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三尺又何妨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6.71K

  一、教學目標

讓人三尺又何妨教案設計

[知識與能力]

1.瞭解生活中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2.正確認識寬容與軟弱、寬容與嚴格、寬容與維權的界限。

[過程與方法]

學會正確運用寬容、友愛的心態和情感,與同學、與老師、與他人相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懂得寬容、與人為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樂於寬容待人,與人為善。

  二、教學重難點

“生活需要寬容友善”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正確把握寬容友善”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三、知識體系

第一框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1.人為何要有寬闊的胸襟?

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而心胸狹小,於己於人都沒有好處。

2.為何要寬容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

實踐證明,在隔閡誤會面前,寬容能醫治心靈的創傷,使你忘記不快,而不會為往事耿耿於懷;寬容能使你用自身內心的温暖去融化寒冷的堅冰;寬容也能使你理智填平感情上的窪地,對美好的明天充滿信心。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

第二框正確把握寬容友善

1.為什麼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

答: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教育。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是對我們的關愛,是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我們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

2.我們應該怎樣做一個寬容友善的人?

答:(1)重大義輕小是非,對人有寬容之心;(2)要正確對待老師、家長的批評和教育;(3)堅持原則,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四、教學方法

閲讀討論法、情境教學法、親身體驗法

  五、課時安排:3課時

  六、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寬容友善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2)教師課前找學生交談,調查瞭解學生在寬容友善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1課時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新課導入:生活在線(教材P61)

看看三幅圖片,説説發生了什麼事情。如果我們生活都像這樣,會怎麼樣?

提示:兩同學騎車相撞一矛盾發生;怒火沖天一矛盾衝突;握手言和一矛盾解決。怒火沖天的'兩個同學最後握手言和了,原因在於雙方採取了寬容友善的態度。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引出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一、生活需要寬容友善(板書)

活動內容:閲讀“六尺巷”的啟示(教材P62)

討論:(1)如果張英和葉家互不相讓可能導致什麼後果?

(2)這個故事給我們什麼啟示?

提示:(1)這一問題的答案比較開放。可能的後果有:①打官司,讓官府裁決;②鄰居之間老死不相往來;③大打出手,釀成慘劇,等等。

(2)啟示是:與人相處,與人交往,應該胸襟開闊,謙讓友善。

設計意圖:通過“六尺巷”的故事,使學生感悟到寬容的作用。

(一)生活中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板書)

活動內容:以史為鑑

學生1:“將相和”

學生2:“七擒孟獲”

討論:這兩個故事,説明了什麼道理?

設計意圖:從正面的事例,證明寬容的重要作用。

教師小結:

1.凡在事業上有所建樹的人,無不襟懷擔白,度量恢宏。人有寬闊的胸襟,才能贏得友誼,增進團結;才能解人之難,取人之長,諒人之短,從而產生很大的感召力,使人相互信任親近。(板書)

活動內容:在團結和温暖的集體裏

學生閲讀“寬容的力量——教師篇”(見資料包)

我們班集體是團結的集體,是温暖的集體。請你談談發生在你身邊的師生之間和同學之間寬容的小故事。

設計意圖:這一活動內容與上面的“以史為鑑”相呼應。“以史為鑑”是從歷史上的名人身上感悟到寬容的力量,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和身邊的小事,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寬容,生活中處處需要寬容。

過渡:生活中處處有寬容,生活中處處需要寬容。但生活中我們與陌生人、朋友、同學、教師,甚至父母,在交往過程中也會因為一點小小的誤會而產生矛盾和衝突。

活動內容:公共汽車上的衝突(教材P64)

討論:趙剛和陳偉的處理方法有何不同?趙剛、陳偉的做法對我們有什麼啟示?

提示:(1)趙剛用寬容大度的心態,用幽默的話語,諒解他人,化解矛盾;陳偉缺乏寬容忍讓之心,以牙還牙,激化矛盾,加劇衝突。

(2)當他人不小心妨礙甚至傷害了我們時,我們應該用寬廣的胸襟,正確面對,及時化解矛盾和衝突,防止矛盾和衝突加劇。

設計意圖:從反面事例來證明,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活動內容:給你忠告

閲讀“學會寬恕別人,可為自己健康加分”(見資料包)

教師小結:

2.心胸狹小者,於人於已都沒有好處。當別人不小心妨礙了你,當朋友誤解了你,使你感到委屈時,如果你為此爭吵、懷恨乃至報復,那麼只會加深矛盾和痛苦,甚至會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板書)

活動內容:表達心聲

主題:有人説生活因矛盾而充滿激情。但當激情消退後,我們發現:我們總是生活中自責和痛苦之中。在與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相處過程中,曾經因為你自己的不禮貌或誤解,傷害到了你的同學、朋友、老師和父母,但因為面子的問題至今沒有解決,你還生活在自責和痛苦之中。今天,讓我們以“×××,其實我想……”為題寫一封信給因你的不禮貌或誤解而傷害的人,説明事實的真相,求得諒解和寬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