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鄉-散文隨筆

來源:文萃谷 2.87W

2014年 4月6日上午,陽光明媚,春風和煦。帶着親人們的期盼和美好的夢境,我和妻陪同父母回朝思暮想的故鄉——安徽臨泉縣宋集鎮。

回故鄉-散文隨筆

由侄兒駕車,先是從自家村往北繞行近10公里鄉間水泥路、柏油路,後到大廣高速平輿(楊埠)站上路,往南行10多公里入新陽高速新蔡段,向東至阜陽(臨泉)一路飛奔。

車內,我們一路上有説有笑,興致勃勃:述説思鄉的話題,回憶苦難的歲月,感慨時代的變遷,暢想親情的温馨。還不時透過車窗,呼吸着清新的空氣,盡情地瀏覽着清明期間的無限春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側的田野一望無際:綠油油的麥苗兒、黃燦燦的油菜花兒,夾雜其間而無名的朵朵野花兒,在春風吹拂下波浪起伏;一片片茂密的樹林、一座座葱鬱的村莊、一條條河流溝港,一幢幢民舍樓房,伴隨着一陣陣鳥語花香從眼前一掠而過。再看,高速路上,雙向四車道的路面烏黑髮亮、平坦如鏡;潔白的地標線、藍色的護欄板伸向前方遙遠的天際;來來往往的車輛風馳電掣般呼嘯前行,盡顯現代化交通的神速;醒目的路牌、彎曲的匝道相隔不遠而清晰可見。在觀景的同時,我們最多的話題還是聆聽父親講述故鄉昔日裏的'面貌,觀看今天的巨大變化。越往東走,越顯村莊稠密,路邊的民舍和我們當地的一樣,有紅磚瓦平房,有新建的2-3層樓房,鱗次櫛比,盡顯貧富不一。

車過新蔡(孫召)站、櫟城站後,就是臨泉(宋集)站,不到1小時的光景就下了高速,二表弟高山及司機早早在此等候。和高山見了面,我們緊隨其後,沿着塵土飛揚的馬路,前行約2公里就到了宋集鎮。鎮上主街道呈“十”字型,兩側多為2-3層小樓,面貌和我們萬金店鎮相似,各色門面及地攤的商品琳琅滿目,趕集的人們行色匆匆,並不擁擠,整個街道顯得有些雜亂,不整潔衞生,有一段道路還坑窪不平。我們沿着街道先往南後往東,再往南走鄉間小道,經過半個小時的顛簸後,總算進入了二表弟高山所在的賈莊,此時已過中午12點半,啊,終於到了,我們一顆顆緊張懸着的心臟才鬆弛下來。

在村東頭,迎接我們的是10天前剛見過面的73歲的表叔,他開着自家的電動三輪車,已經在此等待多時,此刻和我們一一打過招呼,就與高山一道往西給帶路。在一塊寬闊的地帶停好車後,我們把攜帶的禮品捎在他的車上,引領我們5人又步行約200米土路到村西頭,再走約100多米,才算真正來到他的家門口。表叔一聲“客到了”,馬上,打扮乾淨利落的表嬸率領一羣女兒、外孫們,出門迎接,一面喜氣洋洋和我們打招呼,一面拉着我母親的手,快人快語,無不抱歉地説:“春節後我們都説去西鄉看你們,結果下雪了二哥沒讓去,我是多麼想你們啊!前些時大有哥去世,我也想去,可是家裏一攤子事走不開,沒去成,沒想到你們這麼快就來到了!一聽説你們要來,我高興地這幾天就沒睡好覺,就盼着你們來呢!”母親也無不感慨地説:“我也想你們啊,自從當閆家的媳婦50多年,還沒來過老家哩,天天都在想啊!這不,高速路通了,孩子們孝順,今兒個把俺們用車拉來,咱不見上面了嗎?”説着,領我們跨過過道房,進入院子,然後又進東廂房(主房)讓座,倒開水,上饊子(一種油炸很細的麻花),開始邊拉起家常,邊吃上了午飯。

