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讀書筆記(15篇)

來源:文萃谷 6.76K

讀完某一作品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那麼如何寫讀書筆記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目送》讀書筆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目送》讀書筆記(15篇)

《目送》讀書筆記1

看着它,撫摸着它,靜靜的思考着,再把這本《目送》放回書架上的某個角落。

龍應台的《目送》講的是兒子華安從懵懵懂懂到一個成人,勉強忍受着父母的深情的過程,目送着兒子遠去的背影和父親在火葬場,目送着他離我們遠去。文中寫到華安上學第一天,“我”和“他”手牽手來到學校,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而華安十六歲出國時,“我”送“他”到機場,期待着他回頭看我一眼,但並沒實現,“我”知道華安長大了,希望“你”不必追。

記得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就意味着,你和他今生今世不斷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必追。”我反覆地朗讀着它,我把它告訴媽媽。她沉默了片刻,失神了片刻。媽媽的失神讓我回想到:幼兒園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夢,夢見媽媽不在了。我驚醒來,望着身旁的媽媽,一動不動地望着她,彷彿離開一刻,他就會從我的生命中消失一般。嘴裏不停的嘀咕道:“不會的,媽媽不會死的。”

念着念着我想到人總是要生老病死的,媽媽真的不在了該怎麼辦?那時的我極端地想:媽媽不在了,我也不活了!現在的我長大了,懂事了,知道就算媽媽不在我也要堅強地活下去。因為,未來的路要自己走。而現在,我正處於青春期,我也常會嫌父母煩,父母嘮叨,我知道父母是為我們好,但一臉的嚴肅,也會不時讓我們懷念起兒時那久違的微笑。我害怕失去,又不願接受父母的噓寒問暖。有時候,青春期的人們就一直生活在這樣一個可笑的想法中。我曾幻想過接受,但在嘗試中發現其實一個渴望自由的人並不能做到。

或許最好的結局不需要人為的改動,是要靜靜地享受着,吵鬧時的煩惱。或許作者在兒子與他漸漸疏遠時,除了無奈,還有一些欣慰,欣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卻又無奈於不需要他了。

《目送》讀書筆記2

當我翻開《目送》,其中的《跌倒》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龍應台通過報紙上一個中學生因為受不了考試的壓力,而選擇了自殺的報道,得到了許多感慨。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只教我們如何去追求卓越,從砍櫻桃樹的華盛頓、懸樑刺股的孫敬、蘇秦到平地起樓的比爾·蓋茨,都是成功的典範。即使是談到失敗,目的只是要你絕地反攻,再度出人頭地,譬如越王勾踐卧薪嚐膽,洗雪恥辱,譬如哪個戰敗的國王看見蜘蛛如何結網,不屈不撓。”

這段話明確的指出現在的教育的漏洞所在:告訴了孩子如何成為卓越的人,卻不曾告訴他們那些卓越的人背後的辛酸;告訴了他們卓越的人成功的經歷,卻不曾告訴孩子怎樣去面對挫折;告訴了孩子表面的美好,卻不曾告訴他們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

而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便退縮,從來不去努力,總認為不用努力,勝利的果實就會獲得。於是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怨天尤人,卻不是通過努力去自己獲得,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我覺得家庭、學校、社會,應該更多的教育我們如何去跌倒的有尊嚴、如何面對挫折,而不只告訴我們這些太過美好的事物。

《目送》讀書筆記3

一本好書,每看一次,都有新的體悟。——題記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十三年前的穀雨這天,我來到了這個温馨的家庭,媽媽成了我温暖的港灣,“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媽媽憑着那份對生命的熱愛,為我描繪了一幅幅動人的圖畫,鼓勵我揚起生命的風帆,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小時候,母愛是舒適的肩頭。“媽媽,我想睡覺!”我稚嫩的聲音在車廂內響起。每次出去旅遊,我都會説這句話,媽媽就會讓我靠在她的肩頭,熟睡。每次都在朦朧之中,感到身上多了一件衣服。睡着了,我原本故意放鬆的頭就漸漸變重了,那時的我不知道媽媽有多難受,只管安心地睡覺,有時車子很顛簸,我還很埋怨,她只好努力保持鎮定。長大些,母愛是甘甜的水果。現在,母愛是鼓勵的眼神。“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凡是出於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人們都説:“母愛是無私的,父愛是無言的。”也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深深體會到母愛的同時,卻忽略了無言的父愛。爸爸是一名中學教師,記憶中,他總是一副嚴肅的神情。小時候,我很調皮搗蛋,做事總是馬馬虎虎,不拘小節,學習上這樣,做人也一樣。有一件事讓我難忘。一年級時,老師剛剛教我們握筆寫字,我沒有好好學,字寫得歪七扭八,還出奇得大。在被批評過後還不悔改的情況下,老師打電話跟爸爸説了我的情況。回到家後,他拎起我就狠狠地揍了一頓,我嚎啕大哭。事後,媽媽跟我説,爸爸打你,你覺得委屈,那難道爸爸不愛你嗎?他為什麼要打你,還不是為你好,讓你把字寫漂亮!媽媽那時的話,一下子把我喚醒了,對爸爸的怨恨也煙消雲散,也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無言的父愛。直到現在,不知過了多少個日夜,他總是不厭其煩地重複同一句話:“注意握筆姿勢!”

