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鄉明經典散文

來源:文萃谷 3.98K

20XX年中秋,是我離開故鄉過的第二十六個中秋,離開故鄉的這些年,每每到月圓之夜,就會想念故鄉那個月亮。

月是故鄉明經典散文

故鄉的月,總與故鄉的山,故鄉的水相映襯,中國古代墨客總把月亮與山水連為一體。什麼“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等等,不可勝數。

我的故鄉是在貴州西部的烏蒙山上,在烏蒙山的最高處的一個小村莊,便是故鄉所在。我小時候,從來沒見過平原和大海,也不知道平原、大海為何物,總是聽父親説平原很平很大,大海也很大,兒時總是幻想能在平原上奔馳駿馬,在大海划着老家的小木船遊蕩。從來沒有把月亮和平原和大海想到一起。後來到了廣州和北京,平原和大海原來是這麼個樣子。在兒時記憶中,大山總是永遠的伴着我的成長,長大之後,讀蘇東坡《前赤壁賦》,對“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往往充滿着神往,大概來源於幼時深受大山的影響吧。

至於水,我的故鄉小村莊就與河流相伴,沿河兩岸,是陡峭的懸崖峭壁,在我這小孩子眼中,故鄉的山水雖不象泰山長江一樣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千里江陵一日還”的`氣派,但也有一點“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詩意,到了夏天,我會同小夥伴從早上到黃昏捲起褲腳,伸腳在小溪裏盪漾。捉蜻蜓更是我們小夥伴的樂趣,一天捉個十隻八隻的引誘螞蟻前來搬,那時最討厭的是黑螞蟻,黑黑的,從心裏就不喜歡,每每是捉了黑螞蟻就往黃螞蟻羣裏丟下去,最後的結局是黑螞蟻被紅螞蟻扛回了家,估計又是下一個冬天的好食物。

黃昏時,吃完飯,成羣的孩子就聚集在小溪邊一個不大的空地上,仰望夜空,數天上的仙秀(星星),數着數着,不知道是沒數清還是沒看清,一顆仙秀(星星)總要數上好幾遍。看月亮更是每個孩子樂此不疲的事情,萬里晴空,一輪明月清光四溢,與小溪、小河裏的那個月亮相映成趣。我當時不懂什麼叫詩興詩意,但也顧而樂之,心中不由自主的有什麼東西在萌動,有時在空地上或小溪邊玩很久,看看水中的月亮,在抬頭看看天空的月亮,腦袋中每每想起父輩們講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到很晚,才會戀戀不捨回家睡覺,在睡夢中有時更會夢見月亮,水中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重疊,清光更加晶瑩澄澈,嫦娥在月宮中翩翩起舞。

我在故鄉的小山村呆了七年,以後到縣城上國中、高中,呆了八年,在貴陽呆了四年,在西安呆了一年,最後來到廣州。在這期間,我都沒有到過故鄉,更沒有看到過故鄉的月。在外這些年,我看過許許多多的月亮。在風光旖旎的北京紫竹林湖上,在平沙無垠的中原大地上,在碧波萬頃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過月亮。這些月亮應該説都是美妙絕倫的,我都異常喜歡。但是,看到他們,我立刻就想故鄉那小溪裏的那個月亮。對比之下,無論如何我也感到,外面這些月亮,萬萬比不上我心中故鄉的月。不管我離開我的故鄉多少年,我的心立刻就飛來了。故鄉的月,我永遠忘不掉你!

現在的故鄉已“高峽出平湖”,我在也回不到我心愛的故鄉了,故鄉的月,山,水,樹,花,小鳥,只能出現在我的記憶中和夢境中。現在居住在流溪河畔,流溪河兩岸,青草依依,綠樹成蔭,沿河堤兩岸仰望夜空,一輪當空,月光閃耀於清凌淩河面之上,一碧數頃,而且桂香遠溢,宿鳥幽鳴,真不能不説是賞月勝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腳下。不管是誰來到這裏,難道還能不顧而樂之嗎?

然而,每值這樣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鄉小溪裏的那個平凡的月。見月思鄉,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思鄉之病,説不上是苦是樂,其中有追憶,有惆悵,有留戀,有惋惜。流光如逝,時不再來。在微苦中實有甜美在。

月是故鄉明,正值圓月當空,銀光四灑,我悵望南天,心飛故里,故鄉的月,你還在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