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散文作文彙總7篇

來源:文萃谷 1.11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作文7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散文作文彙總7篇

散文作文 篇1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

我熱愛書籍,因為讀書彷彿是與高尚的人在對話,我從中獲益匪淺。我仰慕名人嚴謹的邏輯與細膩的情感,在他們的作品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們的精神世界,或喜,或悲。在閲讀時,我感到自己彷彿已經變成了作家的血液,在迅速流動,貫穿每一個角落,而那些文字彷彿變成了細胞,在我的血液中遨遊。我喜歡這種感覺,可以説是迷戀,而令我感觸最深的便是周國平。在他的世界裏,我深深沉迷。

  悲觀

周國平的散文極為細膩,富有哲理。但是現實生活中,命運彷彿對他不公。他女兒出生不久,剛開始牙牙學語,便夭折了。為了表達自己的悲痛、自己的遺憾、自己對女兒的愛與祝福,他寫成了一部回憶錄。我們可以想想,當週國平面對病牀上只會喊“疼”的女兒自己卻束手無策的時候是怎樣的感覺。“心非木石豈無感”,一般人已經臨近崩潰了,何況是心理如此細膩的他。他內心深處將會泛起多大的波瀾?面對自己的至親至愛,他內心將會承受多大的打擊?不知有沒有資格,我想説:“我懂”。

  執著

在他的散文中,我懂了許多的道理與哲理,他有許多作品都勸勉大家人生要有執着的精神。他説悲觀只是一時的,人生總要執着。執着會拯救悲觀,執着在人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決定着人能否有機會來實現人生的價值。生命需要執着,是的,任何生命都需要執着。執着是成功的最基本因素。他説悲觀主義是一條錯誤的路,冥思苦想的人生是虛無的,想一輩子也還是那麼一回事,反而失去了生命的樂趣。但是他也説,並不能一味的執着,這樣也會離智慧越來越遠。當時,我還不懂。

  超脱

我不理解他的那句話,但是我後來明白了。一個人不能一味的執着,這樣便會產生悲觀,悲觀的心理產生愈多,就愈不能執着。這怎麼辦呢?他説就把自己分成兩個,一個讓他去執着,不顧一切;另一個則現實,讓現實去生活,讓執着去追求,超脱一切,變得忘我。

悲觀,執著,超脱,三種因素始終存在着。那便是我心中的周國平。在他的世界,我深深沉迷。

散文作文 篇2

“咚”一聲鐘響,似是從那模糊的遠方傳來,又似是從心底傳出,這似乎不僅是聲音,還是一股意境,如洪鐘,如流水,似剛似柔,或許,這便是“禪”。

中年時期的林清玄曾出過家,不知是什麼原因,但我認為,絕對不是林清玄自願的,沒人會願意去當和尚,或許是被逼無奈,或許是厭倦凡塵。總歸是有原因的。但這也造就了林清玄那充滿着韻味的文章。

林清玄的散文,或多或少,都是帶了點悲愁的情緒,是我的理解出了問題嗎?恐怕不是的,為什麼那麼多僧人,不跳出來寫這些文章,恐怕是因為對滾滾紅塵徹底無望,便轉身遁入空門了吧,或許看透了一切,但對我們還抱有希望,便拿起筆,寫出一篇篇文章,由此來拯救我們,哪怕只是一小部分人。從這點來看,林清玄散文帶來的憂傷之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這是,這只是我個人的理解,林清玄先生可能是有心,也可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但無論如何,至少讓我明白了,我們所行走的世界,是有很多沙子的,雖然是我個人理解,但這,便不正是讀書的真生意義嗎?

一篇《放生的麻雀》講的是作者在林間走過時看見地上的麻雀屍體,經瞭解得知這是近期剛被人從籠中放出,因為忘記了飛翔的動作或是失去了一顆想飛的心,從而落在地上餓死,冷死。很顯然,所有人都能看出,作者在這將麻雀比成我們,而籠子又比做成了什麼呢?是囚禁我們思維的阻礙嗎,我想不是的,這籠子,指的便是那些千篇一律,毫無意義的生活,這會使我們忘記了拼搏,忘記了如何熱血的向前進取!受到了世俗的影響,受得了世俗的囚禁,受到世俗的思維,受到了世俗的行為,如若再不行動,便會像這可憐的麻雀一般,默默的在林間滅亡。

一篇《更恆久的價值》告訴我們,什麼是價值--用的久嗎,實用嗎。追潮流,追時尚,舊東西什麼的,統統拋掉,這便是現在人們的思想,這不也是受到影響的一種嗎?

