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文萃谷 1.56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要怎麼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5篇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

每代人之間都有隔閡,可這隔閡卻又説不清是什麼,導致我和爸爸交流時總有一層膜,怎麼捅也捅不開。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後,我們的隔膜似乎一下子灰飛煙滅了。

以前,我考試沒考好,可不知為什麼,我就是不想跟爸爸説,不知是出於我的自尊心,還是我已經長大了。爸爸也漸漸發現了,我心裏的小祕密已經很少有他知道了。倒是老師、同學瞭解的我很透徹。

爸爸和班主任聯繫後,班主任對我説:“孩子,爸爸媽媽才是你最親的人啊!同學老師和你再好,也是外人,如果你對爸爸都敞不開心扉,那以後你們會形同陌路的啊!”聽了老師的話,我心裏的加鎖打開了。可就算這心靈之牆可以拆除,但山和水都是牆,天和地都是牆,時間和空間都是牆,命運是無窮的限制。但我相信,只要找到合適的方式,這牆再堅不可摧也終會坍塌。

直到我讀了《親愛的安德烈》後,我的心才完全打開,對爸爸能夠坦誠相待,我知道,現在的我是一個嶄新的我,我和爸爸還要重新認識,不過,在這段時間裏,我也發現爸爸與以前不同的地方。比如:他的臉千變萬化,能夠在一瞬間就變臉,可把我逗得哈哈大笑,這時,他也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有時,我會獨自坐在窗前,回想着和爸爸發生的點點滴滴:和爸爸做遊戲時發出的“呵呵”笑聲;對爸爸耍小脾氣時的姿態;做錯事被爸爸訓斥時的場景……這些都是我童年裏最珍貴的時光。

我知道,日後的人生旅程,當然還是要飄萍離散,但人生哪有恆長的廝守?但是這幾年的快樂時光,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滿懷,我,還奢求什麼呢?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2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兒子安德烈用三年時間互通書信的結集。36封家書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認真”;龍應台“有八分認真,二分知性懷疑”。安德烈對龍應台“嘲笑有加”;龍應台對安德烈“認真研究”。

在書中,安德烈對人生對未來的迷茫,對自己深信不疑的信念的堅持,我也曾經深切的感受到,可是幸運吧如安德烈,他能有如此通情達理的母親和他平等的交流。聯想到最近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中家長和子女的交流,卻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方法是否有很大的不足,恰逢最近母親節來臨,很多人都在朋友圈上曬出對母親的關心,可是落實到現實中,有多少人在平日的生活中真正的關心母親和我們的親人呢?交流和溝通,帶著最大的誠意和坦誠和我們的親人交流和溝通,才是我們互相之間架起最平坦的橋樑的唯一方法。

通過此書,龍應台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長的南部小漁村,敍述了貧窮而缺乏養分的環境,讓她學到對弱勢的同理心與悲憫;敍述了安德烈如何捍衞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電影,並且如何從60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叛逆出一種值得深思的價值;在敍述這一對母子在面對該為中國隊、德國隊加油時,拉扯出關於國族認同的辯證;更多的是一種相濡以沫,對於理性,對於文明正義,對於教養的理直氣壯,超越母子的輩分關係。通過兩種不同生活背景的人的兩種價值觀的碰撞、磨合,增強了兩代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信任,從而在“代溝”上架起一座橋樑。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3

其實我一開始並不願意看這本書,因為裏面只是一封封枯燥無味的信。比不上小説的奇異有趣,漫畫的絢麗多彩,笑話的誇張搞怪。總之,自從它被買回來,我甚至壓根兒沒正眼瞧過它,直到曾老師要求帶。

課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幾段話,心中的興趣不由得濃了一分,那類似獨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來。於是我翻開了它。

直至看完一遍,我還有些發愣,一對母子從原本的哪怕有時間坐在一起也沒話説變為幾乎無話不談靠的是這一封又一封的信?我細細地回想,從商討獨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興趣的是哪一段?哦……

