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來源:文萃谷 2.28W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1

《傅雷家書》是一部“百科全書”,它使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也使我更加理解和明白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的爸爸媽媽沒有傅雷那樣學富五車的才華,更沒有文學、美術音樂等方面的高深造詣,但是他們像傅雷深愛着傅聰一樣深深地愛着我!我一定會努力,不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我家的書櫃裏有一本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整理出版,並立即引起讀者關注的書——《傅雷家書》。直至今日,不少家長還把它作為家庭必備之書,從中尋找家庭教育的最佳方法。

通過《傅雷家書》,我們不難發現,傅雷對兒子傅聰幾乎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情感。無論傅聰在國內還是在國外學習的日子,只要兒子不在身邊,他便把給兒子寫信和讀兒子的信當成十分重要的事情。記得傅雷曾在信中神情地寫道:我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我時時刻刻,隨處給你敲響警鐘,做一面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在演奏姿態方面。我做父親的只想做你的影子,要隨時隨地幫助你、保護你傅雷確實做到了這些。

他不顧工作的疲勞和身體的病痛,不間斷地把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寫給兒子,更從兒子的來信中捕捉兒子的喜怒哀樂,體會他對藝術的理解程度,關注他在藝術生活中的心路歷程。然後,再將自己的感受、反思後的心德一字一句地寫下來寄給遠方的兒子。他不時提醒和要求兒子總結演奏中的得失成敗,他説:人越有名,不驕傲別人也會有驕傲之感,這也是常情,故我們自己更要謙和有禮。一個人有才也會有另一個危機,就是容易自以為是地鑽牛角尖,所以才氣越高越要提防了藝術家特別需要苦思冥想,老在人堆裏,會缺少反省的機會。

當傅聰在國外遇到低潮時,這個嚴厲的父親又以極其温柔體貼的話寫道:這些味道我都嘗過,孩子,耐着性子,消沉的時間無論誰都會遇到慢慢你會養成一種心情對付過去的事,能夠從客觀現實分析前因後果,做將來的借鑑,以免重蹈覆轍他還以自身的感情經歷談了戀愛、婚姻與事業的關係,猶如在與知己朋友談心。

今天,我們讀《傅雷家書》依然很有必要,因為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傅雷都如一面鏡子。在他面前,我們不僅可以學會怎樣做父親,更重要的是,他也教會我們首先怎樣做一個人。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2

有一種愛叫父愛,他不同於母愛,他沒有優柔綿長。他更像是一杯温開水,雖平淡無奇,可又讓你渾身温暖,倍感熱血。

《傅雷家書》收錄了我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其夫人於1954—1966年間寫給兩個兒子的家信,總共186篇。傅雷在書信中和兒子論藝術,論音樂之美;聊兒子的比賽、生活;説自己的處境,講社會、國家。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都寫在信中,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愛、期望。

每一封家書都值得我細細地品、慢慢地研,它擁有着文學價值與人間美好的情感。傅雷深愛着孩子,“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點鐘就醒,翻來覆去地睡不着,也説不出為什麼。”為什麼?因為父親在思念着、愛着孩子。“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這是做人的基本作風,不僅對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説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這是一位父親講給兒子的人生大道理。

傅雷對兒子説“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父母又何嘗不是這樣要求我們。傅雷給兒子深沉的愛,把兒子當作朋友,討論藝術上的問題;指導端正着兒子的品格;讓兒子產生自己的思想,有獨立的觀念。正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藏。

讀完《傅雷家書》,我想了想自己,也不禁一觸。天下父母之愛都一樣深沉。記得我七年級住校時,約定每天與父母打一通電話,父母千叮嚀萬囑咐,給我指明學習方法,提醒我注意身體,好好學習。一次週末回家,看到一個小本,本上密密麻麻的字,原來是父母每天接我的電話前,先記下要和我説的話。每天雖時間不長,可在這一句句話中夾着愛。我明白了要與父母多溝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互相理解。

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傅雷教他的兒子做人、做學問、愛國,言傳身教,影響着兒子的一生。而我們的父母也用他們的愛,他們的言行舉止感染着我們,扶着我們走向正確的道路。父母的話,我們要用心去聽,去體會。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愛我們的人。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3

