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學隨筆彙編15篇

來源:文萃谷 2.49W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教學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年級教學隨筆彙編15篇

一年級教學隨筆1

孩子們的期末考試卷正靜靜的放在那裏,等待改卷。

想必此時的他們正歡天喜地玩得那叫一個痛快,斷然不會有我們孩提時代對試卷結果的惶恐。

回想這一學期的數學教學,對於孩子們來説,我有太多的愧疚。

愧疚在於由於擔任學校行政工作,分身乏術。用於教學,花在學生身上的時間被無情壓縮,總是疲於應付這樣那樣的'事,雖然在做事過程中也有收穫與成長,但每每看見孩子們的眼光,也難免不心虛,特別是那幾個底子差的孩子,除了對家長多打招呼,找學生來一幫一,我竟也毫無辦法了。

回想這一學期孩子們的表現,我又有太多的收穫。

收穫在於,孩子們養成了較為良好的學習準備習慣,知道在課間休息時要做好課前準備;養成了每天雷打不動聽算的好習慣,奠定了較好的計算基礎;養成了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知道當同伴説話時,應朝着他的方向認真傾聽;養成了説完整的話的習慣,知道把話説清楚,把話説完整;養成了及時糾錯的好習慣,不把錯誤帶到第二天。

我只想留給孩子們一個喜歡數學的念想,覺得數學好玩的心態,用新面貌,堅持好習慣,開始新的學期。

一年級教學隨筆2

《春雨的色彩》是孩子們較喜愛的一篇文章,教學中,我讓學生朗讀質疑,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出乎我的意料,孩子們果真有驚奇的發現。

【問題一】

徐孟宇:課文中,小燕子説春雨是綠色的,麻雀説春雨是紅色的,小黃鶯説春雨是黃色的,那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

李靜宜:小鳥們説得已經很清楚了,落到什麼顏色的植物上,就是什麼顏色。

劉豔:它是透明無色的,所以落到哪裏就會是那裏原來的顏色。

譚愛琳:媽媽告訴我了,春雨是無色的,但春雨貴如油,植物很需要它,所以,它會給大地帶來五彩繽紛的世界。

【問題二】

段妍:我仔細看了課文,寫春雨用了很多“水”旁的字,“淋”、“滴”、“灑”……我不明白,為什麼要用這麼多詞,而不光用“落在”呢?

羅瑞豐:我知道,落到草地上,因為草就在地面上比較低,雨點是掉在上面了。淋在樹上,樹是木字旁,所以就是“淋”字用上比較好。再説,淋雨就不是全都澆得到,樹也比草高。

我問:“那桃樹也是樹,為什麼又換了一個詞,‘灑’在桃樹上呢?”

羅瑞豐:桃樹枝比柳樹枝粗,再説桃樹把雨水接住了,像酒杯一樣,接滿了就往外流,像灑了一樣。

我太驚喜了,接着提問大家“為什麼又寫滴在杜鵑叢中呢?”

大家紛紛舉手。

有的説:“這時雨下得小啦。”

有的説:“花長得很密,因為是杜鵑叢。”

有的説:“杜鵑枝葉密,雨點是從葉子中間的小縫滴在土裏的。”

還有的.説:“杜鵑長得矮,又密,雨水落到葉子上,又從葉子上滑到地上,所以是一滴一滴的。”

……

討論越來越激烈,我感到,孩子們都有自己的觀察。從分析、理解中,他們真正體會了這些動詞的表達效果。

我乘機留下這樣的作業:查閲資料,收集描寫雨的動詞,試用這些詞寫句子。

一年級教學隨筆3

國小一年級階段是兒童形成各種習慣的最佳時期。在這一階段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在一定程度上還影響其能力、性格的發展。那麼,應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本學期我是擔任一年級數學的教學工作,因此下面就結合一年級數學這兩個多月的教學工作來談談這個問題。

一、首先要培養學生專心傾聽的習慣

專心傾聽是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積極思考的基礎,也是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上課專心傾聽的習慣。上課專心傾聽包括看、聽、想、做等四個方面.看:就是看老師演示、板書和動作;聽:就是注意傾聽老師的講解和同學的回c答;