記得有一封信講了旅遊景點的人只看錢,為了賺取最大的利益把許多人思象中寬廣遼闊永無邊境的草原象圈搖錢樹一般圈起來賣票收錢,進入了,照相業要收錢。當時我也説不出是什麼情緒,他們有錯麼?沒有。他們的景點收錢時應該的,可我仍覺得心裏不暢快。再看到後面的寺廟中的僧人們手上沾着香灰便開始數那油膩膩的錢,這……我覺得什麼信仰各方神聖的都不神聖了,他們只是信仰錢吧?!我覺得噁心,特別的噁心。

再看後邊,龍應台與安德烈對於很多事的不同看法,一方代表中國文化思想,一方代表德國,或直接説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少年——一個國家的新鮮血液吧。它們對於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如一箱蘋果,龍應台或説是家長認為應先吃快壞的,這樣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説是少年認為應先吃新鮮最好的,不然豈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壞的?

我看了覺得很有趣,這些信中所言幾乎是我和媽媽之間故事的一個影子。我嘗試着用書中所表露的方法與媽媽相處,果然少了很多麻煩與不快。

總而言之,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不但學會了與父母相處,還學會了許多事情。希望我與媽媽能與書中的母子一樣,一步一步地走近。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4

今年暑假在媽媽的推薦下,我選擇了龍應台的人生三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和《目送》來閲讀,其中令我感觸最深的是《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

《親愛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龍應台和她的兒子安德烈兩個人之間的36封家書。我和媽媽一起認真地閲讀了這本書,讀完後,我們還互相交流了感想,讓彼此更加了解了對方的想法。就如同龍應台所説的:“我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他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讀了這本書,我第一次站在媽媽的角度理解了媽媽的良苦用心,媽媽也開始站在我的立場上認識了我的世界。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這句話是龍應台寫給她兒子的,我跑去廚房問正在做飯的媽媽:“如果我以後沒有你們所期望的那麼優秀,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學,長大後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過着平庸的生活,你們會不會對我很失望,很討厭我?”

媽媽聽了我的話之後很驚訝,放下了手的活,耐心地對我説:“孩子,你是我們的女兒,無論以後你選擇了哪條路,我們都會支持你。你不用與別人比,而是應該與自己較量,不管你是否有成就,只要你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拼搏了去爭取了,超越了自己,你也就會無怨無悔了,我們就會很開心,失望可能會有一些,但你永遠都會是父母的寶貝父母的驕傲啊!”

爸爸媽媽才是世界上最懂自己、最愛自己的人啊!其實媽媽説的話與大作家龍應台所寫的又有什麼區別呢?

‘平庸’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安德烈,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自己’二字。因此,你當然更沒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為了符合上一代對你的想象而活。”讀到這裏,我似乎更加理解了媽媽的內心。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也經常與媽媽談心,但經常不歡而散,總是聊兩句就吵了起來,因為媽媽總是不自覺地把話題轉向了學習或會考,我聽多了就很不耐煩,就與媽媽爭辯,媽媽的脾氣也很急躁,所以我乾脆就不聊了,然後誰也不理誰。其實我也能理解媽媽,因為父母的急躁也是由現在的社會風氣決定的,爸爸曾給我説過:“其實不是我們想逼你,而是現在的社會就是如此。如果你不學習,而別人在學,你就會在這場競爭中被別人淘汰,被這個社會拋棄,將來你就不會有好的工作,爸爸媽媽陪不了你一輩子,如果有一天,父母離開了你,我們只是希望你能有一技之長,不需要依賴任何人,靠自己的能力,快樂的生活下去。”同樣的,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類似的一段話:“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在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和媽媽心平氣和的進行了一次心靈溝通,我發現媽媽的觀點,幾乎和龍應台的觀點如出一轍,通過龍應台寫給安德烈的信,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媽媽也向我道了歉,檢討了自己,因為她通過安德烈寫給龍應台的回信,第一次進入了我的世界,原諒了我的叛逆。

