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讀後感(11篇)

來源:文萃谷 2.17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見》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看見》讀後感(11篇)

《看見》讀後感1

花了兩個工作日,將柴靜的新書柴靜看見通讀完。寫下這篇看見讀後感,正像她自己説的那樣,她沒有刻意性的選擇標誌性事件,只選擇了在工作當中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情,僅此而已。正是因為這樣,我漸漸地喜歡上了這個記者,這位主持人,因為她的一份簡單。

一、關注內心的變化,關注自己成長的過程。

初次接到陳虻的電話,柴靜心高氣傲,説:我知道我能達到的高度、體制裏的工作我幹不了。開始了中央台的工作,有一陣連話都不會説了,再然後知道什麼樣的題能拿獎和被表揚,然而那只是工作,為了虛榮心和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我相信大部分起步的人都有這個過程,不同的是一些人看到了,關注了並重視自己的內心的感受,然後追求變化;一些人迷失於這個過程,變成了那個當初自己反對的人。人生就是這樣,社會總有它的規則將你的驕傲搓殺,稜角抹平。你要努力的去尋找那個契合點,那個能被社會接納,又能聽從內心的契合點,才能綻放你的顏色出來。當了記者,報道了地震、非典,讓真實的生活紮紮實實的敲打了內心,讓內心的觸動貼着地皮長了出來,量變之後,一個契機,開始質變,才有了之後不斷漸進的完善、再完善。只是這一變化不是每個人都會發生,就像在事實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追求真相,在真相面前,不是每個人都會獨立思考,獨立思考的過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堅持。追求真相的、獨立思考的、堅持的人有一個共同點,尊重自己的內心。內心是那個起點,獨立的起點,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的起點。

首發式上,很多人不止一次的提到,柴靜要幸福。幸福的柴靜要抱着孩子、攜着老公、面帶微笑。我不這麼認為,我不認為已經結婚、有了孩子,衣食無憂,或者滿臉微笑的女人就是幸福的,也不認為單身的、未婚的、或者還沒有生孩子的女人就是不幸福的。幸福沒有公式,沒有條件句,幸福是一種內心感受,一種只有自己才知道的感受,每個人的幸福都不同,每個時段的幸福都不一樣。我喜歡柴靜的回答,她説,我要配得上我希望的幸福。

二、執着的追求自己想做的事。

一九九八年,柴靜到北京,去一家雜誌社實習,寫國內研究的困境,不肯按編輯的要求修改內容,失去了來北京後的第一份工作。還是九八年,給一家刊登了一張十六歲的陪女和男朋友的照片的雜誌寫了一封《生命本身並無羞恥》的信,願意給他們無償做記者,唯一的期望,是能和拍那張照片的攝影師趙鐵林合作。在東方時空時,看到女子監獄,暴力重犯六成是因殺夫入獄,到了新聞調查,要繼續完成這個事,做女殺夫女犯人的調查。後來柴靜越來越有名,有名之後,很多追求容易被掩蓋,看不見。或者,很多想做的事更容易做成,但也有很多事情更容易被放棄。書裏寫到山西這個煤炭大省嚴重的環境污染,寫到焦黃色的天空、惡臭的河流、各種各樣的癌症和拿着布袋子裝的現金。一個官員問她:你是山西人,怎麼就不給山西辦點好事兒?柴靜説:我辦的就是好事。

同樣是執着,最初的拒絕修改和無償自薦是執着,後來的山西報告也是執着。後一種,更難一些。看過柴靜的兩個採訪,一個是採訪《一九四二》的作者和導演,劉震雲和馮小剛,十年,不斷拿起、不斷擱下,然後再拿起這個電影,一個是採訪《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導演李安,一個電影界公認最不可能拍成的電影,一部拍了四年的電影。也許記者有時候會將自己最關心的問題和答案通過採訪表達出來。如果我認為是對的、應該做的,就一定會做。柴靜説,原來她也不怎麼求實,總是用那股四兩撥千斤的巧勁,是後來經歷了嚴格的思維訓練。其實,我覺得那只是方法,真正起作用的還是骨子裏的那股執着和堅持。哪怕是對待導師陳虻的勸誡、批評,也是一樣,錯的還是對的,你説了不算,撞了南牆,也我要自己認識到。

