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精選18篇)

來源:文萃谷 3.66K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你想好怎麼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傅雷家書》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精選18篇)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

《傅雷家書》是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及夫人寫給孩子的家信的摘編,這本書中的字字句句都讓我感受到父母對於子女的愛之深,情之切,父母永遠是子女最堅實的後盾和最温柔的港灣,傅雷在書中教子女做人,做藝術,一字一句都是深切的愛和殷切的期待。

傅雷對兒子説“你的隨和的脾氣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裏,會缺少反省的機會;思想,感覺,感情,也不能好好整理,歸納。”他説:“你走的第二天我就想給你寫信了,又怕你煩。”他還説:“藝術是你的終身事業,藝術本身已是激動感情的,練琴時萬萬不能再緊張過度,精力有限,要從長遠着眼,馬拉松賽跑才好。”是父母,是老師,也是朋友。這種美妙的關係是我們每一個人所應該努力去實現的,與父母深入的交流,而不是隨隨便便敷衍了事,很多人習慣於報喜不報憂,這裏有為父母考量的善意,但時間的積累會和父母慢慢走遠,父母走不進你的生活反而會更加的擔心,我更願意與父母分享我的生活,好的壞的,從父母處獲得安慰,獲得建議,但我也未為人父母,僅為一孔之見。

從傅雷對孩子的囑託中我們也能學習到很多,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學問,有一句話讓我尤為印象深刻:“多抑制感情,多着重於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減少疲勞。”現在的我們作為學生已經足以感受到這句話的力量,而在日後,我們將成為一名醫生面對生命,生死悲歡,理智和失控,我們不能讓自己被情緒籠罩,最近看到一個關於醫鬧的視頻,裏面的醫生説:“我們憤怒嗎?當然憤怒。但我們不能憤怒,因為憤怒會影響我們的判斷,耽誤我們救治更多的病人。”雖然我們與傅聰傅敏不一樣,我們不是藝術家,但先生的話還是會帶給我們很多的啟迪和幫助,讓我們受益頗深。

《傅雷家書》讓我明白,不管我走多遠身後都有人牽掛和跟隨,也有人期待着給你幫助和鼓勵。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2

《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着父愛和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教子篇,是對孩子教育的文字篇本,也是一部藝術修養讀物。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其間的諄諄教導,愛子情深,管教有方。

當我讀這本家書,那一封封家書,就像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彼此的距離,我像一個乖孩子在感受着,聆聽着,用心銘記着。感到裏面有老師的教導,有長者的叮囑,更有父母對兒女的關切,有不同於很多父母的關愛,有不失被細心呵護的感覺,使人找到了另一種父母之愛,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

平時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家長要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拜讀這本《傅雷家書》。

傅雷是一個睿智,博學,正直的學者,嚴謹的治學態度可以從《傅雷家書》的字裏行間中看出來。他身為一個教育家,文學家,自然想要教育孩子成為和他一樣的人。他對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都有研究,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使得他培養的對象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後來終於成長為國際大師。

父親和孩子通過書信一起討論藝術,研究樂曲的內涵,交流對事物的看法,雖然沒有母子通信時那種噓寒問暖,但他們之間的默契卻是其他無論什麼都無可代替的。兩代人間的感情永遠那麼深厚,永遠是享用不盡的財富。

欣賞這本《傅雷家書》。它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使讀它的人們都有所收益。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3

翻開厚厚的《傅雷家書》,185封家書,字裏行間船頭清雅的香,訴説着上個世紀1954年-1966年的故事。——那個我們沒經歷過的年代。

在你的一生中出現的人很多,唯一能認真讀你並讀懂你的人卻只有你的父母。傅雷與傅聰在生活上不是單純的父子關係,它交融着摯友間的感情。傅雷激發了傅聰的思想,而傅聰又讓傅雷有了一個討論藝術和音樂的對手。書中,事無鉅細都是父子倆討論的問題:在事業上,父親期望兒子攀登音樂藝術的高峯,達到“掀動聽眾的感情,使他們如醉如狂,哭笑無常,而你自己屹如泰山,像調度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一樣,不動聲色”的最高境界。在生活中,“吃飯的筷子不可以碰響碟子”,“手不可以放在褲子口袋裏”,從穿衣戴帽到寫信用最薄的航空紙可以節省郵資這樣的生活瑣事都要仔細叮囑,幾天看不到孩子的信,得不到孩子的消息,他們也心急如焚,聽到別人對孩子的讚賞,他們也難掩心裏的欣慰和激動。那離別的傷感,重逢的欣喜,思念的焦慮道出了為人父母的不易和尋常生活的點點真實。傅雷夫婦這樣用快的方式一點一滴在做人、做事、在藝術修養方面時時刻刻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和藝術探討,真心實意,毫不矯情地教育孩子為祖國、為人民、為藝術而全力付出的父母,實在是我們的楷模。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就是知道自己是幸福的。父母無論對你做什麼,都是緣於他們對你的愛。傅雷是一個出了名的嚴父,從《傅雷家書》中更能具體地領會到這樣的嚴厲。1954年,當傅聰將要離家遠赴波蘭求學時,父親回憶起往事,才發覺有虧良心,從心底説出“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但也正是少年時代父親教子極嚴,有時幾乎不近人情,才造就了傅聰的成功。所以,我更能感受到這種嚴厲中藴含着特殊的意義———嚴厲與深深父愛的融合。

