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隨筆:關於文學

來源:文萃谷 1.26W

我開始在網上寫作已一年多了,大約寫了三百多篇文章,現細想來大多是瞎寫一氣。有時,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同人吵架,共吵了三次,第一次是關於詩歌的問題,第二次是文學與其它人文學科的關係問題,第三次是關於文學語言的問題。每次吵了下來,我都會冷靜地自省一下,是否該理性點去思索深層次的內容了。為了提高寫作水平,所以我這一時間,寫作重點放到了文學理論上。有時在網上閲讀別人的文章,常常控制不住自已,到別人文章中去指指點點的,對照自已,也發現自已有很多問題。如為什麼有的學者型作者寫來或説來,總是條條有理,頭頭是道的,可他們寫的文章讀來卻枯燥無味,甚至在文學創作上卻不如一個國中文憑的文學愛好者。為什麼有些文學專業的人寫出來的作品,竟如此單薄,知識面竟如此的狹窄。什麼有些作家或知名寫手,在文學作品上寫得生動和鮮活,可在文學理論上,卻半天打不出一個屁來。為什麼有的名人散文寫得好,而政論文或理論文章上,卻是滿篇的荒謬。為什麼有的專業人士寫來的文章,除了文字和語法外,卻無法找到清晰的文學創作理念和藝術哲學思想,以及品嚐文學作品的方法和標準。就此説來,對照自已,我得寫一篇《關於文學》的文章了,以此就算我文學創作實踐和學習上的一點心得體會吧。

生活隨筆:關於文學

-、關於文學的基本問題

文學的基本問題有哪些?

我認為關於文學的基本問題有十個方面。一、文學的起源。二、文學的核心。三、文學的本原。四、文學的方法。五、是文學的外緣包容範圍。六、文學創作的原動力。七、文學的基本性質和規律。八、文學的形式和內容。九、文學評論與鑑賞。十、文學與其它人文學科的關係。

(一)文學的起源問題

由於歷史的原因,文學的起源問題歷來眾説紛紜。有的説法已經消失,但我們不妨也瞭解一下。文學的起源大致分為六種:

第一種説法是文學產生於“神”論。由於人類生產力的原因。在十五世紀前,在東方和西方几乎都認為是起源於“神”,但到了近代這種説法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這種説法已經被淘汰,不值得累述。

第二種説法是模仿説,這種説法帶有原生態的生物進化論的色彩,它融入到藝術的起源中。説原始人在生活中,由於生存環境的影響下,他們的生活緊密地與自然界的生物體一樣形成了一個食物鏈條,人的生存過程就是這生物鏈條中的一環,處於這食物鏈條的最高端。由於這鏈條的互相影響,人的情感和智力受到其它生物的影響和作用而產生了模仿行為,於是文學隨之產生。

第三種説法是一種“神”的變形,即“英雄”説或天才説,這説法既有神的痕跡又有神話科學的印記,如天才和高智力的聖人,偉人、先知者、英雄。這類學説在中國史書上尤其吃香。如伏羲造字,周文王演八卦,神農嘗百草就是這類文化傳説人物的翻版。

第四種説法是人性論,這種説法在西方比較流行。這説法是基於現代人類生理學和精神學為導向。在十六世紀時,以維薩留斯的《論人體結構》為基礎,系統地把人體結構進行了明確的劃分,這種基於解剖學實踐和研究,得到了社會的普遍公認。使人的許多觀念從神學中分離出來,成了科學的基礎科學之一。後經塞爾維物、法布里修斯和哈維等的實踐和研究,人的生理學開始完善起來。十七世紀伽利略的顯微鏡的發明,又為生物的胚胎研究提供了研究條件,以致於人類的視野拓展到了生物和生物進化論上。與此同時,文藝復興的推波助瀾的作用,由哥白尼的天體説,哥倫布、麥哲倫、牛頓、伽利略等在地理,生物、物理學等科學研究成果的大力湧現,奠定了近代科學的誕生和發展,使得人類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產生了更緊密的聯繫。在西方,人類的觀念和思維才真正從神學思維變到了科學思維上來。以此,科學技術的社會化,使得人的社會觀念發生了徹底的革命。從而也推動和導致了西方社會結構的大變革,最終深入到人文科學上,提出了“人性和人權”基礎思維模式。近代社會科學是以人權論作基礎來肯定人性的本能慾望的,人的一切活動歸於人的本能,即生理需求為出發點。説文學的產生也是隨人性本能的需求必然性地產生出來。