文章不同,卻同樣有一種看破了一切的無拘無束,林清玄並不指望我們能夠跳出紅塵,這是不可能的,光明在前方,世間路要走,無拘無束的走下去。

散文作文 篇3

《匆匆》是朱自清寫的一篇散文,作者通過吃飯、洗手、遮挽、睡覺等日常生活細節來説明了時間在不經意間一去不復返了,表達了朱自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歎惋和思考。

看完這篇散文之後,我的腦海一片空白。或許,我的反應和朱自清是一樣的。我常常認為,人的一生很長很長,為我們的時間有很多很多,可是,悄悄地算着,人的一生不過最多三萬多天,現在,已有四千多日子從手中消失了,到現在,我連時間的半點影子都沒瞧見。舉幾個例子吧:童年生活的美好時光已從我們身邊溜走了,不知道多少時候我們沉浸在童年的無限美好之中;我們曾見天真的以為,長達六年的國小生會很久以後才結束,這不,一眨眼,我們便站在了國小生涯的盡頭了……我也常常在想,時間到底逃去了哪兒?是風兒把它吹到了天涯海角?還是雨滴把它灑遍了四方?還是薄霧將它帶到了某個地方……不知不覺中,時間又在我的遐想中流失了……時間總是那樣留不住,停不住。它伸出無形的雙手,冷漠的將日曆一頁一頁地往後翻,人們無論用任何力量都無法鎖住這雙手。不管是面壁十年或是曇花一現,在它手中,只是輕輕的一瞬間而已。

時間這條長河,無人能控制它永恆的流動,天地宇宙是它的流域,浩瀚人心是它的河牀。該去的留不住,該來的阻止不到!由此可見,時間是多麼的短暫與寶貴啊!

時間長河緩緩而飛速地流動着,於是——玩耍的時候,日子從笑聲中溜去;寫字的時候,日子從筆尖流過;看書的時候,日子它靈巧敏捷地從一行行字中穿過;跑步的時候,它又隨着輕快的腳步奔遠了…… 時間總在不經意間中消失了……就如朱自清的感慨吧!——我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我不知道,人們是怎樣看待時間的!有的.人不放過一分一秒,努力闖出一番大事業來;而有的人呢?常常沉迷於網遊、賭博中,浪費着自己的花樣年華。前者是真正想在有限的時間裏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才會如此珍惜時間;而後者,是完全沒有意識到時間匆匆無影無聲,所以,才會沉迷於其在無法自拔!

時間帶走了人生的每一場片段,使記憶漸漸模糊。每當

想起哪場片段時,只有在記憶深處慢慢摸索了。有時候,不知怎地,我也總是莫名其妙地想,當時間如《匆匆》裏所描述的一樣來無影去無蹤時,當我們想在有限的生命中幹許多有意義的事而珍惜時間,一切,會不會,只是剩下徘徊中的匆匆無影無聲呢?……

散文作文 篇4

那年頭,一到傍晚,村邊的稻場格外熱鬧。大人們尚在田畈上做事,而稻場上卻被哪位熱心的人掃得乾乾淨淨。各家的孩子爭着將自家的竹榻或竹牀搬到稻場上,橫七豎八地佔據了有利的地方,即有風的地方。竹榻上擺上了剛盛滿了早稻稻米粥的白鐵鍋,一兩盤缺少油水的醃菜和時令青菜。等候大人們回來吃飯的孩子們,穿梭在竹榻之間,睃着這家那家的菜餚。

月亮已掛在東山了,光亮如玉,似可觸摸。田畈裏做事的大人們小魚上水似的陸續來到了稻場。不知是誰家開始了喝粥,稻場上就響起了一片噝噝的喝粥聲。喝完粥,收拾鍋盤碗盞自然是婦女們的事。男人們,此時搖開了蒲扇,話着莊稼農活,天南海北。孩子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追逐和各式各樣的如鬥雞的遊戲,歡笑聲叫喊聲盪漾着,月亮似乎也感動了,貼進了自己光亮的笑臉。

