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的隨筆

來源:文萃谷 1.69W
火鍋的隨筆1

“辣椒我所欲也,健康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健康而取辣椒者也。”我就是這麼喜歡吃辣,簡直無辣不歡。在茫茫辣海中,我對火鍋情有獨鍾。

火鍋的隨筆

如今,吃火鍋早已蔓延到一年四季——冬天吃,暖洋洋的,渾身充滿了力量;春天和秋天吃,新鮮蔬菜豐富,更有一番美味;夏天吃,汗流浹背的,揮汗如雨一般也在所不惜,越辣越帶勁,越辣越清爽!

上週,爸媽帶我出去吃火鍋。閉上眼睛,我就立刻聯想到那些火鍋裏的“辣菜兄弟”一定在為我的即將到來而翩翩起舞!頓時,我的口水便呼之欲出了。

一會兒後,我們就到了火鍋店。先上辣湯,加熱,然後把豐富多彩的、形式各樣的各種蔬菜和肉類海鮮統統倒入鍋中。煮了片刻,一股股清香撲鼻而來。看着鍋中翻滾的湯料,熱氣騰騰的,巴不得快速地把它們消滅精光。

開吃了,我首先夾了一塊白色豆腐入口,哇,細膩的豆腐又燙又辣,還來不及慢慢細嚼,整塊就吞到肚子裏了。接着,逐個品嚐了各道菜餚,從蔬菜系列到魚片、牛肉片、羊肉片等肉類,“香、酸、甜、辣、麻”五味俱全,真是“此味只因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嘗!”特別是形式各樣的新鮮肉丸,尤其喜歡吃,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愛吃火鍋,越大越喜歡。“辣小子辣, 辣小子辣,辣小子從來不怕辣”説的就是我!

火鍋的隨筆2

屋裏瀰漫着陣陣辣香,從廚房到門口,從鍋裏到心裏。

沸騰的紅辣椒在旋轉而舞,一個個丸子在你追我趕,還有那白色的花菜像個堅定的戰士,雖被塗抹地滿面通紅,但仍竭盡想辦法展示它們純潔的面龐。唯一不同的就是這片片油麥菜,像些許無精打采的病者,悄悄的躲在鍋的邊緣,任滾燙由身而過,也不曾見它們轉移過陣地,很奇怪……

呆呆地看着這些小精靈,沒有了想下筷子的衝動。而此刻,屋子裏就只一人,我,是唯一的主角。

騰空而上的熱氣越來越放肆,瀰漫了整個屋子的頂端。在如此一個環境裏,彷彿置身於一個無人打擾的世外桃源,自由,舒服,可以放開所有的所有去填充空洞的心靈。拿起了筷子,當每一個有靈氣的精靈嚥下肚子時,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矛盾滋味:孤獨而又充實,難受而又快樂。

因為,此刻,正上演着一個人的火鍋。火鍋?不是應該很多人圍一塊吃嗎?

記得上次吃火鍋,還是一個月前,那天,是朋友的生日,我們七個人圍在一塊,夾着共同喜歡吃的菜,一會兒你爭我搶,一會兒又互相夾菜,每個人似在獨吞,其實每個人又在關心着旁邊的人是否夾上了菜,是否吃得好,是否吃得香……舉杯,暢飲,你敬酒,我不吝奉陪,你歌,我跳,你開懷,我大笑……每個人似乎都在盡情展示自己內心的高興,而我,沉醉在朋友的關心愛護下,也在努力釋放着自己。那天,我們都在笑,都在舞,都在盡情的放肆,張揚……這,是一支展示青春活力的舞曲。一個月後的今天,再一次吃火鍋,只我一人。

其實,我喜歡很多人圍在一塊吃火鍋的感覺,一種踏實的感覺,一種幸福的感覺,一種可以不用擔心喝醉之後沒人送,不用擔心吃不飽之時沒人關心的感覺,一種我很想依賴的感覺。是的,我很想依賴。而這種依賴,不是佔有,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我,都懂得。