三、尊重人、理解人。

尊重和理解,説起來容易,真正做到卻困難無比。尊重不是禮貌;理解不是可憐。新聞調查,柴靜連續做了幾期節目,關於戒毒所強迫戒毒的人賣淫;關於一個1974年,因撿了一張蔣j石的傳單,而無卷宗、無判決、無罪名被超期羈押28年的謝洪武;關於被鄙視、被拋棄、極易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戀者。她寫到沒有人會關心一個吸毒的人的死活;寫到療養院工作人員把謝洪武和其他老人整齊的背對滿天紅霞坐成一排,老人直視前方,看上去無動於衷,她還是忍不住跟工作人員説能不能把他們的椅子轉一下,換成另一個方向;寫到一個人對性和愛的態度‘不在於男男、女女、男女’,只是在於這個人本身。在記錄這幅內容章節的結尾,她用了一句話我們最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四、真誠的感激每一種情感。

在《看見》首發式上,最後一刻,邱啟明發自內心的表達了自己對於柴靜的敬佩,用了一句再怎麼變,也還是那樣的欣賞你、喜歡你,我覺得,我看見,那一刻,柴靜有些羞澀的低下了頭。書中,柴靜寫到非典結束了,數月之後,我接到一封信,很短&&他在最後説:‘你會覺得好笑嗎?我曾以為你會是我的另外一半’。這兩個細節,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真誠,因為她相信別人的真誠;一個看到的是柴靜的尊重,她尊重每一段真摯的感情。

首發式上,主持人,稱柴靜為柴老,柴靜自己提到很多人稱她柴記者,也有人稱她為柴姑娘。我想就稱呼柴靜,因為在字裏行間閲讀柴靜的時候,在思想交匯的時候,在沉思的時候,我們平等。

以上這篇是柴靜看見讀後感1000字。就為您介紹到這裏,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

《看見》讀後感2

《看見》是央視知名記者柴靜的一本記錄自己在央視十年的自傳性的書。這本書記錄了柴靜在央視十年裏經歷的大型新聞事件,像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原本只是想它用來打發一下閒暇時光,可當我真正拿起這本書品讀起來時,卻意外地收穫了更多的是是對柴靜本人的敬畏,對眾多媒體失職的痛心,更有的是對人類感情的崇敬。

此書,她用坦誠的語言陳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長路,不斷剖析自己,不斷正視自己的不足,讓我們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線,“出生入死”給我們帶來的事件真相,她的經歷,她的採訪,常常會觸動我心絃,讓我隨之潸然淚下。

看這本書,總讓我很容易聯繫到自身。從剛開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説出:“我明白我能到達的高度。”的柴靜;到被工作和現實打擊得一敗塗地的柴靜;再到激勵自己,站起來告別過去,重新出發的柴靜;最後是延續至今――一向完善自身的柴靜。從這些柴靜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過去,此刻,未來的自己。每個人的成長之路都不同,但總會有相似的心跡。我並沒有像柴靜那樣轟轟烈烈的成長過程,也無幸像柴靜那樣有那麼多人為她點燃明燈。事實上,我的成長之路才剛開始。以前,我很害怕成長,很抗拒成長,因為成長之路沒有那一條是平順的,這條路上都佈滿的荊棘,我害怕我會承受不住,我害怕我會在這如迷宮的路上迷失,在《看見》這本書裏,誠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來的我將要承受的東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長的艱難,也看到了破繭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後落入我眼瞼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説是她一步一步蹣跚向前的足跡,又或者説是她不時回首反思的身影。這些都使我的心安靜下來,這些對於我來説都是解渴的甘泉,飽腹的美餐,從她身上我找到了一個能助我順利透過成長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理解現實將要給我的挫折。

透過《看見》,讓我更深層次地瞭解到了柴靜。散文般的敍事風格,細膩婉約的情感表述,都將柴靜的博學多識與紮實的文學功底展露無遺。“非典”事件中的出色表現,更是讓我對於柴靜這樣一位身材嬌小的姑娘,心生敬畏。在所有人都人心惶惶的“非典”時刻,是柴靜主動請纓去到現場瞭解最真實的“非典”,去接近最鮮活的事實。她七次與“非典”患者應對面交談,軟磨硬泡才獲許一個人進入病區權利,她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更多的公民明白真正的“非典”。她以一個新聞人的社會職責約束自己,用真實回報受眾,用真實擊敗流言。她的勇敢和執着給每一位讀者注入養分,讓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中反思,自身在社會中的價值和好處。也讓我明白,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本職,努力工作,為整個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便是作為公民對於社會的最基本的回報。

