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

來源:文萃谷 3.04W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想要找更多優秀經典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歡迎閲讀與收藏。

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

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1

古人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行李箱旁、火車上,在駛入目的地的過程中,拿起一本書,認真地品讀,喝上一口香茶;窗外涼爽的風襲來,茶香與書香完美地融入空氣中。這一切是否美好?

人生就如同一場旅行,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站會停在哪裏,但如果你改變不了火車的方向,不如放下自己的重擔,換個心情,看看窗外的景色,讀幾句優美的小詩,再品一口清香的綠茶,陣陣涼風拂過你的耳際,混着茶和花淡淡的香味,翻翻手中還遺留着墨香的書本,儘管旅途是乏味的,但從書中卻可以尋覓到一絲温暖與趣味來,一路上一邊跟着火車顛簸,一邊被書中幾個有趣的字眼逗得捧腹大笑,你會發現生活就是如此,不在乎最終的歸所,而要留心的是一路一點一滴的美好……

恍惚中,我已經找到了我的座位,挺好的,是個靠窗的座位。從身旁的揹包中摸出了一本書。封面上一個用水彩畫的小人咧着大大的嘴巴,朝我傻笑着。我不住也微微挑起了嘴角迴應着它,這本書的名字叫做《十三海盜》沒有多餘的修飾,光只是這四個字就足以讓我沉浸其中從國小到國中,從牙牙學語到行雲流水,我的一點一滴這本書都為我見證着。我深呼吸了一口氣,慢慢打開了這本書,泛黃的紙張早已破碎不堪,我小心的將它一點點拼湊起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着,生怕錯過了什麼情節,彷彿我也置身於書中那個只有四人的小島,跟着在淌滿着河流的山上奔跑着,在縱橫交錯的車軌上追逐着,在國王的城堡中大鬧着,我瘋夠了,便躺在盧斯卡的上坡上,看看天,感受大自然對我的恩澤……

顛簸的火車上,我盡情的笑着,盡情的享受童話中的美好,原本生活中的疲倦與憂慮一掃而光,剩下的只是那片温暖的午後以及手中捧着的書。哐噹一聲,火車到站了,不察覺中時間已經差不多了,我意猶未盡的合上書本,拖着行李箱朝外走去,放開腳步,大步朝前,儘管我不知道這一站通向哪裏,但是有着手中的書就足夠了,我咧開了嘴巴,對着書上那個油墨塗抹的小人笑着,陽光灑了進來,一顆心,一本書,人生便就是如此吧……

帶着一本書去旅行,那麼的愜意那麼的美好,你會不會如我般捧着一本書,也許是畫冊、也許是漫畫、也許只是一本字典,卻陶醉在時光的縫隙裏。

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2

培根是英國傑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他1561出生在倫敦一個官僚家庭。培根一生追求知識且集哲學家、文學家、法官和政治家於一身。語言簡潔又十分富有哲理,讓我不得不從這本薄薄的《隨筆集》中,讀出種種味道,

從"論真理"、"論死亡"、"論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愛哲學的培根。從"論高官"、"論王權"、"論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熱衷於政治,深諳官場運作的培根。從"論愛情"、"論友情"、"論婚姻與獨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從"論逆境"、"論幸運"、"論殘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個自強不息的培根。

在《論求知》中,培根説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但是在這數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兩篇,就是《論友誼》和《論美》。他在這篇隨筆中寫到了一句話:"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枴杖,扶助我們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並且時刻告誡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是一個角色,還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對,真正的朋友總能原諒你的錯誤,還會支持那個"原汁原味"的你;他會幫助你,並在需要的時候把真話告訴你。如果你轉身走開,真正的朋友會緊緊相隨……

在《論美》中,培根先生的文章告訴我:"美"本身是個很廣泛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恆的美。美德重於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出光輝。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是後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在三者中最高。本文着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語言簡潔,內涵深刻,且充滿哲理。

仔細想想,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讚美。所以一個打扮十分華貴卻表面輕浮而沒有美德沒有教養的人是令人厭煩和看不起的。