想:就是想所學的內容,自己學會了什麼,還有什麼與別人不同的見解;

做:就是動手操作學具和做練習。

為了培養學生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首先要求學生聽課時,思想不要開小差或做小動作,注意力要集中;其次,要求認真傾聽其他同學回答問題,仔細研究他們回答得是否正確,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有沒有更好的建議;再次,要仔細觀察老師的演示和板書,並按要求認真地操作學具,作好練習。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上課專心,條理要分明,方法要靈活多樣,力求使課堂教學引人入勝,使每個同學都樂意聽。

二、其次要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創設濃厚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是學好數學的保障。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兒,也能不斷地接受新的知識、新鮮的事物,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兒中獲得知識呢?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我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遊戲、故事。例如,在上《上下》一時,我讓學生拿着自己的數學書、練習本、筆袋以“我説你做”的遊戲形式擺一擺,這樣,學生既能準確上下的位置關係,又能學會思考,還能親自動手。動起手的孩子們顯得格外積極,也逐步地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

三、然後要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途徑。現在的數學教材中有很多的練習題具有不唯一性的特點,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養成多動腦、勤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剛開始,當我提到還有不同的答案,誰能回答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此時教室裏鴉雀無聲,我慢慢提示着,鼓勵大家,積極思考的學生立刻舉起手,有的能答對,有的有點偏離,但明顯看出大家都想積極表現自己,都在努力去思考。我認為表揚大家的效果比不上表揚個人的效果好,尤其表揚成績差的學生時,大家的積極性會更高。這樣會使孩子以後敢於發言,敢於提出不生表達自己分析問題結果的能力,當然説錯的教師也要給予糾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不同的.角度觀察問題、以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用不同的手段來解決問題,充分讓學生意識到解決同一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四、最後要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

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都説“知識就是力量”,只有實踐才能發揮知識的作用。許多學生在學校成績優秀,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學生不能獨立地完成。也就是説,學了卻不知道怎樣應用,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繫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每上一節課,教師首先應給學生提出一些實踐性的問題,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引導的過程,然後讓學生將剛學到的知識利用上。這樣,學生親身體會、練習,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

例如,學習了“教室”這一課,讓學生説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認清前後上下左右的相對性。這樣,使學生在實踐中得到了鍛鍊,把數學真正融入到了他們現實生活之中。雖然國小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一朝一夕之事,但由於一年級國小生的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因此,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訓練效果好,就可以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的速度加快,並使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中紮根、結果。經過兩個月的數學教學,我發現不少學生已經慢慢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是人們生產實踐經驗的總結,教師要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是生活實踐中必不可缺少的,是改造自然必要的武器之一,要

一年級教學隨筆4

填未知數這一內容,是在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這一節的,在這一節裏,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是重點,而填未知加數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因為學生已初步建立10以內數的數感,對10以內數的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並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填未知加數這一內容,從知識的邏輯順序來説,與10以內的減法一樣,屬於同等難度的;但是,從學生的認知發展來看,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決這一問題,對於一年級剛入學不久的.小朋友來説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這一內容的學習,既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0以內的加減法,同時又可以為今後進一步學習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做準備。

課前我先安排了猜一猜的環節。猜一猜,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滲透了填未知數的有關知識。填未知加數是所在章節的難點知識,因此,我設計由抽象到具體,由對口令到數的組成,再到猜一猜,遵循了從舊知到新知、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原則,讓學生以此為生長點,順利完成知識的遷移。

圓珠筆圖的教學,我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去學習,大膽嘗試。教學採用分組討論的形式,使學生在討論中動口、動腦,形成多向信息交換與評價,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己想自己説,又通過語言表達,發展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讓學生理解算式的意義和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以及在“7+= 10”中的括號裏該填幾;最後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脱離實物在括號裏填數。這樣設計,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主動構建知識,不但有利於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又能啟發他們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體現了教學過程的漸進原則。

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多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尊重學生的想法,注重了算法的多樣化。如圓珠筆圖和小旗子圖就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對這一內容的編排,教材上採用了兩種方式,一是用實物圖的方式,二是用算式的方式,但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表現為“A+( )=B”的呈現形式,這容易使學生得到不完全的認識。所以我在教學的練習題中又增加了( )+A=B的形式。這樣,將有助於學生對填未知數這一學習內容有更全面、深刻的認識,同時,對加法交換律的知識也作恰當的滲透,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感悟。