夜深了,月亮也開始西斜,清輝如水。貪玩的孩子,勞累的大人,已經響起了鼻息聲。母親們輕吟着眠歌,哄着嬰兒。月下的稻場如此寧靜,猶如安靜的池塘,那熟睡的嬰兒發出的幾聲夢囈,就像是小魚兒放出的水泡聲。唯有稻場四周,明滅着幾堆煙火,裊裊升騰幾縷青煙。

母親説,那是隔年的紅蓼發出的煙氣,有點辛辣,蚊子聞風而逃。

我那時才認識了紅蓼。她是鄉間比較常見的一種草類。田間地頭路傍,到處可見。每到春天,紅蓼開出幾片綠葉,猶如菠菜形態。到了夏天,中間抽出一穗或數穗白色花柱。秋風起,花柱變紅。我的故鄉,因其地處丘陵,土地貧貧瘠,所以紅蓼花開並沒有見奇之處。

對紅蓼的貼身體驗就是紅蓼的醫用作用。那時節的我們,並沒有現在的孩子們的這樣,有着讀書的勞累和數不盡的禁忌。到了暑假,天地就是我們的世界,穿着個褲衩,山坡,野地,池塘,到處飛奔,上山摘果,下河捉魚。不出幾日,身上就長滿了熱瘡和皰癤。母親並沒有責怪我們。而是尋來了紅蓼,放在石裏搗爛了,熱敷到癤子上,不幾天癤子就煙消雲散了。癤子好了,母親們叮呤不要再到野外了。但母親們的叮囑如何鎖得住我們貪玩的,奔騰的腳步呢?!

這就是故鄉的紅蓼給我的經久不衰的記憶。但紅蓼又委實太平凡了,平凡得在我長大成人後幾乎都忘記了她。

及至我到江心洲工作的時候,看到再一次看到紅蓼。這與故鄉不一樣的紅蓼一下子就就打開了記憶的閘門,勾起我對紅蓼的美好回憶。

江心洲,是奔騰的長江多年沖刷成的陸地。洲上的居民當年也是為逃避戰火或從四方八鄉移居而來,或是流浪的船民定居下來,十家九姓。這些年來,由於交通的落後造成的與世隔絕,使得江心洲亦發的貧窮。洲上的人家青壯勞力悉數外出打工。長江衝程出來的土地,肥沃得冒油。老來無處去,揮鋤種洲地。留下來的盡是老弱殘病的老人帶着沒辦法跟父母外出的孩童,艱難地耕種着土地。江心洲外灘多水港漁汊,是打漁的好場所。一些諳熟水性的漁民也依然不捨身邊的長江。

江心洲上紅蓼長得格外蓊蓊鬱鬱,並很有層次。洲堤是菠菜一樣的紅蓼,越往外灘,因其水多,沼澤地,紅蓼越發長得茂盛,高大,猶如小樹。花開時季,江邊成片的紅蓼抽出紅豔豔的花柱,把江天染紅,把長江打扮得色彩斑爛。漁汛季節,江上的小漁船,常常鑽進江邊的紅蓼叢中歇息着,吸着沼澤地裏的清水,埋鍋造飯,瞅着出江打漁的時機。紅蓼叢,儼然成了他們的家。

於是,我經常在工作之餘,去看紅蓼。初秋,清澈的沼澤猶如明亮的鏡子。沼澤邊,格外高大的紅蓼,似乎爭着要照鏡子似的,擠到水邊,對着水面擺弄着紅色的花柱。頑皮的小魚兒游來,像在欣賞紅蓼的花容。紅蓼的花柱,逗趣一般地點點水面,小魚兒一躍,似要與紅蓼親吻。紅蓼似知性般的輕挑一下花柱,小魚砸出圓圈,知趣一般搖搖尾巴。綠葉嘩嘩,好像發出會心的笑聲,生成了江風,輕搖着紅蓼叢中的漁船。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詩人眼中看到的只是浪漫。洲上的漁民往往難的就是娶妻生子。但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總有一些姑娘千方百計嫁給了漁郎。所以,紅蓼叢中,也常上演着生死相戀的大戲。一位姑娘來到了紅蓼叢,跟後她的父母也千辛萬苦地找來。生生阻隔着這一對戀人成親。抗拒不過父母的一對戀人最終喝了農藥,雙雙倒在了紅蓼叢中。悔不當初的父母的嚎啕大哭聲,就像這身邊的長江,彎彎曲曲,猶似九迴腸。

