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1.79W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牡丹亭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牡丹亭讀書筆記

牡丹亭讀書筆記1

出生在崑曲發源地的我,也曾有幸看過由這部小説改編而成的戲曲。但由於年齡過小,一直未曾領略其精髓。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專學生,再次拜讀這本小説,有了不一樣的感觸。

翻開已開始泛黃的書頁,想來是有些年數了。《牡丹亭》這本由湯顯祖創作的小説,語言細膩,文辭華麗。由於閲讀了大量的現在言情小説,他們都是實實在在的愛戀,多數是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而這部小説顛覆了我的看法,柏拉圖式的愛情可以存在。杜麗娘一個有着聰慧之姿,落雁之貌的女子。一日在丫頭春香的慫恿下決定去遊園,遊園前還打扮了一番。打扮本是為人看,但她説“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又怕被人看見。這確實是青春期少女很典型的心理狀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春天的大自然喚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她生活在籠罩着封建禮教氣氛,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眼睜睜地看着青春即將逝去,她卻無能為力,不由自主,只好把熾熱的感情壓制在心中。帶着無限的傷懷杜麗娘回到了自己的閨房,不一會就覺得乏了,伏於案几上,昏昏沉沉的睡去了。正因為這一睡,改變了她的命運,在夢中他夢見了一英俊瀟灑的少年郎,兩人情意綿綿,私下定了終身。在那之後麗娘因情而病,因病而死,真是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麗娘死後葬於梅花樹下,雖在冥界仍不忘尋覓夢中情郎,歷經千般苦難,終得大團圓。

文明禮貌月又開始了,哪些是文明行為,哪些又不是的報貼隨處可見,最顯眼的一條便是文明戀愛。雖説進了中專校,談談“戀愛”是很正常的,但要論起文明來,恐怕就差遠啦。時下流行的一句話:中學裏戀愛的開始,便意味着分手的結局。我看就是最好的説明。

我走進圖書館,借了《牡丹亭》,早就聽説是一部將戀情寫的不錯的古代作品。我們且來看看它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稱道。

牡丹亭讀書筆記2

整部作品以杜麗娘和柳夢梅的離奇遭遇為主脈,着重展現了《牡丹亭》反禮教、反理學的核心思想。

故事從杜家小姐杜麗娘遊園開始,本就對愛情充滿幻想的杜家小姐在遊園之後又遭花妖之襲,在夢中與一翩翩少年一番纏綿,夢醒後竟患上了相思病,只是“日日思君不見君”,正值少女的杜麗娘便因相思之苦而香消玉殞了本以為故事會就此結束,可是柳夢梅的出現卻改變了一切,作為一名趕考書生,在陳最良的幫助下住進了安放有杜麗娘靈位的梅花庵中,在那裏,他偶然發現了當年杜麗娘的自畫像,在他眼中杜麗娘就是天上的仙女,於是天天膜拜。而被判官釋放的杜麗娘發現柳夢梅正是自己夢中的翩翩公子,於是乎兩人便夜夜幽會。在柳夢梅的幫助下,魂歸三年的杜麗娘死而復生。

整個故事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杜麗娘的父親杜寶,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家長,膝下無兒的杜寶為了封建社會所講究的門第家聲、光宗耀祖,不惜使用在今天看來十分殘酷的方法,竭力把她培養成標準的“淑女”, “淑女”就是在家是個敬父母的温順女兒,出嫁是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杜麗娘的反封建的叛逆性格有一個成長過程,幷包含着一定的複雜性。湯顯祖一方面通過人物關係提供杜麗娘的生活環境,一方面通過劇情發展揭示杜麗娘的內心活動,從而表現了杜麗娘叛逆性格的成長過程及其複雜性。杜麗娘從小受着嚴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書》都可以背誦,她不能自由行動,也不能自由思想,絕不允許有個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嚴密地關在家庭裏,同外界社會是完全隔絕的;她同時被嚴密地關在閨房裏,同外界自然也是完全隔絕的。她完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生長在這樣家庭裏的杜麗娘,禮法、家規、女誡、婦道等等像一重又一重的枷鎖,緊緊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為疲乏,白天稍為睡一會兒,都被認為是行為放縱,有失檢點,就連她在裙子上面繡了成雙成對的花鳥,也要引起封建家長的大驚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就這樣,杜麗娘成為了一張空皮,成為達到自己理想的工具。即使女兒病重垂危,他也絲毫不放在心上,以為不過是傷風感冒,連醫生都不請。他只盼着女兒將來為他這個“名儒”增添光彩。

