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動物和微生物知識點歸納

來源:文萃谷 2.85W

第15章:動物運動知識點總結

生物圈中的動物和微生物知識點歸納

1、動物的運動方式:水中運動的主要方式是游泳;陸地運動方式:爬行、行走、奔跑、跳躍。空中運動基本方式:飛行

動物運動的意義:生活在不同環境中的動物,其運動方式表現出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的現象。動物通過運動可以主動出擊去獲取食物,可以逃避敵害和遷徙到適宜的棲息場所,還可以完成求偶和交配等,這些都有利於動物的存活,有利於生殖和繁衍種族。

2、骨的結構:骨膜、骨質(骨密質和骨鬆質)、骨髓。課本13頁圖

骨膜內層的成骨細胞,與骨的長粗和骨折後的修復有關;骺骨軟骨層的細胞與骨的長長有關。骨髓充填在骨髓腔和骨鬆質的間隙內,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類。幼年為紅骨髓,有造血功能;成人的一些骨髓腔中的骨髓含有很多脂肪細胞,呈黃色,且不能產生血細胞,稱為黃骨髓,沒有造血功能。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部分黃骨髓可轉變為紅骨髓,重新恢復造血的能力。

骨的成分:在成人骨中,有機物約佔1/3,無機物約佔2/3,所以骨既有硬度又有彈性;在兒童少年的骨中,有機物多於1/3,則這種骨的彈性大,硬度小;老年人的.骨中無機物多於2/3,則這種骨的硬度大,易骨折。

骨連接:關節包括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

骨骼:種類分中軸骨(如顱骨、椎骨、肋骨、胸骨)、附肢骨【肢骨(肱骨和股骨)和帶骨(鎖骨、髖骨)

骨骼肌:肌腱和肌腹

3、運動的形成:

運動系統:骨——槓桿;關節——支點;骨骼肌——動力

屈肘和伸肘運動肌肉的變化

當神經傳來興奮,骨骼肌收縮,牽引骨繞關節活動,從而產生軀體運動。運動是以骨為槓桿、關節為支點、骨骼肌的收縮為動力形成的。骨骼肌要受神經系統的協調和控制。運動所需的能量來源於肌細胞內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第16章:動物的行為知識要點

1、動物的行為:受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受遺傳物質的控制,這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先天性行為:一出生就會(如本能)(課本24頁)

後天學習行為:後天學習形成

學習是指動物藉助個體生活經驗和經歷,使自身行為發生的適應性變化的過程。

動物行為的意義:動物個各種行為可以使動物對環境的改變做出有利於生存的反應。

2、動物行為的主要類型:根據動物行為的功能分為:取食行為、領域行為、防禦行為、攻擊行為、繁殖行為、節

律行為、社羣行為。

3、動物行為的研究:實驗法以觀察法為基礎。

第17章:生物圈中的動物知識要點

1、動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費者,同時促進了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

生產者:綠色植物;分解者:微生物

2、各種生物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的營養關係形成了食物鏈。

食物鏈寫法:草→蝗蟲→青蛙→蛇→鷹

3、動物對環境的影響:依賴→適應→影響→改變。動物能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佈。4、我國特產的珍惜動物:大熊貓、扭角羚、褐馬雞、揚子鱷(爬行動物)

5、動物多樣性保護:就地保護、易地保護、法制教育和管理

6、生物圈中生物物種的滅絕是個漫長的自然過程。就地保護是保護動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

第18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識要點

1、凡是個體微小、結構簡單的低等生物,統稱為微生物。微生物主要活動場所是土壤。腐

生性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寄生性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消費者;自養型微生物是生態系統的生產者。(課本54~55頁)

2、微生物與人類的關係:用於發酵饅頭的是酵母菌,用於發酵泡菜的是乳酸菌,用於發酵醋的是醋酸菌。抗生素是某些真菌和某些放線菌產生的。微生物的代謝活動特點(異養、自養)以及極快的繁殖速度,使它們成為生物圈的重要組成部分,腐生性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第6單元:生命的延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