我又帶着一顆感恩的心,重温了這本《親愛的安德烈》,也正是這本心靈雞湯般的家書,讓我和媽媽又一次認識了彼此!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5

又過了一段日子,又讀了一段時間,又多了一些思考,我又要開始寫讀後的感受了。

我覺得《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震撼是這本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和我一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非常羨慕他們這種真誠的沒有絲豪障礙的交流,希望我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開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訴他們我們的思想,告訴他們我想想要的是什麼,然後聽他們説説他們喜歡什麼,他們希望什麼,最後我們可以互相交流,明白各自的難處和各自的目的。

我覺得,其實用書信交流是一種非常棒的交流方式。書信中的交流沒有當着正面交流的拘束感,在信中的言語都是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受,你可以大膽的説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煩惱,也可以向他們表達自己的不滿。這樣父母可以更加深思熟慮我們的感受,然後明向我們在這個時期的煩惱,懂得我們之間存在的代溝,他們會給我們回一封帶着他們愛意的信,我們也就更能時白他們的期望,良好的溝通就此建立,這真是令人羨慕的一種方式。

這本書給了我許多的啟示,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書,我要把這本書推薦給父母,讓他們也認真讀一讀。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6

十幾歲的時候讀《野火集》從此知道了龍應台,知道了原來有這樣一種寫作方式,有這樣一種批判精神可以通過筆端展現出來。還記得當時的震撼,以及在無數次的作文中給我的啟示。很敬佩這位女性,可能比起魯迅比起更多的犀利筆觸,龍應台是温和的,但她卻實實在在地活在我們這個世紀,就在我們的身邊,所以更覺得親切,覺得真實。帶給自己更多的尊敬。

用了一天讀完了《親愛的安德烈》,給我的最大震撼是書中那些關於父母與子女的溝通的描述,那些在我這樣的中國孩子看來新奇無比的教育且見解獨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個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爛漫的安德烈更是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書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滿了樂趣,他喝酒、聊天、聽歌、開Party、旅行……,簡直是五光十色,豐富多彩,再來看看我們學生時代的生活:早早地起牀、匆匆忙忙地上學、沒完沒了地做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習班……,即使偶爾也有短暫的放鬆和娛樂,也大多是來去匆匆,蜻蜓點水,從來無法盡興,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愜意差得何止十萬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媽媽龍應台來安慰他,而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卻往往收穫的是家長和老師的聯合斥責;安德烈成功時,媽媽、弟弟和朋友會為他送去衷心的祝賀,但我們取得的成功卻永遠是理所當然,不足為奇,甚至在老師和家長眼睛裏永遠是那樣微不足道,與他們的期望相距甚遠。……這難道就是東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嗎?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獨立宣言》中總結歸納出一個非常精闢的結論:歐洲人看人是看年齡的,只要滿十四歲了,連老師也要用“您”來稱呼學生。但是,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卻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齡,而是刻意的去強調輩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經長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媽媽或是老師身邊,他的身份就永遠只能是“孩子”,永遠不能得到尊重,永遠只能選擇服從。難道在中國人眼裏,孩子只能算一個成人們隨身攜帶的物件?中國人之所以不肯尊稱一個14歲以上的少年為“您”,僅僅是為了保全那點少的可憐的面子嗎?順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發現了一點,那就是中國的父母在誇讚孩子時總是對他的父母説:“你的兒子真厲害!”,“你的女兒真棒!”……諸如此類,真是可笑,這到底在誇誰呢?別以為對方是“小孩”就可以剝奪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資格獲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對待,難道所謂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適用了嗎?!由此看來,在東西方在對待孩子的觀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除此,令我感到驚奇的是,一個18歲的孩子可以有這麼深的文化底藴,思想境界和人文關懷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的。他的那顆温柔感恩的心時刻縈繞在我的心頭,他的對於高尚生活的嚮往讓我羨慕。看了他的文章,我才知道原來港大的學生也和我們內地的學生有異曲同工的地方,英語看和讀沒問題,但是根本無法交流。看了他的文章,我對歐洲開始嚮往,嚮往每間咖啡館的靜謐,嚮往在那裏和三五好友悠閒的生活狀態,和內心的平靜,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注更多的東西,比如藝術比如環境比如貧困比如真正的生活。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7