在《看見》中我瞭解了社會最保密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會單元,門吱呀一聲關上之後,在那裏人們如何相待,多少決定了一個社會的基本面目。當多年的隱忍與承受最後在那一刻海嘯般爆發時,往往是施暴者結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監獄,從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見了李陽將自己的家庭暴力歸咎於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義,看見了人們對家庭暴力的習以為常。施暴者有時候會後悔但這阻擋不了他們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裏從來不會只有善與惡,但是惡得不到抑制,就會吞吃別人的恐懼長大。倘若我們的法律能更加完善從而嚴格的制約家庭暴力,或者我們每個人都能夠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那麼會不會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會不會變的比惡多一點,至少我們不會助長惡的火焰,從而給善一個生長的環境。

一個以揭露真相為己任的新聞記者,面臨的誘惑與威脅絕不會少,這也是此刻各種假報道氾濫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慶幸的是我們在《看見》中看見了許多真相,在應對金錢與威脅而面不改色的柴靜身上看見了新聞職業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們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們才能堅守自己的道路,不為各種誘惑所擾。

由於年齡和閲歷的侷限,我對《看見》的理解可能達不到它所想要到達的高度,但書中對人性的挖掘、對自己成長的突破讓我受益匪淺。十年前,柴靜説:她關心新聞中的人;十年後,她做到了。她沒有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

《看見》讀後感3

快手紅人手工耿,16歲起就是焊工,但能焊接不鏽鋼的機會少之又少。直到他在快手上用不鏽鋼來製作各種無用但搞怪的發明。此前,他被母親斥責“就是個沒用的人”;如今,在短視頻界成為網紅之後,他反而憑藉自己的“無用良品”,收穫了粉絲“耿哥出品,必屬廢品”的驕傲盛讚,以及來自海內外媒體的好奇追捧。

粗糙的短視頻中透露出個體的奇思妙想與差異化的生活狀態,粉絲從普通人的影像裏找到有關自我的情感共鳴。

短視頻究竟連接了什麼人?手工耿的感慨很有代表性,這種連接跨越階級、地域及工種。“一開始我以為看我作品的人,多是三四線城市的小青年,後來發現不是這樣。一些高端粉絲,比如,房地產老闆和文化圈的人都和我互動過。”在前不久快手舉辦的活動中,手工耿還與房地產大佬潘石屹PK了手藝。

觀看差異與尋找共性,是快手短視頻世界中的目光訴求。觀者尋求的不只是奇觀,還有慰藉與共鳴。這是特定社會羣體能在快手短視頻社區裏成羣結隊出現的原因,透過視頻與直播內外的陪伴,當代人在尋求原子化生活的之道。

中國有 3000 萬名開大卡車的司機,他們為生計長年在外奔波, 與家人聚少離多,還可能遇到車匪路霸。他們有自己的快樂與痛苦,很少被關注,除了親友、貨主之外,也很難與外人溝通。他們的生活點滴似乎都與外界無關。短視頻改變了這種孤絕狀態。

快手網紅卡車司機寶哥,在32歲之前也是典型的沉默的大多數中的一員。他生長在農村,家貧、地少,沒讀過幾年書,是社會成功價值觀下黯淡無光的人。從事大卡車長途運輸這一高危行業,意味着每天都在獨孤行進的路途中。但反過來,這種長年“在路上”的狀態,也意味着他的生活猶如一部始終在上演的“公路電影”。當無聊的運輸生活,以碎片化的形式一點點被記錄下來,被其他大卡車司機以及過着完全不相關的生活的人看到時,無聊的日常碎片成為紀錄片式的現實生活寫照,變得有趣起來。而快手成為社交工具,也將背後的卡車司機羣體連接起來。

“我也不會別的,就用手機拍拍我的生活、運輸生活,拍拍我見到的花花世界。我沒想到這會讓我成為焦點”,寶哥的困惑意味着,當沉默之人獲得發聲機會時,為世界帶來了多少精彩。這同樣也讓我們更清晰地意識到:當學者和精英仍選擇古早的文字,抒寫魯迅式的鄉村懷想時,反而是民間及底層社會在用更時髦的新媒介影像記錄日常生活:每個城市都有給殯儀館開車接送遺體的司機,全世界的海洋上漂着無數的長年不能回家的海員,無數田地裏都有熱衷熱歌的農民。