教學中教師通過直觀圖和老師富有啟發性的提問,讓學生得出在“7+=10”中的括號裏該填幾;接着再通過問題提示讓學生增畫小旗,並在“6+=8”中的括號裏填上適當的數;最後在學生積累了大量感性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脱離實物在括號裏填數。這樣設計,把直觀感知同問題啟發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主動構建知識,不但有利於學生解決問題,而且又能啟發他們的思維。

在填這個未知數時,學生思考了多種理解,無論是利用分解、組成還是減法計算的方法,但最後都能得出相同的答案。他們的算法雖各不相同,但其多樣化的算法正反應了新《課標》中提到的“算法多樣化”。在新《課標》中提倡並鼓勵學生多樣化計算,這樣有利於“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並矯正過去算法的“一統化”。

另外,本節課還有意識地教給學生如何去檢查答案是否正確的方法,注意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一年級教學隨筆5

兒童對事物的認識一般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從特殊到一般,逐步上升的,與此同時,能力也是逐漸發展的。因此,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和皮亞傑的認識理論中都強調:“概念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

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的思維還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表現為一次只關注一個特點或一個變量的特徵,本套《自然常識》教材按照單元結構編寫,注重使基本概念分年級逐步深化,分步完成。例如,就“空氣”這一概念,一年級“看不見的空氣”,使學生形成“空氣存在我們周圍,空氣看不見、不易覺察,但是可以藉助一些器具間接地認識它”這樣的概念;二年級“風”,講冷熱空氣會流動,空氣的流動形成風,人們可以利用風力做工;三年級“空氣的壓力”“壓縮空氣”等課,講空氣的基本性質,包括空氣佔據空間,空氣具有壓縮性和彈性,空氣熱脹冷縮等;四年級“燃燒需要空氣嗎”“氧氣”“二氧化碳”等課,講空氣的組成及其成分的性質,“水和空氣是怎樣傳熱的”使學生建立起“空氣也能傳遞熱量”的概念。由空氣的存在講到變化,由變化講到性質,由性質講到成分,至此,在學生的頭腦中比較完整地建立起“空氣”這一物質的概念。就這樣,讓學生先從認識具體事物開始,經過分析、比較、綜合、概括,從而形成一般概念。這種概念最初是不精確的、初步的.,以後得到擴大和加深,逐步趨向完善,這也是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逐步過渡的過程。

在能力培養上,本套教材也注重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例如觀察能力,第一冊從“有趣的自然課”開始,引導初入學的兒童首先學習觀察周圍的事物,但並不提出具體要求,主要是引起學生學習自然課的興趣;第二課“怎樣認識它”,開始培養學生通過看看、聽聽、聞聞、嚐嚐、摸摸,運用各種感覺器官來認識周圍的事物;接着,順次安排“各種各樣的葉”“美麗的花”“水果”等課。葉的結構簡單,顏色多為綠色,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但基本上是平面的;花的結構比葉複雜,是立體的,有各種顏色和氣味;對於水果,不僅要看外表,還要深入內部找出果實的共同特徵。可以看出,後面幾課是對前面兩課的具體應用,從中提升着對觀察能力的培養。

國小的自然課屬於科學的啟蒙教育,開好這個啟蒙教育的“頭”,關鍵是要使兒童學得生動活性,樂於學習自然課,不至於把學習自然課當成苦差事,進而樂於探索大自然,樂於學習科學技術。為了開好這個“頭”,本套《自然常識》教材在寫法上做出了積極改變。即注重藉助大量的觀察、實驗、製作、栽植、飼養等活動,把科學思想、科學方法藴藏在裏面,通過領着兒童“動手”做,逐步把他們對自然界本能的“探究反射”引導到科學的道路上來。