回想自己的求學經歷,如果説沒被母親逼着,那純屬是騙人。因為小時候貪玩,沒少被母親教訓。當時自己也氣,一邊抹眼淚,一邊用眼睛偷偷地瞪母親。現在想想,如果沒有母親的督促和管教,我現在也不會有這麼好的工作。我也常常覺得奇怪,那時候覺得母親的不好,現在卻記不起來了,腦子裏倒有一百個理由讓自己承認母親的好。這種感情看起來簡單,但這種簡單卻是無法解釋的。

傅雷的藝術造詣極為深厚,這些在他的信中時有精彩的發揮。記得有這樣一段話:“一切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跡都要出之自然,好象天衣無縫,才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比如‘山高日小,水落石出’,不但寫長江中赤壁的夜景,同時兩句話説得那麼平易,真叫‘天籟’。”這種藝術上的暢論如此經典!所以細讀這些家書,絕不會感到乏味和空虛。字裏行間透出的氣質,讓人覺得他們像是精美的散文,或是專業的藝術論文。原來,愛加上智慧,是可以極普通的家信也能如此流光溢彩的。

今天,《傅雷家書》的墨跡早已乾透,但其思想的光芒卻長久的地留了下來,遠遠超越了家書的意義,而成為幾代人的成長指南。在這個家書已成為收藏品的信息年代,當我們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南部都可以用電話、網絡方便快捷地與家人、朋友交流時,再拿起紙和筆,才發現自己的想象能力、書寫能力、語言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有不少退化。從這個意義上《傅雷家書》帶給我們的決不僅僅是思想和情感上的懷念,還有那個洋溢着温情的書信時代。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4

《傅雷家書》是一本“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 《傅雷家書》是將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以及美術批評家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最長的一封信長達七千多字。字裏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以及對國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天下父母子女強烈的感染啟迪…… 《傅雷家書》——苦心孤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厚的愛。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如何對待生活的問題。傅雷用自己的經歷現身説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經驗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同時,對兒子的生活,傅雷也進行了有益的引導,對日常生活中如何勞逸結合,正確理財,以及如何正確處理戀愛婚姻等問題,都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拳拳愛子之心,溢於言表。

《傅雷家書》的出版,是一樁值得欣慰的好事。它告訴我們:一顆純潔、正直、真誠、高尚的靈魂,儘管有時會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難、污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齒於人羣的絕境,而最後真實的光不能永遠掩滅,還是要為大家所認識,使它的光焰照徹人間,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尊敬和愛。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説是一件好事,它可以決定一個孩子的人生,畢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師,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兒子教育成才,讓人讚口不絕。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這本書問世以來,對人們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養的啟迪作用既深且遠。及至目前,它在20多年間的發行量累計已達110萬冊,這足以證明其影響之大。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是可以使我們更好提高自身修養的一本好書。對我們學生來説,更值得一讀。

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因此一個優良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適當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國,許多家庭的教育不恰當,家長都沒有用心與孩子溝通,不瞭解孩子的情況,沒有正當地引導孩子,讓孩子步入歧途,最後後悔莫及。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現了數不勝數的家庭暴力,讓孩子身心受到傷害,不但沒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讓孩子變得反叛。用合適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長們應該欣賞這本《傅雷家書》。其實,作為孩子的我們也有必要看看,因為它可以感染我們,讓我們察覺到家長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謝父母,它更讓我們懂得藝術的欣賞,在生活的處事做人,得到正確的指引。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5

讀《傅雷家書》有感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傅雷家書》更不用説了。

家書,顧名思義,是指家人、親人之間往來的書信。大約在文字產生後,家書就出現了,可以説是源遠流長。

隨着文字語言的逐漸豐富,紙張的發明,家書逐漸流行起來,一直到今天,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一封封書信,在表達濃濃親情的字裏行間,映照出美好的人際關係、高尚的生活準則、優良的行為操守與道德傳統,拳拳的愛國熱情。這些內容,都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