因此,我就常常厭惡起這片高大的紅蓼來。從前在此聚集的小舟也作鳥獸散。倒是孩童們無所顧忌還常來遊玩。但常常也被父母們叫走。我知道他們是怕那對委屈死的戀人把孩童捉去。於是他們常常就把他們認為最不潔的東西如豬血狗血潑在那裏。這一來,這片的紅蓼反而更加燦爛起來,分明那殉情的男女的鮮血,染紅了血色浪漫。

天地旋轉,四季輪迴,長江依然流淌,日子仍然要過。

六,七月,是長江最為活躍的日子。幾場瓢潑大雨,一夜之間,大水抹去了外灘,江流抵到了屋腳邊。外灘上的紅蓼此時也只在水中拼命地露出來頭來,昭示着那裏曾經有過綠地,有過清澈的沼澤,有過悲歡離合。

戰勝洪水,保衞家園是洲上人共同的意志。洲上一切的一切,都為着這抗拒眼前的湯湯大水。但江水卻由於上游的來水和下游的海水的頂託,依然像螞蟻一樣向屋腳上着。

雨季過去了,最考驗人的意志,卻還是與水相持。在洲上工作的人們最渡過的就是這段日子。每日在大堤上走着,注視着水情雨情,看到的似乎紋絲不動的江流。日頭在頭頂上曬着,江面上,莊稼上,草叢上都發出吱吱的響聲。人,都到了恐懼的極限。

而大水中從容的是白楊樹,它們在洪流中提挺拔着身軀的;從容的還有洲上那些對大水司空見慣的老人們。老人説,等吧等吧,紅蓼花紅了,紅蜻蜓飛來了,這大水就得退了。

於是,我就天天盼望着紅蓼花開。洲堤上的本來長不大的紅蓼因為得到水的滋潤鬱鬱葱葱起來,看葉子中間抽出了一穗數穗白色的花柱,再看江中的洪流似乎也不在發鼓了。

忽然,夜裏一陣初秋的小雨。清晨,洲上的百姓湧到江堤上,看紅蓼花開。是的,紅蓼花開了,白色的花柱一夜之間開得紅豔豔。紅豔豔的紅蓼像一條紅絲帶,沿着江堤伸向遠方。遠遠望去,這條紅絲帶猶如天上的仙女凌空一劃的神帶,生生地阻隔了渾濁的江水。此時,天空中忽然發出嗡嗡的聲音,一大片蜻蜓,是紅色的蜻蜓蜓飛來了,猶如天邊飄過來的一片祥雲。初升的太陽映照着洪荒似的江面,構成了別樣的江上圖畫,令人驚心動魄。

紅蓼開花,蜻蜓變紅,大水老了。洲上人説。是的,大水老了。自此,江水在一天天地不甘心地落下去。老人們説,紅蓼,是一種通了神的花草。

從此,紅蓼真正植入了我的心田。

其實,大地上的花草有哪一株不是通神的呢?

她們,看慣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讀懂了這世界上的滄海桑田,卻依然淡定如斯,花開花落,一歲一枯榮。

散文作文 篇5

小時候,每到過年前,我們便有些興奮的。因為,總在臘月的某一天,定會看到一個戴着一頂舊氈帽的中年人,挑着一個又黑又大的“鐵葫蘆”在村頭出現,口裏喊着:“爆米花囉”,我們實在是受不了這誘惑性的吆喝,便央母親兜了一升白米,帶着幾根柴火去爆米花吃。