一年級教學隨筆6

即使在低年級,也是注重從學生身邊的具體事物出發,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定的情景,通過一些簡單的遊戲、觀察、實驗和動手操作,引導兒童通過駕馭身邊事物的探索、創造,形成科學的認知。例如,第一冊“看不見的空氣”一課。“空氣”是一種物質,但是它看不見、摸不着,學生平時聽到過“空氣”這個詞,但是對於空氣究竟什麼樣並沒有感性認識。為了給學生建立“空氣存在於我們周圍”,教材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出發,通過八個簡單的實驗,讓學生充分運用眼、耳、手等感覺器官認識空氣的存在。如通過“摸”,把空氣裝在塑料袋裏讓學生摸,再將空氣輕輕放出來,吹在學生臉上,通過皮膚的感覺感受空氣的存在;通過“聽”,把塑料袋裝滿空氣後,用力拍打塑料袋,發出響聲;通過“看”,用杯子倒過來放入水槽裏,杯子傾斜,讓杯子裏的空氣慢慢形成氣泡跑出來,讓學生親眼看到。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兒童在有趣的活動中,感受到空氣確實是存在周圍的一種實實在在的物質,從而獲得了知識,發展了思維。

據統計,在本套《自然常識》教材中,實驗課153課,觀察課78課,遊戲課和技能訓練課各7課,合計比率佔全部課程的80%以上,可見內容之多、比例之大。

兒童對事物的認識一般是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從特殊到一般,逐步上升的,與此同時,能力也是逐漸發展的。因此,心理學家維果茨基和皮亞傑的認識理論中都強調:“概念教學必須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

一年級教學隨筆7

這篇課文中出現了人物的對話,學生對此很感興趣,特別是我引導學生:你現在就是小雨點兒,老師就是大雨點兒,我們來進行對話,讓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學生興趣濃厚,一個個都躍躍欲試,由於創設了角色體驗的情景,學生們彷彿自己就是雨點兒,讀得很投入,也讀出了大雨點和小雨點的不同語氣,特別是問句的朗讀也比較到位。

本課的難點就是通過讀課文使學生了解雨水與植物的生長關係,使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在學習中學會做人。雖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但通過學習也很容易就悟到了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係,可是語文教學不能像常識課那樣教學,我覺得學生能有這樣一個初步的認識就已達到了目標。在課上關鍵還在於朗讀的指導。美美地讀一讀,比賽讀一讀,關鍵要在學生對本篇課文熟悉的情況下,但這節課學生顯然讀課文不熟悉,讀起來不能很好的`表現他想要表現的感情,有些唱的味道,這是以後的教學中,有必要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

一年級教學隨筆8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筆算加減混合的方法,能正確地筆算10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算式。

由於學生已掌握了連加連減的筆算,以及一年級上學期時對加減混合運算順序的掌握,所以本節課學生在知識點的掌握上難度並不大。

“口算”的出現是在試一試中,這需要學生熟練應用一年級下學期學習的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將口算與筆算兩者靈活應用於加減混合的計算。但是不難發現,部分學生經過一個漫長的暑假,對於這部分知識已經遺忘,學生在計算中對於口算的應用不靈活,不敏感。本節課,我是以展示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22+40”可以口算,這樣讓學生在筆算的思維固定區域面臨衝擊,更加深刻的記下了口算也可以來計算加減混合。

“解決問題”涉及了例題和書上第4,5題,本節課的解決問題不再是一步列式就能算出,當知道的條件變為三個,學生需要學會分析關係,找準關係,列式解決問題。一年級長期一步解決問題的訓練,學生的`思維還被牽絆住,對於本節課的解決問題的理解是存在一定思維限制的。

在本節課的解決問題的教學上,我引導學生思考:知道了什麼信息?問題是什麼?怎樣求?注重條理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和表達。關於例題,在教學中兩個班就都有學生提出了與教材不同的解決辦法,其辦法是:38—33+42,他們認為可以從男生中拿38只送給幼兒園33只,最後把男生剩下的和女生剩下的再加起來就知道還剩幾隻。説明只要理清思維,學生的思維將是有着無窮廣度的,能夠給課堂,老師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一年級教學隨筆9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上課、做練習題,發現大部分的學生的理解、總結歸納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很多問題。

