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學排名與評價方式

來源:文萃谷 2.5W

自1990年代以來,大學評價成了日本高等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大學評價又可以分為排名和非排名兩種,其中大學排名常常成為全社會關注的一個焦點,也是高等教育界內部紛爭不已的一個方面。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過程中,日本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日本的大學排名與評價方式

從自我評價到第三者評價

日本大學審議會1991年曾提出大學改革的兩大內容,一是大學設置基準的大綱化、簡要化,二是大學的自我評價。這兩項改革被有關學者比喻為大學改革這架“馬車”上的兩個“車輪”,缺一不可。

隨後,文部省對《大學設置基準》作了較大幅度的修訂。有關建立大學自我評價制度的內容被列入設置基準,成為大學的義務。據1998年初的調查,97。8%的大學建立了自我評價機構。到1997年,國立大學的100%、所有大學的88%實施了自我評價,有的學校還已經實施了2輪或3輪自我評價。例如東京大學已實施3次自我評價,先後出版了3本《東京大學:現狀與課題》報告。1992年第一次的報告是綜合性的,包括各二級機構的自我檢查和評價報告書,但以後兩次的報告以專題形式出現,各二級機構的報告書不再編入。1996年第二次報告的主題是“本科教育”,2000年第三次報告的主題是“全球化中的東京大學”,今年可能又將出版第四次報告。我2002—2003年工作所在的東洋大學是日本第一批實施自我評價的私立大學之一,該校給了我一本《東洋大學的現狀與課題:1995年度自我檢查和評價報告書》,該書為為A4開本,不計目錄,共702頁。主要內容包括:大學概要(含理念、目的),自我檢查和評價活動的實施經過,教學改革的框架措施,各學部的現狀與課題,研究生院各研究科的現狀與課題,各研究所的現狀與課題,圖書館的現狀與課題,國際交流的現狀與課題,研究活動的現狀,各位教員的研究業績等。

據調查,自我評價對大學改革作用最大的領域是課程與教學方法,有助於大學改善教育狀況,也有部分學校認為自我評價對改善研究狀況和加強大學與社會、產業界的聯繫有所幫助。但自我評價制度也存在一些問題,其中最突出的是各大學缺少評價專家和評價結果在各大學之間難以比較。

於是,從1995年起,東京大學等少數大學開始實施校外評價。到1997年,15。1%的大學實施了校外評價。實施校外評價聘請的校外人士包括外校的教師、大學行政管理者、產業界人士和行政官員等。1996年,大學基準協會提倡實施相互評價,但大學可以選擇是否參加這種評價,也沒有發表這種評價報告的義務。進入21世紀後,對大學實施在大學自身與政府之外的第三方評價成為日本“大學結構改革”的三大任務之一。2000年,日本成立了專司高等教育評價工作的大學評價與學位授予機構,該機構主要對國立大學進行評價,包括以大學整體為對象的評價(但每年確定一個重點,如從2002年開始的評價重點是“國際合作與交流”)、按學科分別對教學和研究進行的評價(每一學科每5年輪到一次)。評價的過程是:先由大學評價和學位授予機構制定具體的評價指標體系等等,然後由各大學開展自我評價並將結果報該機構,最後由該機構結合實地考察得出評價結果並通知學校、公之於眾。2002年,日本國會立法,創立對包括私立大學在內的所有大學的認定評價制度。我在日本時,多次參加有關私立大學組織的一些研討活動,瞭解到日本私立大學協會正在醖釀建立獨自的評價機構。

據日本學者研究,所謂大學評價有五大要素:一是評價的目的,包括強化教育、研究活動,提高管理運營效率,保證質量,作為資源分配的指標,向社會説明大學的情況,還有排名等等。二是為誰進行評價?為大學自身,或為與大學利益相關的人或機構,包括政府、資金提供者、畢業生、在校生、職員及全社會。三是評價的對象,包括教師、職員、學生個人及機構的研究、教育、社會服務等活動,還有管理運營。四是評價的方法,有自我檢查、同行評議等,關鍵是確立什麼樣的評價指標。五是實施評價的主體,包括專門機構、專家、同事、大眾媒體、作為顧客的學生、僱用畢業生的企業等。所謂大學評價,就是由這些要素構成的複雜體系(五元矩陣)。問題:目前日本的大學評價最需要在這五元矩陣的哪些點上着力?