舊氈帽把那白森森的米很小心地從“鐵葫蘆”的小嘴上抖落進去,擰緊閥門後,便架起“鐵葫蘆”,在那機器下面添了柴火,便開始運作了起來,那師傅一邊用扇子扇旺那呼呼叫的火,一邊不停地轉搖着那“葫蘆”,還時不時地看看搖把上的壓力錶,我們圍在他的四周,眼巴巴地看着那在火上不斷在滾動的“葫蘆”。時辰一到,坐着的舊氈帽便立了起來,先在“鐵葫蘆”的尾部綁上一個長長的布袋子,然後用腳支住那機器,一隻手握住長柄用力往下一摁,只聽得“砰”的一聲巨響,一股熱浪伴隨着陣陣稻米的香氣便在空中彌散開來,那膨化了的香嫩酥脆的爆米花便從那長長的布袋裏冒着熱氣被倒在了母親早早準備好了的簸箕上,此時的我們便會歡呼着蜂擁而上,用稚嫩的小手捧着熱乎乎的爆米花急急地往嘴裏送,那可愛的胖米粒兒,牙一碰就脆,舌一舔便化,如果是放了糖精的,那便更有一股香潤的甜味兒,那時,那怕就是吃得再多,也總還是感到沒吃夠味,就是年過完了,我們還在“嘖嘖”地回味。成年後,離那爆米花香的歲月越來越遠,雖然現在還常常能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用一個大大的塑料袋,裝着爆米花放在小推車上在叫賣,我也偶爾買些回家,可怎麼吃也吃不出當年的那種味道來。

小時候只是一味的在意爆米花的香甜,未曾想過那“鐵葫蘆”的神奇,現在喜歡敲打些零零碎碎文字的我卻突然莫明其妙地把能爆出米花來的“鐵葫蘆”與寫作聯繫了起來。其實,寫作與爆米花卻是有幾分的神似。

一篇文章寫出來總是要表達某種思想的,思想是文章的精髓和靈魂。像人一樣,如果沒有骨架,血肉再多也無處所依,同樣,如果一篇文章洋洋灑灑的寫將出來,卻不見筋骨,與行屍走肉又有何異?不過是文字的堆砌,或是無病呻吟之後的不知所云罷了,毫無價值的文字,讓人一無所獲,不僅證實了作者的淺陋,更是有罪於讀者的,因為讓讀者浪費了其閲讀精品文章的時間和精力,而浪費別人的時間是最不仁道的,魯迅先生説:“浪費別人的時間無異於謀財害命”。因此,為文貴在立意。要中心明確,言之有物,要讓讀者有感,有悟,有得,才是寫文章的目的。如果思想模糊,內容空乏,如果只是幾個文字在文中翻來滾去,讓人讀之味同嚼蠟,便失去了寫作的意義,會招致自己的不堪,便類似於“鐵葫蘆”裝了主家的白米後,炒來炒去的,最後卻是一聲悶響,倒出來的卻是原來的幾粒烤糊了的大米,那麼這位操作手除了要賠主家的大米外,外帶要賺得幾聲罵的。

“鐵葫蘆”爆不出理想的米花來,不外乎這幾種情形,第一種情形是那容器裏沒有大米,玉米等材料,也就是“肚裏沒貨”,所以,無論怎樣的燒,怎樣的轉,一聲爆響後,放出來的就只能是一陣烘人的熱氣,只博得看客的幾聲鬨笑而已。這就如同網絡文學中出現的許許多多的“假大空”的文章。凡是上過幾天學,認得幾個字的,都敢拿起筆來塗鴉,用文字來附庸風雅,證明自己是文人,文人於己於人都是有幾份灑脱的,這便是中國文人越來越多,而真正的文人卻越來越少的原因。殊不知,寫作是需要真實的材料,真正的學問的,此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得有一個厚積薄發的積累過程。古人云:“閲書百紙盡,落筆四座驚”,“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看來要想用“有神之筆”達到“驚四座”之效,把心沉下去,靜讀萬卷書,這種功夫是斷然少不得的。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先生的自勉聯,便道出了讀寫的真諦:“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

