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範文:讀《蛙》隨筆

來源:文萃谷 1.54W

莫言是誰?先前並不知道。一天,突然聽説,中國有人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心裏也並不大驚小怪。始終,中國地大物博,出現一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應該是早幾年就可以發生的事情了。

優秀範文:讀《蛙》隨筆

知道2012的若貝爾文學獎,是發給了中國一個叫做莫言的人,那是在空間看到的。因為在大學無聊,所以就喜歡上了文字,後來就加了一些文學愛好者為好友。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沒有什麼可高興的,至少,他並沒有改變中國現代文學的一點點現狀。”

上面這一句話,是我的一位文友對莫言獲得諾貝爾獎之後的看法。因為好奇,所以馬上就上網搜索莫言,按下確認鍵後,彈出了很多關於莫言的詞條。有一個詞條説的是:莫言前一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第二天一清早,書店裏凡是莫言所著的書,全都被搶劫一空。各大小書店,都嚴重缺貨……

我的第一個反應是,莫言又要狠狠地大賺一筆了。這個想法確實膚淺,但是現實。

有了第一個反應,就有了第二個。

莫言的小説能獲此殊榮,必定是有他的原因。頒發諾貝爾文學獎又不是兒戲。

當時便要決定啃莫言的書了。網上可以搜到,所以我就沒有破費去書店賣。其實,我是很很歡手裏捧着紙張閲讀的感覺的。

當下,《蛙》的熱度最高,所以,我便首當其衝的找到了那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長篇小説:《蛙》。是下成了txt格式,放在手機上看的。斷斷續續的.看,前後一共是花了7個小時左右。《蛙》的總字數大約20萬字。

讀完以後,心裏有一種空蕩的感覺。首先感受到的是,莫言的文字是有着其獨特的風格的,而這種風格也不如其他筆者得那翻做作法。

文筆。莫言的文字風格,正如他所小説中所描寫的他的家鄉一樣,有着農村所特有的質樸和平凡,稀疏尋常。在這點上,我心裏一廂情願地認為他的文筆不是很好的,至少,他比不上我所喜歡的老舍或者賈平凹的。不過,莫言的語言藝術還是很值得研究和學習的。因為它把讀者帶入一種奇異的氛圍去,這也是他小説的一個特殊之處吧。

文采。莫言的小説基本上沒什麼文采的。我甚至覺得,他的文采,還不如我的一些同學的好。他的文章有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成篇的排比句。真的好長,讀得我真的很不耐煩。於是,遇到他的排比句,我就立馬跳過。因為你寫得太長,反而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還有就是擴這號也很多,讓我很難搞清楚他是解釋説明轉折還是延續。這點可能是因為本人的文學底子,太過淺薄的緣故。

故事。《蛙》以新中國近60年農村,波瀾起伏的生育史為背景,通過講述從事婦產科工作50多年的鄉村女醫生姑姑的人生經歷,在形象、生動描述國家為了控制人口的劇烈增長、實施計劃生育國策所走過的艱鉅而複雜的歷史過程的同時,成功塑造了一個生動鮮明、感人至深的農村婦科醫生形象;並結合計劃生育過程中的複雜現象,剖析了以敍述人蝌蚪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卑微、尷尬、糾結、矛盾的精神世界。

《蛙》裏面給我記憶最深的人物,第一當然是他的姑姑。他姑姑尖酸刻薄,甚至有些變態,使得我肯定地認為,莫言是用了誇張手法的。還有他的前妻,小獅子。不知道莫言多起是讚美還是諷刺。但是在小獅子為他流產而死在醫院的白色牀單上時,書中的主人公也表現了難過的心情。可能也就是這樣一些無法理解的平常事,鑄就了《蛙》的不平常。

莫言常在他的小説裏提到,他多年以來,寫作素材的來源就是來自己雨他短暫的童年農村記憶。他絕大多數的作品中,都沒有詳細寫到過他參軍後的軍旅生活。而這點我也很好奇。

可是他在一篇散文裏説道,他的成功離不開他童年時痛苦不堪的記憶。而那些記憶,包括他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成了他小説中鮮活的人物形象。

也許,正因為莫言人生經歷和他居住地帶的獨特性,在加上他對社會現實問題明鋭的洞察力,從而通過他多年以來獨特的寫作文風,因而通過他筆下的文字,表達成了今天你我所看到了一部,現實與魔幻並存的作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