第五種説法是勞動或生活説。這種説法附帶有一種階級鬥爭的痕跡,強調生存活動環境的社會化。把人性的生活競爭單純地歸結和強附到階級鬥爭上來。而最根本的是模糊和混亂了文學起源的歷史階段以及文學的核心概念。例如舊石器時代,人與動物的區分從生理上還不是根本的區別,那時叫猿人也沒有階級。這時不可能有文學產生。新石器時代,人開始完全脱離了動物,進化到了現代人,會用工具,認識了火的產生,新時期的晚期,開始出現原始的農業技術,人類由羣居生活變為家庭和家族生活的單元體,以致於出現了部落,有了相對固定的崇拜物。這樣使文學的產生提供了必要條件。而且文學的產生不是突然某天產生,而是一個漫長過程。顯然勞動説和生活説,不是很適當。

第六種説法是巫説,這種説法是從文化起源説起的。從人類起源上來看,人有朦朧的意識,而最先思索的是從那些常見的自然現象和規律開始的。那時,由於先智未開,生存環境惡劣以及生活方式單一,原始人只能以消積的適應環境為目的,首要解決的是生存,所以那時思維只能是寄予式的人性聯想,於是具有人性的“神”出現了,這些神是超人性的智慧體,神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隨後人的腦量的增加,神成了具有人性的形體的神,也就是半神。在我國曆史上大約黃帝似的先祖人物,幾乎都有是半人半神的形象。到了五千年前,神開始有人的形象的神形,也就是人類活動已完全巫化了,那種祭祀巫師開始作為神的代言人而走向人間。例如巫師的裝扮和咒符和唸白以及各種道具,明顯地具有書面文學的雛形了。這時一種英雄式的人物走向神壇,這時的英雄完全是個人物活體,而英雄的背面或內在是一種神的精神化人物。從以上幾種文學起源説中,就是目前都還沒有一種能説服人的關於文學起源的定論。只能説比較接近。我認為這主要是文學的基本問題含混所造成的結果。現在應給出一個清晰的思維的時候了。

我的觀點是:文學的起源於巫,這是根據近代人文理念和社會學等科學證明來説的。雖然有六種説法,但我認為都是由於在文學的基本問題上糾纏不清所造成的。

我的理由如下:第一,從人性來説,第一生理需求應在食品,情愛、睡眠,冷暖等生命安全類的最基本問題上。原始人雖然能通過圍獵來取得食物,通過巢居來躲避猛獸,也可鑽木起火來達到取暖。但這種勞動,只能是生存方式的最低化要求,這時的語言只能是簡單的音節的語音或圖形符號,所表述的只能是一層單一的命令或危險信號。如狼羣發起進攻的信號或傳遞危險的信號,此類説法還不能叫文學。顯然從文學意義上還不具備其根本的特徵。第二,從社會性看,原始人的生活空間還不是一種社會化的組織,他們隨時因生命受到威脅而遷移不定,沒有相對固定的穩定的生活環境和交流語言環境,所以還不能稱那種隨勞動而出現的具文化性質的產品為文學。第三,人類模仿力再好,也只能模仿到低級生物的重複過程,這對人類高智能的進化無疑幫助意義不大,如鳥類漂亮羽毛和動聽的叫聲是它們求偶的有利條件,人若去模仿只能是低級的重複,這些模仿的結果,只能對生存有幫助,而無上升到美學和對進化到文明是意義不大的。第四,人性來説早就存在,豬性,馬性,狗性等也有天性,但那些動物始終沒有產生文學。所以人性也不是文學起源的根本。但自從人巫化後,人類的文化進入了一個新紀元。巫文化的產生也是一個漫長過程,大約從新石器時代的晚期開始漸漸地濃厚。這是因為人類已經從原始人的羣居完成了家和家族的演變,人類開始變成半耕半獵的社會景象。即社會形態已經形成即氏族部落,其氏族部落裏已經有了相對固定的崇拜物,相對穩定的原始語言形態,使得原來的單音信號和單元圖符變成了一種語言形態,這也使得氏族部落裏有了有利用於互相交流的俗定風俗。倡導巫的人成了一個部落首領或“高級文人”,巫化活動深入到人類的方方面面。使得那種人類除了生存活動外,精神活動極大的豐富起來,這就是巫文化。如圍獵前,部落舉行祭祀曲禮,嗯唱一些樂音,打擊一些鼓點,跳一些原始舞等等,完全是一幅社會活動景象。當圍獵成功後又唱頌神靈。以後每到大災大難的戰爭或自然災害等,小到婚姻,生子等都有被子巫化。於此形成了一種巫文化,隨之巫師的唱頌,歌舞等等成了一種文學形式,傳承和保留下來,甚至各個部落形成一種交流空間。文學就此產生了。這個説法已得到很多考古發現所證明,如商周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大量地保證了人類早期的占卜符號。這説明巫文化在人類文化起源中佔有特別重要的位置。以致於巫文化深入到古人的心中,是一種美和威嚴,吉祥的象徵。古人許多巖洞,古墓中就有很多巫化了的圖或圖形符號。實際上就是文學或美術創作出來的作品,它就顯示出一種人性化的思維記憶。所以,文學起源應早於書面成形的流通語言或符號,又晚於舊石器的猿人時期。最適當的文學起源應是早期的巫文化期,人類學上講應是母系氏族部落時期。巫文化的顯著特徵就是以“神”為中心的文化,所以世界上最早的文化都有是以神話開始的,準確點説文學的最早形式是神話文學。