對於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孩,想依賴,是一種正常。而對於一個獨自在異鄉完成學業,又一個人獨居在租房裏的女孩,想依賴,卻是不能持久的.正常。

很小的時候,或者十八九歲的時候,還是一個懵懂的小孩,一個整天被父母寵着慣着保護着的小孩,一個放學後可以有香噴噴的飯菜隨口吃來,寒冷的冬天可以有温暖的熱水時時温暖,炎熱的夏天可以有冰冷的冰激凌刻刻吃着的小孩。那時的我,或者説兩年前的我,還是一個小孩,一個想在依賴和保護中成長的小孩,一個沒有多少思想的小孩。

當步入二十歲的行列後,突然發現,自己長大了。也是在步入大學後,突然發現,自己需要長大了。

大學的生活,是獨立的。當一而再再而三的給家裏張口要生活費時,慢慢的,以前那種伸手而得的行為,讓我感覺到了不自然。突然哪刻,很想去靠自己的雙手去養活自己,如果可以,更想自己能給父母一些回報。父母的苦,我們可能一輩子都感受不到,但當我們為人父母時,或許那時,面對自己的兒女,就會感覺到當初父母面對我們的感覺。

當暑假結伴遠赴異地實習時,沒日沒夜的工作,加班熬夜的痛苦,被領導指頭蓋臉的批評,是我們之前想都沒有想過的生活。當這種折磨人的生活成為一種習慣時,我們都懂了,也都説了一句話:現在,終於體會到了父母掙錢的不容易。而那次,我們實習回家時,用第一筆辛辛苦苦賺的工資,給父母,帶回了禮物,也帶回了我們的愛。

而實習的痛苦,竟也成了我們永遠的美好回憶。

這,是長大。原來,每一次痛苦磨鍊,都可以換來長大。更換來一顆更堅強更體諒更孝順的心。

慢慢的,習慣了孤獨,更習慣了在孤獨中慢慢堅強。就像此刻一個人,吃着火鍋,真的,很孤獨。但,面對火鍋裏的每一個精靈,我沒法不去感動,這樣的獨自生活不也是一種長大?一種能讓我更堅強的長大?當每次面對火鍋時,都能想到朋友的關心和呵護,又怎能孤單呢?獨自一間房,獨自做飯,獨自洗衣,獨自開始照顧自己的生活。遠離了父母所給的依賴,我要慢慢長大。慢慢地感受朋友的關心,細細地品味愛我的每個人為我所做的一切,還要習慣一個人時,那種孤獨,那種不是孤獨的孤獨。

越長大越孤單,是真的。歲月的天空總是留不住匆匆的流雲,每一片雲都在追求自己的那片空間,即使當初是如何團結的被凝固在一起,但當有了自己的那片天時,還是必須要分離,要過屬於自己的生活。我無法請求時光能停滯,但是,我願把每一次美好的回憶甚至痛苦的經歷都收留在心底,永遠有專屬於它們的位置,當我需要時,慢慢打開,細細回味,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一種孤獨時給予不孤獨的幸福。

馬上要面臨大學畢業了,又一個分別的時刻,又一個上演着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的時刻,又一個可能要有眼淚歡笑並存的時刻,又一個可能要互相擁抱並抱頭痛哭的時刻,又一個即將充滿擲地有聲的鼓勵:“兄弟,加油!好姐妹,要努力!”的時刻……

很多時候,這種時刻,是孤獨前的最後相聚,是我們每一個人不想而又不得不去面對的時刻。我,不喜歡這種時刻,但又不得不接受這種時刻。

這,是長大。是在孤獨中的一種長大。

有幸福的聚首,也有悽切的別離。人生總在一次次分分合合中緩緩前行。告別了那時的朋友,迎來了這時的夥伴。即使物是人非,亦或物非人是,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當初那聚首過程中的每一次歡笑,每一滴淚水,每一句鼓勵所留下的永不褪色的回憶。