在我看過的書中,最喜歡的收穫最大的是《小故事大道理》。

讀了《小故事大道理》,我從中體會到:即使是出身在一貧如洗的家庭裏,即使是過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我們也不要泄氣,不要因為自己的窮相自認倒黴。其實,努力可以改變一切,努力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努力能托起明天的太陽。

這本書中有個小故事叫《成功只與努力有關》,給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故事寫了一個叫施瓦辛格的人,他出生在很貧窮的環境裏,很羨慕來自美國的商人,因為他知道只有他們才能吃得起比薩和牛排。有一次,商人意外碰上了施瓦辛格,商人見他勤勞善良,便邀請施瓦辛格去美國豪宅一遊,在游完豪宅後,施瓦辛格讚歎道:“您真了不起呀!”商人卻説:“這沒什麼,只要你肯付出努力,你也能夠擁有我現在有的一切。”“這不可能吧!我家這麼窮,還沒有美國國籍。”施瓦辛格半信半疑地説。“努力與這些都無關,只要你去努力,就能做得到。”施瓦辛格聽了這句話決定去美國闖蕩一番。後來他終於成功了,有很好的事業,家財萬貫。

這本書告訴我們做什麼事都要努力,如果遇到困難也不要放棄,而要勇敢地往前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我現在還是國小生,我們的任務是學習,當然,學習也需要努力。

是啊,人生要有奮鬥的目標,朝着目標去努力,努力不會白費,終有苦盡甘來的一刻;雖然有時付出的努力與收穫的成果不相等,但如果不努力,會一無所獲的。

大家都去看《小故事大道理》吧!學習其中的道理,並用在實際生活中,成功之門將會為你打開。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8

一本好書,會讓你感動,會讓你有空靈飄逸感,會讓你百看不厭,會讓你捧腹大笑閲讀作為人類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自有書籍文字伊始,人類就在閲讀中傳承着文化,開啟心智。而一些經典名著的閲讀,更是人類思想文明的精華,值得後人去研究,發現。

《親愛的安德烈》是一本適合闔家觀賞的書籍,母親可以從安德烈的字裏行間知道現在的同齡人的孩子心裏在想什麼;而年輕人,站在安德烈的角度,看着龍應台那一封封飽含關心與愛護的回信,也許對父母會有更多的理解。

“也就是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這句話印在《親愛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當我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覺得非常奇怪:一個兒子對自己的母親説這樣的話,難道不怕她傷心麼?後來我才明白,安德烈不過是想擁有一個成年人應當擁有的自由,只是他的言語比較直率罷了。東西方文化對自由、獨立的理解的巨大差異使成長在德國的安德烈對自己的中國mǔ親有着諸多不滿和疑惑。

那自由又是什麼呢?難道就是書中提到的“性、藥、搖滾樂”?絕對不是。如果整天沉浸在那樣的“自由”中,只會使人不斷地墮落。所以安德烈也説,“性、藥、搖滾樂”只是一種隱喻,暗指生命中的種種樂趣。我想安德烈所想要的自由,應該就是每天都能感受到這種樂趣,並且無憂無慮地去享受。

是啊,誰不想擁有自由,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青少年,在即將成年的時候,在似懂非懂之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得到自由後能很好地guǎn lǐ好自己的?我覺得應該不多吧。畢竟自控能力可是一項極其高深的技能。所以也才會有那麼多人覺得自己擁有的自由是父母的施捨。可是反過來想想,當我們成為家長後,我們會不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100%的自由嗎?有責任心的人一定會説“no”的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9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着最親密的關係,卻因為代溝、矛盾、溝通等問題,可能有着很深的隔閡,而且可悲的是,往往在發覺之後想改變卻總是束手無策,似乎除了唉聲歎氣就只剩下徒呼奈何了。