此外,湯顯祖通過描寫杜寶、杜母、陳最良這樣的人物,向讀者和觀眾展示了杜麗娘所面對的現實環境。杜寶這些人代表封建勢力,代表禮教觀念,代表理學思想的統治。杜寶給人們的印象是一個正派的官僚,他忠君愛國,也還注意民生疾苦。但他實際上除了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古板面孔以外,什麼才能都沒有,顯得極為平庸。他奉命防禦敵軍,臨陣對敵卻是束手無策,只好使用賄賂方式、欺騙手段來解除圍困。對自己唯一的女兒,他不但不是像普通百姓那樣對女兒疼愛有加,而是逼着她學習他並不想學也並不應該學的《四書》,目的僅僅是為了維護他“名儒”的稱謂。而對他的妻子,他也是居高臨下的態度,呼來喚去,督促妻子對女兒嚴加管教。杜母雖然比杜寶懂得疼愛女兒,她説過“宛轉隨兒女,辛勤做老孃”的話,但她還是標榜自己孃家“世出賢德”,要給女兒做個“賢德”的楷模,凡事由杜寶做主,説是“但憑尊意”,一切照您的意見辦。她要把杜麗娘關在閨房裏,認為“凡少年女子,最不宜豔粧遊戲空無人之處”。她被封建禮教毒害了,又拿封建禮教去毒害自己的女兒。陳最良作為“腐儒”,也是被封建禮教毒害了的。湯顯祖對他有批判,又有同情。他從小攻讀儒家經典,但鄉試考了十五次,整整耗費了四十五年,仍然沒有功名,最後連廩生的膳食都給取消了,

教書餬口也靠不住,被人稱為“陳絕糧”。他生活沒有着落,還迂腐得近乎愚昧,陷於不能自拔的境地。他教杜麗娘唸書,就只知道“孟夫子説的好,聖人千言萬語,則要人收其放心”。這跟杜寶説的“拘束身心”是同樣的意思。湯顯祖正是通過杜寶、杜母、陳最良等人物寫出杜麗娘的客觀處境,一個使人窒息的客觀處境。杜麗娘在這樣的生活環境裏循規蹈矩,唯父母之命是從。在新春時節,她跪着給父母敬酒祝壽,表示她的孝心。杜寶要她在刺繡女工之外,應該“知書知禮”,她就説:“從今後茶餘飯飽破工夫,玉鏡台前插架書。”她在梳粧枱前擺上書冊,要認真讀古聖先賢的典籍了。拜見塾師陳最良之前,她曾自誇“儒門舊家教”,“女為君子儒”,她甚至要求丫環春香跟她一同學習古代賢達婦女的榜樣。她對春香説:“你便略知書,也做好奴僕。”意思是春香略為讀點書,就會懂得尊卑長幼的關係,好侍候主子,當個忠實的'奴僕。這些情況都表明能背誦男女《四書》的杜麗娘,的確像春香説的那樣“老成尊重”。