第二種情形是,“鐵葫蘆”的肚子裏倒是有白米等材料,只是機器下面少了烈火的燒烤。沒有烈火的煅燒,沒有內能的膨脹與擴張,無論那搖把轉得多激烈或多優雅,便連最後的一聲響也是沒有的。西方有一個“學者”,嗜讀成性,手不釋卷,逢書便讀,窮其一生,閲盡世間所有文字,可謂“學富五車”,只可惜該先生是一個只進不出的“吝嗇鬼”,臨死也未曾有一字半句留存於世。只知積累,而不知運用,無濟於事,實為一“書蟲”而已,不過是“兩腳書廚”罷了。如此,再多學問又有何用?雞雀常在進食時總要吃些沙石以助消化,而沙石僅從雞胗和雞腸裏過一趟,什麼模樣進去就什麼模樣出來,不像食物,營養被吸收了,廢物排出體外也能成有機肥料,至少肥了一方土,深受土中的小草所歡迎。而沙石還是沙石,乾乾淨淨的進去,卻是帶着臭味骯骯髒髒的原樣出來,很有些像不知選擇,不懂斟酌,不去推敲,不去磨鍊,生搬硬套的作文。吃得再多再好,如果不去消化,不去運動,存於體內或原原本本的拉了出來,於身體是有大礙的。

第三種情形是,貨也有,火也烤,可就是缺乏經驗與技巧,不是轉得快了就是轉得慢了,不是早了就是遲了,總是掌握不了時間,把握不了火候,所以“砰”的一聲,不是生了就是焦了。這樣的情形大多是生手,就像我們這些愛好文字而剛開始學寫作的新手一樣,還沒弄懂如何佈局謀篇,尚不知起接轉襯,該怎樣起承開合,便急不可待地敲着快捷鍵向文檔裏輸文字,鼠標輕輕一點,文章就成了,便有些自得,輕噓一氣:“寫文章原來如此容易!”以為書看得多了,筆動得多了,文章自然也就寫得熟練了,這自然有道理,然而,並非多就能熟,也並非熟就能生巧的,有人十年如一日地從事同一項工作,以為自己經驗很老到,技術很高超了,可是他十年後的做法和十年前的方式沒有絲毫區別,沒有絲毫長進,這就只能説他簡單機械的進行了3650天的重複,是一點成就也沒有的,頂多算是一“匠”,卻是永遠成不了“師”的。更何況有些功成名就的大家,也常常因為過分自信,也有“失荊州”的時候,“善泳者溺,善騎者墜”,名人大家,自相矛盾,筆誤連連,也是常見。

一鍋爆米花沒爆好,不收工錢,賠了米,挨幾聲罵也就了事了,可是對於寫文章,則就大不同,“文章千古事”,所以,對於文字,還得謹慎才是。

散文作文 篇6

晚飯後,按照慣例打開電腦。恰此時,卻被一股破窗而入的涼風迎面撲來,循着窗櫺望去,天色昏暗,似有雨來臨。索性關上電腦,倚窗而立,一任微風輕撫髮際,靜候這場秋雨、惹人間.......

不一會兒,秋雨如約而至。攜着微涼,從光潔的青石板小巷滴落;從搖着櫓的阿婆歌聲中滴落;從青磚瓦房、亭台樓閣中滴落;從案頭一頁詩箋中滴落......那樣柔柔的、輕輕的落進筆底、落進心裏、落進江南水墨裏、落進唐詩宋河中。

江南的雨,總是那樣的輕柔。如同江南女子的笑靨,嬌柔而美好。煙紗雨霧,柔籠嫣然,似幻存真,朦朧的美,恰若初見。忍不住將手探出窗外,雨滴如花,那細雨就這樣輕輕柔柔的落滿掌心,温柔、纏綿而多情。醉了丹青,覆了水墨。微涼的指尖,繾綣一副永不褪色的畫卷。

雲,倚山攜水,聆聽風中的笛音,綿長、悠遠。紅顏,青衫。永遠流傳的神話,不倦的詩篇。誰在斷橋上執傘?誰又在煙雨中等待了千年?輪迴中,古今同影的章節,續寫了人間月缺月圓、離合悲歡。

煙雨,那般空濛。揣摩了多少如煙往事,若隱若現,淡卻不散。煙柳婆娑,於風中、雨中獨舞千絲萬縷的情愫,欲系長久的纏綿。翹首江岸,那些過往的船帆,承載多少婉轉的期盼。楓橋上,萬古幾多斷腸詩句,淺醉輕愁了似水流年。

煙雨江南,終是眉頭心間的一聲輕歎。是滄海桑田中一把收不起的油紙傘。是風弦上,一抹永恆的韻律,淺唱水雲間。

一場秋雨,幾縷炊煙,隱逸多少樓台?誰的吟唱這般穿簾而過?細雨籠煙,雨過花落。一場秋雨一場寒,那些水意,那些幽思,那依稀薄涼,縱向靈魂深處的紅箋小字瀰漫着思念。風聲、雨聲,可否渡心聲?

