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模板

來源:文萃谷 5.67K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模板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在認一認、説一説、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動,初步認識角,會説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通過觀察、比較,明白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3、在折一折、動手做的過程中學會做角;通過畫一畫,掌握角的畫法,能夠正確地畫角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5、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準確地畫角。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上的畫面:校園的一角。誰來説説校園裏有什麼?

操場上的活動可真豐富,這裏邊還藏着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圖形——角。老師手上拿着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形狀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評析]

情境導入抓住了二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二、引導探究 學習新知

1.聯繫實際,找角。

師:在這幅校園圖裏有好多這樣的角,你能找一找嗎?讓我們比比看,誰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請學生自己指出來: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組成的角、剪刀上張開形成的角、紅旗上的角等等)

[評析]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圖片中找出角,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給學生均等的參與機會。讓學生通過觀察從現實個發現角、認識角。

2.初步感知,正確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圖片。這些平時用的實物中有角嗎?誰來指指?它們都有什麼特徵呢?

(2)從實物中剝離出角的幾何圖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畫下來,會是怎麼樣的呢?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劃比劃,看看角什麼樣子的。然後老師在黑板上把這些角畫出來。

並讓同學説説它們的形狀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桌討論並彙報)。整理並板書: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角的邊。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並感受。

(4)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哪些圖形不是角。(題略)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沒有去急着幫學生糾正語言與動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盲點”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然後再讓學生通過觀察與探究去接觸知識,理解掌握知識。

3.做角。

師: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初步認識了“角”這個朋友,那麼現在我們動手來做一個角。請同學們拿出這張紙,用折一折的辦法,折出一個角來。

學生自己做一個角,然後交流;並四個學生上講台展示,並説出所折的角的兩條邊和頂點在哪裏。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角,問題的挑戰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經過努力形成了形狀、大小不同的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定義角的大小。

(1)教師演示活動角(兩條邊張開一些):你發現角怎麼樣了?怎麼會變大的?(兩條邊收攏一些):這個角怎麼樣,怎麼又會變小的?

(2)小結:角的大小就是與角兩條邊張開有程度有關,把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把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師生一起,邊操作邊説)

5.比較角的大小。

(1)觀察法。老師拿出兩個相差比較大紙折的角,怎麼樣比較?(學生回答)

(2)重疊法。老師拿出差不多大的角,這兩個角誰大誰小?①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個角,誰的大一些?②學生想辦法比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疊法。一條邊要對齊,看另一邊張開的大小,再確定角的大小。③鞏固重疊法。同桌做兩個角,比一比,教師巡視,指名兩個學生演示一下。

6、畫角。

1、學生嘗試畫角,在小組內討論畫角的方法。

2、展示畫角:先畫一點,然後從這一點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畫出了一個角。

[評析]觀察、敍述、操作,使學生儘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三、鞏固拓展

1.數一數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裏各有幾個角。

四、欣賞生活中的角

[總評]

本節課的設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感覺到了數學於生活,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的活動形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表現在:

1.教師在課堂上敢於放手。在課堂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了時間與空間。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通過找角、指角、做角、定義角的大小以及比較角的大小,都是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完成的,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

2.注意了知識的拓展。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增設了一個拓展訓練,別具匠心,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拓展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有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