其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一、用浪漫主義手法,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謳歌了反對封建禮教和要求個性解放的精神。因為一句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致使官家大小姐杜麗娘產生了對愛情的渴望,而那次遊園更是讓她陷得更深,從此日日寡歡,無心學習,無心女工,白日裏都能打瞌睡,久而久之患上了相思病,從此魂歸地府。三年後一趕考書生柳夢梅挽救了她,使得杜麗娘還魂。最後,高中皇榜的柳夢梅請求皇帝賜婚,杜麗娘與久別的父母重逢,並與柳夢梅結成佳話,有情人終成眷屬。這種“夢而死”,“死而生”的幻想情節,是浪漫主義理想化的虛構,也是對現實生活的昇華。因而,讓人讀了感慨萬千,拍案稱奇。

二、用現實主義手法,批判了封建禮教害人,展現了社會動盪、民不聊生的社會生活。作品《牡丹亭》,還用現實主義手法,批判了封建禮教對杜麗娘的殘害。逼得活生生的一個妙齡女子,害春病而死。而杜麗娘的死,也是封建時代千萬個女子命運的悲劇,是時代悲劇的縮影和典型代表。作品,批判了杜麗娘的父親杜寶,不近人情,只知道用封建禮教苛求自己的女兒。當官,他基本是個清官好官,勸農民種桑麻,但是後來遇到了金兵圍城,雖有保護城中百姓之心,但無破敵之力。最後,不得不靠老學究陳先生寫一封信,給前來圍城金兵頭領的夫人,用反奸計,破圍。當柳夢梅前來認岳父,杜寶這個不近人情的人把中了頭名狀元的柳夢梅抓進牢中吊打,不肯承認女兒能夠還魂的現實。至到,皇帝親自考問杜麗娘和柳公子,才使一家骨肉團圓。杜麗娘的母親,也是一個不近人情的母親。只知道女子要守封建婦道,不知道這種封建禮教殘害的正是自己的親骨肉。作品,還用大量的篇幅,展現了社會的動盪,民不聊生,戰火不斷,生靈塗炭。這種現實主義的手法,使作品賦予了時代的活生生的現實基礎。因而使故事有了合理性。

三、優美的文字和唱詞,情景交融地委婉地表達了主人公傷感情懷,成為千古絕唱。杜麗娘嚮往個性解放,要求追求幸福,她的獨白表達了心境:[江兒水]“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併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守的個梅根相見。” 這些詞句,都成為千古絕唱!

《牡丹亭》的愛情描寫,具有過去一些愛情劇所無法比擬的思想高度和時代特色。作者明確地把這種叛逆愛情當作思想解放、個性解放的一個突破口來表現,不再是停留在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狹隘含義之內。作者讓劇中的青年男女為了愛情,出生入死,除了濃厚浪漫主義色彩之外,更重要的是賦予了愛情能戰勝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作為劇作家湯顯祖的巔峯之作,《牡丹亭》的藝術成就也是卓越的。一是把浪漫主義手法引入傳奇創作。首先,貫穿整個作品的是杜麗娘對理想的強烈追求。其次,藝術構思具有離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節離奇,曲折多變。再次,從“情”的理想高度來觀察生活和表現人物。 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發掘人物內心幽微細密的情感,使之形神畢露,從而賦予人物形象以鮮明的性格特徵和深刻的文化內涵。 三是語言濃麗華豔,意境深遠。全劇採用抒情詩的筆法,傾瀉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纖細的語言風格。這些特點向來深受肯定。一些唱詞直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表現出很高的藝術水準。可以説,《牡丹亭》是一部集“大悲大喜”“大雅大俗”於一身的創作。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為過,她對愛情的執着超越了生死的界限,反叛了世俗的禮教,她追求個性的解放與自由,是當時封建社會的叛逆者。《牡丹亭》的橫空出世讓整個文藝界大放光彩,沈德符《顧曲雜言》説:“《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户誦,幾令《西廂》減價。”可見,一部《牡丹亭》擁有了多大的市場氛圍。