表叔和父親是姑表弟兄,我奶奶是他三姑,老一輩先後作古,只有同輩表弟兄倆還有來往。由於我們是逃荒要飯到了西鄉,解放前兵荒馬亂,解放後土改在此,也就和老家來往很少。記得上世紀我們這裏“75.8”發大水,奶奶70多歲,水後76年春被表叔接來長住近半年,那時是大集體,表嬸一邊上工幹生產隊的活,一邊照顧奶奶,關係處得很融洽。秋後父親把奶奶接回,也是奶奶解放後唯一的一次回孃家。1987年奶奶去世,老家來了7、8家閆家近門親戚,和表叔表嬸一起來奔喪,他們小住幾日,到次年父親又回老家探親一次。到了2004年父親有病住院,在駐做生意的大表弟金山得知消息後,通知表叔由高山陪同,來平輿家裏探望一次,至今又十年未見面。現在通訊發達,交通方便,比起過去步行或轉車探親有着天壤之別!

表叔家現有2子2女,都各自成家立業,人丁興旺。長子金山52歲,有1男2女,2女出嫁,孫子當兵剛復員;次子高山46歲,有1男1女,都在上學;長女1男1女;幺女有1男3女。兩兒子都在外做生意,家安臨泉縣城,只有幺女離他們僅1裏地,經常偎着他們,相互照應。表叔表嬸身體好,儘管都過古稀之年,古銅色的臉膛上已刻下道道皺紋,但幹起農活來仍不減當年。眼下,他們還種十來畝地,養豬養羊,雞鴨成羣;低矮的5間紅磚瓦平房、略顯骯髒而雜亂的院落裏,透出濃濃的農家氣息,彰顯主人的勤勞樸實。

午飯準備的很豐盛。方桌上擺滿6葷兩素8盤菜,兩盆湯,雞魚肉蛋樣樣齊全,都是自己人做的,盆大盤滿,可見待客實在。特別是大塊的紅燒肉,還是他們過年殺豬自留的。講起今天的生活,表叔表嬸一臉的幸福和滿足:自種的麥子年年吃不完,現在還有滿滿的一囤,足有2000多斤,用高高的鐵皮箍成圓筒;自養的肥豬過年殺後送給兩個兒子每家幾十斤;還有一同樣高的鐵皮箍成的圓囤盛滿過冬的棉衣棉被,蟲不咬,不返潮;每年不花孩子們的錢,除自掙外,國家還每月每人給100多元的養老金。飯桌上,在讓我們吃菜的同時,表叔還拿出1瓶白酒,高山他們非讓我們喝幾口,我們推説有病吃藥忌口,經再三退讓才罷。主食是蒸饃,個大口感好,我們個個吃得飯飽湯足,1個小時的光景便結束了午餐,侄兒還特意給大家照張就餐像。

飯後,父母和表叔表嬸繼續拉家常,我和侄兒隨高山在村莊小轉一圈,我提議重點看了他家的房。在距表叔約200多米的北邊,金山、高山各有一片宅基地,面積3間見方,只是高山蓋起5間平房(其主房3間),居住幾年後進城了,現一層院落空閒已十多年,荒草叢生,呈破敗景象。而金山壓根兒就沒蓋,生長着一片樹木。再看左鄰右舍,有些富足户或已翻蓋成2層小樓,或正在蓋樓,建築樣式為現代風格。不過,全村缺乏整體規劃,房屋參差不齊,道路寬窄不一,而距新農村建設標準相差甚遠,到2020年建成小康更任重道遠啊!

4點時分,我們和表叔一家人分手告別,他們戀戀不捨,想留我們去臨泉縣城住宿,父母沒同意,説好以後每年至少見一面,平時電話多聯繫,這次了卻父親27年的夙願,二老已經心滿意足了。

上車後,高山把我們送到高速入口,由於返程路熟,到家僅用1個半小時,比去時提前了半個鐘頭。從此,我對“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首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古詩有了新的詮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