原因在哪兒呢?如何解決?本書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本。

曾見到有書友評論説本書裏説的事情都很瑣碎,瑣碎到讓他無法忍受。對於他的説法我很理解,但不能接受,因為他只看到了表面的細節,並沒有看到背後的深層次意義。

龍應台和她的兩個兒子安德烈、菲利普,有着天然的巨大文化差異,思想和觀念上的不和諧甚至衝突很多,而且由於和丈夫離異,與兒子們遠隔重洋天各一方,在這樣的局面中,保持對孩子的良好了解和與他們的深刻溝通幾乎不可能。龍不簡單,用與兒子共同出一本書的方式,與兒子展開了為期三年的公開交流,使得處於思想關鍵成長期的兒子對自己完全敞開了心扉,把所有大大小小的思想動態和認識都拿出來與媽媽討論,因而成就了一本直擊心靈的好書。

作者對事物的看法很深邃,書中的一些表達也很豁達很超脱,比如對成長、老去、死亡的看法,很有學者風采和智者風範,啟迪心靈催人深思……

好書是要用心靈來感受的,執着於表面的事物根本無法理解,得不到應有的收穫,我們需要的是深入理解、融入進去……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0

1、我也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就,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2、思想需要經驗的積累,靈感需要孤獨的沉澱,最細緻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

3、你需要的伴侶,最好是那能夠和你並肩立在船頭,淺斟低唱兩岸風光,同時更能在驚濤駭浪中緊緊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換句話説,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須應付的驚濤駭浪。

4、所謂父母,就是那不斷對着背影既欣喜又悲傷,想追回擁抱又不敢聲張的人。

5、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個階段,早就過去了。父母親,對於一個二十歲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棟舊房子:你住在它裏面,它為你遮風擋雨,給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會和房子去説話,去溝通,去體貼它,討好它。搬家時碰破了一個牆角,你也不會去説“對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視若無睹的住慣了的舊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後,你才會回過頭來,開始注視這沒有聲音的老屋,發現它..

6、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各人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壓抑。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孤獨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越走越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

7、你知道嗎?象棋裏頭我覺得最“奧祕”的遊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8、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第一,給你意義;第二,給你時間。你的工作是你覺得有意義的,你的工作不綁架你使你成為工作的俘虜,容許你去充分體驗生活,你就比較可能是快樂的。 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9、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也不必了。 雖然心中有愛,但是愛,凍結在經年累月的沉默裏,好像藏着一個疼痛的傷口,沒有紗布可綁。 多少父母和兒女同處一室卻無話可談,他們深愛着彼此卻互不認識,他們嚮往接觸卻找不到橋樑,渴望表達卻沒有語言

10、你將來會碰到很多你不欣賞、不贊成的人,而且必須與他們共事。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這人可能是你的市長或國家領導。你必須每一次都作出決定:是與他決裂、抗爭,還是妥協、接受。抗爭,值不值得?妥協,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現實之間,很艱難的找出一條路來。你要自己找出來。

11、設想一個跑道上,有人正在跑五千米,有人在拼百米衝刺,也有人在做清晨的散步。你要看你讓自己站在那一條跑道上。

12、農村中長大的孩子,會接觸更真實的社會,接觸更豐富的生活,會感受到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種原始的,正面的價值觀——那“愚昧無知”的漁村,確實沒有給我知識,但是給了我一種能力,悲憫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後面對權力的傲慢、慾望的囂張和種種時代的虛假時,仍舊得以穿透,看見文明的核心關懷所在。

13、無法表達自己的人──不論是由於貧窮,或是由於不自由,或者單單因為自己心靈的封閉,而無法表達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為我覺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們敢用這種字眼的話,其實就是自我的表達。

