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精選15篇)

來源:文萃谷 1.87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書筆記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精選15篇)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

最近,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第一章——“桃園三結義”,使我深受啟發。

劉備和以殺豬賣酒為生的張飛和因打抱不平,殺死了家鄉惡霸而逃避江湖的關羽相遇。在客棧裏暢飲之後,三人來到了張飛莊園後的桃園,商議舉兵投軍大事,眼看正是桃花盛開時,便結拜為生死兄弟。結拜時按照年齡,劉備為兄長,關羽次之,張飛最校第二天,三人都給自己造了兵器,招募了五百多名士兵踏上了投兵之路。

桃園三結義這個歷史故事被寫在了《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其實這個經典的故事的誕生是有一個歷史的背景的,倘若沒有那樣的特殊背景,這樣的故事就會有些不適合了。首先來介紹一些桃園三結義這個故事歷史背景:

東漢張和二年,公元88年,年僅10歲的漢和帝即位之後,利用宦官勢力一舉擊垮竇太后,及其兄長大將軍竇建,宦官直接參與朝政,這便是東漢末年宦官干政的開始。其後數十年間,宦官爭鬥愈烈,漢殤帝,安帝,順帝,衝帝,質帝,桓帝,靈帝等皇位更起頻繁,朝政日益衰敗。加之地方豪強橫徵暴斂,兼併土地和連綿天災,只是平民百姓在飢餓與死亡線上掙扎,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成千上萬年的飢餓人民高舉義旗,鋌而走險,終於在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正月爆發了黃巾軍起義。起義軍焚燒官府,殺戮官吏,佔領城邑,戰火迅速蔓延。十天之內,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接下來就是故事的正題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早年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烏牛白馬,祭告天地,焚香再拜,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出這樣理所當然的故事是最能讓人接受的,一切感覺就是順其自然,所以我看了這部小説的開頭,第一印象是太自然了,找不出破綻。

第二點就是這樣寫太吸引人了,此三人都是不凡之人,結識以後會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呢?這一下我可就閒不住了,會迫不及待的往下讀。

桃園三結義是寫在三國演義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裏面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賞析一下。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2

在《三國演義》的第一章,寫的就是桃園結義,那時是劉、關、張三人結義,發誓要同年同月同日死。劉、關、張三人素不相識,在一次偶爾中結了義,我總以為他們三人最多相持幾年也差不多,就會分開的,可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因為他們三人從桃園結義到死都未曾分離。有一句話叫做“身在曹營心在漢”,將的就是曹操想留住關羽這個將才,但情誼使關羽沒有投降曹操,曹操見關羽如此講義氣,便放他走了。

劉、關、張三人雖誓説同年同月同日死,但關羽卻第一個死。關羽帶着大兒子關興應戰敵人,卻被孫權讓人用計抓獲。但關羽父子寧死不服,便英年早逝了。劉備和張飛知道後心中憤怒,便起兵征戰東吳,可張飛因對將士不好,被範疆和張達陷害,取了首級給孫權。劉備得知後,心中十分惱火,紮營七百里,征伐孫權。可劉備最終也沒聽孔明的話,而病死了。劉、關、張三人就這樣與世長辭了。

劉備之死主要是因為他不聽孔明勸告,而被敵人打敗了,便身亡。在三顧茅廬時,劉備也知道有了孔明,天下就唾手可得,可由於自己不聽勸言而斷送了自己。如果當初劉備聽了孔明之言的話,那歷史上有可能就沒有晉,只會有蜀了。

關羽是一名豪將,關羽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人人皆知,裏面講了關羽過五關,被人阻攔,便殺了六名大將。還有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的事,華佗割開關羽的手,颳去骨頭上的毒,可關羽卻一點也不畏懼。可見關羽是一個多麼有勇氣的人。

張飛雖不是猛將,也不是很有智慧的人,而是一名普通的將士,但他義氣深重,關羽死後,張飛立誓要為二哥報仇,可因為心太急,軍中士兵起了反心,半夜刺殺了張飛,被取了首級。

劉、關、張三人就因為關羽的死,而其他兩人也先後喪命。可見此三人的義氣是多麼的重,三個都是深情厚誼的好漢,但又因為他們的衝動而譭譽一旦。

久分必合,最終三國歸了晉,晉王司馬炎統領了三國。但劉、關、張的故事卻在我心中迴盪。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3