二)文學的核心

文學的核心應是人性,只有人才會產生文學。文學所反應的中心就是人的感受,感情、慾望、行為、動機、理念、方法等等,人再多的行為和思維都是因人而生。所以文學是人性思維的一種高級形式。人性的提出最早是孔子,當時他提出來的時候是作為一種倫理學而提出來的,他認為“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後來《三字經》中開篇就説:“人之初,性本善”。孔子的本意是強調後天教育對人的巨大作用。然而這個問題卻成了二千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問題。即人性本“善與惡”。後來魯迅先生與梁實秋先生因文學的核心問題而發生了大論戰。其實。關於人性的善與惡本已是解決了的問題,只是有的人思考沒到位或相關知識大混亂所造成的。有時看到此類文章很好笑。近代西方文化中最重要一點,就是承認人的本能慾望和追求,因為人因生存需要,天生或本能就會對物質和精神上有所追求,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問題。西方倫理中認為:只要在法律許可條件下,通過正當方法去實現。這那是什麼善與惡的問題。例如每個嬰兒餓了,他就自然地發出哭泣的信號,這是本能反應。這種現象能説明善與惡嗎?又如青年男子和女子在性成熟的條件下,自然會追求伴侶。尋找性愛,這也是生物界的自然法則和規律。你能説是善與惡嗎?但如果違揹他人意願,侵犯公共利益,非法獲取不當權利和利益,這種行為和動機就是惡了。反之,自已主動犧牲既得得益,讓別人受益,社會受益,這就是行善了。從哲學上講善與惡是在相對條件下,互相依存和轉換,並不是固定的。如在戰亂和災荒這種社會秩序極為混亂的條件下,當自已最低生存都無法滿足的情況下,這時的人性就可能轉向惡。因為第一本能是生命,為了生命而“揭竿而起”,挺而走險的惡行。另外惡與善有個相對定義的標準。如秦二世的暴政,使得百姓普天下無法生存,他們這種暴動,實際上這是一種社會必然,只是由陳勝點燃而已,這種“揭竿而起”就不是惡。

西方理論正是強調了人性在本能上的對應平等,才有了人權平等的.價值觀念,這與東方文化的價值觀正好相反。而東方文化中濃厚的“禮”,才使得人性產生了嚴重的扭曲。如皇帝禮儀重高,可佔有無限的財富,剝奪別人的財富。而且有三宮六院嬪妃。貴族有三妻六妾,這種慾望畸形膨脹,才有這種畸形的心態和行為。乃至於發生戰亂等嚴重的社會不安定現象。