一)在某些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一些如“情景劇”“辯論課”“討論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既拓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又鍛鍊了他們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在課堂上真正實施時,發現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究其原因,學生只把它當做娛樂了,沒有嚴肅對待這些小活動,這與課前沒有準備工作有很大關係,臨場發揮對他們而言還有點困難。今後再設計這些活動,課前一定組織好人,準備一下。讓學生們在開懷大笑之後,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從而指導他們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心理品格等方面的問題。

二)講習題,我原來採用的方式就是抽一列學生來回答,有錯誤的同學用手指出示他們錯誤的答案(選擇題),然後我再給他們講解。原來講習題方式學生還是處於被動地位,不是現在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這樣學生的能力依然得不到提高,所以對於一些適宜學生解説的題目,讓學生自己去琢磨着講出來,這樣既能使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知識,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也能使學生體驗和同學一起分享的快樂,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當即我就説,好吧,你們説!雖然剛開始他們説得磕磕巴巴,甚至説不出來,但幾次講解之後,他們也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觀點了。

我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和改進:

一,利用情境創設法教學嘗試中,注意引用有針對性和新穎性的案例和故事,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小組的合作探究做好準備。

二,在合作探究式教學活動的嘗試中,利用“感性認識能力”到“深層領悟能力”的過程與發展,以座位相鄰的幾位同學為合作學習小組,讓他們成為協同共事協同研究的`團體,體現了課改的精神。

三,將探究的問題,策略條件開放,使學生開闊了探究,設計的空間,並採用多種教學活動形式,如資料分析、演講、討論、談生命價值的體現感受,寫箴言、詩歌欣賞等,調動了學生全感官的參與,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獲得了親身體驗和感悟,真正達到了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教學隨筆10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一首膾炙人口的詠物詩。

本詩讀時琅琅上口,思時情景交融,形象生動地表現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因為學生基本會背這首詩,在此基礎上,我注重了學生的朗讀指導。

採取教師範讀,畫出節奏,指名領讀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雖説新課改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通過反覆朗讀去思考、領會、感受、體驗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表達出來,做到作者、文本、讀者有機地融合起來。

但是,就“離離原上草”這句中的“離離”我想任哪個學生也不會想到是“茂盛”的意思,而“一歲一枯榮”中的“枯榮”似乎稍易理解一些,但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也不會那麼容易就想到它的意思。

所以,我此時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作用,通過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小草的茂盛,點撥即“離離”的意思,通過茂盛的小草和枯黃的小草兩幅圖片的對比,理解“枯榮”的意思,學生明白了大致的意思,更容易在頭腦中形成畫面,更利於學生的.理解和感悟。

再通過後兩句淺顯易懂的詩句,體會小草那頑強的生命力。

最後老師要求學生們通過看圖正確的位置,説出古詩的內容,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今後他們只要一看到這方面的圖畫,馬上就能説出詩句來。

一年級教學隨筆11

這學期我教一年級,接觸這些六歲左右的小朋友,真是一言難盡。

一年級的老師都有個體會,那就是現在的小孩跟以前的小孩根本不一樣,小小年級已經被父母寵得象小霸王似的,開心的時候,他們象天使,不開心的`時候,可就象小惡魔啦。

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對啥都充滿好奇,還不分場合愛瞎吵,這讓你常常嗓子嘶啞,筋疲力盡,還不知道該生誰的氣,那個鬱悶呀…

剛入學的孩子沒有上課概念,正上着課,會有學生捂着小雞雞跑過來,老師我想上廁所憋不住了;老師我想上廁所但沒紙;老師我把擦鼻涕的紙扔到簍裏…

他們喜歡把很小的事告訴我,而且非常認真,我也非得認真對待不可,要不然,怎麼對得起他們那雙信任的眼睛。在一天中,我要處理很多小糾紛,包括撿到一支鉛筆;誰誰又跑到辦公樓玩了;哭着鼻子説我受到了誰的欺負,當我很認真地為他討回公道後,他會馬上破涕為笑。

一年級小孩子是最有禮貌的了,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他們都會向你問好或道別。看見老師來了會很遠去迎接,會幾個學生搶着給你拿包。他們會誇老師,你今天真漂亮,課後,他們又會很懂事地來到我跟前,鞠一個躬,道一聲“老師辛苦了!”。這時,所有的辛苦和煩惱好像都消失了似地,希望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再多些耐心和愛心。