桃園三結義算是《三國演義》小説中非常知名的故事了,已經成為了一個膾炙人口的典故,三人結義共謀天下大事,併成就了一番偉業,這種合作關係是當代人值得學習的!下面小編整理了一篇《三國演義》讀書筆記幫助大家對桃園三結義的認知。

首先説三人的巧遇:有很多人評價説,劉關長三人竟然在非常巧合的狀況下相遇了,並且三人一拍即合,還個個身懷絕技,這也太巧了吧!其實不然,我們首先説劉備,在該地販賣草鞋,不是一日兩日,這麼長時間以來,並沒有結識英雄人物,而關羽之前由於誅殺了壞人,懲惡揚善,變成了一個通緝犯,因此隱姓埋名不會太張揚,也是默默尋找出路,在這種環境下,總有一天他們會顯露身手,表達自己的一腔抱負,那麼結實的時機就來了,我認為,劉關長三人的結識並非是某一天的一個巧合,而是遲早和必然,只要他們都仍然在同一個圈子裏活動。

其次,我們來説説結義的條件。劉備胸懷大志,並非是簡單的.織蓆販履之徒,一旦遇上合適的幫手,便一定會自立門户打下一片江山,那麼也就是説,結義的條件便是有能人能助劉備一臂之力,要麼兵馬錢糧、要麼武藝超羣,關羽和張飛二人,正式如此!張飛是當地的富户,在餓殍遍野的時代,還有肉吃,這是相當難得的,而張飛不缺肉吃,也不缺酒喝,酒在古代是非常奢侈的東西,試想大家連飯都吃不飽,怎捨得將糧食拿來釀酒呢?張飛資助以錢財幫助劉備成就大事,這也是一個必要條件。而關羽和張飛二人的武藝更是不用多説,正是劉備一直苦苦尋找的得力幫手,在這種狀態下,劉備還不趕快下手,與二人結義?而張飛、關羽二人也看中了劉備的身份、志向和氣度,必然也覺得此人非池中之物,定成大事,因此結義的條件都算是完備了。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4

《三國演義》大家應該都知道吧?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説的是東漢末年,天下大亂,魏、蜀、吳三國興起、衰亡的歷史過程。同時點明瞭“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鉅著是出於元末明初,陳壽寫的《三國志》,後羅貫改編,又改名《三國演義》,真實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風雲畫卷。文中篇章較多,而我今天介紹的是“桃園三結義”。

這段講的是:東漢末年,朝廷腐敗無能,老百姓們連連叫苦不得。河北鉅鹿人張角三兄弟乘機發動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軍起義。使朝廷不得不張貼皇榜,招兵買馬。而有人看了皇榜後,不住長歎,另一個人責怪他,後來就談上了國家大事。原來,歎氣的叫劉備,是漢室中山靖王劉勝後代,現在以賣草蓆草鞋為生,另一個叫張飛,是個殺豬的。兩人正談着,一位壯士路過,問後得知,那人名叫關羽,前幾年殺了家鄉的一個惡霸,現在四處流浪。三個開始談起了國家大事,最後決定在桃國結拜兄弟,為國家效命。

本篇主要介紹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表達了他們熱愛祖國。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5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其中有許多有趣的故事,但我覺得《桃園三結義》最有趣。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焉,也就是幽州太守去各地招兵買馬。這時候,看到了榜文的劉備,字玄德,本是漢室宗親,現在只能靠賣草鞋養活自己。這時,劉備遇到一位身長八尺的大漢張飛,字翼德,世代賣酒、屠宰,愛交結天下豪傑。他們去酒店談心,喝的正高興時,又進來一個身長九尺的大漢,膚色如紅棗一般,一雙丹鳳眼。劉備邀他來同坐,那人叫關羽,名雲長,因抱打不平,被人追殺。

關羽也同意於他們幹一番事業。酒後他們到張飛莊上去商談,於是他們決定去桃園結義。他們三人志同道合,舉酒結義,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結為了異姓兄弟。按年齡排名,劉備做了大哥,關羽做了二哥,張飛做了三弟。

朋友,是不可缺少的,都會多多少少結交一些朋友,像劉、關、張三人這樣的友誼,這樣的兄弟卻實在讓人敬歎。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6