愛心滿懷,靜等花開……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時間是一直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這些都是兒時的事,現在,我已14歲,父母的愛只有當歲月走過,你才能漸漸明白其中的寓意, 品出那淡淡的清香。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而我,只管一心離開,可曾回頭張望過?

《目送》讀書筆記4

一次次的目送,像一片片散落的靈魂碎片,慢慢拼湊出我們的人生。——題記

一本《目送》,積聚了三代人的情感,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落、無奈、放手,寫出了目送包含的濃濃的一份情,一份愛。正如作者龍應台所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作者身為女兒,面對痴呆的母親一遍遍地問她是誰,面對病重的父親低垂着頭,生活不能自理,面對飄着雨的火葬場裏,躺在棺木裏緩緩向前滑行的雙親,她心上落着刀,眼裏落着淚,最後深深凝望,希望記得最後的目送。

作者亦身為母親,為自己的兒子付出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她看着兒子一點點地成長,追趕着兒子成長的腳步,她無怨無悔,最終卻不得不在無奈與落寞中停下腳步,不再追趕,只能目送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步步地走遠,她在兒子身後目送着,眼眶中盈滿了淚水,她明白,這是兒子自己的路,只能由他自己走。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生活,相同的,就是那一次次的目送。

記憶裏比較深刻的,是我六年級的一天。

那天,我捧着自己滿分的作文從學校歡歡喜喜地趕回家,讓媽媽也高興高興。一到家,卻發現媽媽正整理着行李,這才得知媽媽要去杭州進修一週,明天清晨就要出發,這一切發生得太快,我一下子反應不過來,昏昏沉沉地吃了飯,頭一遭失了眠,大概是因為媽媽頭一次要出去這麼長時間。

第二天,天還沒亮,就聽見門外傳來窸窸窣窣的響動和隱隱約約的説話聲,我知道,媽媽要到車站去了,一晚上的輾轉反側,使我不得不接受了“一週看不到媽媽”的事實,我極快地穿好衣服,打開門,衝進樓下正準備出發的爸爸的車的後座,他倆大概是以為我還在睡覺,這會子見到我,臉上滿是訝異,只一會兒,便在電話的催促下趕緊出發了。

一路上,我就靠着車窗,壓抑着內心的不捨與無奈,壓抑着眼眶中的淚水,閉着眼,聽着窗外的細小的雨聲。一會兒工夫,到了車站。我下了車,才發現天空中還泛着淡淡的霧,迷濛地連成一片。大巴旁,我的媽媽站在車門邊,望着我,眼中的不捨與牽掛,沒有因霧迷茫,而是直直地傳達到我的眼睛裏。我的心中彷彿有個聲音再説:“快去!”於是,我衝向媽媽的懷抱,在投入懷抱的一瞬間,淚水決堤。媽媽為我拭去淚水,紅着眼圈説:“別哭,媽媽又不是不回來了。”可我明顯聽到了重重的鼻音。我吸吸鼻子點點頭,總算止住了淚水肆意。

耐不住司機的催促,媽媽上車靠窗坐下,正對着車下的我,她用手指在車窗上畫了一張笑臉,又指了指我,我立刻會意,一把擦去淚水,向她揚起微笑,她也微笑着和我揮手。車啟動了,在朦朧的薄霧中絕塵而去。我目送着媽媽漸漸遠去的微笑,遠去的揮手,心裏出奇的平靜,我想媽媽也和我一樣吧,那扇窗邊,媽媽也一定在目送着我。

大巴在馬路的盡頭只留下一個小小的黑點,我抬頭望望泛起魚肚白的天空,不知什麼時候,那顆啟明星一閃一閃的,明明泛着霧,卻那麼真切,一如那回望的目光,能穿透重重的霧,暖到我的心裏。

每一次目送,都是一份情誼,在目送裏所包含的的濃濃的愛,是我們生命裏最耀眼的光彩,温暖了我們的心;每一次目送,都是一次温習,讓你明白要對愛你的人心存感激,去温暖他人的心;每一次目送,都是一塊碎片,少了一塊,人生便永遠拼湊不完全。

