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孩子那些事兒》有感:懂您

來源:文萃谷 7.3K

編者按:閲讀餘靖康同學的這篇讀後感,情感會隨着他文字的遞進,發生變化――學習與生活中,小同學瞞怨過老師、怨恨過媽媽。但看了電影后,他立就明白了,一如母親的老師,一直關心與關注自己的學習與成長。其文章結尾處的“為時不晚”,彷彿表明了小同學的心跡:從此以後,會在學習中,理解老師,配合老師,爭取做個品質兼優的好孩子!

觀電影《孩子那些事兒》有感:懂您

那天下午,放學回到家,媽媽黑着臉對我説:“中午,你以為我會送飯給你吃?我送過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我的臉色,也好看不到哪裏去,我恨媽媽心狠,沒送飯給我吃,害我餓了一個下午;我在心裏抱怨:語文課的張老師真是狠角色,中午放學後時,她把我與幾個同學留在辦公室背書。在辦公室裏,我還偷偷地想:張老師也真是的,大中午的,帶上自己在本校上一年級的兒子午睡一會,多愜意的事啊。

好在,後來,我再也沒被張老師留下過,但當她在本該可以好好休息的時間段留下我的同學們,不是讓背書,就是讓補作業,或是給差生講解題目,我對她的不解與抱怨,越來越深:我的死黨同學們都恨死你了,你何苦呢?

終於熬到寒假了,不過,我有些小難過,各科的分數離我的理想數據,差了一大截。更讓人難過的是,寒假作業,如約而至。忽然,有一組鏗鏘有力的聲音飄進我的腦海:同學們,跟着我的節奏好好學習,好好複習,期末考試考得好的,不用做寒假作業!可世上哪有後悔藥賣?我只有狠狠地拍打着腦門。

假期裏,我乖乖地聽取了張老師的建議,觀看了電影《孩子那些事兒》。電影講述了畢業於師範學校的林冬青,懷揣夢想到一所國小任教。林老師跟我們的張老師一樣,教語文,還是班主任。不同的是,林老師是個男生,他堅硬的外表,是一道天然屏障,阻礙了他與同學們之間的正常交流,同學們,都排斥他。但林老師有着温柔的'內心與細膩的情感,他循循善誘,關懷倍至,終於讓鄭宵肯回答問題,讓陳李成為淑女……所有的一切,潤物細無聲。

男老師,如父。

女老師,如母――我敬愛的張老師,您有家,它需要您去操持打理;您有孩子,他需要您無微不至的關懷,您更需要刻苦工作過後的靜心休息。可作為班主任的您,寧願虧待自己與家人,而是時刻把即將畢業的我們放在心裏,您引導我們做人、做事,輔導我們作業、作文。張老師,在國小的最後一個寒假,因一部電影,我終於懂了您的良苦用心。為時不晚!


【本文作者:合肥包河大地中學七年級:餘靖康。(公眾號:大作家牽手小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