牡丹亭讀書筆記3

“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可能有時男女之間愛情的產生,簡單到只需一個表情,一個動作,一句語言,只要感覺對了,一見鍾情也就自然而然的會發生。《牡丹亭》裏的杜麗娘和柳夢梅在夢中相見,便私定終身。湯顯祖這樣寫男女主人公之間的愛情,也讓故事本身帶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我們凡夫俗子常常認為夢中的所見所聞是不可靠的,但杜麗娘偏偏就相信夢中的男子便是他的如意郎君。杜麗娘為愛情可以生,可以死,生生死死都要和所愛的人在一起,這是何等的一種境界啊!在深閨裏的杜麗娘寂寞苦悶,雖然她才貌端妍,聰慧過人,但苦於無人欣賞。無限春光的園林,讓她感受到了青春的美好,促使了她對美對愛的思想覺醒和強烈追求。湯顯祖在題詞中有這樣一段話來解釋他的“至情”理論“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這種貫通於生死之間、如影隨形的“至情”呼喚着精神的自由與個性的解放。為了追求自由愛情,杜麗娘與封建禮教進行了艱苦的鬥爭,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杜麗娘的死,並不意味着她的鬥爭就失敗了,相反,這正是一個新階段的開始,柳夢梅為了救杜麗娘私自掘墓,兩人不告知父母,便私自結婚。杜麗娘和柳夢梅的這些行為表明他們反抗封建禮教的態度變得更加的強烈。

湯顯祖在《牡丹亭》中把幻想與現實緊密的聯繫起來,在情感思想表達上,利用了多重的藝術手法和典型的浪漫主義風格。我們可以看到杜麗娘和柳夢梅之間的愛情是具有虛幻色彩的,但是他們結合所遭遇的阻力卻具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杜寶在得知柳夢梅是他的女婿後,不但不認,還想把他亂棒打死,在得知女兒復生的事後,不僅沒有高興,還稟奏皇上擒打妖女。杜寶之所以這樣做是為維護封建禮教。説白了是怕杜麗娘和柳夢梅兩人的行為阻礙了他的官位尊嚴。為了物質權利名譽,女兒女婿也可以犧牲。這就是社會的現實。

《牡丹亭》一部感人至深的戲劇作品,悲中有喜,喜中襯悲。

牡丹亭讀書筆記4

前八週的選修課裏一門《戲曲鑑賞》。老師帶領我們看了視頻《青春版的牡丹亭》,於是就拿起了湯顯祖的文本。

湯顯祖是明代戲曲作家,他在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他為人正直,思想前衞,因而在封建制度下的政治方面無所作為,反而備受排擠、壓迫。他接受古代優秀的文化思想,特別是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接受了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反理學、反傳統、反專制的思想,這也成為了他寫《牡丹亭》的原因。

《牡丹亭》是以反禮教、反理學的主題的劇本,主要是通過塑造杜麗娘的形象來表達和體現的。

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膝下無兒的名儒杜寶為了封建社會所講究的門第家聲、光宗耀祖,不惜使用在今天看來十分殘酷的方法,竭力把她培養成標準的“淑女”, “淑女”就是在家是個敬父母的温順女兒,出嫁是個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封建禮教竭力保護地主階級的利益,而不關心全民的利益。因此也就成為統治者剝削、壓迫人民的工具。

在文中,杜寶就代表封建勢力,他什麼才能都沒有。就像後文中,他奉命防禦敵軍,臨陣對敵束手無策,只好使用賄賂的手段來解除圍困。

而這位父親對待自己親生女兒卻是那樣的嚴厲、冷酷:杜麗娘從小受着嚴格的封建教育,男女《四書》都可以背誦,她不能自由行動,也不能自由思想,絕不允許有個人的意志和感情。她被嚴密地關在家庭裏,同外界社會是完全隔絕的;她同時被嚴密地關在閨房裏,同外界自然也是完全隔絕的。她完全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活力。生長在這樣家庭裏的杜麗娘,禮法、家規、女誡、婦道等等像一重又一重的枷鎖,緊緊地套在她的身上。她因為疲乏,白天稍為睡一會兒,都被認為是行為放縱,有失檢點,就連她在裙子上面繡了成雙成對的花鳥,也要引起封建家長的大驚小怪,被看作是了不得的邪思妄念。就這樣,杜麗娘成為了一張空皮,成為達到自己理想的工具。即使女兒病重垂危,他也絲毫不放在心上,以為不過是傷風感冒,連醫生都不請。他只盼着女兒將來為他這個“名儒”增添光彩。