《目送》讀書筆記5

兒子長大了,母親依然目送他離開,就像曾經她的母親目送她走遠。父親老了,走了,女兒想要抱起他,再走一次塵世的路,就像她的兒子,總會有一天“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目送她的老去。這是一場輪迴,一場目光和

生命的輪迴。兒子的疏離不可避免,父母的老去無法抵抗,他們的離開不能停,而你我不必追。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記憶衰退的母親認不出自己的女兒,電話裏一遍遍重複:“你是誰?你是我的女兒?”但她知道她“只有一個女兒”。

女兒陪母親買衣服、做按摩,給母親塗指甲油玩。長長的夜,空蕩蕩的街,女兒牽着母親散步。母親已看不懂寫着安慰話語的便條,母親衰老得手背只剩一層皮,母親一遍又一遍回到四十年前的記憶。韶華逝去,時光不

返,但她的女兒,還是那個誰也奪不走的女兒。

“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母親撥開女兒的手,恐懼溢滿深陷的眼睛。她要回到她的舊時光。舊時光裏,她的家在小溪盡頭、羣山深處,那兒有一座傳下幾代的房子,開着叫不出名字的野花。田裏種着

豆,楊梅和桃子掛在樹上,曬辣椒的竹篾子靠在井邊。

可是她再也回不去了。

她聽不出女兒的聲音,她只知道電話那端是她“喜歡的人”。母親很幸福。就像女兒説的: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日子依舊。

兒子已經長大,不再黏在媽媽胸口上聽故事,不再跟着媽媽到處爬,像一隻小狗。兒子已經長大,耳朵上掛着耳機,手插進口袋,眼神裏是冷淡和不羈,像極了這個年齡的我們。兒子不會表達,母親能夠理解;兒子拙於

親暱,母親全部寬容。兒子會教給母親怎樣做飯,節日裏發一封笨拙的信函,居然也,像極了這個年齡的我們。

中年人就是這樣,目送着兒女長大、離開,轉身再目送父母的衰老、離去。這份悲傷裏夾雜着惆悵和歡欣,於是他們寫出文章,給兒女以啟迪,給父母以緬懷。兒女和父母,一個是愛,一個是恩。一個是全然付出不求回

報,一個是全然回報也報答不完。但不管怎樣,中年人的安慰,是早晨背起書包上學的兒子和挎上菜籃出門買菜的母親,晚上還會平安完整地回來。

《目送》讀書筆記6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段,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摘自《目送》

每次看到扉頁上的這段文字,心中總會感慨一番,覺得作者有種悲涼的味道,也許這也是天下的父母都有的而且不可避免的,除了生死離別之外最痛苦的事情。

目送。

目送孩子,華安,華飛。十七歲,正值最叛逆的時刻。

他只是勉強地接受着母親的温情,厭惡但又不便在展示在臉上,勉強讓離他很遠的母親抱住他的影子,空蕩蕩的影子。或是有時在用餐鄙視着母親引以為傲的學識:“你怎麼才知道?”以自己相對前衞的思想,抨擊着母親那“過時”的觀念,講述着屬於自己的新潮流,排斥着母親發自內心的感慨,施行着自我的風格,不可理喻着關於母親對於人生的見解。也許這就是代溝吧,可怕的代溝。聽着母親電話中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定”話語,不禁心生惱怒,以同樣的方式“贈送”給母親,使母親的心,變得傷痕累累,也變得落寞了。

目送。

目送母親,一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只記得從前的點點滴滴,忘了身後的繁華世界。

她總是在做同樣的事,在問同樣的問題,期盼着女兒的迴歸,疑惑着“你是我女兒嗎”的問題,有時雖然面對着自己的真正的女兒,卻依舊不認識,還一直在喊“女兒女兒,我的女兒呢”。無奈,她永遠都不知道了。也許她剛剛問過的問題會再問一遍,剛剛吃過的零食會希望你再給她一份,她認為自己沒有吃。她是最需要照顧的,也是作者的感情寄託,但,她什麼都不知道了,讓做作者感到無可奈何,花兒總是要落去的,小草總是要枯萎的,再參天的大樹總有一天也會轟然倒下。使一個作為女兒的心,傷感了,也用心了。

目送。

目送父親。一個軍人,年邁的老人。記着故鄉,有着尊嚴,意志堅定的老軍人。

他送作者去大學,曾經,卻只是送到一個無人、靜靜的地方,不想讓女兒在大學裏出醜——他開的車子不夠好。雖然他很想繼續把女兒送到校門口,可是這樣的車子實在不適合送一個大學教授。在他看來,女兒的面子比自己的願望更重要。他的尊嚴似乎更不容易被侵犯。曾經,他會念着《陳情表》,而音,變得婉轉悽楚,會聆聽着《四郎探母》,而潸然淚下。如今,他卻魂歸了,故里是他一直想去的地方。可滿足了他,卻使女兒心中無助、孤寂又深了。