總在聚首過後面臨孤單,這是生活的腳步在前進的證明。也許,這次的孤單就是下次的聚首,而下次的聚首又會是下下次的孤單,但生活就是如此,沒有絕對的佔有,也沒有絕對的孤單,我們要做的,也只是在佔有和孤單中去習慣,去和諧,並讓自己慢慢長大,慢慢堅強。

火鍋的香味仍在蔓延,我,還是一個人,來回在鍋裏涮菜,一個人,還真好,想吃什麼就涮什麼,自由,無拘束。唯一感覺不同的是,沒有剛開始吃時的孤獨感了,反而是一種長大的感覺,一種自己可以照顧自己的成就,一種能在記憶的內存裏調出和朋友相聚時一塊吃火鍋時那種快樂温馨場面的力量,我,真的懂了,是真的懂了。

我想,長大過程中有孤單,是必然的,但孤單,卻不是長大的全部經歷。唯有孤單的嘗試,才會讓我們更懂得聚首的珍貴,更懂得朋友的珍貴,更懂得父母的艱辛和對我們的愛!

一個人的火鍋,並不孤單!

火鍋的隨筆3

寒風來臨之際,我心中總藏着一絲竊喜,也是因為終於到了可以大啖火鍋的季節了。從四川的牛油火鍋,到北京的涮羊肉,從雲南的臘排骨鍋,到廣東的牛肉打邊爐,乃至日本的壽喜燒,韓國的部隊火鍋。

兩三個朋友在一起,一邊討論着時事八卦,一邊望着眼前咕嘟咕嘟翻滾的湯底,不時地下筷獵獲一簇涮得剛剛好的肉,或是一堆湯汁盡入的蔬菜。

還有什麼種類的食物,比起火鍋來更讓人覺得放鬆、慵懶的呢?

我個人認為三四人最為適宜,既能寬鬆點菜,又能從容交心。各自想吃什麼,都可慢悠悠地涮,篤悠悠地煮。圍爐而坐,一頓飯吃得天長地久,尤其還需室外天氣凜冽,這樣就更襯托出火鍋帶來的舒適淡定,既暖了身,也暖了情。

日本作家池波正太郎記述他某年秋冬之交被攝影師朋友帶去奈良公園深處的“江户三”吃傳統若草鍋的經歷:“寒意從打開的紙門處陣陣襲來,讓火鍋嚐起來更是加倍的温暖。公園裏傳來此起彼落的鹿鳴聲,只因這個時節剛好是奈良鹿們求愛的季節。突然,從紙門另一頭,一隻看起來精壯有力的公鹿從圍籬邊探過身來。”

現如今,市面上火鍋店的選擇多如牛毛,但總也比不過在家裏自制火鍋最為舒服自在。

更有好消息是,已經有火鍋店開發了神奇的火鍋外送服務,直接連鍋連爐連調料連食材,一併送到你家。又可在吃完後派人來收鍋收爐收拾桌子,就連涮完的鍋底殘料都會被一起收走處理掉,這樣就不必擔心自家的下水道連續兩三天都氾濫着一股火鍋味。

若是這樣的服務在全國被普及,那還真是國人的一大福利,畢竟每個中國人的味覺深處,都會有個火苗靜靜跳動着的小火鍋。

火鍋的隨筆4

重慶火鍋,又稱為毛肚火鍋或麻辣火鍋,起源於明末清初的重慶嘉陵江畔、朝天門等碼頭船工縴夫的粗放餐飲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豬黃喉、鴨腸、牛血旺等。由於巴蜀素有“尚滋味”、“好辛香”、用辣椒、花椒等調味的飲食習慣,後發展為小商販挑擔沿街叫賣。重慶火鍋隨着改革春風迅速輻射全國。從西北戈壁腹地格爾木到冬海之濱的國際大都會上海;從北國冰城哈爾濱到椰島首府海口市,都佈滿了重慶火鍋館,到處都可以品嚐到重慶火鍋的獨特風味。

重慶火鍋,它有它獨特的魅力和獨特的味道。所以才使重慶火鍋風靡全國,使重慶有了一個美稱——“火鍋之都”,想知道重慶火鍋是怎樣做出來的嗎?跟我一起看吧!