以《傅雷家書》來説,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立志成才,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很好地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將中華民族優秀道德清楚闡釋出來,它不僅是傅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除了教人們立身行事,還洋溢着濃濃的親情,字裏行間透露的親情令人感動。我

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們雖不是偉人,不像傅雷那麼出名,也不能説出讓人立身處事的大道理,但他們事事為我着想,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

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

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大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6

初讀這本書,我感到不解,家書而已,何必編成一本書,讓我們閲讀,但畢竟是老師佈置的作業,我本想草草看完,草草了事,但漸漸的越往下看,我便被裏面至真至情的一百八十七封漂洋過海的家信所深深感動。這本書裏面記載的是一對父母對常年不在家的兒子的刻入骨髓的思念之情,通過書信來教育孩子學做人做事的道理。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與孩子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惟一的傷感,不足便是傅雷夫妻至死也未能見上兩個兒子和未真正見面的孫子,便含冤而死,令我感到惋惜,也讓我氣憤,憎惡當時的年代,多少像傅雷一樣的文人死於不白,可恨!也可惡!

這本書,是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由傅敏選編。傅雷一生孜孜不倦,在文學上作出了極大貢獻,而且嘔心瀝血的培養了兩個孩子,他是一位嚴厲、盡責的父親。在信中,他對傅聰寫到過這樣一段話:“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説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佈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種,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這裏寫出的不僅是對兒子的苦心培養,還是對兒子深深的愛,雖然兒子已長大,能獨自一人在社會上,以至於是在國外初露頭角,在父親眼裏,他永遠是一個需要父母扶持,關愛的孩子。

在別人眼中,這本中尤其在現代社會,對於現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心靈溝通是示範和啟迪,但它在我眼裏是柔情蜜意的“情書”像是相隔兩地不能相見的情人,在漫長孤寂的日子裏,在他們的世界裏的顏色是漫天的灰暗,這封薄薄的書信,幾張黑白單照,就是闖入他們世界的一抹彩虹,因為有它,生命才有了活力,才有了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因為有它,世界又重新粧點,變得五彩繽紛,他們雖沒有出過遠門,但他們通過書信,和自己心愛的兒子一起遨遊天下,看盡凡塵美景,各地名勝古蹟。在這裏面,我讀出了一份喜悦,一份淡淡憂傷,思至一夜之間滿頭銀髮的痛徹心扉,連做夢都不曾放過。看着他們的這份情深,我都不免有些為他着急,為什麼,明明想念極致,為何不把對國家的情誼先放置一邊,隨着自己內心的渴望,“瘋狂的幹一回”,見見所愛的人。又或者,傅聰趕回家休息一段時間,陪陪那兩位可憐的父母。那種情緒,我從未體驗過,一人遠在他鄉,多年沒有與父母見上一面,這種苦,在口中回味,久久不能去除。

那兩地相隔的父子,情感都有增無減,那我們呢,明明每天都在一起,心的距離卻是如此的遙遠……

傅雷,可謂是苦心孤詣的教子,真乃“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呀!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7

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也是一部充滿着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人的自愛其子,也是一種自然規律。人的生命總是有侷限的,而人的事業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自己的生命,也延續與發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該的盡的一項神聖的義務與責任。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從家書中顯而易見。他在給兒子傅聰的信裏,這樣説:“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

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

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佈給別的青年。

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貫穿全部家書的情誼,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麼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萬裏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禍”中受到傷害,傅雷缺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

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8

在這個假期我閲讀了一本名叫《傅雷家書》,書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偉大的父親對一位愛孩子的愛。

每個人都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他或是知識淵博,或是大有作為,但不論他是什麼樣的一個身份,他們都是自己孩子心目中的超人,也正是有了他們,家才變得可靠。

在閲讀傅雷家書時,能從字裏行間中讀出父親平時説不出來的話,處處皆是濃濃的親情。從文中的句子中可以看出父親那種不同於母親那深沉的愛:“我高興的是我有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成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長的。”因為傅雷渴望自己的孩子十分的優秀,所以在他的孩子小的時候,傅雷是又打又罵,從而造成了一種父子之間的隔閡,而這句話也説出了許多父親的心聲。

在書裏,那位父親對兒子的學業和興趣愛好了如指掌,看得出來其實傅雷是十分關心自己的兒子的,還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嚮導。

從這些語句中我也有所收穫“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它告訴了我凡事要有一個度;“多思考人生問題、宇宙問題。把個人看得渺小一些。那麼自然會減少患得患失之心。結果身心反而會舒坦,工作反而會順利”它告訴了我怎麼應對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讀完這本書後,我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平時對我無微不至,雖然我們的話不算很多,我卻能深深地感受到他對我的愛,他的話語很少,一張嘴就是人生大道理,這難免會讓我感到厭煩,可每當這時,他總是十分耐心的説一句“都是為了你好呀。”