文中的杜麗娘也是幸運的,她終究找回了自我,就像作者在《牡丹亭》的“題詞”中説的:“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於世而後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她成為了“情之至”的“有情人”,這就足夠了,即使沒有之後的“還魂”也沒有遺憾。

有時,當我們遇到煩惱和困難時,可能會抱怨這個社會,這個時代和自己的命運。但換個角度想,我們要慶幸沒有生長在那樣的一個黑暗的世界,我們還有自由,有思想,有目標,可以為理想而奮鬥!

牡丹亭讀書筆記5

温柔端莊的大家閨秀,為了夢寐的痴求成了叛逆的杜麗娘。

牡丹亭上,百花猶存,脈脈温情依舊在,一廂情願去,雙宿雙飛還。

而在柳夢梅心中,最美不過牡丹亭。花團錦簇的牡丹亭,花枝招展的佳人,而自己於伊人身旁。

所謂麗人,在梅邊。

當夢境與現實碰撞,一切不過虛無,嚴苛的制度壓制了刻骨銘心的眷戀,維護現有的規章?亦或維護真正的愛情?淚眼心寒歸時泣,願君永銘終不棄。於是,杜麗娘悽烈地只留一副冰冷的身軀給制度,心魄隨柳夢梅而去。人鬼情緣仍未了,愛恨又豈在朝朝?杜麗娘是如此聰明的女子,又怎會讓柳夢梅一生與一個孤魂相伴?而至於柳夢梅,連萬念俱灰的心情也沒有時,那該是怎樣絕望,怎樣悲涼。

“重到舊時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蓮苦。休説生生花裏住,惜花人去花無主。”納蘭容若這麼説。柳夢梅在尋找,在等待着金榜題名的那一刻。於是,他尋回杜麗娘的軀殼,幸福,終究來到。那算是一段美好的日子,朝暮如歌,鐫刻於心,帶着憧憬與雋永,像一場華麗而不真實的夢幻,雖沒有那前朝長生殿華美綺麗,宛如幻境,但是卻有着相印的心,真摯的情。再也不用長相思時渴盼的念“美人如花隔雲端,上有青冥之長天。”幸福的道路總是坎坷不平,柳夢梅被他人陷害,兩人隨即不得不分離,碧落黃泉,卻再也隔不斷愛的思戀。正義與愛情面前,任何陰謀已然微不足道,有情人終成眷屬,終於可以“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切崎嶇如此渺小。

愛,終究可以戰勝一切,就讓我愛你愛得很深很遠很古典。

牡丹亭讀書筆記6

晚間看了久違的崑曲《牡丹亭》,杜麗娘美得像泡在水裏的瓷人,精緻、優雅、唯美,舉手投足都如畫一般。無論古今,故事只得當閒情來看,因情而死,因情而生,有多少人能明白其中的滋味?

知道《牡丹亭》是從《紅樓夢》裏,在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為我逐句講解過一些篇章。但大觀園裏的故事,她沒有多講。後來發現我迷上了紅樓夢,還曾經禁止我看,恐怕是像書裏説的“只怕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小時候確實更喜歡看書裏有寶玉和黛玉的情節,暗暗替寶釵和黛玉權衡誰在作者心中位置更重,幾翻計較,花卻不少功夫,竟是得不出來。十三、四歲的時候,常拿《紅樓夢》中的人物來揣測現實生活中的人,想着誰像熙鳳,誰像湘雲,常在心裏暗譜十二釵,自得其樂。因天性中生來的樂觀,所以無論如何比較,覺得自己與黛玉的孤高自許、目下無塵差距太大,倒是頗像寶釵。而又因覺得寶釵虛偽,反觀自己也覺虛偽,着實苦惱了一陣。