14、一半的人在讚美我的同時,總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機會學習如何“寵辱不驚”。至於人們的“期待”,那是一種你自己必須學會去“抵禦”的東西,因為那個東西是最容易把你綁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説話,傻就不裝聰明。你現在明白為何我推掉幾乎所有的演講、座談、上電視的邀請吧?我本來就沒那麼多知識和智能可以天天去講。

15、安德烈,我們自己心裏的痛苦不會因為這個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變得微不足道;它對別人也許微不足道,對我們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絕對的,真實的,很重大,很痛。 你應該跟這個你喜歡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訴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訴你。我願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報告”,那就是,人生像條大河,可能風景清麗,更可能驚濤駭浪。

16、母親想念成長的孩子,總是單向的;充滿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願景,眼睛熱切望着前方,母親只能在後頭張望他越來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線有多遠,有多長,怎麼一下子,就看不見了。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1

這是散文隨筆,一本關於異國文化探討的書,通過書信方式討論中西文化的差異,也是關於兩代人的書,母子間思想的交流與碰撞,感動無數親子關係存在隔閡和困擾的讀者,給欲弭(米)平代溝,跨越文化差異的讀者提供新的思維方式。

對於安德烈,多數人應該是羨慕的。父母給他提供優越的教育環境和豐富的物質基礎。當談到香港和德國文化時,香港人工作日除了上班還是上班,行色匆匆,德國人截然相反,他們存在很多的咖啡館文化,品味生活暢談人生和朋友間深入交流,我想這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家庭經濟基礎之上的。在中國,不是國人不懂享受而是沒有資本。如今有經濟實力的人都移民,雖然有他們自己的原因,但為了享受更好的福利待遇,過更自在悠閒的生活也包含在內的吧。

書中還處處道出人生哲理:“安德烈,你我常玩象棋。你知道嗎?象棋裏頭我覺得最“奧祕”的遊戲規則,就是“卒”。卒子一過河,就沒有回頭的路。人生中一個決定牽動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另一個偶然,因此偶然從來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我發現,人生中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這是一本值得多次閲讀的書,人生階段不同悟出的道理解放的思想會不一樣。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2

這本書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書櫃裏看到的,姐夫是一個高中的語文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説他的學生看了都很有感觸。拿回來看了之後還真有不少收穫。

這本書主要是講安德烈十四歲的時候,龍應台離開歐洲,回到家鄉,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長。等她卸任回到兒子身邊,安德烈已是一個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歲的小夥子,坐在桌子另一邊,有一點“冷”地看着媽媽。他們是兩代人,年齡相差三十年;他們也是兩國人,中間橫着東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沒關聯,但龍應台必須要認識成熟的大學生安德烈。於是,母子倆用了三年時刻互相通信。龍應台“認識了人生裏第一個十八歲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認識了自己的母親”。收入此書的的三十多封書信,感動了無數被“親子”之間隔閡與衝突深深困擾着的讀者。本書為讀者弭平代溝、跨越文化阻隔、兩代人溝通交流帶來了全新的思維和方法。

平時生活中也聽到很多w家長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發奮,而孩子們也抱怨家長不明白他們,甚至覺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後了,跟不上時代,從而引發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還離家出走。

在我身邊就有一些很真實的例子,因此看到這本書我就特有感觸,好像是把鑰匙打開心中的鎖,正因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不合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傷害,親人變成敵人真的讓人無法想象。從這本書中我看到到了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我想這是此刻很多中國家長很難做到的,他們往往以愛的名義去剝奪孩子的自由,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孩子,因此就就應聽他們的,否則就視為不聽話,不懂事。

我個人覺得這反而會讓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會覺得壓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發奮都是為別人,很被動,當這種壓力超過必須的限度就會選取逃離,也就引發了一系列的杯具。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難説誰對誰錯,只是缺少相互明白、相互尊重,其實人與人之間都就應做到這一點。在這本書中還讓我看到了兩個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現,就會有很多意外的收穫。期望這本書會給你們也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感覺。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3

