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心中散文

來源:文萃谷 1.27W

春節期間,幾個朋友相約前去瞻仰樂山大佛。

“佛”在心中散文

到了景區,只見人頭攢動,遊客們匯成了人的海洋。購票的人們排成了幾條長龍。

等了約半個鐘頭,終於購到了門票。我們迫不及待地進了大門,想早點一睹大佛尊容。可到了觀佛入口處還得排隊。“唉,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只好站在由鐵欄杆圍成的觀佛通道口排隊等候。隊伍已經排成了一條長長的巨龍,足有上百米長,蜿蜒曲折,煞是壯觀。我們站在隊伍中,前面的人還沒往前挪動半步,後面的人早已緊貼上來,摩肩接踵,前堵後擁,連呼吸似乎都有些不順暢了。突然,有人從後面用力擠了上來,力量很大,我身不由己向左傾倒,撞向身旁的一位大哥。等我回過神來,只見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雙手左右手開弓,用力推攘,拼命往前擠,簡直就是“橫衝直撞”。大漢身後緊跟着幾個年輕男女,一股勁兒地往前擠。“唉呀——擠啥呀——”只聽一女子驚呼。“不像話!”一老者搖頭感歎。“不要擠!排好隊!”只見一位維持秩序的民警站在護欄外用警棍指着大漢,嚴厲批評。魁梧大漢聞聲一震,看到民警威嚴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停止了衝撞。隊伍很快恢復了平靜。

大約要等上十多分鐘,隊伍才能緩慢向前移動十來米。然後又停下來等上十多分鐘,再緩慢地向前移動十來米。如此這般,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這條“長龍”緩緩地蠕動着身子。人們有的若無其事玩手機,有的三五成羣談天地,有的津津有味吃東西,有的心急火燎直歎氣……大約等了3個鐘頭,終於來到了棧道入口。

在離棧道入口約20米處,管理人員打開小鐵門,將遊客分批次放進棧道。棧道開鑿於峭壁之上,曲折盤旋,人們稱之為“九曲棧道”。最寬處約1米,最窄處僅能容一人通過。棧道外臨岷江,懸崖峭壁之下江水滔滔,讓人心驚膽寒。為了安全,人們在棧道外側修築了護欄。遊人們手扶欄杆,小心翼翼地移動腳步,一級一級向下挪動。站在棧道入口不遠處,遠眺樂山城,高樓林立,頗為壯觀。放眼望去,三江匯合處,江水清濁分流,可謂天下之奇觀。轉過幾個彎,大佛出現在我們眼前,佛與山高,真是“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哇,好大的佛啊!”遊客們情不自禁地讚歎着,紛紛掏出手機,舉起相機,迫不及待地拍下這尊世間罕見的大佛。

傳説唐朝初年,凌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流處,水流湍急,波湧浪翻,經常吞沒行船。海通和尚見此立志憑崖開鑿彌勒佛大像,欲仰仗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永鎮風濤。於是,海通和尚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佛像動工後,地方貪官前來索要營造經費,海通和尚嚴詞拒絕“自目可剜,佛財難得”。貪官威逼,海通和尚從容“自抉其目,捧盤致之”,“吏因大驚,奔走祈悔”。

“媽,牽我,我怕。”只見一個小男孩一手扶欄,另一隻手抻向媽媽。原來此處棧道又窄又陡。孩子媽媽身材嬌小,一手提着一個大包,有些力不從心。孩子身後的'一個小夥子見狀,俯下身子,伸出雙手,笑着説:“來,叔叔抱。”“謝謝叔叔!”小男孩雙手搭在小夥子雙肩上,嘴巴湊近小夥子耳邊,甜甜地説。我手扶護欄,探身向下望,山腳的遊客像爬動着的螞蟻。

終於下了棧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懸着的心終於落了地。站在山腳空地仰望,大佛正襟危坐,神態肅穆,雙手安穩地放在雙膝上。佛像之高,讓人仰望而掉帽。佛像之大,讓人驚歎不已。他的腳背寬約10米,腳面可圍坐上百人。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10餘米,手持戈戟、身着戰袍的護法武士石刻和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形成了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羣。這些都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大佛兩眼眺望遠方,也許正在欣賞三江匯流奇景,也許是在觀望欣欣向榮的樂山新城……

天色漸暗,我們依依不捨地從大佛左側的凌雲棧道拾級而上,邊走邊聊:為民着想、堅毅不折的海通和尚,維護秩序、主持正義的民警,助人為樂、奉獻愛心的小夥子……我們邊聊邊走,漸行漸遠。佛已遠離?“佛”在心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