父親這深沉的愛怎麼能用普普通通的文字來表達呢,有些事情不能用眼,而應該用心。希望等你閒下來時,認真看看這本書,再仔細想想自己的父親。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9

讀完《傅雷家書》,心裏很久久都不能平靜,有一些東西在心裏一直迴盪着……

傅雷,我國著名的翻譯家、文藝理論批評家,傅雷的一生,是中國人嚴重的“君子”外國人口中的“紳士”。當我們聽到“傅雷”這個名字時,也許我們首先想起的是他在翻譯、文藝評論做出的卓越貢獻,想到的是他個人的才華和藝術成就,但在《傅雷家書》裏,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傅雷作為藝術家的另一面,面對社會環境的紛雜卻始終不改一顆赤誠的心;面對工作、生活的忙碌,卻始終不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對孩子的心靈安慰和陪伴,作為一個父親,對於孩子的愛真切流露,對孩子的衣食住行、個人成長髮展,給出合適的建議,面對孩子,坦然承認自己的缺點與不足,給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更在孩子專業的路上給出合適的建議和意見,陪伴並指導孩子一直向前走着……那些淳淳教導,那些殷切的關懷,在一封封家書裏,讓我看到一個偉岸的父親温柔的光輝!

——父愛自然而真實的流露,讓孩子感覺到愛就在身邊。在所有的信裏,對傅聰的稱呼有:親愛的聰兒、聰,親愛的孩子、孩子、聰、聰兒…就那麼自然的喊着孩子的名字,説着親愛的孩子,就像孩子就站在自己面前一般;在書信裏談及自己對孩子的思念,也非常自然,“親愛的聰,你的信今天終於收到了,很快蔚。你走後,我們心裏的矛盾真是無法形容,當然為你的前途,我們應該慶幸,你又那麼好的機會,在幸運也沒有了,可是一想到那麼長的別離,總有些不舒服…;親愛的聰,我差不多無時無刻不在念着你!…平日沒有一天不想到你,只是痴痴地等着你的來信,雖然知道你忙,不到十天左右休想有信,但心裏總禁不住存着希望……我坐不住了,腰裏疼痛難忍,只希望你來封長信安慰安慰我們…孩子,要記得”家書抵萬金“啊……這樣的話語,很多很多,我們常説父愛是內斂的,也許正是這種思想的誤導下,很多家庭中,父親的形象往往是嚴肅、難以接近,不如母親那樣靠近孩子,好像這樣才顯得父親夠威嚴,多少孩子在心裏呼喊着”爸爸“,但是當面卻不敢和孩子説話,到了成年之後,更難和父親親近,只是有事了才説事,家庭裏,親人間反而多了一種距離感,像傅雷這樣,坦然的和孩子訴説自己的想念,告訴孩子自己有多麼想念、多麼愛,甚至告訴孩子我們需要你的安慰,這樣親近的父子關係是多麼的難得,生活裏又何其少見?往往人們好像都忘了——愛,需要表達!

——要做父親,更要做孩子無話不談的朋友。在傅雷與傅聰的書信裏,涉及的話題非常廣泛生活裏的衣食住行自是不少,更多的是關於傅聰的學習和演奏相關的話題,有建議傅聰如何規劃自己的時間,如何安排自己的學習日程,如何與導師交流溝通,專業上還需要增加哪方面的學習等等,許多生活的細節也不漏過,如:在傅聰打算換老師時,特意寫一封信,提醒傅聰如何真誠的面對老師,得到老師的諒解和同意;在面臨愛情時,一再的提醒,要有節制,不可荒廢了自己;面對婚姻,告訴孩子不能面面俱到,要更具有包容性,甚至有一次談到傅聰外出做客衣着禮儀是否恰當…當然,傅雷在書信裏也不忘告訴孩子自己的生活:參加會議有什麼收穫,做什麼工作,取得什麼進展,和妻子外出遊玩沿途感受,談論對一些藝術作品的看法,對一些問題,自己持什麼看法,甚至專門在書信裏和傅聰談自己讀辯證唯物主義基本知識的感想,談論當時國家制定的五年計劃的特點,並結合傅聰的專業學習,由此及彼,聯繫實際談開…洋洋灑灑數千言,就像面對自己同齡的朋友一樣,在這樣的書信裏,我看到的更是一個父親把自己放在與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推心置腹的談自己、談對方,在兒子面前坦然承認自己性格上的缺點與不足,並以此提醒傅聰要避免自己的錯誤……這樣的父子關係,心靈上沒有距離,而能夠達成這樣的親密的朋友關係,是多麼難得而可貴!

