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電影《我的左腳》有感範文

來源:文萃谷 2.91W

《我的左腳》改編自愛爾蘭作家克里斯蒂·布朗的自傳,描述了因小兒麻痺症而全身癱瘓的布朗依靠唯一可以活動的左腳來改變自己的人生,併成為畫家和詩人。下面就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的左腳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觀電影《我的左腳》有感範文

  我的左腳觀後感篇(一)

這是一部改編自愛爾蘭畫家、作家克里斯蒂.布朗自傳體小説《我的左腳》的同名電影。

克里斯蒂.布朗出身於一個貧困的大家庭(21個子女,其中13人活了下來),父親是個脾氣暴躁的建築工人。

克里斯第一生下來就患有腦癱,致使全身只有左腳可以自由活動。在用左腳撿起了一支粉筆前,他一直被視作智障兒,母親堅持教他讀和寫,即使父親放棄了希望而借酒澆愁。克里斯蒂19歲時,母親為他請來了腦科醫生愛琳.科爾,愛琳通過腦部按摩和發音訓練使克里斯蒂的情況得到極大改善,使他可以用語言和母親之外的人交流。同時克里斯蒂愛上了愛琳醫生,然而在得知愛琳即將結婚的消息後,他接受不了現實而自暴自棄,還是母親的鼓勵將他拉出困境。最終,他成為了著名的畫家和作家,而且還和常人一樣,找到了意中人並與之成婚。

應該説,這不是個快樂的故事,雖然結局幸福。但是電影刻意抹去了悲慘的色彩,電影中的克里斯蒂不僅擁有常人的權利,要求,而且頑強好勝,沒有絲毫殘疾人常見的自卑,在自己所愛的人面前,毫不退縮,極力爭取,還有些咄咄逼人。我想,這種性格和他的家庭有很大關係,母親從未放棄他,即使丈夫失業、無米下炊,她還是保存着為克里斯蒂買輪椅的積蓄;兄弟姐妹從未嘲笑鄙視他,男孩們踢足球,讓他做守門員,甚至因為聰明,他成了男孩們的中心;最初父親曾嫌棄他,但當克里斯蒂掙扎着用左腳寫出“MOTHER”這個詞後,父親驕傲的向酒館的眾人宣佈他是布郎家的天才。就是因為這個温暖的大家庭,克里斯蒂非但沒有自卑消沉,反而活躍張揚,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天才。

確實,必須得承認,克里斯蒂.布朗是個天才,這讓我在尊敬他的同時,產生了些許困惑。他是個只有左腳可以動的殘疾人,即便畫家生涯不那麼成功,人們也會為其十倍於常人的努力而歎服,但他的自傳和電影極力淡化殘疾人身份,他將自己視為常人,更將藝術視為與肉體無關的行為,所以突破肉體的藝術被一個殘疾人或所謂的正常人表達出來沒有區別。從這個意義上説,這部電影表現的是克里斯蒂的精神世界,而不是他的奮鬥歷程。所以,這不是一部殘疾人的電影,沒有歧視,不是因為人人平等,恰恰是因為克里斯蒂高高在上,克里斯蒂非但有繪畫的天賦,而且極為聰慧,算出姐姐不懂的算術題;受不了寒冷而帶領兄弟用狡猾的辦法偷煤 ;成人後肆無忌憚的和眾人談論藝術及哲學,他始終是布朗家鶴立雞羣的天才。那麼,他的奮鬥具有普遍意義嗎?姑且不談社會對殘疾人的歧視,單論他的成功,是否會給大家帶來不切實際的幻想?退一步講,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爭取平等的'權利,無論正常人還是殘疾人,無論強勢集團還是弱勢集團。

  我的左腳觀後感篇(二)

他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就連他的父親也以他為恥,鄰居們也只是認為他是個廢物,BURDEN。這個詞語真的很讓人受傷,雖然Christy可能聽不懂,但是他有着和常人一樣好勝的心。幸好,這個家庭還有母親那麼明確而堅定地愛護他,相信他。終於有一次給他證明的機會。M-O-T-H-E-R。全家人近乎要瘋狂了。父親抱着他衝到酒吧向眾人大聲宣佈:“He's Browns!”這是他第一次被人肯定。一直以來,他蜷縮在樓梯下的角落裏,臉不停地抽搐,只能發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聲音來表示他的喜怒。終於,他除了上帝和母親之外,有人能夠懂他了。這是無比的喜悦啊!像Helen Keller説的:“Have you ever have this feeling that you are in the dense fog in the sea, you don't know where the shore is?”我們都在尋找能懂我們的人,能一個眼神就會心的朋友。而Christy想得到認可比我們要找的簡單多了,但是他付出的努力卻大得多。他一直排斥別人把他當異類看待,他想要的是精神上的正常的生活。還好,他能清晰而直接地表達自己的好惡,雖然多少會讓人有些接受不了,但這是他的權利,或者説這是他的補償。於是,那些想法改善了他的生活。他在這個世界上——本來要遺棄他的世界——活得很好。