我和媽媽差了23歲,對同一個問題的看法有時會產生很大的分歧。

所以我在想,我要和我的孩子年齡差距縮小到多少,才不會使兩代人的代溝變得不可跨越。

媽媽對我實行放養政策,可是問題太多了,比如:懶惰。

所以我在想,以後我該對我的孩子進行怎樣的教育方式,才不會害了他並不會讓他覺得我是為了他好。很矛盾。

現在多少孩子在抱怨家長打着為了他/她好的旗號,抱着不重複的補習班、吃着不重名的營養品,而我,不希望我的孩子會這樣抱怨我。

母親龍應台與兒子安德烈這36封家書是離開兒子多年的母親再回到兒子身邊後,發現兒子早已經長成了與小時候完全不同的、有着獨立人格的成年人,她極度的不適應。她想與兒子溝通,又不知道自己該説什麼才能將兩人的談話深入、長久的持續下去。

這就是兩代人的代溝,這樣的事情不管在哪個年代都會發生在兩代人身上的。龍應台急切的想要和兒子同步,想要認識這個十八歲的安安。

十八歲,對於有些孩子和父母來説,成為一道無法跨越的鴻溝。文章開頭這樣説:“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藉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彷彿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進這個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沒有關係,但是我可以認識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認識這個人。”

龍應台是充滿智慧的母親,明知孩子會跌倒依然選擇了放手的母親,她知道成長的陣痛必須由孩子獨自去承受,任何人都無法包辦和代替,因為一旦越俎代庖,孩子就沒辦法自己長大。而當今社會中許多父母更多地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明確告訴自己的孩子該做什麼、怎麼做,本意是好的,可孩子長大後,卻離不開父母,缺少一種獨立自主的能力,缺少自己的獨立思想,不敢也不願去表達自己的思想,所以安德烈是幸運的,有這麼一位開明的母親,有這樣能夠表達成熟思想的渠道。青春是否應該叛逆?這裏的叛逆並不是外在的桀驁不馴,意氣用事。龍應台與安德烈在彼此溝通的過程中,其實也就是揭掉了彼此年代文化的面紗,還原了各自內心的真實所需、所感,這樣的交流產生了真正的互動與價值。安德烈成長在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文化的差異性在他的成長環境中顯然不甚稀奇,他在充滿活力、叛逆的環境裏,讀書、郊遊、交友、戀愛等等,作為母親既不盲目認同,卻也會中肯地鼓勵讚許,甚好。

安德烈在十八歲的時候在告訴自己的母親,將來就做一個普通人。其實普通也只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隨着孩子年齡的長大,還有孩子的認知、價值觀、世界觀念的成長,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長,才能緊跟孩子快速成長的步伐而不會被孩子遠遠的甩在後面很遠。就像龍應台説的“認識一個十八歲的人,你得從頭學起,你得放空自己。”

母子關係猶如放風箏的人與風箏。風箏總想飛得高一點再高一點,最好能夠掙脱引線。放風箏總是處在矛盾的狀態,希望他飛得高一些穩一點,卻不肯放手,把引線扯得緊一些再緊一些。也許這就是最好的方式吧。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4

這段時間利用午休的時間重讀完此書。值得反覆重温的一本書,特別是作為母親的角色。我也在想,當孩子十八歲成年後,我有沒有可能這樣與孩子暢所欲言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其中有一封讀者來信深深觸動了我。”人生的弔詭就在這兒,當時急於想逃脱的,往往是現在追憶或追悔的。“這段時間頗有這樣的感受。看着兒子的模樣,心裏想,怎麼不知不覺就長大了?還記得有一次,我出差回家,他躺在牀上看到我,在牀上高興得打起滾兒來,嘴裏還喃喃自語到,”媽媽回來了!媽媽回來了!“(心都化了。)這樣的軟軟的小不點兒只在記憶中了。”我們誰沒有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過遺憾呢?如果錯過了他們童年或青少年期的任何一段,何不謙卑的感恩,幸好還有下一段。然後給孩子這個階段所需要的。“是的。我以後更要學習的是--放手。

另外還有一個體會,這麼多家書絕不是婆婆媽媽的拉家常,內容涵蓋了對政治、民主、文化、藝術、人生等多方面的探討。也讓我意識到,要有一個優秀的孩子,優秀的母親是多麼的重要!