心裏實實在在更喜歡黛玉,為什麼呢?可能就是因為都在心裏存着難以言説的“閒情”。想林黛玉在花園中聽到《牡丹亭》的曲子“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時代、際遇、環境都不同,而心卻同為之一震。後來找出《牡丹亭》的曲本看,也越加喜歡上了杜麗娘。

十六、七歲的時候,看似無憂無慮,心裏卻常常苦悶。放假的時候,一個人躲在家裏看書,或倚着窗户往外呆望,覺得人生了無生氣。時間彷彿過得很慢,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做什麼也挺不起精神。正如人説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説愁”。覺得杜麗娘和林黛玉已然“無可奈何花落去”,而我,又 “似曾相識燕歸來”。

那時候卻不像現在這般愛做夢,一覺醒來,天已亮了。所以也未有夢中的人來相折磨,甚幸。夢中得遇有情人的故事在現實中很有可能是真的,戲劇的美好,只在於增加了心中所向往的結局。當杜麗娘問一聲“你可曾也夢到我時?”,心中一緊,想世間多少女子,皆死於這一答。“易得無價寶,難得有情郎”,杜麗娘可能活在現實中,柳夢梅恐怕只得在戲文中找尋。杜麗娘那一聲問“為什麼自古紅顏多薄命”,替天下的麗娘道出心中不甘。

是呀,結局總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王子與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不知杜麗娘身邊的柳夢梅與夢中的有幾分相似?如今,我已被這夢折磨了許久, “花隔人遠天涯近”,了無杜麗娘或林黛玉的幽怨,卻仍有與她們一樣的無奈。或許只有將來,在某個黃昏的牡丹亭邊,低低地訴上一句“一場幽夢同誰近,千古情人獨我痴”,等待下一場輪迴。

牡丹亭讀書筆記7

看到三分之一,看不下去了,最近頗不寧靜。看了經典的遊園驚夢,想起小時候。我有一個伯父,跟我爸爸是一個爺爺的。伯父是個中醫,記得小時候他家客廳左右兩面牆貼的就是牡丹亭的圖片。那種二十年前流行的,就好比十幾年前農村特別流行的扁一樣吧,二十年前的是紙質版的畫。記得老婦人,春香,小姐,柳夢梅。那時候我還小,字都認不全,也就記得這幾個人名,不過那圖片是挺好看的,那人物形象都是帶着戲服和實景的,現在看來也是挺精美的,就好像帶插圖的故事書,每一幅圖下面有一段簡單的文字,大概就是介紹圖片上的內容吧。

每次我去他家時候我不喜歡看電視,就愛看牆上的畫,和畫裏的人,字就不認識多少,只記得媽媽説是一齣戲,牡丹亭。一個官家小姐和一個翩翩書生的愛情。好像愛情戲裏總有個聰明伶俐的小丫鬟,有個古板的老夫人,老夫人阻止,貼心丫鬟鴻雁傳書。媽媽説。現在看戲文,大概明白了當年畫的是什麼了,只是這一齣戲並沒有萬般阻撓的老夫人,也沒有讓貼心丫鬟聰明伶俐的鴻雁傳書。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只是愛情可讓生者死,死者生,總歸是有藝術的處理。

十多年前,我的夢裏曾經出現了一個温暖的人,總在我需要的時候出現,給我温暖,給我力量,給我特別安心的擁抱。好像每次都在我人生重要的時候或者生活中遇到挫折時出現在我夢裏。我夢到他很多次,卻從來記不起來他的臉,也沒有問過他的名字,唯一清楚的就是我站在他身邊的感覺,還有那温暖的懷抱。不高不低,我站着剛好到他胸前,大概第二個釦子的位置,不胖,也不瘦,稍微壯壯的感覺。我一直在找他,後來,上大學之後很少夢到了,我想也許是快要遇到了。直到後來,我遇到了一個人,站在他身邊時候,就好像回到夢裏一樣,欣喜的以為終於找到了。竟忍不住想靠近,想關心他,想他不被任何邪惡試探,永遠陽光明媚。