《三國演義》是我們中國的四大名著之一,我讀完《三國演義》後它憑藉着一位位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個個瞞天過海的計謀,吸引了我。至今,它成為了一部膾炙人口的名著。

這本書主要説了:劉備,關羽和張飛在桃園三結義後,有了蜀國,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作軍師,諸葛亮他聰明過人,用計謀戰勝了許多人。劉備也是在他的幫助下讓蜀國一天比一天強大。但是諸葛亮有一天病死了,劉禪他不管國家,整天吃喝玩樂,最後投降了魏國,蜀國也從此滅亡,最後西普王朝打敗魏國,統一了全國。

讀完《三國演義》後我很敬佩諸葛亮,因為他十分聰明,讓人神不知鬼不覺的中了他的計謀;我又對劉備他注重人才而三顧茅廬所感動;我還對有着大無畏精神的關羽有所敬佩。他們讓我明白了:做有些事時候,不能莽撞的做,必須要經過大腦的思考,還要認真的判斷,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7

昨天,我從同學那裏借了一本《中國民間故事》。其中一篇《桃源三結義的傳説》吸引我的注意,這個故事跟《三國演義》上的描述截然不同,令我耳目一新。

屠户張飛把大塊豬肉系在一口井裏,用千金石板蓋上,聲稱誰能舉起千金石,這塊豬肉就是誰的。結果,關羽推着小車來賣綠豆,毫不費力挪開千金石,拿走了豬肉。張飛不服故意用手捻碎了關羽的許多綠豆,二人言語不合扭打起來,賣鞋的劉備上前勸阻,二人停止爭鬥。就這樣,三人成了好朋友,準備到桃園結拜。劉備提議,誰把雞毛扔到房頂,誰就做大哥,結果張飛扔了好幾次也沒把雞毛扔到房頂。關羽試了一次,也沒有成功。劉備把一整隻雞輕鬆地扔到房頂。此後劉備就成了大哥,關羽做了二哥,張飛成了三弟。

故事對劉備雖着墨不多,卻筆筆傳神,令我印象深刻,文章着重描述他排解關張紛爭一事,表現其能容人,富於正義感,他扔整隻雞上房,勝過關張扔單根雞毛,突出機智過人,我想,若沒有寬廣的胸懷和過人的智謀,劉備怎麼能做好大哥的位置,駕馭號稱“萬人敵”的關張二將呢?

讀了這個故事我對“智謀勝過武力”這一道理理解的更加深刻了,平常我背英語單詞,習慣死記硬背,效果總是不佳,我難道就不能轉換思路,用一些計謀嗎?後來我利用形象記憶法,聯想記憶法,歸類記憶法,多管齊下,果然提高了記憶效果,“智謀勝於武力”果然有效。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8

在《三國演義》這本謀略之書中,不僅能讀出各種不同的謀略與智慧,還能讀出並感受到忠義,愛國等等。第一章的“桃園三結義”,便讓我受到感受到了友誼的可貴。

那時的劉備、關羽和張飛,只不過是幾個平民小販兒,他們卻憑着共同的志向,憑藉共同的愛國精神,走到了一起,

結成了生死之交。誰又會想到,正是他們之間深厚的手足情,才有了那一個個英勇殺敵的表現,有了那一個個忠君愛國的行為,才實現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的雄心壯志,才完成了興國大業。

也許是天意,也許是是緣分,也許是共同的抱負,總之,命運把他們安排到了一起。讀着劉備、關羽和張飛結拜的誓言,我心中感慨萬千,眼前浮現出一幅畫面:紛紛揚揚的桃花從樹上飄落,灑在地上,樹木掩映之間,劉備、關羽、張飛三人跪在地上,口中念着:“不求同年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生中不就缺少這樣深厚的友誼,缺少這樣的知心朋友嗎?