首先,我們都知道,傅雷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中國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同時也是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的重要締造者之一。從老先生的照片上看就能感受到他的不苟言笑與嚴謹,“家書”這一温馨繾綣的名詞似乎與他格格不入,但正是“家書”,讓我們看見了傅老先生鮮為人知的一面。

書一開篇,便是字字泣血的深濃歉意,第一次看到這裏,我手中的紙頁連我自己都沒有發覺地頓了一下。明顯,這跟我們印象中的傅雷天壤地別,家書中那個人不再是嚴肅的多頭銜人物,而僅僅只是作為一位含蓄的深情的父親。家書的字裏行間都浸透了濃濃的親情與歉意。有自覺虧待的內疚,有骨肉分離的不捨,有密友之間的切切傾訴……在這裏,我們面對的僅僅是一位慈母,一位嚴父,還有謹聽教導的兒子。

是吧,這就是父愛,它無跡可尋,卻無處不在。父親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高大、嚴肅,但就如《傅雷家書》中所表現出的一樣,那些在我們幼兒時期嚴厲的話語、在我們青春期刺耳煩人的教誨、在我們犯錯後使我們害怕、後悔的教訓,都包含了父親無形之間注入的愛。書中的父親對自己的孩子表達了深深地悔恨,對孩子兒時過於嚴厲的教育作出的解釋,都已經於無形之間將父愛解透剖析‘赤裸裸地展示在了我們面前。這份嚴厲,雖然在當時顯得那樣不近人情,在多年後,那些話卻成為了孩子在學會做人這條路上最結實的鋪路磚。

除此之外,傅雷老先生作為一名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作家、翻譯家,他對藝術這方面同樣有着自己獨到的見解。光是我在書中所觀摩到的文化、專業水平就已經令我瞠目結舌。我想,傅聰先生在成才這條路上,除了他自身的努力,跟他的父親在背後的默默奉獻想必也是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的。

當傅聰在國際競賽中榮獲第三名時,老先生並沒有因為自己是來信人的父親就無底線地讚賞有加,而是站在客觀的角度上對傅聰七個月來的努力做出了恰到好處的評價。在鼓勵、誇獎的前提下又給兒子敲響了警鐘——“即便如此,也不應該自滿,而是要繼續勤加練習,才能更進一步。”

同樣的,當傅雷得知傅聰想要進軍其他領域時,也沒有一味地表示支持,而是給出了最中肯的看法——“多個領域同時進行,你確定你能每個都兼顧到嗎?要知道,你這次獲獎,絕對已經是你所能達到的目前的最高水平——因為傑老師的付出,你自身的努力。”就這樣,在接下來的通信中,每當傅雷給出建議,都會站在最中肯的立場上去給傅聰指明方向,同時留給對方自己選擇的空間。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傅雷其中一封家書中所提的,他沒有明確地告訴對方——“你應該這麼做”,而是羅列出了一串問題讓對方自己捫心自問、總結、反省。這一套行雲流水畫風清奇的教育方式我想應該是驚掉過無數人的下巴了。這份家書彷彿已經與它的內容背道相馳,這明明已經成了良師益友之間的對話。

話説回正題,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着實深深體會到了父親那種難以道之於口的愛,以及父母在家對遠行兒女的牽腸掛肚,書中的教育方式也值得所有人深思。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傅雷家書》被稱作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着父愛的教子名篇的原因了。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4

閲讀《傅雷家書》,傅雷對兒子濃濃的愛深深打動了我。從向兒子生活瑣事的訴説,到與兒子對於藝術認知的探討,再到對兒子關於人生哲理的啟發,《家書》的字裏行間充滿着濃濃的父愛。就像一個不知疲倦的引路人,事無鉅細,傅雷引領着傅聰,從無知懵懂一步走向穩重成熟。

“早預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們都當作等待什麼禮物一般地等着。”寥寥數字,流露出傅雷對兒子滿滿的牽掛。新年遠未至,可傅雷已經“早預算”,並且堅信“必可接到”兒子的信;更是把兒子的信珍視為“禮物”。所以,縱然等待時間漫長卻等得甘之如飴,縱然不知道信的內容幾何卻充滿着美好的期盼。不同於母親的碎碎念,傅雷表達父愛的方式很含蓄,但內容都是一樣的':兒子,對你的牽掛已經成為我生活的日常。