鴨綠江上的放排人,把高山上的木材順着水流運出來,這種古老的水運方式以前鮮有人知,如今卻被數百萬人關注。

城市建築工地的潛水員,很小眾的職業,但一二線城市的每一座高樓大廈都需要他們。建高樓打地基時,需要用電鑽挖幾十米的深坑,電鑽頭掉了需要他們潛到幾十米深的渾濁泥水中,把電鑽恢復原位。

這大概是社會學家、非虛構寫作者、小説家、紀錄片導演、記者更容易被快手吸引的原因,因為那些原本附麗於現實豐富土壤的職業,正在經歷經驗世界的降維與差異人羣的隔離。時光倒退五六年,這些內容不可能由如此龐雜的個體親手拍攝發佈出來,大眾也沒有機會看到這些場景,或一鍵下單購買場景中的相關商品。

對於很多外人而言,很多短視頻過於瑣碎,缺乏意義,毫無美學價值,但對於拍攝者自己而言,日常影像記錄卻是生活中不可剝離的一部分。他們看到並表達了自己的快樂、痛苦和壓力,彼此找到共鳴,更加自信,也構築了從線上到線下的不同層次的社羣。

短視頻的世界,也是未來社會學的田野。當“老鐵”和“雙擊666”的語言節奏將你帶入快手世界,就如同早年跟隨一聲“親”的召喚,而進入淘寶的奇妙世界。城市人在快手上圍觀平行世界裏不同行當的活法,尋求一種“參差的對照”。GQ實驗室的《我上哈佛,也上快手》,公路商店的《沒有什麼能阻止社會學家刷快手了》等文章,不約而同強調快手的社會學屬性,要潛入短視頻軟件裏認識中國。

新媒體也總能在快手中發掘到話題和流量有關。經過視頻軟件中介的中國,滿足了很多人對“真實”的想象。快手創始人、CEO宿華曾稱,幾百年以後,快手會是一個記錄博物館。這種通過快手“讀懂中國”的説法,恰恰是快手能滿足“基層文娛剛需”的某種表現,人們也因而得以在此觀看他人的生活。

民間草根網紅,提供了一種原汁原味的想象,一個廣闊天地、大有所為的真實場景。快手的生命美學,蓬勃與粗糲,這不是殘酷物語式的絕望,而是“存在即是完美”的感慨。據説,一線城市市民成為這類內容的熱情轉發者,以代償自己日常生活之中能量與熱情的消耗。

《看見》讀後感4

除了不斷刷新朋友圈裏那些喧鬧浮誇的文字,另一種選擇是泡上一杯茶,用難得清閒的時光和清醒的頭腦靜靜一讀這篇曾觸動許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觸《看見》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當你在為生存而掙扎的時候,咱們就是平等的》,也是這篇文章使我記住了“柴靜”這個名字,也使我有進一步瞭解她的慾望,而《看見》使我得以滿足,既認識了柴靜也成長了自己。

《看見》是知名記者、主持人柴靜講述自己在央視十年曆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某種程度上也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書的封面是柴靜採訪中的照片,幾位滿臉皺紋的老農笑着圍坐在一起,一個小朋友也毫不怯場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農村,能讓老人和小孩如此放鬆地出現在鏡頭前,那絕不是容易的事情。翻過來,在柴靜的簡介裏,寥寥幾句話寫完了她的工作經歷。不像許多名人出書,在簡介裏寫滿各類榮譽、頭銜。通過這就給人以平凡有愛、簡單真實的形象。

最淺層的,通過讀《看見》確實“看見”了很多新聞採訪背後的故事。她儘可能誠實地描述每一個事件、每一個事件背後的人。使我們瞭解到社會最隱私角落裏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們關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舉了。通過這些人和事我們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會事件的本質,這都緣於柴靜的真實,以及由心而發的熱情和關懷。她關注的不是新聞,而是新聞中的人。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卻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因為從理智角度看,報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個人情感,否則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性,但從情感角度,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頭腦和一顆帶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實。情不自禁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這就是柴靜。

而透過事件,我們站在柴靜的角度看這本書,我們會看到一個人不斷成長的經歷。從剛進新聞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定位。從早期的青澀、懵懂、“不接地氣”到後來的自省、觀察和沉澱。她用最樸實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的青澀、困惑,堅持和成長。書中的記錄不是簡單的敍述,它融合了自己對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問題的思考,對人性的探究和對自己、對記者職業職責的不斷思索。柴靜對於記者職業的熱情和對自我不斷打破再糾正的態度令人感動。我們需要的就是這種態度和精神,雖然我們的工作不是記者,我們也要有這種對工作、對職業始終保持熱情的心態。對於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於自我打破,審視自己矯枉過正。“生活裏怎樣是你的事,上了節目就不能有這個”。因為我們都一樣是普通人,會犯錯、會惶恐、會困惑,只有由內心而發的熱情才是堅持的支柱。不斷的自省和思考使我們學會去迴歸生活,去認識而不是去指責批判。

