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米油鹽醬醋茶散文

來源:文萃谷 1.12W

“柴米油鹽醬醋茶”即是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七樣東西,俗稱“開門七件事”。宋代吳自牧在《夢粱錄·鯗鋪》中記載:“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元代劇作家武漢臣在《玉壺春》第一折寫道:“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柴米油鹽醬醋茶散文

有不少的文人雅士將“柴米油鹽醬醋茶”這句話用到自己的詩作中,為後人奉獻了一篇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或令我們忍俊不禁,或令我們掩卷長歎。

清朝康熙年間,天津舉人查為仁著有《蓮坡詩話》一書(查為仁的號為“蓮坡”),其中記載了湖南湘潭人張燦的一首七絕:書畫琴詩灑花,當年件件不離他。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書畫琴棋詩酒花”本為大雅之事,當年樂在其中,是何等的風流瀟灑,而今好景不再,一切都宣告“顛覆”,“書畫琴棋詩酒花”變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大俗之物了。但詩中“雅”與“俗”的對照與轉換,卻寫出了現實生活中芸芸眾生現實的生存狀態,而以“柴米油鹽醬醋茶”來對應“書畫琴棋詩酒花”,則可見作者的巧思與創新,因多次運用已經有些鈍化的這一俗語兼詩語,在此詩中得到煥發出新的光采,如同山窮水盡,忽然柳暗花明。“書畫琴棋詩酒花”是文人雅士人人都羨慕的生活,但對於廣大的寒門子弟來説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日子。“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才更接地氣,更切合實際啊!

相傳明代有一位姚姓女子在夫君新娶小妾之後作詩一首送給他:“恭喜郎君又有她,儂今洗手不理家,開門七事都付與,柴米油鹽醬與茶。”想必二人當初也是海誓山盟過了的.,縱不是隻羨鴛鴦不羨仙,起碼也是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正一心以為這就可以是與子偕老了,殊不知,良人已經別有幽懷,論理,這女子該是滿心的愁苦酸澀,可她竟是如何收拾好心緒的呢?只見她來到人前,蓮步裊裊、淺笑盈盈,微微萬福,温聲相賀:恭喜郎君又有她,面對這般雍容大度的,羞慚的該是那郎君了吧?且不管那郎君如何,女子只管緩緩道來:儂今洗手不理家,以前儂洗掃烹煮、鋪被疊牀、上奉高堂、下養叔姑,從此後,這等大事小情儂不再理,因為有“她”了。儂需先謝過郎君,因為有郎君才有她,有她儂才可以從俗務中脱身,所以儂的祝賀出自肺腑。女子不發嗔語,聽在郎君耳裏怕是力抵千鈞:那郎君但凡是個有心的,便能顧念起舊日的種種好處,只是雖念舊人,難捨新婦,所以這郎君是左右為難。女子早已是心知肚明,胸有成竹的繼續:開門七事都付與——儂把位置讓出來,所有的權利都給她,由她來掌管家事,儂不會讓人難做,那輕薄的郎君只怕要作揖了:謝天謝地謝賢妻,喜出望外的聽女子逐項交待:柴米油鹽醬與茶,那郎君終於有了疑竇:還少一樣,醋呢?醋?郎君和她兩情繾綣,正是蜜裏調油,何需用醋?那醋麼,還沒有她的份,她還沒有資格跟我吃醋!只願郎君與她一諾白頭,那麼只需儂一人喝醋、此後再無人拈酸!如何?郎君讀完這首詩,不知該多麼的羞愧難當!

明代才子唐伯虎少年成名,他在三十歲時進京會試,因涉會試泄題案而被革黜,受到終生不得參加科舉考試的處分,這對唐伯虎的打擊是致命的。唐伯虎的妻子後來改嫁,他的一生極為坎坷,晚年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唐伯虎曾寫過一首《除夕口占》,詩中這樣寫道:“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末清閒無一事,竹堂寺裏看梅花。”本詩訴説了作者大年之夜清貧悽楚的狀況,但唐伯虎灑脱不羈的性格也同時躍然紙上。

? 晚清時長沙一位老秀才除夕之夜在一座破廟裏躲債,觸景生情寫下一首《避債》詩:柴米油鹽醬醋茶,無錢去買又無賒;思量只好將身賣,問遍長沙不要爺。無獨有偶,還有一位文人也寫下一首《避債》詩:前門索債亂如麻,柴米油鹽醬醋茶;我亦管他娘不得,後門走出看桃花。兩首《避債》詩各有特色,前一首讀罷令人感到非常淒涼,後一首卻沒有那麼沉重,無奈中又透出一份詼諧。

七事入詩,以佚名的《百歎》最勾人心魂。詩云:“柴米油鹽醬醋茶,而今件件費綢繆。吞聲不敢長嗟歎,恐動高堂替我愁。”七事無着落怎麼不愁?暗中唉聲歎氣,生怕驚動父母,孝子情懷,昭然若揭,感人至深。

民國年間,安慶有一位中學的老教師苦於薪水不多、物價飛漲的時運,即景作七事詩:“開門七件愁煞她,柴米油鹽醬醋茶。好在三味不需買,肚中盡是苦酸辣”。一位下層知識分子的心酸和無奈躍然紙上,酸楚之言盡在“七事”之外,讀完不禁令人無盡地歎息,我們也希望這樣的歷史永遠不會再次重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