友誼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最珍貴的東西,我也希望結交到肝膽相照的朋友,就像劉備、關羽和張飛一樣,親密無間,形影不離。劉備、關羽、張飛在漫長的歲月中,用鮮血凝成了一份深情厚誼,貫穿了整部名著,催人淚下。朋友之間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死來回報對方,這友誼如大海一般深厚啊!劉備、關羽、張飛,沒有違背各自的是誓言,都為這份兄弟情誼盡了最大的努力,雖然時代不同,但我們也應該如他們般多為朋友着想,互相體諒與尊重。

我長歎一聲,合攏了微微泛黃的書頁,心中五味雜陳:有喜悦,有傷感,有惆悵,更多的則是心酸,在現今這個崇尚金錢,崇尚物質的社會中,若能有一份純真的友誼,能有幾個淳樸善良的知心朋友,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9

要問三國中有哪些人最出名,想必許多人會不約而同地答道:“劉備、關羽、張飛。”此三人是蜀國的三位領將,也是三兄弟,更是羅貫中想象中的正義使者們。

要問他們是什麼時候認識的,就要回到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回《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話説,劉玄德家窮,主要賣草鞋為生。一天見榜文,就唉了聲長氣,接着有人就問:“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在歎什麼氣?”劉玄德答道:“我本是漢室宗親,今見黃巾大亂,卻不能滅賊安民,只恨自己無能,所以歎氣。”劉玄德後知,這人姓張名飛,字翼德。倆人一起到村店中飲酒,後又見一位壯漢,推着車子,到店裏休息,並大聲喚來小二快快拿酒來,好讓他去投軍。劉玄德一見,便邀請他同坐,並問其名,想必大家都知道,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關雲長,關羽。三人到張飛莊上,一起談論大事,見越談越投合,決定結義為兄弟,張飛莊後有一桃花林,桃花盛開正旺。次日,三人便在桃花林結義為兄弟,劉玄德為兄、關羽為次、張飛為弟……

這一結拜,就有了許多精彩的故事。三人從此互相照顧、同牀共枕,雖然並非親兄弟,但以似親兄弟。可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看出,雖然諸葛亮是知道關羽不會殺曹操,但是劉玄德卻不知道,關羽無獲回營,便求諸葛亮賜死,但是劉玄德在旁邊求情説,三人結義時,誓同生死,望權記過,希望能將功贖罪。孔明才饒關羽一死。

《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這三兄弟齊力斷金的精彩故事。讓人懂得兄弟一條心,厚牆也能變薄冰。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0

我讀了一本名著叫《三國演義》。三國故事是距現在一千七百多年的事了。這本書以劉備、曹操、孫權之間的矛盾為主線,波瀾起伏地展現了三國之間的鬥爭故事。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周瑜、魯肅等人物的性格很突出、生動。這本書裏有桃園結義、三英戰呂布、古城會、借東風、空城計等故事情節。其中,我最喜歡的故事情節是桃園結義。桃園結義講的是:東漢末年,幽州太守劉焉覺得自己兵少,難於抵擋黃巾軍,就發佈榜文,招募士兵。

榜文行到涿縣,引來三國時期一個有名的人物來:劉備(名備,字玄德)。劉備性情温和寬厚,不願多講話,喜怒很少表現在臉色上。他自幼喪了父親,家裏很窮。這是已經二十八歲了,以賣麻鞋和織蓆為生。劉備當日見了榜文,不由歎了一聲。突然背後一人高聲叫道:“大丈夫不給國家出力,談什麼氣呢?”劉備回過來,只見這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的人。劉備問他姓名。那人説:“我姓張,名飛,字翼德。”

以賣酒殺豬為生,專愛結交天下好漢。於是,劉備和張飛去酒店飲酒,兩人正飲得高興,有個大漢坐在我們的桌上。劉備問他姓名。那人説:“我姓關,名羽,字雲長。”他們三人在張飛莊後的桃園裏,起誓説:“劉備、關羽、張飛,雖姓氏不同,但願結為兄弟,同心協力,上報國家,下安百姓。不求同年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日死……”説完了誓言,三人根據年齡大小論了兄弟。劉備年紀最大,當了大哥,關羽是二弟,張飛年紀最小,是三弟。讀了這本名著,我知道了三國鬥爭故事,使我增強了知識。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1

在《三國演義》這本謀略之書中,不僅能讀出各種不同的謀略與智慧,還能讀出感動、忠義、愛國等等。第一章的《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便令我感動,讓我感受到了友誼的可貴。

那時的劉備、關羽和張飛,只不過是幾個平民小販,而他們卻憑藉共同的志向,憑藉共同的愛國精神,走到了一起,結成了生死之交。誰又會想到,正是他們之間深厚的手足情,才有了那一個個英勇殺敵的表現,才有了那一個個忠君愛國的行為,才實現了劉關張三人的雄心壯志,才完成了興國大業。

也許這是天意,是緣分,也許這是靠劉備等人共同的抱負才見面的,但一定有劉關張三人的愛國精神,命運才把他們安排到了一起。讀着劉備、關羽和張飛結拜的誓言,我心中感概萬千,眼前浮現出一幅畫面:紛紛揚揚的桃花從樹上飄落,灑在地上,樹木掩映之間,劉關張三人跪倒在地,口中念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人生中不就缺少着這樣深厚的友誼,缺少着這樣的知心朋友嗎?

