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初將明月比佳期

來源:文萃谷 1.23W

曲闌干外天如水,昨夜還曾倚。初將明月比佳期,長向月圓時候望人歸。

經典散文:初將明月比佳期

羅衣着破前香在,舊意誰教改?一春離恨懶調絃,猶有兩行閒淚寶箏前。

晏幾道《虞美人》

第一次讀到晏幾道的詞,是因為和朋友們玩起了情詩接龍。那時在百度的搜索欄輸入“情詩”二字,便搜出了許多收集情詩情詞的網頁。那時,我第一次知道古時候有個叫晏幾道的情種。

第二次讀到晏幾道的詞,是因為我看了一本名為《唐詩宋詞的情愛地圖》的閒書。作者寫小説般憑他對晏幾道的瞭解把幾道的詞和他的情事作了一場串講。且不説個人對書中那看似杜撰的故事的看法,因為我現在要説的是,從此我便喜歡上了晏幾道的這厥《虞美人》。

喜歡這厥詞的第一個原因——當我想説這首詞就像一幅墨色淺淡的國畫時,眼前卻出現多幅映像。

如水的天色,幽清空靈……那抬望明月的眼睛,看似無神意識卻深如淵海……破舊的羅衣,捧到胸前,意中人的留下的氣味雖淡尤在……心有所想,弦亦懶調,亂彈一首離曲,曲終淚落……

每一幅畫都用輕描淡畫,箇中的離情別恨卻如濃墨漸漸滲濕我的視野。我幾乎要以為,是我的`淚水穿越了時空落在寶箏上。這是我喜歡這厥詞的第二個原因——它把作者的憂傷傳了給我。

一直不懂為何人們要把月圓比作團圓。讀過這首詞,我才明白到……無休止的等候是一件可怕的事,即使明知月圓時候未必成為團圓時候,也在心中暗暗給自己一個可以望到盡頭的期限。對自己説,月圓那天,情人便會回到自己身邊,等待也會結束。若然,這度月圓不見君歸,那情人的歸期定是下一次月圓時……如此反覆地告訴自己,“下一次月圓時,他就回來了”,他當然知道這樣的自己很傻,卻仍是心甘情願。這樣的痴情人,能不為之歎息麼?要我去勸他莫望明月,還不如讓我陪他一想相信月圓時候會有人歸啊!

羅衣着破前香在?就算在,又能“在”多久呢?氣味終是會揮發的,許久以後,若仍能從舊衫裏聞到心上人的氣味,那聞到的是來自記憶深處的香甜而非衫中舊味。也正因舊意無法改,所以記憶中的氣味無法去除。

懶調絃。説是懶,其實是無心調絃。心已經不在,絃音失準恐怕也聽不出來了,怎麼可能還記得去調絃?

當我説我喜歡上某些詩詞時中的情感時,有朋友對我説:“説不定那些讓你感動甚至落淚的詩詞是那些古人寫出來欺世盜名的文字。你在這頭為他們感動,他們可能正在墳墓裏抱腹大笑,笑你是個笨蛋。”也許朋友説得沒錯,但是,我還是要喜歡看詩讀詞。詩詞就如詩人的孩子——父母長成什麼樣子,是怎樣的一個人,對於我來説一定都不重要,因為我只認識他們的孩子,我喜歡的是他們的孩子。朋友于是笑我,説我這是把自己的感情植入了詩詞中,那詩詞所寫的情已經成了你心中所想的情,而非作者的情。我想了想,若真如此也沒有什麼不好吧,這難道不是説明了這些詩詞的生命力嗎?於是,我更喜歡小晏的這厥《虞美人》了。

讀此詞。讀“曲闌干外天如水”時,感受還止於眼前之景,到“昨夜還曾倚”,已能隱約感覺到自己倚靠着與我孓然一身的孤欄,“初將明月比佳期”,我已在為別離感傷……

能把讀者拉入詞境之中的一厥詞,難道還不是一厥好詞嗎?能陷入一厥詞的詞境中,難道我還要拒絕去喜歡它?

讀此詞前,我只把明月看作明月,讀此詞後,不禁亦把明月比佳期……歸鄉之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