一年級教學隨筆12

公居國小王蓮 在本學期裏,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認真批改作業、講評作業,課後,對學生進行恰當輔導,廣泛吸收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做到教學相長,順利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現總結如下:

一、抓好學生的學習習慣

作為剛剛進入一年級的國小生來説,如何能讓他們在40分鐘的課堂上認真地聽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我教學工作開始的重點。剛開學的二個星期裏,我採用編兒歌、口令等形式,將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融入情趣之中,讓學生在情趣之中慢慢地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坐直到站立,從寫字到讀書拿書,從保持正確的讀寫姿勢到愛惜學習用品,都需要老師不厭其煩地講和説,通過一學期來的培養,我班學生都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

二、認真備課 在備課中,我既備教材備教法又備學生,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程的類型,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

分的準備,並製作各種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及課件,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反思。

三、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一年級作為學生走進學校的第一步,正如修築高樓大廈一樣,必須要為學生的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學期,我主要在注重學生的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寫字、讀書、課外閲讀等方面作了努力。

(1)注重漢語拼音知識的掌握 漢語拼音知識既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又是學好語文的'重點。如何讓學生能把這看似枯燥的知識學得生動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我與年級裏、科組裏的老師經常交流,並向她們學習教學經驗,以使自己能讓學生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在開學前一個半月教學拼音的時間裏,我針對學生因材施教,每天鼓勵學生讀課外書,並經常引導學生對已學拼音知識活學活用,通過學兒歌、“摘蘋果”遊戲等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抓好寫字訓練 寫字教學是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的難點。能讓每一個學生寫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願。所以,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對學生寫字的要求。首先,要讓學生寫好字,作為他們的語文老師,我更注重自己在課堂板書、給學生的留言等方面給學生做一個很好的示範。其次,我充分利用農遠資源中的寫字教程,引導學生學會讀帖、描紅,既從技能

方面要求學生,又從習慣方面的要求學生。特別是習慣方面的要求,如怎樣握筆,保持怎樣的寫字姿勢,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這影響了學生的寫字質量的提高,甚至影響到用眼衞生和骨胳發育。因此,在抓好學生寫好字的同時,我更注重學生有良好的寫字習慣。

(3)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閲讀”變為“悦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範讀、教讀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閲讀教學的過程中,儘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己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己的示範性。由於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特別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儘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範。

四、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經過一年的實驗,最直接的體現是學生的變化。

首先是學生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了,對學習語文有了比較高的興趣。這不僅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方式上,還體現在學生在課外學習上。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參與語文學習,把學習當作自己的需要。不僅學習了課內要求掌握的知識,還引進了許多課外資源,學習了許多課外的知識。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也讓學生從中得到了許多實惠,學會了如何與人合作,學會了如何自主學習。也應該加強聯繫。 總之,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本人始終堅持以新課程的標準實施教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積極投身教研活動之中,提倡合作學習精神,引導學生從生活源泉中不斷吸取發展思維和語言的養料,在文字教材和生活教材的結合中,開闢了課程學習的廣闊天地。不過還應該説的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出現了教學上的許多不足,眾多的學生是可以接受新課程的教育方式的。一小部分學生由於年齡上的差異,以及家庭教育的空缺,學習上就有點困難了,因而班級裏就有了兩個極端的現象。如一些學生只會説而不會寫等,這都有待於進一步去提高。當然,今後我還會在教學中不斷改進,以適應教育改革的新浪潮。使自己成為一個稱職的語文教師。

一年級教學隨筆13

有些孩子憑藉一年級的識字量來完成一些題是相當有困難的。這時就出現了孩子靠猜測填寫的情況,不是孩子理解能力有問題,也不存在孩子沒有良好的審題習慣,而是識字量太少阻礙了孩子順利讀題,進而造成不理解題意,這就需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讀題方法的指導。針對這種現實,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幫助學生細心審題。

1.注音呈現。

數學學習中的專業術語,可以通過加拼音的方法呈現。

如:“高”、“矮”、“輕”“重”“長”、“短”等等。因為這些字詞不能用其

他語言代替,而且在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老師和家長在這些字詞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就為其注音,並教孩子正確讀出字音,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2.熟圖替字。