簾外雨潺潺,望着這纏綿的雨,我想起了你的堅強,你的勇敢。任憑病魔纏身,你依然堅持着你的事業、創作着一首首動人的詩篇。品讀着你感人的詩句,肝腸寸斷。惟願與你相依在光陰中,捻過時光的波瀾,清幽的、慢慢的在指尖流淌、細數流年。

秋雨還在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無心於任何事,只想這樣靜靜的望着窗外,希望我的心聲可以穿過雨簾,借每一個雨滴,串織着對你的思念與祝福,温潤心靈、安慰憂傷,化作萬語千言,在煙雨中瀰漫心香一瓣和深情幾許。

守一窗煙雨,讓心靈靜靜徜徉,尋覓撿起片片剪影,輕輕展開,於唐詩宋詞中找尋你的模樣,於平平仄仄中追尋你的蹤跡。那些唱過的歌、流過的淚、走過的路、經過的事、遇到的人,珍藏於心,每每回憶,便是滿滿感動。

雨,是一種穿透歲月的美麗。面對人生煩憂,不亂於心,如雨淡然微笑,從容處之,是一種最美的姿勢。面對時光荏苒,不困於情,如雨櫛風沐心,踏歌而行,是一種最美的情懷。面對生命起伏,不惑於世,如雨用心經歷坦蕩如滌,是一種最美的優雅。

雨還在悠悠的彈唱,只為有心之人飄灑,只為用心之人釋然,只為唯心之人傷懷。風弦之上,滌盪心靈的音符,穿街走巷的煙雨,向這古老的江南小鎮敞開了多情的懷抱,洗盡鉛華,萬物清新。

天青色等煙雨,若可以,將我留在江南煙雨裏,留在唐詩宋詞裏,等你......

散文作文 篇7

漫步於涼亭之中,手提酒壺,獨自飲酒。看明明月光透過朦朧的樹影,灑向了大地。昨日的貴妃捧墨,力士脱靴,是何等的虛無縹緲;今朝的落魄又是何等的難以置信。你遙望頭頂上的明月,又俯首看地上的白霜,幾日之隔,輝煌已成往事。你不甘,低聲説了句:“行路難。”看着你疲倦的面龐,我終於懂得了你在官場懷才不遇的激憤,對人生前途的不甘,也終於懂得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真正含義。

披着春花秋月,默默的登上西樓,看那輪如鈎的月亮掛在蒼穹。那些雕欄玉砌應該還在原處吧?只是換了個主人而已!從一名至高無上的君主淪落為了他人的階下囚,這是何等的恥辱啊?你愁於今朝的落魄,又悔於昨日的不理朝政。那往日的些些許許宛如流水落花,隨着春天一同逝去,處境從天上跌入人間。你説“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一江的春水又何以帶走你滿腔的悔恨與憂愁呢!從你那憂傷的眸子裏,我終於讀懂了你對逝去歲月的追悔;對往日毫無意義生活的追悔;也終於懂得了若不珍惜現在,將來獲得的只有無盡的悔恨。

夜深人靜,窗外的風呼嘯而來,撲打着空曠的庭院,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你躺在牀上聽窗外的風雨,夢裏回想起戰爭時的衝鋒聲,真想衝上疆場去為國效力!你日日盼望着祖國統一,可是歲月不饒人,沒等到全國統一你就病了。臨走之前,你囑咐兒子在中原統一的那一天,一定要“告訴”你。我看着那首《示兒》,淚水盈滿了眼眶。這時,我終於懂得,祖國的利益高於一切;我終於懂得,要像你一樣:自始至終都要愛國。

回眸歷代文人,我從他們的詩詞歌賦中,悟出了許多道理。從李白身上懂得了積極和樂觀,從李煜身上知道了珍惜現在,從陸游身上學會了熱愛自己的祖國。這一切的一切,在這一刻,我終於懂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