——既是孩子忠實的聽眾,又是孩子人生路上那座明亮的燈塔。家書中,傅雷與傅聰交流最多的是專業的探討和學習、生活的習慣於要求。一邊聽着傅聰的各個階段的演奏唱片,一邊密切關注藝術屆對傅聰的評論,同時傅雷始終不斷學習,提高自己對藝術,對音樂的鑑賞能力,然後誠懇的提出自己的鑑賞意見,我想,某種程度上,傅雷是熱愛藝術的,也更因為父親這個角色,讓他對藝術傾注了更多的心力,不停的進步和成長,因為父親這個角色的需求,促使他在藝術評論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在多封書信中,不止一次的要求傅聰多寫信、多發表感想、多報告計劃,原因不單純是因為想要知道服從的近況,而是通過與傅聰的交流中發現問題,進而在回信中提出建議和要求!”做爸爸的不要求你什麼,只要求你多寫信,多寫有內容有思想實質的信。為了你對爸爸的愛,難道辦不到嗎?我也再三告訴過你,你一邊寫信整理思想,一邊就會發現自己有很多新觀念;無論對人生,對音樂,對鋼琴技巧,一定隨時有新的啟發,可以幫助你今後的學習。這樣一一舉數得的事怎麼沒勇氣去幹呢?…“這些平實而有效的建議,慢慢地隨着書信潛入了傅聰的心裏,傅聰取得那麼高的藝術成就,除了個人天賦、勤奮努力之外,與傅雷時時的督促和要求是密不可分的,在人生的路上,在藝術追求的路上,這個父親就如同一座光明的燈塔般照亮着孩子前進的路,讓孩子不至於走偏!

——用言行告訴孩子,如何永遠帶着一顆熱氣騰騰的心去愛自己的家人。如果説,傅雷寫給傅聰的信已經成了一種父子相惜相伴的交流習慣,那麼寫給彌拉(傅聰之妻)的信,則完全是一個長者對親人的關愛,不僅僅是愛屋及烏,對這個幾乎從未謀面的兒媳,本能的付出自己的關愛,真切的去關懷,真誠地去交流,同時又細心的從傅聰交流,詢問彌拉對自己的看法,如有意見一定要詳細告知,自己會尊重米拉的看法,糾正自己的教導方式……這種發自內心的關懷和尊重多麼的打動人心!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0

我讀了《傅雷家書》1961年5月1日的信。

這封信主要講了傅雷寄給傅聰的幾本書所作的介紹和希望傅聰能時時到野外去,而不是終日在鎖碎家務與世俗應對中過生活的人。表達了傅雷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的熱愛和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其中有幾句話富含哲理:“多親近大自然倒是維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近代人的大病即在於拼命損害了一種機能去發展一種機能,造成許多畸形與病態。”“幸而你東西奔走的路上還能常常接觸到高山峻嶺,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無形中更新你的感覺,解除你的疲勞。”“一切藝術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無縫,才經得起時間考驗而能傳世久遠。”

從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對中國文化的熱愛。為了讓兒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淵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兒子郵寄各類版畫、拓片及許許多多的中國文學作品。他認真地分析中華文明的得與失,大膽地批評或者褒獎,表現了他真正、敢作敢為的性格。他的這種對中國的熱愛同樣影響着他的兒子傅聰,使傅聰雖然長年生活在海外卻依舊會寫會説中文,保持着一顆熾熱而又難得的熾子之心。傅雷父子這種對祖國的深情讓我們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還十分注重身心的調節。雖然他對待工作如痴如狂,可以説是一個工作狂人,但對兒子卻希望要勞逸結合,多去欣賞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學習。在他的諄諄教導下,傅聰不再狂熱地工作,遊覽世界風光的同時也讓他的音樂事業不斷向上邁進。而我卻要麼緊繃神經得幾乎繃斷,要麼鬆鬆垮垮地度過一天,卻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勞逸結合的境界。

這封信是傅雷愛的傾注,是父母對子女關懷的見證。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1

每一封家書都是文化遺產。家書都是維繫親情紐帶之一。

《傅雷家書》,傅雷所寫下的近百封家書,總的主題是教育孩子,立身行事,要以中華文明為準,要以報效祖國為要務。整本家書,可以説是對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

傅雷家書給我們瞭解過去歷史,開啟了一扇窗户,為我們保存那個時代的記憶,它不僅是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我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傅雷家書中字裏行間透露的濃濃的親情令人感動。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不管做任何事,都會先為我考慮,為我打算。傅雷家書中有着許許多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然而,父母日常的教誨又何嘗不是立身行事的準則呢?我的父母不像傅雷那樣講道理,然而他們總是為我好。