他有三段戀愛經歷。很辛苦,卻是一節節讓他更成熟的課。那個給了他一個輕描淡寫的吻的女生打開了他的心扉,卻又直接地刺傷了他。這算是一次小小的失敗。而厚愛出現的艾蓮給了他真正的幸福、希望。所有人都很高興,除了一直非常瞭解他的母親。不幸被她言中。Christy戀愛失敗後想要自殺。真是傻啊,如果他想一下,只需想一下他的母親,他一定不會捨得離開這麼愛他的她。在這件事裏,沒有人是對還是錯。這是插曲吧,雖然幾乎會有個波瀾壯闊的結點。當然,Christy真是智者,他從中學到了一點,愛要大聲説出來。於是第三次他成功了。

他父親死後,他幾乎成了家裏的頂樑柱。他説的話有分量,他掙的錢多。這樣漫長的變化,從被人無視到現在。他的付出與回報是成正比的。

至少我學會了:要努力!愛要大聲説出!要記得愛周圍的人!Christy能做到,為什麼我們不?

  我的左腳觀後感篇(三)

克里斯基.布朗在他十七歲生日的時候,家人為他捧來生日蛋糕,上面插滿了蠟燭。“親愛的,將它們吹滅吧。”他的母親説,父親只是擁着他,沒有聲音,克里斯基歪斜着脖子,頭費勁的往後仰,卯足了氣,吹了兩次,還有一根蠟燭的火焰在跳動着。他的其中一個兄弟説“克里斯基,去吧,吹滅那地獄之火!”克里斯基滿頭大汗,其他人也都在等待,他深吸一口氣,把那朵僅存的火焰吹滅了。

這是全劇讓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這個片段清楚又深刻的體現了克里斯基的家庭關係——懂得的母親,無言的父親,以及平和的兄弟姊妹。

這位偉大母親的扮演者Brenda Fricker於當年1990年拿下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我們在欽佩其演技的同時,也為她所表達的偉大的母性所感動。

母親一共哺育着家庭裏包括先天性腦麻痺的克里斯基在內的六個子女。在家庭裏她給克里斯基的照料是最多,傾注也最多。甚至可以説,克里斯基人格的形成,最後獲得的成功,大部分要源於其母親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是照料上的耐心,更是人格發展上的嚴格和精神上的潛移默化。

她並沒有因為兒子的先天殘障而自怨自艾,她做了一個推車,讓他與外界接觸。她耐心的等待這個發不出聲音的孩子在黑板上歪歪地寫字。她瞭解兒子的興趣和對畫畫的渴望,卻對他們偷來的煤厲聲説道:“這樣的東西不能進布朗家的門!”在克里斯基陷入對艾琳醫生的迷戀時,這個世界上最瞭解他的女人説:“我從他的聲音裏聽出了太多的期望。”而在他失戀而迷失自我時,母親又説“你放棄了,我還沒有。”她為他蓋房間,她等他復甦,她為他做了一切。

母愛並非一個母親影響孩子的全部東西。我以為,母親自身的人格和力量,才是孩子生長的依賴。她偷偷存錢想為他買輪椅——這一筆錢即使是在全家頓頓喝粥的情況下依然不被拿出來,這不能叫偏愛,她是在告訴其他孩子們,克里斯基是你們的兄弟,我們要不竭餘力的愛護他。她保護其他孩子,在姐姐懷孕而被迫離家時,她護着孩子,站在孩子的一邊告知父親。甚至她也是不善言辭的父親和孩子們之間的橋樑——在父親和孩子們比賽砌房磚時,她偷偷讓孩子們讓着父親“讓着他吧,這會讓他高興,這是父親對你們表達愛的方式之一。”

可以説,在克里斯基提氣吹滅地獄之火的那一刻,是母親,給了他足夠的勇氣。

有人覺得父親在全片中扮演的是一個暴躁,不近人情的角色,甚至有時候是個“反派”。其實他們是沒用看到隱藏在這位粗獷的愛爾蘭男人身體內,一具同樣熾熱柔軟的靈魂。他不是母親,當然不會心細如絲,他有沉重的家庭負擔,在工作上不過也是個瓦工(甚至還被解僱了)他沒有耐心看克里斯基在黑板上的塗塗寫寫,可是在他看清楚那是“母親”的單詞之後,高興的父親將克里斯基馱在肩上,推開酒吧的門自豪的宣佈:“這是布朗家的人!”他管理家庭的模式是有些粗暴和專制,可是在20世紀初的歐洲家庭,這是最普遍的情形。但他在動怒的時候,也從不對克里斯基動手。在他發現煙囱裏母親要為克里斯基買輪椅的偷存的私房錢以後,他質問母親,為何讓全家喝粥,可是最後,克里斯基還是擁有了輪椅——父親分文未動。在生命的最後幾天,這位不善言辭,似乎讓家裏的孩子們恨之入骨的父親,還在為他的殘障兒子,砌磚蓋房。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我的左腳觀後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