後來,我又夢到了那個久違的夢中人,這一次不是我的挫折,是兩個人一起開心的生活,看清楚了他的樣子,就是現實裏遇到的人。當我第一次站在曾經的天家廟宇裏,面對神佛時候,我想好的心願突然煙消雲散,腦子裏慢慢的浮現出三個清晰的字,是他的名字。我知道自己怕是躲不過了。從認識開始我就沒有一點點套路,最終也沒有。只可惜現實裏的人終究不是那個人吧,所以我才能和他在夢裏渡過了開心和不開心的,加起來是一個完整的一生。也許我就不該記着那些夢,也不應該執着的尋找一個夢裏的人吧。

牡丹亭讀書筆記8

第一次看元劇,這《牡丹亭》也是斷斷續續地看完的,因為是第一次接觸這種文字,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初次看完之後,感想就是:湯顯祖的文筆很好,他不僅在詩詞方面能夠隨手拈來,在醖釀文字、框架、詞藻等等方面也是有很大文學功底的。其中把杜麗娘的相思成疾,因為情而死去,後又因情而生。寫出了這個敢於衝破“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封建思想;在他的筆下,寫出了杜寶的足智多謀,為官清正,能顧全大局,在聞言妻子被殺,女兒墳墓被掘之後,他並沒有泄氣,而是身為將才,難顧私心,憑他的智謀,勸退了溜金王。柳夢梅,也就是麗娘日思夜想的人,説實話,我是不太喜歡他的,雖然他最後中了狀元,但是我感覺在他的話語間有傲慢的感覺,感覺自己很棒,很萌萌噠,在杜寶面前也覺得他沒大沒小的,用他的話説:“我是你乘龍快婿,你怎麼能這樣嫌棄我一副窮酸相?”只能説你説此話的時候不是時候,人家正在傷心頭中,還有最後爭辯的時候,他那語氣,要是我在場的話我簡直想吼他。在《牡丹亭》,雖然杜麗娘在夢境中石何等的追求自由戀愛,但當她重生之後,我們可以從她的話語看出,她還是離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一思想。

杜麗娘在後院中游園,做了一場夢,夢見書生柳夢梅折柳送她,正情在濃處時夢被驚醒了,自此就得了相思病,一病從春天病到秋天,在八月十五日這個點,她死了,這時候她爹杜寶升去淮安做官,為她在南安府後園建了一座梅花觀,把她安葬在梅樹之下,吩咐老道姑與愛女生前的老師陳最良看墳,柳夢梅因進長安應試,在途中病到了,被陳最良所救,哪曾想麗娘生前畫的春容圖被柳夢梅撿到,柳夢梅每天對着這幅春容圖叫我的姐姐,我的美人的,可想而知,她被麗孃的美迷倒了。麗娘在陰司府裏,胡判官因她是清官杜寶安撫的女兒,着她還陽,她的魂魄與柳夢梅相會,讓柳夢梅助她還陽,不要負她,於是柳夢梅與老道姑商議,尋了個吉日,掘開墳墓,麗娘得以重生。因怕東窗事發不好解釋,他們就逃離了梅花觀這個地方,在途中聽説在選場,柳夢梅就去奔赴考場,而這時候正直溜金王李全騷擾淮揚,放榜之日不知何時,麗娘聽説爹媽在淮揚,要柳郎去打探消息,此去他一口一個是杜寶的乘龍快婿以至於被杜寶送去牢裏。杜寶因平定賊子有功,晉升為平章相位,放榜之日也到了,柳夢梅是狀元,於是倆翁婿開始了辯論,杜寶始終不相信自己死去三年的女兒能起死回生,也不相信剛死去的妻子還在,最後在皇帝一一求證的情況下,賜給他們團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