目送,用眼睛,一個最簡單的動作。在小路這邊呆呆地望着遠去的背影,那孤寂、黯淡而又落寞的眼神,曾爆發出強勁的力量——妄想把背影追回來,然而,又倏爾佈滿了堅定、擔憂、不捨的堅定目光。只得看着背影漸漸遠去,消失在深深的巷子後頭,不能做什麼,只能用目光將所有的情感揮霍在這茫茫的空氣中,看着它們像一粒粒微塵,落到各地,消散。這是不可改變的結局。

目送,用眼睛,更是用心,送別,屬於自己的親情。

《目送》讀書筆記7

《目送》是一本記錄龍應台生活點滴的散文。在這本書中,她用優美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母親在對待日益成長的孩子時所遭遇的困惑和小小的失落;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女兒在面對日益蒼老的父母時耐心温柔的守候;記錄了自己做為一個採訪者所悉心付出的那份親切;記錄了她做為一個敏感細膩的女人在面朝大海耳聞杜鵑時感受到的那份悽楚和傷痛。 翻開這本《目送》,竟然能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眼睛酸楚的感覺——彷彿一個飽滿欲滴的石榴果,輕輕擠一擠,眼淚就要往下掉了。

《目送》,七十三篇散文,文字撫過了父母、子女的親情,知己好友的友情……用那最細膩柔軟的筆觸,寫盡了幽微處最動人心絃的那種種感覺。讀起來,便連呼吸,也充滿了共鳴的激動。

在面對孩子時,優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親一樣,困惑而挫敗。不同的是,她聰明和懂得控制的頭腦,使得她在面對孩子的獨立和疏遠時,懂得用壓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們做為一個獨立的人所理應擁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驕傲和鋭氣,在洶湧的母愛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選擇讓步。《母親節》,原本以為會是一個温暖感人的故事,沒想到透過安德烈寄來的一封電郵,讓人在一篇既凸顯了母親的瑣碎,又記錄了母親的無奈的幽默小文中,讀到她心底深處那份無從説起的寂寞。

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寶貴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讀書筆記8

最近,我閲讀了著名女作家龍應台的散文隨筆集《目送》,這是一本適合情感細膩的人閲讀的一本好書。

龍應台先生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温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讀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滿露珠的青草,帶着輕微的潮氣和清新,撲面而來。亦如黑暗海面上綻放微光的燈塔,散發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進心房。

閲讀它,讓我的內心無比的酸楚,眼淚差點決堤。文章分為兩個段落,第一段龍應台從一個母親的角度,敍述了兒子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幾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離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長。第二段龍應台從一個女兒的角度,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的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筆,也有最柔軟的時刻。當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她的憂傷卻與日俱增。昔日為了孩子,她辭去文化局長的官職,拋開博士高官的美麗光環,毅然離開,重歸學者作家的生活,僅僅是因為她突然之間的反思:“會不會你贏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龍應台是一位優秀並且清醒的女人,明確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有着怎樣的責任,知道生命的意義,不僅僅是事業的成功和虛浮的掌聲,所有的精彩,在繁華落盡時,也許留下的不過是永遠無法彌補的一份遺憾。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她這樣清楚地獲知生命的本象。

閲讀總是伴隨着無數的感同身受,當閲讀《雨兒》一文時,我不禁被作者所記錄的一點一滴所感動,每天,作者都給媽媽打一通電話,電話那頭,年邁的母親已經糊塗的像一個可愛的孩子,思維不夠清晰地説着“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當作者來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懷疑地説着“你好像我的雨兒!”,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樣地確定着:“媽,千真萬確,我就是你的女兒”,“你的女兒要看見你笑。”。作者伴媽媽睡、陪媽媽聊天、帶媽媽洗温泉、坐公交車,讓媽媽享受着有女兒陪伴的分分秒秒,這應該是人世間最樸實的幸福吧。所以,為人父母以後,不管工作多麼忙碌,都應該抽出時間帶着孩子來到父母親的家中,做一頓母親愛吃的飯菜,聽一聽父母家長裏短的嘮叨,然後不住地點頭應和。

在《我村》、《火警》、《手鐲》等文章裏,我還讀出了世間的人生百態。所以説,讀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閲歷的,更需要有一種對散文情有獨鍾的心境。這樣的文字,才會觸動我們的心靈,震顫我們的神經。閲讀,才能變成一次快樂的旅行,實現一種深刻的人生體味。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跡。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所以,這樣的文字,才這樣的令人心痛起來。放下書,閉上眼睛,在苦澀的.眼淚中,更多的領悟到生與死那一瞬間的界限。無法忍受,卻需要面對的是:到底什麼才是最寶貴的?

