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命意義的美文:答案在風中飄蕩

來源:文萃谷 2.34W

《答案在風中飄蕩》是有一朵花而引發的對專制的思考,對生命的闡述,對花朵意義的尋覓。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答案在風中飄蕩》,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於生命意義的美文:答案在風中飄蕩

一朵花當街綻放!巴士車,有軌電車,鋼鐵的車河,它們從遠處經過。

一朵花,儘管還有些黯淡,在躲避警察,它正在穿透瀝青。

“我認為最有罪的是那些看到不對的東西,心裏也知道那不對但就是不願正視的人。”鮑勃·迪倫在這首歌中提出的疑問無疑是些難以回答的問題,答案並不簡單,難以捉摸,難以實現。但是我們能放棄這樣的努力嗎?困境、專制、戰爭在歷史上每個時期都存在着,我們要做的是正視問題,找到答案,解決癥結。

生是一種長期而持續的累積過程,正如一輛開往未知終點的列車。因為終點未知,所以欣賞沿途的'風景才是更為重要的。人生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局。在《逍遙遊》中,小至蜩與學鳩,大至宋榮子、列子,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只有消滅物我界限,無所待而遊於無窮,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是絕對的自由,才是真正的逍遙遊。人生的路這麼多,為什麼要老斤斤計較着一個可能性?路加福音中有言:屬於我們該得的,遲早會得到;屬於我們不該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如果我們看清這個事實,許多所謂“人生的重大抉擇”就可以淡然處之,而所謂“人生的困境”,也往往會變得無足掛齒。

福兮禍兮,誰人知曉?我們有什麼好得意,又有什麼好憂慮?重要的不是關注零星的得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專注於那件事,在熙來攘往的時代裏,尋找到一個地方,託付自己的靈魂,並得到存在價值與意義,這才是人生在世最美的願景。

“不自由,毋寧死”,人總是不自由,但每個人都在孜孜追求着自由。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克倫威爾領導革命軍消滅專制皇權,書寫下《權利法案》這一宏偉篇章;美國獨立戰爭華盛頓抵抗封建專制與殖民主義的壓迫,亦發表《獨立宣言》與之抗爭;中國近代袁世凱復闢帝制,無疑遭到了孫中山護國運動的強烈譴責。歷史的發展告訴我們:法治優於人治,民主取代專制。人類歷史中專制的政權總是被人民被歷史一次次的洗禮,從中孕育出新生的力量。

難道當今社會,專制就不存在了嗎?不禁記起柴靜在《看見》一書中描寫的“女子犯人”,只因不堪家暴而弒夫入獄,令人扼腕的是不順從中缺少了思想,失去了靈魂,終釀苦果。縱觀現代社會,有多少軟弱女子對嗜酒丈夫一味順從而失去靈魂?又有多少民工討不到血汗錢忍聲吞氣而失去本我?弱勢羣體要站起來,直面狂風,用法律爭奪自己應有的權利。

“炮彈在天上要飛多少次,才能被永遠禁止”;“一個人要有多少耳朵,才能聽見人們的哭泣”;“是啊到底要花費多少生命,他才能知道太多人死亡”。這是詩人直擊人們心扉的痛苦責問。眾所周知,二戰期間,美國對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促使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然而事實上,在投下原子彈之前日本已決定投降。“國家用兵,是為的正義。如果國家一旦侵犯了正義,那與我們揮斧相向的暴君的巢窟何異”,所以究竟為什麼要投下原子彈?美方當時僅是出於威嚇蘇聯這一政治目的。數萬條生命與國際地位孰輕孰重?不知道人們是否還有正義與良知,是否還有善良與博愛?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是否有反思出一點和平的願望?只有和平,才是人類共同擁有的最寶貴的財富。

歷朝歷代變遷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喧囂,而是好人的沉默。其實和平的、正義的、公平的聲音雖然太微弱而被我們忽視以致遺忘,但它隨着人類的歷史長河一直存在。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地尋找在風中飄蕩的答案。就像柴靜説的: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讓我們儘可能誠實地追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唯有不斷地看見,才能恢復人類的天真。

它的顏色毫不起眼。

它的花瓣還未張開。

它的名字書中沒有記載。

它很醜。但它千真萬確是一朵花。

它衝破了瀝青生長,衝破了世俗,謊言,與仇恨。

答案在風中飄蕩!


【本文作者:高二13 高小涵。(公眾號:語文報杯作文大賽官微)】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