讀了《傅雷家書》後,我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還感受到了親情的偉大。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2

《傅雷家書》是我國文學藝術家傅雷和他的夫人寫給傅聰、傅敏等家人的家信的摘錄。

讀了《傅雷家書》後讓我瞭解了什麼叫無微不至的父愛,一絲不苟的觀心……《傅雷家書》能這樣受歡迎是因為他用書信的方式去互相溝通。

傅雷曾經在一封家書中這樣寫道:“長篇累犢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地告訴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

有些家長只學傅雷的“棒槌下出孝子”,只學到了一個“打”字,讓孩子的金色童年變得瞳淡無光。打真的好嗎?這是在恐俱下學習,最終是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的。有的人自己坐在麻將場上,讓孩子在房間裏學習,他們能學得安心嗎?還有時看心情來拿孩子出氣,她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的心情,她們為什麼不能學習學習傅雷的言傳身教呢?不防也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子女。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3

步入八年級的半個學期,有幸與《傅雷家書》在閲讀推薦中相識,便迷上了它,雖説現在仍未讀完,卻已有頗多感觸。

其實,我對這本書的第一印象並不好,畢竟,一個通俗的名字,沒能激起我的興趣來。抱着嘗試的念頭讀着這本以為枯燥乏味的書,竟然被這一封封家信給迷住了——父親無數次的教誨,母親無數次的叮嚀,兒子無數次的收穫,這不就是生活中微妙卻也博大的`親情嗎?無論是父子藝術上的交流,還是母親生活上的關心,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偉大的感情,父母與兒子之間最深的感情——親情。

親情是平常的那無數封家信中無一不透露着它;親情卻也是偉大的,傅聰無數次的感情彷徨無一不有親情支撐,在這一封封信中,有傅聰的徘徊不定,更多的是父親對兒子的指導,時時刻刻給兒子敲響警鐘。書中有一段話讓我感慨無限深,“説到不完整……你提到的完美,其實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完美,但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

其實,我們都向往完美,追求完美,而恰是因為現在的不完美,才把我們帶到了追求完美的境界。傅雷寫給兒子的信中藴含的道理,不僅是寫給傅聰一個人,而是寫給追求完美的人,而是寫給千百萬中華兒女。

身體中流淌着中國母親的血液,與中國就有着無與倫比的親情,中華兒女在讀着一封封家信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最終不會忘記的,永駐你心中的那份親情!那份如同冬日爐火的親情,屬於炎黃子孫!

望天下兒女永記這份親情!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4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自古就是人們溝通的主要方式之一,而書信往往可以把嘴上説不出來的話更好的流露。《傅雷家書》就是這個例子。

《傅雷家書》摘編了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這本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的讀物,充滿了父愛。

傅雷老先生曾説過,他給兒子的信有好幾種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年輕人的思想,

三、訓練傅聰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看了這本書,就似看到了傅雷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對國家、生活的熱愛,以及他對兒子的深沉的愛。

我從書中讀懂了很多。比如“辛酸的眼淚是培養你心靈的酒漿。”當我遇到困難時,看了這句話,會馬上鬥志昂揚。讀了“得失成敗儘量置之度外,只求竭盡所能,無愧於心”,使我明白無論得失成敗,只要努力過,奮鬥過,就足夠了。讀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穀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讓我明白有些事不能做得太過。

有一段話一直令我有無限感慨:“其實完美是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完美……”完美不一定全是好事,有塊鏡子的碎片一直想尋找另外幾塊碎片,由於有稜角,他走得慢,欣賞了許多美景,但當他找到其他碎片,圓鏡子太完美了,但他們看不到風景了。

《傅雷家書》雖是父母與孩子普通的書信,但卻影響了很多人,它是永恆的經典。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5

讀罷《傅雷家書》,我對堅持的感悟頗多,我認為,堅持是真,只有堅持才能敲開成功之門。

曾有人告訴我:“要知難而退,這是對你自己最正確的評估,該放棄時就不應該堅持。”我讀完《傅雷家書》,仔細推敲,我想我要反駁他。《荀子》中有這麼一句話:“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可見,堅持努力是成功的根本。傅雷也曾教育傅聰:“要堅持,成功了也還要夜以繼日地努力,對藝術堅持。”所以,我想,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堅持就能滴水穿石,堅持就能涓涓細流彙集成海,……因此,我們為什麼不大膽堅持努力,開出永不凋零的成功之花呢?