這是關於光陰的故事,我們每個人都在時光的洪流中漸漸長大,我們眼前的背影從高大到佝僂,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別人眼裏的背影。當我們再不能為過往的遺憾一一買單的時候,彼時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涼。

《目送》讀書筆記9

“我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用追。”

當我用筆在本子上記下這句話時,無言,似乎懂得了什麼,又似乎什麼都不懂,或許,我還太年輕吧。

《目送》這本書所要表達的東西有很多,對人生的感悟、對母親的愛、對父親死的不捨……種種的種種都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一個個巨大的感歎號,又似乎是一個個巨大的問號。

作為兒子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作者龍應台的關於母親與父親。

“像海上突來的閃電把夜空劈成兩半,天空為之一破,讓你看見了這一生從未見過的最深邃的裂縫,最神祕的破碎,最難解的滅絕。”對於父親的死,作者是這樣描寫的。

而對於痴呆後的母親,作者是這樣寫道:“媽媽是那個搭上‘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我也曾想過,當熟悉的父母離開自己時,自己會是怎樣,是哭得撕心裂肺,還是淡然地接受呢?

説説我的父母吧。我的母親是一個雖然有時候脾氣不是太好,不過她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人,很容易被我的一些小小的表示而感到,也非常喜歡做蛋糕。

而我的父親呢,雖然反應好像有點遲鈍,不過他卻無條件的愛我,不論我想要什麼看似合理的東西,他都會盡量地滿足我,在我喜歡籃球足球之前,他對這些並不太感冒,之後卻為了我經常瞭解關於這些的事。

到這裏我才發現,我對他們的瞭解是少之又少,我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麼,甚至不知道他們的生日。

慚愧,還能説什麼呢。時間就好像一個巨大的鐘,有規律地運轉着,不管你開心與否難過與否,它還是會離去。時間又彷彿一個無情巨人,不論你怎麼不捨得,你也停不下他前進的腳步。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一絲不苟的去對待時間,把時間裝飾成自己喜愛的樣子,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對自己的父母好。

風輕輕地吹過,像夢一樣温柔,抬頭仰望才發現,窗外的夜空是那麼的黑,彷彿深不見底的深潭。眼前滴答響的鐘,彷彿是時間運行的腳步,不帶走一絲灰塵。

這是一本不願看完的書,當你似懂非懂地看完,好像什麼都懂了,到後來才發現,又好像什麼都不懂。

或許,這就是時間的無言,生命的目送吧。

《目送》讀書筆記10

一 好詞

1 . 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

2 . 殘酷:殘忍冷酷

3 . 閘門:引水、泄水或阻水的裝置。

4 . 奔騰:跳躍着奔跑。

5 . 朦朧:看不清,勉強看得見。

6 . 事過境遷:事情已經過去,情況也變了。

7 . 遲疑:猶豫不決。

8 . 徘徊: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

9 . 嗚咽:傷心哽泣的聲音。

10 . 深邃:深的;幽深。

11 . 鬼魅:泛指鬼怪之物。

12 . 混沌:形容矇昧無知的樣子。

13 . 悵然不已

14 . 物走星移

好句

二 好句

1 . 時間是一隻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間,物走星移。

2 .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3 . 所謂瞭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裏。

4 . 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餘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5 . 修行的路總是孤獨的,因為智慧必然來自孤獨。

6 . 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觸碰;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7 . 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

8 .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9 . 要真正的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10 . 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繁花似錦,輪迴過幾次?

11 . 凡是出於愛的急切都是可以原諒的。

12 . 母親,是個最高檔的全職、全方位CEO,只是沒人給薪水而已。

13 . 拜祭,終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寧。

14 . 冬夜的街,很黑,犬吠聲自遠處幽幽傳來,聽起來像低聲嗚咽,在解釋一個説不清的痛處。

15 . 如果科學家能把一滴眼淚裏所有的成分都複製了,包括水和鹽和氣味、温度——他所複製的,請問,能不能被稱作一滴“眼淚”呢?

16 . 對於行路的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

17 . 媽媽是那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裏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18 . 不是漸行漸遠,而是有一天終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紀的史記裏。

19 . 斜坡上的雜化野草,誰説不是一草一千秋,一花一世界呢?

20 .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21 . 我坐在風暴中心,四周卻一片寂靜,這是寂寞的感覺,像沙塵暴的漫天黑沙,以鬼魅的速度,細微地滲透地包圍過來。

22 . 就這樣漫無目的地行走,身上沒有一個包袱,手裏沒有一張地圖。

《目送》讀書筆記11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目送》

在兒子上國小的第一天,“我”無比準確地盯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兒子也不停地回頭,眼神中訴説着不捨;兒子十六歲去美國做交換生,與“我”在機場告別,“我”固執地看着他的背影,可是他卻從未回眸。

我想着自己便是龍應枱筆下的華安。回想自己第一天上學時的場景,那時候的記憶已然不清,不知是否也有一個一直注視着我的背影的眼眸,而這個眼眸值得我們去千百次回首。

龍應台説:“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這時的龍應台內心是痛的吧。那時的華安不再是小時候那個依戀父母,走幾步一回首的小孩子了。他長大了麼,如果是長大了,為何感受不到身後那熾熱的目光呢?不是説母子連心麼?為何當母親的眼神漸漸黯淡下去時,卻感受不到一點心痛呢?