在“比一比”“認位置”這樣的單元學習中,經常遇到兩個物體相互比

較,以及在後面“認識圖形”“分一分”部分,老師和家長完全可以用一些孩子熟悉的物體圖片來代替漢字,這樣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感知的過程也很深刻。

3.熟字代字。

在創設情境學習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人物、動物、植物的名稱,為了避免因為生字造成孩子審題困難,我們可以儘量採用學生熟悉的字來代替。

4.解釋説明。

對孩子不理解的生字和詞語進行適當解釋。

如:“三盒蠟筆中有兩盒是小明的,小明最多有多少支,最少呢?”教師要適當的解釋“最多”“最少”的意思,從而讓學生找到解決的方法。

5.多讀加印。

古語“讀書百變,其義自現”,有的老師或者家長給孩子的示範讀一遍就可以了,又怎麼能要求我們的孩子認真審題呢?孩子不僅從您那兒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方法。如果您在每次讀題時能做到讀兩遍、三遍,指導孩子如何來讀題,那我想孩子對審題也會更加關注,所以,要多讀幾次,加深印象。

一年級教學隨筆14

今天的學習,我一改以前我教孩子們學的做法。讓孩子們自己教自己,學生的興趣比較高。

上課前,我們先一起復習了六個單韻母,接着又複習了四個翹舌音聲母。引導:

“小朋友們,這幾個翹舌音聲母特別喜歡和aeu交朋友,我們現在來看看他們好嗎?”

出示zh和aeu。孩子們立刻試着讀起來。我問:“剛才老師聽到幾個小朋友讀得很好,誰來試試?”立刻不少小朋友舉手,嘿,孩子們拼得不錯,於是就讓全班的孩子跟讀,讀了幾遍,讓一組的孩子開火車讀,全班的孩子聽,覺得讀得對,就跟着讀,如果他不會,大家就一起讀一遍給他當老師。孩子們興趣盎然,我也輕鬆。很快我們就讀完了四個聲母與aeu相拼,最後讀r時告訴孩子它不太喜歡a,所以只和ue相拼。

然後,再讓孩子們打開課本,讀書上提供的詞,先讓孩子們自己試讀,仍然用同樣的方法學習那幾個詞語,因為有了前面的.鋪墊,孩子們在這裏讀得很順利。也很有興趣。我只在區別翹舌音節與平舌音節時,作了提醒。重點區分第一組zhuzu,孩子們區分還不錯。

反思:看來我們不能小看一年級孩子的能力,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多給他們展示的機會,那樣不僅教者會輕鬆些,而且會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一年級教學隨筆15

孩子們讀書

今天終於讓孩子們給同學讀書了。

開始有不少小朋友舉手。可是上台後發現孩子們讀得結結巴巴的,根本沒法聽懂他們讀的內容。只得讓他們上位,説:“上位認真讀熟,等你讀熟的時候,我們再聽你的讀書。”最後好不容易,有一個讀三字經的小朋友上來了,嗯,讀得很流暢,我想她大概已經會背了。

好好地表揚了一翻,要求孩子們就要達到這個樣子才好。回家好好挑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讀熟它,與同學們分享。

下課了,有孩子報明天早晨要讀。這一次沒有再象剛才那樣隨便抽,我讓他們一個個在我面前先讀讀過關,再決定是否讓他們明天讀。四個孩子選了一個,讀得比較流暢,告訴他回家再讀讀,明天就由他來上晨會,小傢伙高興極了。其他的幾個有點失望,又鼓勵了一翻,高高興興地上位了。真希望這一次能給他們觸動,讓他們愛上讀書。

閲讀

這幾天發現不少的孩子帶書來看,順手翻看,發現不少孩子帶的是畫報:《奧特曼》《幼兒畫報》等,字很少,也沒有拼音,覺得這些不能幫助孩子們利用拼音進行閲讀。特別是《奧特曼》全是圖,而且對孩子們來説有暴力影響的`傾向,於是提醒孩子們多讀一些有拼音的讀物,讓我們在瞭解故事的時候鞏固漢語拼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