《親愛的安德烈》讀書筆記15

最近我讀了龍應台的《親愛的安德烈》。龍應台離開德國4年後重新與兒子相見時,兩人已從親密變得陌生。為了拉近兩人的距離,龍媽媽提議兩人通信,於是這本書便誕生了。這本書講的是龍應台對於已經成年的孩子漸行漸遠的那份不安,那種迫切想要溝通與瞭解的心情。通過書信使他們母子更好的瞭解彼此,就像安德烈在信中説的?謝謝你給了我這個“份”——不是出書,而是,和你有了連結的“份”。

在這本書中,大多數書信都是母子兩人在同一問題上的不同看法,比如民族信仰、價值觀、社會道德到文化生活、問題意識再到世界觀、人生觀,他們母子倆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經歷反映出來了不同的理念。

龍應台生活在一個封閉的海邊的漁村裏,她的十八歲是一九六九。而安德烈的十八歲,網絡讓他們擁有廣泛的知識,社會富裕使他們習慣物質的追求和享受,十八歲的他生長於德國,除了身上尚流淌着來自於母親的中國血統,其他方面已經很難和中國扯上什麼聯繫了。這樣不同的生活環境讓他們有了不同的認識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龍應台那一代人,他們心有太多的不信任,太多的不屑,太多的不贊成,對於我們的所謂國家,尤其是一些自稱代表國家的人。而生活在德國的安德烈,因為歷史的原因,在他們這一代人身上,真的很少受愛國宣傳的影響,逃避?國家?這個東西。

安德烈作為交換生來到香港,他認為香港沒有文化就因為香港沒有可以讓人坐下來靜靜地聊天的咖啡館。酒吧跟咖啡館在歐洲,其實就是小區文化,他認為香港人永遠在趕時間;而在龍應台卻不這樣覺得,他認為香港是有文化的。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得到的結論也是不一樣的。

他們母子倆在很多方面都有分歧、代溝,他們彼此有不同的思想。龍應台給他的兒子足夠的自由,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問題上各抒己見,沒有對錯,他們相互尊重對方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龍應台不像是安德烈的母親,她更像是安德烈的朋友,她無權強令他做什麼。龍應台這樣的態度是的她的兒子可以肆無忌憚的發表自己的看法,她也因此更好地瞭解了自己的兒子的想法、人生觀和價值觀。

安德烈在一封信中寫到?是不是所有畢業的人都會感到一種慢温温的留戀和不捨?我要離開了,離開這個我生活了一輩子的小鎮我的家。我開始想,我的家究竟是什麼呢?最重要的不是父母,是我的朋友。龍應台不但沒有怪他,反而很理解他,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她説:?我很歡喜你心中有一個小鎮,在你駛向大海遠走高飛之前。這種寬容、這種理解是的他彼此瞭解的更深,更安慰了迷茫中的安德烈,給了他正確的指引方向。而當安德烈失落的時候,她會安慰他,鼓勵他。然而安德烈卻不覺得他很幸運,他對他的母親説:你到今天都沒法明白:你的兒子不是你的兒子,他是一個完全獨立於你的‘別人’!

不同的成長和生活背景使得龍應台和她的兒子有着不同的國家和教育背景,他們對世界有着不同的認識,對人生有着不同的理解,他們存在着代溝。龍應台用書信的方式瞭解兒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價值觀,放下作為長輩的架子,以一個朋友的方式與兒子交換彼此的想法,沒有批判、沒有責怪,更多的只是理解和反駁,還有安慰。

我想成長生在中國,我知道這是我們一般的中國父母不能做到的。希望所有的父母與孩子之間都能夠認識距離、彼此溝通,要知道:一切平等的對話必須建立在互相瞭解的基礎之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