對於龍應枱筆下的《目送》,我們又能懂得多少?那種屬於父母的眷戀與無奈,也許還要等到我們真正身為人父人母時才能真正體會罷,畢竟人生不是紙上談兵。“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生活中,誰又能知道自己到底錯過了多少滿懷期待的眼神?只期待我們能早些發現,至少,要在它們消失前發現,因為總有一天,他們會離開,去往另一個世界,正如文中寫道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沉重而又巨大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這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去迴應父母那些不捨,充滿擔憂的目光,而不是讓那些目光進入了深邃的黑洞,沒有出口,也沒有退路,最後變成朦朧的淚眼。

好吧,不必追,我們有再多的遺憾和不捨都不過是生命的過程,我們只能往前走,用現在的好去填補過去的空白與傷口,帶着真摯的愛閲讀人生。

《目送》讀書筆記1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子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銷售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這段話,我認為是該書的精神所在,書中描述的龍應台與父母、與孩子,一起與朋友經歷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從這句話裏找到答案。因領悟到目送的必然,她在對待自己的父親、母親上、與周邊朋友相處上、看待生與死、周遊世界時,都能用更加深刻、更加理性的思維,更加柔和的方式,來面對。

通過龍應台的人生感悟,我們多少能預測未來的我們,當一個人知道自己未來可能是什麼樣的時候,往往能更加坦然、更加堅強、更加樂觀的面對身邊的一切。因為可能預測未來,所以更加淡定,更加懂得珍惜。

猛然讓我想起“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當我們可以用站在人生盡頭的視角,來縱觀一生時,又有什麼坎兒過不去呢?

目送,站在人生的盡頭,扭過頭來,看看這一路。

《目送》讀書筆記13

這是一本關於親情愛情友情的書籍。作者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温柔委婉的情感,從不同的角度書寫了在父親慢慢老去,母親得了老年痴呆後遺失在舊時光裏,以及孩子漸漸長大,遠離父母掌控,兄弟們的漸行漸遠,以及與朋友且行且珍惜的時候發生在身邊的故事,和日常瑣事。這些有關於感情的的文字,充滿温情,充滿温度,讓人隨着作者的思緒陷入那一段段緩慢的敍述中。

作者有一顆温柔的心。

在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親面前,“我”一遍遍的説:“你知道我是誰嗎?是你,我是你的女兒,你記得嗎?”

“我”帶她去“鄧師傅”做腳底按摩,帶她去美容院洗頭,帶她去菜市場買菜,帶她去田野上看鷺鷥鳥,帶她到藥房去買老人營養品,帶她去買棉質內衣,帶她去買鞋子買乳液買最大號的指甲刀,買不同顏色的指甲油,專門用來跟她消磨卧房裏的時光。

“我”給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二層。塗完手指甲就開始塗腳指甲,幫她搽口紅,上腮紅,畫彎彎淡眉,我們無法交談,但是,誰説交談才是唯一的相處方式呢?她會對着鏡子里美麗的自己對“我”説:女兒,你要化粧,女人,就是要漂亮。

作者有一顆慈愛的心。

在父親面前,將買來的棉襪棉褲、貼身內衣,白襯衫,赭紅色的羊毛背心,深藍色的羊毛罩衫,寶藍色的棉襖,灰色的棉帽,褐色的圍巾,毛織手套一件一件,一層一層為他穿上,折騰半天,最後穿上棉鞋。

雖然他身體向右邊微微傾斜,口涎從右邊的嘴角流出,必須由“我”兩隻手臂去拉,才能從沙發起身。

然後“我”邊唸詩邊來走路,“白-日-依-山-盡-”“欲-窮-千-裏-目-”他專心盯着自己的腳,“我”引他向前而自己倒退着走,母親在一旁興奮的鼓起掌來,這一切,是多麼的熟悉啊,宛如小時候父母牽着孩子肥肥嫩嫩的手臂也倒退着走。

“我”推着他的輪椅散步,他的頭低垂到胸口,有一次,發現排泄物淋滿了他的褲腿,“我”蹲下來用自己的手帕幫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糞便,但是“我”必須就這樣趕回台北上班,我總是在藍色沉沉中奔向機場。