傅雷在兒子獲取成功時,鼓勵兒子——要堅強。堅強不就是堅持嗎?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賦,但只要堅持,就不怕失敗,不怕挫折,不怕打擊——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術上的,學習上的——打擊;從此以後我們就可以孤軍奮戰了。姚明也説過:“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做任何事情,堅持是一個最重要的元素,沒有堅持這門元素,一切的努力都將煙消雲散。所以我堅信,堅持是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堅持才是真!我曾經如果沒有堅持彈鋼琴,今天也不能考取頂級。所以我永遠秉承堅持是真的理念。

“沒有偉大的意志力,便沒有雄才大略。”我相信巴爾扎克講這句話時也是具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吧。堅持使張海迪譯出名著;堅持使袁隆平研製成功雜交水稻;堅持使鄧稼先創造兩彈……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相信堅持是真呢?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6

書看了有一些了,書上的筆記也做了不少,翻看曾經的隨想,蠻凌亂的,有些字跡自己都不識得,是要認真琢磨琢磨這筆記的事了。

摘最近看《傅雷家書》的筆記:

看書,怎麼看就怎麼記,把自己看書的過程與思考還有後續影響記下來便是讀書筆記,而不是簡單的摘抄。不管是父母還是師生,創設了沒大沒小之氛圍時,彼此一個願説,一個願聽,多麼有效的溝通,更是滲透本質的表達,因為事情最終於自己。

修煉:堅強,明智,意志力,耐性。

批註是解讀,是共勉,是修煉於反覆記憶。終身伴侶,每個階段對人的認識與感受都有變化,此“變”若攜手“伴侶”共化之,人生妙事也!此封一口氣讀至末,先把感想寫下來,以防摘錄完忘之。

音樂風格,風土人情,民族,多麼豐盛的生活食糧,看之養眼,讀之清口,品之醉心。人這輩子豈能不戀念生活,我想我光是通曉其一付諸此生不足矣,何況生逢互聯網時代,動動手指信息來,這就更考驗我心之專也!

剛看信時內心洶湧澎湃,此刻書寫之略近含蓄,不過意境更深,慢慢嘗試,讀書與思考不斷前進着。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7

家書在這個被各種信息充斥着,包裹着的時代裏,對我們來説似乎特別遙遠。縱使遠隔萬里,也能通過網絡交談。然而在上個世紀,家書就是家中與遠隔千里的親人交流的唯一方式,輾輾轉轉,短則倆三天,長則十天半日,在那個塵封的歲月裏,思念和親情在歲月裏沉澱。

整整一週,我都沉浸於《傅雷家書》中,書中的字字句句,包含着的是一個父親對兒子最真摯,最無私的愛。很多時候,父親在家中常常扮演着“一座大山”,總是在默默無言的為這個家付出。冰心説:“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受到了,那就不是父愛了”這句話,我不是完全的贊同,父親的愛,是沉重的,是無言的,但總有那麼一瞬間我們是可以感受到。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温柔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作為父母,傅雷夫婦不僅僅教導兒子關於藝術上知識,更多的是做人之理。正如傅雷先生所説,書信作用有四:討論藝術,激發思想,訓練文筆,做一面忠實的鏡子。“言傳不如身教”,傅雷做任何一件事都非常嚴謹認真,大到翻譯文字,小到領帶的使用,這對他的兒子有着深遠的影響。我很為傅雷先生對人生認真以及對子女如此關愛而感動,家書中大到行為藝術,小到吃飯穿衣,事無鉅細,無不關懷備至。透過書信,傅雷跟傅聰更像是良師益友。傅雷寄給兒子的書信,有對傅聰的期望,但更多的是經驗。他是一位老師,總能給傅聰許許多多的幫助,但又給他留了許多空隙,讓他自己在生活中能把這些空隙填滿。他是良師,更是益友,在許多事情都給予鼓勵和支持。我想這一定是大家最羨慕的親子關係吧。有人説:《傅雷家書》是一部充滿父親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字裏行間,充滿着父親對兒子的摯愛。天下的父母極其的相似,在我之前所讀的《洛克菲勒給兒女的十封信》,也是如此,這些信件的每一封信都充滿着父親最真情最深厚的愛,包含着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殷切期盼和語重心長的教導。“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被認為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裏,文字就到哪裏。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我想讀傅雷家書就是讀的傅雷自己吧,他勇敢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經驗和教訓。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培養自己的孩子,孩子與父親的真誠交流,親情溢於字裏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在第一封的書信中,傅雷寫到:“你走之後,你媽媽哭了倆天,眼睛都哭腫了,你在家的這一個半月,是我們最美好的時光”看到這時,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自從上了國中之後,回奶奶家的次數是少之又少,有時甚至是一年回一次。每年家裏大團聚,都只是短短几分鐘,吃了飯之後便離開了,每次離開前,奶奶總會露出不捨的表情,眼角閃着淚光,對我們每個人説:“好好學習,常回來”。想到這,我更能體會傅雷夫婦的心情。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一本教育書,更是一本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傅雷和傅聰都離我們太遙遠,因為我們大多數父母因為知識受限,他們不懂教育,更不懂心理。語文老師説:“父母只要能讓你坐在教室裏讀書,就夠了,剩下的一切,需要你自己去爭取”。叛逆的青春,總讓我們過分的重視自己從而忽略了父母的重要性,傅雷的家書足以告訴我們,父母對我們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不求回報的愛。書中提到:“長大後,你會發現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家中那碗熱湯和始終為你亮着的那盞燈。”