朝日新聞社的《大學排行榜》 目前日本有許多大學排行榜,其中最著名的是朝日新聞社所推出的,可惜國內還沒有看到對它的介紹。朝日新聞社的《大學排行榜》不僅在報刊上摘要介紹,而且彙編成書,從1994年起,每年4月或5月出版(主要供來年考大學的學生參考,因而2004年出版的書稱之為“2005年版”),最近幾版都由原文部大臣有馬郎人作序(2005年版改由原一橋大學校長作序),每版還集中討論本年度的一、兩個高等教育改革熱點問題,並由專家分別分析從大學校長、高中、企業和在校大學生來的意見及通過調查得出的各種排名,還有對其他國家或地區大學排行榜的介紹、日本全部大學基本情況的介紹等,是目前日本最全的大學排行榜。

朝日新聞社的《大學排行榜》除了對校長、高中、企業和在校大學生的調查排名可以看作是綜合性的主觀排名外,其他排名主要是有關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這些單項排名又可分別歸屬於教育、生活、研究、財務狀況、與社會的關係、招生考試等4大類,共300多項指標。《大學排行榜2005》全書有916頁。

有關教育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包括教育環境(師生比、校舍面積等)、IT環境、圖書館(生均圖書數和藏書總數)、博物館、對殘疾學生的關心、教師年齡、教師“近親繁殖”率、取得博士學位的教師、女學生和女教師、留學生和外籍教師、海外留學制度、升入研究生院的百分比、學位授予、資格和錄用考試情況、就業指導職員、獎學金、志願者、開放講座、大學聯考複習學校的評價、新設大學或學部、公立大學等等排名。

有關生活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包括學生食堂、學生消費狀況、女性時尚等等的排名。

有關研究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包括ISI(科學信息研究所)被引用度較高的論文和論文引用度指數(分學科、學校和個人)、電子刊物論文、《自然》雜誌論文、《化學論文摘要》論文、數學論文、醫學論文、《國際經濟學術志》論文、大學孵化的科技企業、專利、專利轉讓和產學合作、科研費、外部來的資金、財團的研究資助等的排名。

有關財務狀況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包括國立大學的年收入和支出、私立大學的財務狀況、政府對私立大學的資助、教師工資等的排名。

有關與社會關係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包括書評、在各種媒體發表見解(分大學和教師個人,包括自然科學)、審議會委員人數、校友情況(分綜合和政治家、企業家、女播音員等單項)、各種體育比賽及著名運動員所屬學校等的排名。

有關招生考試客觀數據的單項排名,包括與高中的合作、一年級的學費等、招生能力、推薦和其他特別方式招生、插班生、函授教育、社會在職人員入學、招生考試題目的難易等(分綜合和英語、數學等學科)、《大學指南》質量、入學考試難易度、錄取率(以上為招生考試)等的排名。

朝日新聞社的《大學排名榜》與《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大學排名和我們中國的某些大學排名比較,有下列三個特點:一是朝日新聞社的排名有比後二者多得多的單項排名,卻沒有將這些單項排名再用什麼公式“綜合”成什麼總的排名,因為它覺得那種所謂“綜合”在目前條件下很難,其實是不科學的;二是朝日新聞社的書不僅是排名榜的彙編,而且每項排名都有專文分析,説明其價值並不僅僅在排名,對有關高等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三是朝日新聞社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的排名主要是為了向大學的潛在學生提供選校參考,而我們中國的某些大學排名的目的尚不夠明確,或者其指標體系與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脱節。認真研究朝日新聞社的《大學排行榜》,將不僅有助於我們瞭解日本高等教育的最新情況,而且有助於我們改進有關大學評價和排名的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