在愛人面前,作者有一顆童趣童真的心。

“我”嚮往一個慢的境界,到了一個碼頭,沒有一個辦公室貼着時刻表,也沒有一個人可以用權威的聲音告訴你幾點可以到達終點,你就上船,然後就找一條看起來很舒服的板凳坐下來,帶着從此在此一生一世的心情。

你發現你根本不去想何時抵達,連念頭也沒有。你看那流動的河,靜默卻顯然又隱藏着巨大的爆發力,你看那沙灘上曬太陽的灰色的水牛,你看那孩子們從山坡上奔下來,你看陽光在蘆葦白頭上刷出一絲一絲的金線,你看一個漩渦的條紋,一條一條的數……

我想有一個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種植絲瓜,絲瓜沿竿而爬,迎光開出巨朵黃花,花謝結果,累累棚上。我就坐在那黃泥土地上,看絲瓜身上一粒粒突起的青色疙瘩,慢看……

在兒子面前,作者又有一顆敏感的心。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在幼兒園裏,兒子小小的手圈在媽媽的手心裏,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但一個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

十六歲,他到美國作交換生,“我”送他去機場,告別時照例擁抱,“我”的頭只能貼到他有胸口,好像抱住了長頸鹿的腳,他很明顯在忍受母親的深情。他在長長的隊列裏,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一扇門,倏忽不見。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也沒有。

二十一歲,他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他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

長大的孩子們成為了美食家。兒子帶着我去國際超市買菜,很仔細的來來回回挑選三個小時的東西。

回來後,把頂級的澳洲牛排展開,把各種香料罐排開,把馬鈴薯洗乾淨。他心中有大布局,以一定的時間順序在走好幾個平行的程序,像一個樂團指揮,眼觀八方,一環緊扣一環。

紅酒杯,礦泉水並肩而立,南瓜湯先上,然後是沙拉,裏頭加了松子,主食是牛排,用錫紙包着,是我要的四分熟,最後是甜點,法國的SOUGGLE。

此時是秋天,海風徐徐地吹,一枚濃稠蛋黃似的月亮在海面上升起,兒子睜大眼睛看着“我”,認認真真的説:“我不是要你做給我吃,你還不明白嗎?我要你學會以後做給你自己吃。”

在朋友面前,作者有一顆牽掛的心。

要趕去機場,時間很緊,路上不知塞不塞車,但我還是給麗莎打了個電話:“十分鐘後到你家,然後直奔機場,準備點吃的給我。”

十分鐘後,麗莎趿着拖鞋,穿着運動褲,素顏直髮下樓來,我們坐在她陽光滿滿的客廳裏。她開始談正在讀的菲力普。羅斯的小説,我猛喝一杯五百毫升的優酪乳加水果,囫圇吞一個剛做好的新鮮三明治,吃完喝完,還帶一杯滾燙的咖啡,有蓋,有吸管,匆匆上車。

上車前,麗莎塞給我一本書,《二00七美國最佳散文選》,讓“我”帶上飛機看。

一路飛奔到機場,臨上機,再給她打個電話:“你讓馬莉去幫我打掃時,洗衣機裏有洗過的衣服忘了拿出來晾,冰箱裏過期的東西全部丟掉,都發黴了。”

到了香港,一踏出機艙打開手機,裏面一定有一則短訊,“在A出口等候”,大廳裏,不管人羣多麼擁擠,C一定有辦法讓“我”看到她,她總是盈盈笑意迎面走來,她的一隻手有一杯新鮮的果汁,遞給你,另一隻手伸過來幫你拖行李。

她開車,一路上絮絮述説孩子,工作,香港政治,大陸新聞,好笑的人,憤怒的事,想不開的心情,我們經常沒時間見面,就把接機送機就變成一個流動的咖啡館,滑行中的聊天室,偶爾,車子也是流動的寫作室。

這些都是牽掛你的人慷慨贈予你的時光和情感,有時候,是你牽掛別人。

生活是平淡的,但正如作者有一顆玲瓏通透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因此,才能把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生活過得豐富多彩,有滋有味,有詩意,有人情味,有快樂,有温馨。這種暖暖的文字傳遞給讀者的信息就是一個有感染力有號召力的磁場,讓你在若有若無的時光空隙中總能不經意就想起這些温情永遠的生活,温情永遠的龍應台。

《目送》讀書筆記14

它由一幅幅畫卷組成,一幅幅我們所經歷的生活畫卷,有真切卻又牽掛的友誼,有温暖卻又傷逝的親情,有失敗的脆弱,有分別時的纏綿不捨。它沒有太重的説教意味,內容應該簡潔卻有力,卻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它的文字時而鋒利,時而温婉,時而脆弱,時而感傷,時而樸實,時而華麗,卻總是,如此的動人。這就是龍應台的《目送》,讀她的文字,如同冬日寒風中依然挺立的小草,讓凜冽的天氣裏多了幾分生氣,如同山間叮叮咚咚流過的小溪,甘爽清涼,沁人心脾。

