅花、詠梅花、畫梅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