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晚秋優美散文

來源:文萃谷 2.62W

深秋是一季成熟的飽滿,深秋是一染風霜的沉厚,深秋是一首醉人的詩涵。走近高原的晚秋,那裏有種讓人領略不盡的人文之美和別樣風情。

高原晚秋優美散文

碧水雲天一望收

青山又染九月秋

漣漪倒影藍惹綠

難解鄉情半縷愁

寒露和霜降是二十四節氣中秋的尾聲。

望江南的原野依然綠畤千傾,葉鬱圖騰。夏的火熱還慢吞吞一步三搖,晃動着懶散的身軀不肯離去。而當你踏入塞北地域並隨時間的推移繼而北上時,撲入你視界景色不再是綠,而是綠黃、黃、橙黃、紅、紅紫轉褐最後變成破敗的褐白色。

大自然不僅在天空裏演繹着彩雲,彩虹的絢麗,在大地和萬物生長和植被中同樣也演繹着萬紫千紅瞬息萬變。

而若你穿越疊疊山巒彎道,驅車繼續北行,越上千鬆壩或哈達門壩後,那又是一片另異不同的景色!

如果在盛夏季節,同樣越上這片綠野無邊,一望無垠,遼闊藍天,白雲如絮的壩上高原時,你會怡然有種登高望遠,舒氣開胸的感覺。深吸一口擦着輕輕,純淨無霾的徐徐微風,你又會立時生出一種別有洞天的異種風情!

深秋季節的壩上,雖然早已脱離了酷熱的困擾。代之而來的是,一陣陣掠過身旁的瑟瑟秋風捋葉,一窗窗侵身的夜露冷寒。常常給人帶來一種比江南之秋更讓人寥落的傷秋感覺。這個季節,每一天都釀造出很大的温差,因此,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流行一句”二八月【注1】,爛穿衣”的諺語。

從小生活在高原壩上的筆者,對壩上的深秋則更有着深深的認識。

壩上的秋與春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差別。一個似姍姍老態,步履蹣跚,遲遲脱不開冬的羈絆;一個如孩童臉,火燎猴急,説變就變。似乎昨天單衫出夜還夏意猶然,一日之間,便一節之秋了。那涼涼的晨露和冷冷的夜寒瞬間讓你來不及與夏天做什麼温情的道別,便只好匆匆厚衣禦寒了!!

壩上的秋有時更像一位身披絲紗,讓我永遠也不能近熟的美麗情人。她時而熱情似火,時而柔情似水,時而又冷若冰霜。她時而陰雨連綿,時而一夜寒霜之後又重歸我以温暖而燦爛的陽光情懷!她總是與我保持着那不遠不近,讓我熟悉又讓我陌生的'距離。

記得那一年和今年一樣,剛剛過了白露,天氣突然降温,我和當地的菜農們一樣都匆匆忙忙趕夜將正在大配兒【注2】正可食用的豆角全部摘回,有的將豆角秧連根拔起。誰知第二天温度驟然回升,又開始好長一段時間,延續兩三個節氣都温暖無霜。害的那些勤快人叫苦不迭,樂的那些就懶的人笑顏得意。

時近中秋,是更容易讓人懷舊和懷念的季節。每年時近中秋,最易讓我懷想的是童年舊事。

五十年前的壩上老家是集體所有制的人民公社。僅管那時人們都很貧窮,又是非常忙碌的季節,但無論怎窮怎忙,中秋節還是要過。當地人每家每户都有自習打月餅的習俗。記得那時每個大生產隊能有兩個月餅爐,而我家所在的小生產隊僅有一個月餅爐。家家排隊等着那個燒着劈柴絆子,煙熏火燎的月餅爐。每天辛苦忙碌的父親等不起月餅爐。就用兩個深淺不同的生鐵盆摞在一起,第一次為我家打了十幾個外糊內生的月餅,可我吃起來卻是那樣的香甜香甜,終生難忘

中秋節,史人飲桂花酒以祭月明,吃圓圓的月餅以寄月圓。以月之明圓兆人之團圓,寄託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從而有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有了一杯一曲對一吟的千古絕句,有了中華民族淵遠的節日文化精髓。

隨着節氣交替,壩上的景色也發生着不斷的變化。

鴻雁 天空上

對對排成行

江水長 秋草黃

草原上琴聲憂傷

一首《鴻雁》將八月秋色描寫的惟妙惟肖。

河北的豐寧,壩上高原的秋色,相比壩下來的更早。

八月草黃雁南飛,

九月霜白紅葉詩。

一溪川流寒乍起,

千樹晨凇掛銀枝。

走近壩上高原的深秋,放野天空的湛藍,放野思緒的飄揚。讓晨霜拂去我心浮塵,讓夜露浸濕我早已風乾的遐想……

深秋,是一串紅綴的殷實,

深秋,是一季成熟的飽滿,

深秋,是一染風霜的沉厚,

深秋,是一首醉人的詩涵。

走近高原的深秋,那裏有種讓人領略不盡的人文之美和別樣風情!

【注1】這裏所指的二月,八月是指農曆二月和八月

【注2】大配兒:當地人一個方言,特指豆角這類蔬菜作物正在大面積可摘收正好食用的時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