《傅雷家書》讀書筆記 篇18

該書是傅雷寫給兒子傅聰的家常話,感情深切、自然,令人動容。簡單的語言和心平氣和的姿態,讓我感受到作者那顆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心。再極致的人生算法都不如愛,溢於字裏行間的親情就是塵世裏最美好的相守。

“你知道我們很想知道你的飲食起居,住的屋子、寒暖、牀鋪等等零星事。”“維他命B每頓三粒,維他命C每天二粒,勿忘為要。平日可多吃牛油。”“為了爭取睡眠時間,希望儘量逼逼自己,把刷牙及大便時間減少。“睡眠八小時,對你恐不足,最好爭取洗臉時間,多睡半小時。”“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説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立直。”……在信中,經常看到這位慈父對於諸如此類瑣事的耐心囑咐。作者對孩子的愛和期望都化作書信裏那些不厭其煩的“提醒”和“囉嗦”。

原來,父母的囉嗦就是對我們無悔的愛。

看到這些細節,我懂得了許多,更瞭解了父母。曾幾何時,父母也是這樣反反覆覆地叮囑着我。可當時那顆叛逆的心,總是存在着分歧。一而再再而三的反駁、叛逆,導致父母為我操碎了心。在此,我忍不住想説,《傅雷家書》,謝謝你,謝謝你讓我更加懂得父母的愛。“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份沉甸而又深遠的愛,就在瑣碎的生活裏,就在父母不厭其煩的“囉嗦”裏。

“回信時把此信放在旁邊,則可逐條回覆,不至於忘了這個或那個。”“最後,還要傳令嘉獎你一件事:這次來信也報告了日常生活,我們特別感興趣,而且也更加放心了。”“你説常在矛盾與快樂之中,但我相信藝術家沒有矛盾不會進步,不會演變,不會深入。有矛盾正是生機蓬勃的明證。”“有件小事要和你談談。你寫信為什麼老是這麼不neat?日常瑣事要做的neat,等於彈琴要講究乾淨是一樣的。我始終認為做人的作風應對是一致的,否則就是不調和;而從事藝術的人應當最恨不調和。”看吧,暢所欲言的友誼以及貼心的引導在這對父子之間瀰漫。

另外,對於為人處世以及工作的方法,信中的耐心引導重於直接説教,更多的是建議。體現了父子之間平等的話語權,更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彼此間可以娓娓道來。例如,“你即使對自己要求很嚴,並無自滿情緒;但因為了解的多一些,自然而然容易恃才傲物,引人誤會。我自己也有這毛病,但願和你共同努力來改掉。”“你有許多毛病像我,比如急躁情緒,我至今不能改掉多少;我真着急,把這個不易革除的脾氣傳染給了你。你得常常想到我在家裏的自我批評,也許可以幫助你提高警惕……”父親在自省的同時,更多的是給予了尊重。

現在的我們,剛好是最好的“崗位”。父母眼中,“翅膀硬了的”那個少年,然而仍有父母愛的“囉嗦”陪伴。孩子眼中,那棵能夠“乘涼”的大樹,任憑大風吹都是孩子可依賴的港灣。學無止境,用在這個地方最合適不過。學做父親,學做子女。向作者學習,隨着孩子的長大,自己也在不斷的改變着。《傅雷家書》給我的感想遠不止這些,然而,我的思維卻只能探識到這些淺顯的思考。它不僅僅是一本書,它更像是一位知心摯友,一位人生路上的導師。

在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耐心、細心、耐心的呵護,我們才得以蜕化掉酸、甜、苦、辣中的人生青澀,逐漸成長、成熟。此時,父母已至暮年。不得不説,陪伴是一場馬拉松。回望過去,温故知幸福。無論父母與子女,還是子女與父母,都在無時無刻的演繹着塵世間最美好的相守。只是,大多時候我們還處在不自覺狀態。願我們永無“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也願我們及時珍惜,在飛逝的時光中多留一些歡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