因此,只有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3

有一本書,他擁有透徹的説理和雋永的警語。

文中批判了歐洲中古經院哲學和唯心主義,認為經院哲學與生活實驗隔絕,被教條和權威束縛。為文章內容涉及哲學、倫理、處世之道等,其中多數與個人生活密切相關,比較集中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哲理"。這本書就是《培根隨筆》。它是一本世界名著。當然它的作者弗蘭西斯培根大家也不陌生,這位被馬克思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英國思想家有這樣一句名言:"知識就是力量。"他倡導通過實踐揭示自然的奧祕在身體力行從事科學實驗。他力圖以不帶先入之見的"客觀"態度來審視和考察各種現象和行為,很少從傳統的宗教道德觀念出發簡單化的批判是非。

在《培根隨筆》中有許多篇隨筆,其中有幾篇令我記憶深刻:在《論求知》中,培根説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知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相當重要。

在《論友誼》中,培根説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説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添加光彩。

《論美》是一篇關於"美"的經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文中着重講述人怎麼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不要抱怨自己的缺陷,只有內在美才是真正的美。文章裏説:"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形體之美是整體形象之美,行為之美是動作神態之美,只有把兩者結合,才是最美的。

《培根隨筆》是好書,十分值得一看。

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4

温暖,温暖是什麼?  難道是那一縷縷的陽光?難道是那一次次的關懷?難道是那一雙雙援助的雙手嗎?

在我眼中,温暖似乎不用我去操心它,它好象一直在我周圍旋轉着,我的温暖,可以是父母的照顧;我的温暖,可以是同學之間的幫助;我的温暖,可以是明媚的陽光。

在我的記憶中,温暖都是平常事了,但要説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我發燒的那一次。不久前的晚上,頭模模糊糊的有點暈,有種發燒的預感……第二天早上就開始熱成巖漿了,又到了晚上,我已經忍不住了,就跟媽媽説我發燒的情況,她急忙摸了摸我的頭,就説要帶我去醫院,於是拉着我到馬路上,攔了一輛的士就前往醫院。那個時候我已經熱的沒有了知覺,整個人都好象飄在空中似的,全身上下只打哆嗦。一到醫院掛了個號就去打吊瓶,在針頭進入到我手內時,我一下子就精神多了!回到家以是三四點鐘了,我一到上牀就是一天的時間,到了第二天的六點起來時,摸了摸頭,見沒發燒了,就連忙向媽媽説謝謝!心裏面真的被温暖給覆蓋了……

還有一件事,也是使我難以忘卻的,有一位老師,我在他的課上説了話,他就把我家到了教室外面。下了課,他把我領到了辦公室,在辦公室裏他説:“你怎麼説話也不説大聲點?這樣我當場就可以揍你一頓!”我當時就愣了,不知道該説什麼好。但是老師説到這裏就把手揮了揮,示意我可以走了,在這個過程中,我並不知道是什麼含義,但是我深刻地體會到了老師給我的那份温暖!

其實在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温暖,想要發現她,就要看你的“眼力”如何了。

培根隨筆有關的故事5

我一直以為愛情是一種美好的東西。愛的感覺是深刻而深切的,世上除了她恐怕就沒有什麼更值得人去親身體驗一番了。

像我們這樣太過平凡的人,放棄我們觸手能及的,而去追求遙不可及的,那才是最最愚蠢的。超明通達的智慧應該是我的最終的追求,然而,當我確信真正的智慧不可能為普通的人獲得時,我雖未放棄原由的追求但獵獲觸手可及的愛情,不再讓我認為是庸俗和低賤的事了。當然我比誰都清楚,愛情有時就是一句咒語,一切的不詳都有可能隨她而來。“災禍”“昧心的愚蠢”“被戀者奉贈的輕蔑”。我都統統接受,因為我的心永遠在他們之上。培根的忠告應該記住,但愛情的美妙也決不要放過。

“愛情總會得到報償,要麼得到被戀者的回戀,要麼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人的天性中潛藏着一種欲施愛於人的傾向,如果世人不只是將愛施與某人或某幾個人,那愛就會自然而然普及眾生,從而讓自己變的高尚仁慈。”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