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阪之上盡梯田散文

來源:文萃谷 1.61W

提起梯田,人們自然要想到龍勝的龍脊梯田,因為它是著名的旅遊景區。然而,就梯田而言,龍脊梯田只不過是梯田風景的一道風景線而已。其實,梯田在我國及世界各地都有分佈,它就是在山坡上沿等高線修成台階形的農田,其形狀象樓梯,故被人們稱為梯田。梯田的邊緣築有梯級狀的田埂,它可以改變地形坡度,攔蓄雨水,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保水、保土、保肥的作用,從而保證丘陵地區土地耕作和農業生產的進行。有關梯田的名稱,宋代的范成大就已經提及,他在《驂鸞錄》中對仰山梯田進行過描寫:“……至仰山,緣山腹喬松之磴甚危,嶺阪之上皆禾田,層層而上至頂,名梯田。”

嶺阪之上盡梯田散文

梯田出現於何時,現在尚無法考證,而根據《尚書》記載分析,我國北方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梯田。而楚國宋玉的《高唐賦》就有“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畝”的詩句,其中提到的“孤畝”應該就是今天南方水平梯田的雛形。我國唐宋時期,是梯田的發展時期,當時就有詩人對梯田進行了描寫,唐代詩人崔道融的《田上》對梯田耕作進行描寫:“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已盡,東方殊未明。”而元明清時期則是梯田發展的成熟時期,不但梯田面積擴大,而且出現了系統的梯田理論,王禎通過《農書》對梯田開發及經驗作了系統的總結。從梯田的發展過程來看,梯田的開發最初是與人口增長及古人躲避戰亂分不開的,也和便於耕作、灌溉和沿海地帶水土保持的需要緊密相關。一方面,古代人口不斷增長的壓力讓古人不得不擴大耕地面積,以解決糧食問題,而從地理分佈情況看,山多平地少也是任何時代的現實,因平川土地有限,於是人們就把農墾擴耕的目光轉向山嶺,從而出現了梯田。另一方面,古代戰亂頻繁,人民或為了躲避戰亂,或為了逃避沉重的徭役,躲進深山,因地制宜地開墾山地以圖生存,也是梯田出現的一個原因。可見,梯田耕作是古人為了生存,為適應環境而創造的一種農業耕作方式。而隨着社會的發展,梯田已經不是單純為了生存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目的,它又具有山水美學和田園美學的功能,到了現代,它又多了旅遊審美觀賞的作用,龍勝龍脊梯田景觀就是在旅遊的背景下打造出來的。

龍脊梯田開造於元代,數百年來,居住在這裏的壯、瑤人民為了生存,他們祖祖輩輩歷盡滄桑,墾山造田,向高山要糧。從山坡下的溪谷一直到雲霧繚繞的峯巒,從森林邊緣到懸崖峭壁下的坡地,凡是能開墾的地方,都開鑿出來整成梯田,以滿足人們糧食的需要。就這樣,經過幾百年辛勞,多少代人的努力,龍脊梯田終於日臻完美,形成了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小山如螺,大山成塔”的壯麗景觀。改革開放後,龍勝人又大量運用市場策劃開發梯田旅遊,使“龍脊梯田”成為龍勝縣的拳頭旅遊項目,成為梯田文化而大放異彩。

梯田因為是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田與田之間高差一二尺不等,有的.竟達一米以上。田寬者不過三、四米,窄者僅能插下兩三行禾苗,而田長有的僅幾米,有的卻能連起幾道彎幾條山坡,就像一條沿山盤繞的腰帶,故有的地方叫它“腰帶田”。梯田景觀還是山水美學與田園美學結合的極佳風景,到了插秧時節,水滿的梯田,尤如層層鏡片,在光線的映照下波光粼粼,農人勞作插秧於其間,有如鏡片上點綴的花紋,一派秀美景象。對此,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詩將梯田獨特的審美魅力進行了充分的描述:“翠帶千根束翠巔,青梯萬級拾青天。長淮見説田生棘,此地都將嶺作田。”等到稻熟季節,則見滿山鋪金,梯田又若級級金梯,而梯田環繞的山巒又如座座金色寶塔,煞是壯觀。故“龍脊梯田,天下一絕”,成為與桂林山水、桂平西山等名勝齊名,擠身於廣西十大旅遊景觀之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