友誼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最珍貴的東西。我也希望結交到肝膽相照的朋友,就像劉備、關羽和張飛一樣親密無間、形影不離。劉、關、張在漫長的歲月中,用鮮血凝成了一份深情厚誼,貫穿了整本名著,催人淚下。朋友之間,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以死來回報對方,這友誼定如大海一般深厚啊!劉備、關羽和張飛,沒有違背各自的誓言,都為這份兄弟情誼盡了最大的努力。雖然時代不同,但我們也應該如他們般,多為朋友着想,互相體諒與尊重。

我長歎一聲,翻攏了微微泛黃的書頁,心中五味雜陳,有喜悦,有傷感,有惆悵,更多的則是心酸。在現今這個人人崇尚金錢,崇尚物質的社會中,若能有一份純真的友誼,能有幾個純樸、善良的知心朋友,就已經是莫大的幸福。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一部三國多少熱血豪傑,多少經典故事!其中《桃園三結義》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章。“劉備、張飛、關羽”小説裏最有名的三位英雄豪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認識,什麼時候認識的嗎?

劉玄德家裏很窮,每天只能靠賣草鞋為生。有一天,劉玄德剛賣完草鞋,看見了文榜,就唉聲歎氣,然後有人問:“大丈夫不去為國家出力,在這歎什麼氣?”劉玄德説:“我本是漢室宗親,今見黃巾大亂,但是不可以殺賊安民,只能恨自己無能,所以才歎氣。”劉玄德之後才知道,這個人姓張名飛,字翼德。

之後,倆人一起到村店中飲酒,之後又見到了一位壯漢,推着車子,來到店裏休息,並且大聲叫來小二快去拿酒來,好讓他去投軍。劉玄德一見,便邀請他一塊座,並問他的名字,大家應該都知道,這人不是別人,正是關雲長,關羽。三人一起到張飛的莊上,一起談論大事,看見越談越投合,就決定結為兄弟,張飛的莊後有一桃花林,桃花開的正旺。次日,三人便在桃林結為兄弟......

這一結義,就有了很多的故事。三人互相照顧、同牀睡覺,雖然不是親兄弟,但是和親兄弟一樣親。可從《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看出,諸葛亮知道關羽是不會殺曹操,可是劉玄德卻不知道,關羽空手回營,便讓諸葛亮賜死,劉玄德在旁邊求情説,三人結義時,説同年同月同日死,請諸葛亮記過,將功贖罪,孔明才才饒了關羽一死。

劉、關、張三人雖誓説同年同月同日死,但關羽卻第一個死的。關羽帶着大兒子關興去應戰敵人,但是卻被孫權用計抓獲,被抓後,關羽關興寧死不服,便英年早逝了。劉備和張飛知道後心中憤怒難平,便要起兵徵東吳,可是張飛因為對將士們不好,平時又打又罵,被範疆和張達陷害,取了道級給孫權。劉備得知後,心中十分惱火,誓死也要殺了孫權,紮營七百里外,要征伐孫權。可是劉備最終沒有聽孔明的話,病死了。劉、關、張三人就這樣與世長辭了。

關、劉、張這三人就是因為關羽,讓他兩人也喪命。可見的三人的義氣有多重,每個人都是有勇有謀的好漢,但又因為他們的深情厚誼毀於一旦。雖然是晉王司馬炎統領了三國。但劉、關、張的故事卻在我的心中迴盪。

這三位英雄,憑藉着自己的努力守衞國家,不辭辛苦。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張飛性格直爽,但重情義。關羽驍勇善戰,劉備有勇有謀,他們都在為國家而戰鬥。

歲月悠悠,桃花開謝,當年的桃園早就湮滅在歷史的長河中,可是桃園結義的精神情懷,永遠烙刻在中華民族的血脈裏。《桃園三結義》我最喜歡的文章!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3

