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善為鄰的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86W

小時候,經常能聽見鄰居們吵架。

與善為鄰的散文隨筆

原因很多,也很離奇與好笑。比如説,張家人一大早發現家門口有一隻死老鼠,於是就一口咬定那隻死老鼠是隔壁前些天發生過口角的廖家人扔到家門口的。廖家人則否認向張家扔老鼠的行徑。張家很生氣,廖家也很生氣,於是當天兩家人能拋下田地裏的活,別的什麼都不幹,就站在自家大門口對罵一整天。罵的很難聽,很不留情面,罵得滿臉通紅,羣體罵累了就輪流罵,場面很壯觀。

兩家人吵架的聲音能從村頭傳到村尾,其他人家不用出門就能憑着聲音猜出當天是誰家跟誰家起了爭執。於是有去勸架的,有去看熱鬧起鬨的,也有默默路過然後回家以此為例來教育自家孩子的。

正常情況下,吵架的兩家人都互不退讓,大人會氣呼呼地吩咐自家小孩不要再跟對方孩子繼續玩耍,氣呼呼地跟對方説一些以後老死不相往來的話。但這些話就跟孩子的話似的,孩子在這裏點頭答應了,轉身就跟對方家小孩手拉手玩在一起了。大人也不例外,氣個兩三天,之後跟對方在村頭遇見,在果園遇見,仍舊是會以無數話題為契機來和好。

那年頭,村裏、鄰里間的矛盾從來都算不得矛盾。

小時候,每天都能見到鄰居們互相串門、説笑。

大人們齊齊坐在某鄰居的屋裏,你一句我一句,從各家田地的播種説到收成,從縣城裏的奇聞趣事説到隔壁村某某某的八卦,從新聞天氣説到家長裏短……沒日沒夜,似乎這些個話題永遠都説不厭。

各家的小孩聚在一起玩得十分融洽愉快,每個孩子都會這家、那家地蹭個飯,各家的大人似乎都能將他人的孩子當做自家孩子來對待。

每逢過年,村裏的孩子不僅會跟自家大人拜年,還會跑到其餘鄰居家給鄰居叔叔嬸嬸們拜年討紅包。沒有哪一家人會拒絕一個鄰家孩子的新年祝福,他們甚至會十分歡迎鄰居家的小孩到自家來拜年,他們會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就多準備好幾個紅包,第二天見到誰家孩子都會將早已準備好的紅包給塞到鄰居小孩的棉襖口袋裏。孩子説完新年祝福樂呵呵地跑開,鄰居們聽完祝福樂呵呵地轉身進屋。

紅包不多,屋子不大,卻都各自滿足着,幸福着。

小時候,每家每户的大門都不用上鎖。

那時候,村裏沒有竊賊,也沒有騙子。每户人家都可以敞着大門就去田地裏忙活。去鄰居家借個什麼工具可以自己去拿,頂多借的時候跟鄰居們説一聲。通常情況下,鄰居們都會説:就在老地方,你自己上家拿就好了,還用跟我説。

從來沒人想過會有人會偷自家的東西,從來沒人會只借不還。

那些年裏,有些家裏境況實在不好的人家會東邊西邊地向鄰居借錢,能借的人絕對不會不借,有些人甚至會好心地給那家孩子塞紅包,説是給孩子零花錢,實際上是解決了那家人的燃眉之急。

也會有人喜歡把自家做的菜同鄰居們分享,晚上大家吃着鄰居的菜,感恩着鄰居的友好入眠。第二天早上醒來又會感慨生活的美好,當天真是美好的一天。

小時候,經常能見到鄰居們互相幫忙。

誰家要做點什麼事,誰家需要幫忙,也就是一句話的事兒。一句吆喝,整個村子的人都會不約而同地去他家裏幫忙,沒人提報酬,最多忙完後大傢伙一起熱熱鬧鬧喝杯酒吃頓飯。下次再有誰家需要幫忙了依舊只需要一句吆喝。

一個村子儼然就是一家人。

不管走到哪個角落都能見到忙忙碌碌的人們,不管見到誰都會滿臉笑容地跟她打招呼。那樣的場景,是我異常懷念的場景。

現如今,我已見不到從前見到的那樣温馨和諧的場景。

如今,鄰居們已經不再吵架,甚至已經不再串門聊天,很少再聊天氣、莊稼以及家長裏短。大家都待在自己的`屋子裏,都待在自己的房間裏,看着電視玩着手機,連偶爾出門遇見也很少再主動打聲招呼,更不要提寒暄。

很少再能見到鄰居們揚着笑臉跟別人打招呼了,很多時候都是各自低頭走各自的路,擦肩而過時有的只是疏離,再沒了親切。

如今,鄰居們偶爾會在別人家三番兩次的請求下去幫忙,但幫忙之前會定好名為報酬的前提。因此經常能見到兩家因為報酬的事情談不下來而翻臉。

有人説,現在人眼裏只有金錢與利益,大部分人都被錢矇住了眼睛,大部分人都丟掉了初心,眼裏也再不見從前的親和與純真。

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我想否認這樣的論斷,但我看到的很多事情告訴我,那論斷或多或少是有道理的。

我不明白這是怎麼了,不知道如今的鄰里關係怎麼變成了如此複雜,我想,或許真的如人所説,世道變了,人心再不復單純。

其實,如果可以,我更想生活在過去。因為我更喜歡從前的感覺。那種與善為鄰的感覺。

從前鄰居們會吵架,但吵完就好了。

從前鄰居們會互相幫忙,從來不會計較什麼。

從前鄰居們會其樂融融熱熱鬧鬧的,很容易開心,很容易幸福。

所有人都懂得善待親人、善待朋友、善待同事、善待生命。所有人都懂得——

你對他人以微笑,他人自然不會對你怒目。

你對他人以友好,他人自然不會對你以仇恨。

你對他人付以真心善意,他人自然不會對你虛情假意。

所以都會對他人以熱情與真心,所以才能相處得那樣歡樂。

可惜,現在很多人都不懂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