《目送》收錄了七十三篇散文,寫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老去,兒子的成長單飛,朋友親人的離散牽掛,兄弟的重逢攜手等等。《目送》是《目送》的開篇點題之作。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從中可以感悟到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苦銘心的痛。同時從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作為子女的我們總是要離開父母,獨立成長。這條路上的艱辛,只有自己懂;這條路上的風景,也只有自己欣賞才能會心一笑,這條路上的果實,只有自己採摘才更覺得甘美,這條路的盡頭,也只有在別人最後的目送中,自己走。正如龍應台在《山路》中説的:“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是啊,人生就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通往森林的路。在平原中,人們結伴而行,一路嬉鬧追打;一旦進入森林,因為草叢和荊棘的阻攔,所以各人專心走個人的路,尋找個人的方向。父母可以一時幫你,但是不能一世幫你,我們往森林裏越走越深,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我們需要的是自己的披荊斬棘。

《(不)相信》,如她所説,人們現在面對的最大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曾經相信的這些價值觀包括國家、歷史、文明、正義、理想主義者、愛情和永恆,可説全是生命裏很厚重、又很核心的價值觀。然而在這現代,各種價值觀混亂的時候,眾人皆惶惶然想要確定一些東西,卻又信不下去。因為一切,不論是國家、歷史、正義等,都是人在下定義。但人性軟弱,價值觀會因勢搖擺,國的定義有問題,歷史有一半是編造,人的愚昧和野蠻不因文明的進展而消失,理想主義者無法全身而退,愛情走形,甚至地球也會被毀滅每個人。但是我們的信仰可以不變,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重要的是我們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

《目送》讀書筆記15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題記

華安揹着一個五顏六色的書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斷地回頭;好像穿越一條無邊無際的時空長河,他的視線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會。將兒子第一次帶入校園,作者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看着兒子對這個陌生的地方的些許畏懼,她只能默默站在門口,在眾多的彩色書包中找出她的華安,然後以目光為兒子踐行。一句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門裏。結束了對第一次送別的描述,卻喚起了我腦海中似曾相識的畫面。那時的我同樣是被目送者,但是不同的是母親早早就告訴了我國小的故事。當時我帶着憧憬、期待以及對這素未謀面的國小的一絲畏懼,走進了那扇現在看起來是那麼親切的校門。我也曾無數次得回頭,但是迎接我的是母親的微笑。母親早早就告訴我説,她會一直站在門口等我進教室的。所以那天,記憶中沒有眼淚,有的是和小朋友愉快的相處,老師温柔的囑咐。

隨着第一次送別的結束,時間也來到了華安16歲的時候,這次的送別場地變為了機場。他在長長的行列裏,等候護照檢驗;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終於輪到他,在海關窗口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倏乎不見。同樣是離別,同樣是目送,不過這一次沒有當年的無數次回頭,就連最後消失前的一瞥也沒有。不知是華安長大了還是他已習慣了離別,但知道的是作者心中充斥着無盡的失落。離別可怕嗎?或許有人覺得習慣離別才可怕。身居寄宿制學校已久的我早就習慣了和母親的離別,再加上當年的叛逆。每當我要走上校車再次和母親離別時,都只是淡淡得留下一句再見然後就毫不猶疑地走上車。坐在窗邊看着窗外發呆,卻總能看到母親依舊站在路邊,她依舊笑着看着我,和當年一模一樣的笑容。微笑消融了心中的冷漠而冷漠卻融化成了愧疚,滿滿得被裝入心中。 現在他二十一歲,上的大學,正好是我教課的大學。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願搭我的車。即使同車,他戴上耳機──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是一扇緊閉的門。習慣了離別的華安已經把自己關在了屬於自己的世界,聽着只有一個人能聽的音樂就這樣把他的母親關在了那扇緊閉的門外。我也不知道何時也在自己心中建起了這樣一扇門,只是總聽着母親抱怨,當年的兒子跑到哪裏去了呢?我只能苦笑:我也不知道,説不定迷路了。叛逆的稜角也隨着時間的消磨已經慢慢褪去了,但是始終不變的是母親的微笑。每天早晨下車關上門時,透過窗看到的仍然是那樣的微笑,十幾年依舊不變的微笑,直到我走進校門,汽車才揚長而去。 的確,長大的我早就不需像當七年級樣被母親牽着手走,所以母親看到更多的是我離去的背影,雖然我並沒有用背影告訴母親不必追。不置可否的是母親也追不上這個背影了,因此母親從一開始便選擇微笑看着我離開,就像當年她笑着承諾:進去吧,媽媽會一直在門口等着你進教室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