許多社會科學的核心都是人性,單純以人性來劃定文學的標誌是不當的。例如倫理學,法律,社會學等等的的核心都是人性,但側重點不一樣,如倫理學的核心是人的行為和動機的約束和伸張方向上,其本原是重在道德。法律的核心是限制人的行為和保護人的行為上,其本原重在強制執行和遵守。政治學的核心也是人性的權力慾望,但本原卻是社會地位,而文學只是表現和描述人性的本能品性,無所謂限制,保護等內容。文學就是通過語言來反映人性慾望和動機和行為的,所以文學的核心是人性。這就是文學與其它學科根本區別的地方。

人性的的基本內容,我認為有二層含義。第一層是生命為中心的物質性,即食慾,情慾,睡欲,温暖等。人為了生活和生命安全,首先就是要滿面足這第一類需要,任何人都得將維持生命的物質需求放在第一位,而且這種人性永恆不變,這點同其他生物的區別並不大。第二層是精神性的需求,如權力、名譽、唯美需求等,第二層需求是建立在第一層之上的人性。文學就是通過語言藝術來展現人性的本能需要。

人性的本能慾望是相對固有的,古人也好,今人也好,其本能慾望是不變的,但追求慾望的方式和方法卻是可變的。關於人性論內容很多,這裏只能簡介一下。

(三)文學的本原

文學界的本原是生活。人類的一切活動都可説是生活。人性的所有活動表現出來就是生活。所謂生活有兩層含義,一種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叫生存,另一層就是與羣體人發生交流的活動,這才是生活本身。只要人作為一個活體,即有生命,他就必須為自已而活動着。如為食慾而購置油鹽柴米,為自已有好的形象而裝飾和打扮,為自已的情慾和後代而尋找伴侶。為自已的生命存在而不停地勞作和休息。為自已的社會地位而奮鬥,甚至絞盡腦汁,為自已的財富和後代而嘔心瀝血地活動,這些就是生活內容,離開了生活,文學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也無存在的意義。所以文學的本原是生活,也只能是生活。生活的本質是生命和社會。

(四)文學的方法

文學的方法就是以語言為工具,來表達情感,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作用,人是離不開語言的。就是有生理缺陷的人也可通過其他語言來轉述其想法。如聾啞人,可通過一些肢體語言來表達和交流。語言是文學的生命。而文學語言又是幫助人從單純的語言交流工具上升到美學方面的欣賞和情操上,這樣高層次的人文活動上來。這部份內容我已在《論文學語言的活力》中闡述。

(五)文學的外緣包容體

文學的外緣包容體的範圍應是整個社會。我們有語言可以反應我們對自然,對社會,對某個人的印象,感受等。但我們的文學不包括整個自然。因為我們人類不能同無人類語言的生物交流。如細菌,牛羊豬馬,花草鳥木。雖然人與有些生物間可交流情感,卻不能交流更高級的,更廣泛的生活內容,更不能抽象地複述。所以説文學只能在人類社會上才能有存在的價值。

人類社會是一個多層面的立體包容體。過去,把階級鬥爭玄化,社會成了一個政治概念。實質上文學是不分階級和國體的,只有流派和創作動機上的區別。無產階級文學也好,資產階級文學也好,解放區文學也好都有是創作理念上的差別。無論何種社會,都會有社會層面,上中下層面。在反映社會層面上的文學作品,並不是層面的高低來劃定文學的高雅和低俗,以及精典。《紅樓夢》和《三國演義》是精典,同樣《金瓶梅》和《水滸》也是精典。

人類社會是一個運動體,它不會一成不變,其變化的原因是社會的基本矛盾所決定。推動社會進步的是科學技術和社會生產力。文學只能反映社會的人性方面,影響人的審美情趣和修養,卻不能改變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

(六)文學創作的原動力

文學創作的原動力分為三部分,第一是文學創作的動機,第二部分是文學創作的理念或過程。第三是文學界創作的主觀願望與客觀效果。這部分也是較為複雜的話題。我國最早談到文學界創作是《詩大序》中的“詩言志”説。這實際上是作者心理活動的一種表述。也就是説文學創作的動機是作者對生活的一種認識的情感衝動。第二部分是創作理念是對生活感受的情感導向作用。這些,我已在《情感依戀是文學創作的原動力》中作了系統闡述。