“你説常在矛盾與快樂之中,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對於兒子在藝術追求上的困惑與彷徨,傅雷沒有直接給出答案,他深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鼓勵兒子要像偶像貝多芬一樣,直面矛盾,積極探索,進而用自己的方式解決矛盾。同時,他又在不經意間肯定兒子:你在我的眼裏早已是“藝術家”,而“矛盾”正是藝術家的靈魂。我想,有父親堅定的支持,每一個孩子都會如戰士般一往無前。

“一個人惟有敢於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才不至於被回憶侵蝕。我相信你逐漸會學會這一套,越來越堅強的。”傅雷對兒子的關愛不僅限於生活和事業,他在傅聰人格的塑造上更是循循善誘。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視錯誤、不予改正;沉溺回憶就是逃避現實,當你安逸於過去所取得的成績時,你已經站在墮落的懸崖邊上;而只有直面錯誤,用理智去剖析自我,用勇氣去戰勝困難才能實現自我。沒有永遠正確的人,但是學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一定會讓你變得越來越強大。

讀《傅雷家書》,我感悟着傅雷對兒子的愛,我也逐漸明白,父愛有很多種,有深沉的,有明朗的,有熱情似火的,也有不易察覺的。但不論是怎樣的,愛,總是一成不變的。譬如我的父親,他不會對我噓寒問暖,但每一個雨天,他都會準時接送我上下學;他不會温情脈脈地安撫我,但每一次我生病住院,都是他不辭辛勞來回奔波;他不會陪我寫作業,但每一回我有疑問,他都會不厭其煩啟發我指點我……父愛也許不直白,但從來不會缺位。

《傅雷家書》,每一封信都是一篇愛的告白。讓我們細細品讀,當你讀懂了傅雷,也許你就讀懂了自己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心得體會5

《傅雷家書》入選中學語文課本,被視為家庭教育的成功範例,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仿。作為傅氏後裔,我們倍感親切之餘、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兩封家書的偉大之處:在於從日常生活出發,既給予兒子藝術的教誨,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通過書信往來,傅雷和傅聰,已經超出父子、朋友的界線,成為藝術上、思想上的知音。讀完兩封家書,感受最深的有三點:

第一,“心中的苦悶不在家信中發泄,又哪裏去發泄呢?”。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兒行千里母擔憂”,無論孩子年齡多大、地位多高,在父母眼中永遠是孩子。而現在,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通訊、網絡、媒體高度發達,但是眾多的為人子、為人女者,卻不願與自己的父母交流、溝通,聽不進父母意見。喜歡特立獨行、我行我素,形成逆反心理,其實,主動溝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條件,更何況是與自己的父母呢?

第二,“早預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們都當做等待什麼禮物一般地等着。”這不由得讓人想起唐朝大詩人杜甫《春望》中的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代物質生活貧乏,書信作為交流思想、傳遞信息的主要工具,被視為至寶。今天書信的功能隨着科技的進步而逐漸減弱,有了更為方便的聯繫媒介——電話、網絡。可是有些遠離父母的孩子,其中不乏大學生、甚至中學生,平時很少給家長報平安、交流思想;唯一使用電話的時候,就是囊中羞澀、伸手向父母要錢之時,真讓人不可思議!

第三,“眾多的掌聲、擁抱,名流的讚美,都沒有減少你對藝術的謙卑!”能做到“勝不驕”,面對鮮花和掌聲,而保持清醒的頭腦,這需要高度的智慧。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人物,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取得過驕人業績,就是因為不能正確對待別人的擁抱和讚美,而功敗垂成,讓世人感歎!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洪秀全定都天京後,自立為王,只顧享受、不思進取而遭遇失敗,即是明證。在現代化建設時期,許多為國家、為人民,立下過汗馬功勞的高級幹部,醉心於燈紅酒綠的環境中,忘乎所以,最終走向反面、悔恨終生!俗話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地洞”,形象地説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良好的傳統:孟母三遷,成就儒學大家;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造就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感慨!今天,我們作為“為人父母”者,更應該從小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在快樂寬鬆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