1、菜品多樣

傳統的毛肚火鍋以牛的毛肚為主。正宗的毛肚火鍋的菜品用的幾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蓮白、蒜苗、葱節、豌豆尖等素菜。

如今,火鍋選料包羅萬象,菜品發展到幾百種,囊括了食物王國裏可食用之物,菜品已擴大到家禽、水產、海鮮、野味、動物內臟、各類蔬菜和乾鮮菌果等。在毛肚火鍋的基礎上,發展到清湯火鍋、鴛鴦火鍋、啤酒鴨火鍋、狗肉火鍋、肥牛火鍋、辣子雞火鍋等等,品種不下百餘種,還有為外國人準備的西洋火鍋。

2、調料獨特

在製作配料上,最能代表川味中麻辣燙的典型性格,正宗的毛肚火鍋以厚味重油著稱,傳統湯汁的配製是選用郫縣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的牛油、漢源花椒為原料。先將牛油放入旺火的鍋中熬化,在把豆瓣剁碎倒入,待熬成醬紅油後,加速炒香花椒,然後摻牛肉原湯,加進舂茸的豆豉和拍碎的冰糖、老薑,加川鹽、醪糟和小辣椒熬製。

近年來,又出現了啤酒風味、酸菜風味以及海鮮風味等味型,不同的火鍋品種,有不同的火鍋湯汁和不同的調味料,數量可達30多種。此外,附屬重慶火鍋的味碟也很多,可用麻油、蠔油、熟菜油、湯汁和味精、蒜泥、蛋清等調製而成,將燙好的菜品蘸着吃,既調和滋味,又降火生津。

怎麼樣,重慶火鍋是不是讓你早已“口水直流三千尺”,那麼你就快到重慶來品嚐一下正宗的重慶火鍋。

一定讓你吃個安逸!

火鍋的隨筆5

媽媽早就答應我過小年那天吃火鍋,我盼呀盼,終於迎來了這快樂的一天。

下午,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步步高。經過了一下午的挑選,我們買了“小肥羊”火鍋底料、羊肉片、魚丸子、土豆、青菜……滿載而歸。

回到家,大家都忙活起來。切的切菜,洗的洗菜,擦桌子的擦桌子,拿火鍋的拿火鍋……到了大約晚上七點,一切準備就緒。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爸爸打開了火鍋開關,調到了高檔,放入自來水,等到水沸騰的時候,把底料炒香放入鍋中。不一會兒,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的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兩分鐘後,我迫不及待地把我最愛吃的羊肉和魚丸往鍋裏倒,由於放得太急,調皮的水娃娃跳到了我的手上,燙得我哇哇大叫。不到一分鐘,羊肉熟了。我趕緊夾起一大塊往嘴裏塞。真好吃,羊肉嫩嫩的,吃起來美味無比!“別光吃肉,多吃點青菜。”媽媽把青菜夾到我碗裏嘮叨着,我只得把青菜送到嘴邊。咦?平常我很不喜歡吃的青菜竟然也這麼美味?我一邊狼吞虎嚥的吃着菜,一邊觀察着爸爸媽媽,只見爸爸嘴裏塞得滿滿的,手中的筷子直指鍋中的一大塊羊肉;一貫斯文的媽媽這時候也顧不得淑女形象,即使被辣得不停地用手扇着嘴巴,嘴裏還是大口大口的吃着。

我們一家邊吃邊聊,吃得津津有味,聊得盡情盡興,開心極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