(七)文學的基本性質和規律

(八)文學的內容和形式

(九)文學評論與鑑賞

十)文學與其它人文學科的關係

第七,八、九、十內容繁雜,需專門論述。

以上十個方面,我認為是文學的基本問題或要素。歷來文學基本問題爭論很大,在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爭論,可能要算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是文學由渾沌,朦朧,無意識的單一局面,理性地走向文化大集結。從文學發展來講,是由口頭文學,神化傳説,語言雜説,散亂的民歌,頌辭等走向了語言統一,這是我國人性肯定的自覺的書面集結階段。中國文學也由此真正脱離了那種只靠口頭傳記的文學時代。也真正從神話文學,口頭文學走上了廟堂式的立説階段。書面文學成了貴族和官方的通行方式,而且私學興起,百家爭鳴,大道成形,於此大師輩出的開明時期。文學也作為一種獨立學科而綻放出靚麗的色彩來。人們也開始自覺地尋找一種語言精練,生動活潑,文氣雅緻,具有音樂效果等等的文化形式,用那種書面語言和文字來表達對生活的種種感受和思索。這時的文學明顯具有了美學成份。如《詩經》《楚辭》《莊子》等等都是很高水平的千古名書。到了漢代,文學作為官仕身價資本之一,其地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像司馬相如,揚雄,左思,賈誼等都是著名的文學名家。漢樂府和民間文學,大賦政論等流行,形成了文學革新的一個小高潮。由於西漢大儒董仲舒的提倡,中國後面對文學理論的系統論述不多。到了唐宋八大家,古文運動了一下,掀起了詩歌,詞,散文的變化,又造成起了“唐詩”“宋詞”的兩次高峯。但就文學理論上,除了點心學有點影響外,文學理論的觀念上還是模糊不清的。近代西方經文藝復興後,隨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西方形而上學的抽象思維方式也活躍起來,客觀上也帶動了人文科學的發展,文學理論也隨着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豐富。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巴甫洛夫的神經生理學,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學,羅丹藝術美學,德國的哲學等相繼使文學理論漸漸系統化和科學化。五四時期,中國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幾乎砸碎了以中國傳統哲學和倫理學為基礎所闡述的文學理論。雖然像魯迅與胡適,魯迅與梁實秋等人進行了關於文學理論的大論戰。可並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來,但他們還是為我們後人探索提出了完整的思路導向作用。

我認為魯迅關於文學的起源上的勞動論,不細化,不準確,脱離了人性的本能慾望和動機。沒有説到人性的核心上。但是魯迅對文學的起源中的分期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且對文學語言的活力的論述有很強的説明力。他還指出了文學廣泛的社會意義,即文學的外緣範圍。同時魯迅對中國文學史上的著名作品的文學欣賞和批評提供了非常令人信服的導向作用,並開闢出一類獨特文學風格和流派出來,這就是雜文。另外魯迅的文學理論和實踐也有很高的貢獻,並能寫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精典作品出來。所以魯迅應是文學家。

梁實秋先生抓住了文學的核心是人性,這是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他卻對文學的外緣的社會範圍的認識欠缺。樑的文學評論與鑑賞,以及文學理論方面也是單薄的。梁實秋雖在小品文上有特色,但還不算一種獨特的風格或流派的作家,另他也沒什麼文學理論和評論,所以梁實秋算不上文學家。

我認為的文學大師,不但應是文學理論的探索者,又是一個文學理念上創作的實踐者,還是一個文學評論和和鑑賞的高明者,更是某一文學流派的代表人物或是新文體的創新者。文學家只是一種流派的代表人物。作家只是一種文學風格的寫手,寫手就最低了,只是文字的書寫者。文學大師的作品有一種魂魄和氣韻在,文學家的作品只有氣韻,作家就只有氣而無韻。寫手的文章就只有呼吸。我認為魯迅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文學大師,這不是以作品數量的多少來評論的。

綜上所述,文學基本問題雖有十個,可文學的最基本問題,我認為只有四個即“核心,本原、方法、外緣”。這也是文學區別於其他社會人文學科的顯著標志。如此長篇的雜説,應明確給文學的概念作歸結了。什麼是文學?文學就是用生動活潑的鮮活語言,描述一定社會時期的人性活動。也表達作者對社會生活或自然的感情和感受,探索文學活動性質和規律的人文科學。

寫到這裏該暫告一段落了,也藉此聲明一下,我是非專業人士,只是愛好而已,許多觀點不一定正確,我歡迎讀者評論和交流,也歡迎反面觀點的讀者來糾錯和吵架。

二零XX年十月十七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