我很小就愛聽故事,小時候睡覺前,媽媽都會給我講故事,《司馬光砸缸》、《曹衝稱象》是我小時候最愛聽的故事。上了國小後,睡覺前媽媽都會陪我一起讀圖文並茂的故事書,在長大一點,我可以自己閲讀了,媽媽送了我一套青年版的《四大名著》,其中我最喜歡看的就是《三國演義》了。

今年寒假,爸爸陪我一起看了《三國演義》,爸爸工作很忙,只有在週末的時候才有時間陪我,一起看書我才能靜靜躺在他懷裏,我覺得關於軍事題材的書,和爸爸一起看才更有意思。

看書過程中,我會提出很多問題,爸爸都會一一解答,有時候還會用他自己的親身經歷給我講故事。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桃園結義》這個故事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東漢末年,因為經常打仗,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劉備有意拯救百姓,張飛、關羽又願與劉備共同幹一番事業。三人志同道合,把酒立誓,按年歲認了異性兄弟。劉備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他們的友誼持續了幾十年,期間他們出生入死,患難與共。

讀完《桃園結義》,我問爸爸,為什麼他們三個要結義呢?爸爸説因為他們都有共同的奮鬥目標,都想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於是就結義,互相扶持和共同進步。爸爸還給我我講了他和他兄弟的故事。爸爸説在他和我年紀相仿的時候,也效仿劉、關、張三人,和院子裏一起長大的朋友兼同學結拜為異性兄弟,按歲數張叔叔是老大,邢叔叔是老二,他最小是小弟。當年他們為了義氣,和欺負邢叔叔的人打羣架,結果被學校通報批評了。爸爸告訴我朋友間的“義”並不是為兄弟出頭打架,而是要通過大家的力量,共同進步。後來,他們幾個痛定思痛,認真學習,互相鼓勵,在學習中你追我趕,現在都有了各自的成就,邢叔叔是北京一家地產公司的副總,張叔叔在邯鄲做物流配送,而爸爸也是地產公司的經理。爸爸説,雖然他們現在不住在一個院子裏,但三十多年,他們都一直保持聯繫,互通音信,也會互相鼓勵,當兄弟有困難時,大家都會一起為他出謀劃策,當兄弟升職時,大家都會一起為他高興喝彩。爸爸還告訴我,國小時光是最珍貴的,因為我們和同學們一起相處了六年,大家一起玩耍,一起學習,要好好珍惜和同學們一起相處的時光。

爸爸問我,你有好兄弟嗎?我在學校也有幾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我們一起踢球,一起學習,一起吵鬧,也會一起慶祝生日。我們會相約週末一起踢足球,放假一起出去遊玩;當朋友遇到學習困難時,我們大家都會不厭其煩,共同為他解答;當朋友生日時,我們都會一起為他送上最真摯的祝福和他最愛的禮物,陪他一起度過歡樂的時光。我想,我們雖然沒有桃園結義,沒有結拜為異性兄弟,但我們的友誼早就已經是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了,不似兄弟勝似兄弟。

看完《桃園結義》和聽了爸爸和他兄弟的故事,我懂得了友誼的重要性,一個要好的朋友,是可以作為一生的摯交。“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我要好好珍惜我的朋友,和他們共同進步。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4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這次,我們全班同學共同看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三國演義》中有許多精彩的、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聲勢浩大。幽州太守劉焉派人到各郡縣去招募兵馬。這時,榜文引出一個人來,這人姓劉名備字玄德,他本是漢室宗親,但到他祖父輩就已經沒落,只好靠販草鞋、織草蓆為生。

這天,劉備進城看到榜文時,結識了一位身高八尺,滿腮鋼須的壯士,他姓張名飛,字翼德,世代賣酒、屠宰,愛結交天下豪傑。劉備和張飛一起到一家村店飲酒談心,正在暢飲時,只見一個大漢,這人有九尺高,臉色就像紅棗一樣,一雙丹鳳眼,相貌非常威武。

劉備邀他過來同坐,一問,才知那人姓關名羽,字雲長,他因殺了鄉里仗勢欺人的惡霸,逃到外鄉避難。劉備聽了,十分佩服,便將自己的志願告訴了他。關羽也很願意與劉備、張飛共同幹一番事業。

酒後他們到張飛的莊上去商談。來到莊上,只見莊後有一座桃園,園裏景色美麗,他們三人志同道合,舉酒結義,對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難同當,有福同享,便結拜成了異姓兄弟,劉備因年長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做了弟弟。

之後,他們便去投軍,初戰告捷,雖然沒有得到什麼官職,但是三人非常友愛。劉備因看不慣欺壓百姓的縣尉,便將他教訓了一番,三人一起又去投奔了代州牧劉恢。這就是桃園三結義。

這一回非常讓我感動,我不禁想到,劉、關、張三人在桃園結義時是多麼的意氣風發,感人至深。他們結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桃園三人結義,各自一姓,又以兄弟相稱。可見,劉、關、張三人所取,在於同心同德。

朋友,是我們不可缺少的,每一個人的人生道路中,都會多多少少結交一些朋友,但像劉、關、張三人這樣的友誼,這樣的兄弟情卻實在讓人敬歎。

劉關張三人的友誼,是會在兄弟有危難時為他分擔,在需要幫助時挺身而出。就像故事中的,一個別有用心的人來向劉備勒索錢財。劉備不肯,那人就造謠説劉備是個貪官,張飛一聽,馬上把那個人綁在樹上,用柳條狠狠的教訓了他一頓。

讀了這一回,這濃濃的手足之情,讓我無法忘記。我覺得《三國演義》,其中把“義”字詮釋最好的就是劉備、關羽與張飛這三人。在《三國演義》中,我也見識到了這偉大的友誼!

桃園三結義個人讀書筆記 篇15

《桃園三結義》是《三國演義》的開篇部分,首先圍繞平定“黃巾軍取義”,驚動靈帝,官府官兵打敗仗,“招募兵馬”來寫,引出“桃園三結義”劉、關、張三人相識,暢飲美酒,飲酒談心,次日結為三兄弟,桃園立誓。過幾天后,聚集壯士組隊,去涿郡應募。後按“連打勝仗,卻為官清廉,朝廷腐敗,貪官賄賂無數”來寫,寫出朝廷的腐敗,貪官擋道,清官無好報。看出當時皇帝的無用。

在“鞭打督郵”中,張飛為民除“害”,但脾氣暴躁,方法不對。劉備放過督郵。從這些地方,我看出劉備仁厚,張飛暴躁,從“黃巾軍起義”中,曹操和孫堅也表現非凡,而董卓的奸佞也初見端倪。為全書情節的展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起了很好的鋪墊。

寫出了劉、關、張三人,重情重義,愛交天下英雄,我十分敬佩他們。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裏的第一章:桃園三結義。它講的是:在東漢未年的時候,張角領導農民起義造反。劉備、關羽、張飛在這時相遇,這三個人意氣相投,便結拜為兄弟,共同謀化恢復漢室,保衞國家的計劃。

劉、關、張三個人能結拜為兄弟是因為他們都講義氣,義就是義氣,甘於承擔風險或犧牲自己的氣概。不僅有義,他們還志同道合,他們一心想從軍,各自施展才華,想要報孝國家。這告訴我們:如果想有一番事業的話,就要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幫助,為了義氣不能相互包庇朋友的過錯,而是要敢於指出朋友的錯誤,幫他改正。義是在法律道德準繩範圍的義,不能因為義而觸範法律,那就不叫義了,只有為朋友做好事才是義。義不是説出來的,是做出來的,比如:在班裏有同學不會這道題,你不去嘲笑他,而是去幫助他,這就叫義,這就是生活中的義。

桃園三結義,三人異姓,又以兄弟相稱,可見劉、關、張三人所取,在同心同德。從初戰告捷到棄官而走,無不共同進退。但今天同學們可不要效仿他們,只需學習他們的互相友愛、真心對待即可。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都是母親在關愛我們,我們卻沒有關心過她們。有時母親打罵你,你就會在心裏埋怨,覺得父母偏心,別人罵你打你時,你總會在心裏嘔氣,想報仇。其實,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多一分理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關心國家大事,那麼,世界將為我們而改變。就像這篇課文,它告訴我們每個人之間都能互相友好,互相關愛,互相理解,對每個人真心相待,就像這桃園三位英雄豪傑,他們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看那義氣深重的關羽,

爽直粗豪的張飛,仁義愛民的劉備,他們如今結義在桃園,他們如此的互相關愛,互相理解,讓人十分敬慕。

這互相關愛,真心相待的精神將永存下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