從更深層次的閲讀這本書,我看到了什麼是“韌勁兒”,它是對自己要求的堅守。不斷相信,不斷懷疑,不斷幻想,不斷摧毀,不斷重建,為的只是避免成為偏見或附庸。柴靜是一個追求“精確”、追求深度的人。當然這也是在她不斷成長中所養成的,在她剛進入央視時同樣慘敗過。她做的第一期節目是關於剖腹產話題,採訪錄了三十分鐘,談完剖腹產怎麼不好就結束了。結果送審後被公開批評“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選擇剖腹產是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層面,你找了幾個層面?”同樣我們在對待工作,處理事情時有沒有想過更深層面?是不是隻考慮眼前而不顧長遠?處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這是我們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於毫米之間。把一杯水從桌上端到嘴邊並不吃力,把它精確地移動一毫米卻要花更多的時間和更多氣力。精確是一件笨重的事”。人與人的差別就是從細微處開始的,多想一點,做好一點,終究造就不平凡!

《看見》是一本講故事的書,但在書中我看見更多的是關於人生的感悟,對世界的覺悟,以及如何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

《看見》。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鳴的書。沒有裝飾,沒有點綴,闔上這本書仍然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當事人的情感,體味事件的本質,感悟人生的真諦,任複雜的情感與感動靜靜流淌。

《看見》讀後感5

一些行內的人士認為,快手的草根性是比較突出的,形成了大量的老鐵,粉絲的忠誠度較高,頭部效應不很明顯。然而,羅賓·蔡斯在《共享經濟》一書中認為,一個平台發展到一定階段,面臨最大的威脅就是馬太效應的形成,少量的頭部用户吸引了大量的流量,導致大量的一般用户缺少流量的支持,於是平台活力下降。曾經的電商平台、社交媒體平台,均經歷了這一階段,形成了頭部特徵。如果正在風口上的短視頻和直播平台也出現這樣的趨勢,同樣是會影響平台活力的。顯然,快手對此保持着警惕,堅持通過智能技術,讓更多平凡的人“被看見”,但並不意味着可以完全避免,對於某些頭部用户的爭奪,必然會影響普通用户“被看見”的機會。

《共享經濟》一書認為,平台的發展一般會經過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控制內核,“無規則”是最重要的規則,開放,簡捷,創新,不要提早設計複雜的規則,讓平台的靈活性實現最大化,吸引更多的用户參與;到第二個階段,則是歡迎人人蔘與,激發個體的能量與力量,通過前期培養的種子用户,讓平台得到迅速推廣,用户開始呈現指數級增長,相應地要不斷進行改進,讓平台的使用盡可能保持簡單易行和簡捷明瞭;第三階段開始出現權力失衡,快者與強者之間開始競爭,特別是大量專業機構的湧入,讓平台的權利從分散轉為相對集中,機構更知道如何在遊戲中獲得勝利,從而對那些相對弱小但數量眾多的羣體發展形成潛在威脅,許多成熟的互聯網平台都經歷了這一階段;在第四階段,必須進行再平衡,因為一旦形成壟斷,就會損害平台的多樣性,也就抽走了平台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會讓大量的用户轉移,因此必須保持各方的勢力均衡,避免過度頭部化,但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而且其平衡點並不好把握。如電商上的淘寶平台,隨着流量增長的放緩和平台機構的增加,一些草根的淘寶創業者先後轉向了微商和今天的拼多多及直播、短視頻平台。

除過平台的治理機制這個根本性問題外,直播平台還必須認真思考六個現實問題。

第一個問題,短視頻與直播的風口還能持續多久?互聯網的演化太快了,僅僅是近十年來,我們就先後經歷了團購網站的“千團大戰”、生鮮電商的爭相燒錢、O2O生活領域的你爭我奪、網絡約車的補貼大戰、共享單車的興勃亡忽、新零售的黯然傷神。在每一次風口的追逐中,能夠笑到最後的,總是極少數,特別是在互聯網的平台時代,往往有贏者通吃的現象。直播的風潮還不知道可以洶湧到什麼時候,但有一點卻是需要警惕的,即直播平台的寡頭化問題,在激烈的競爭下,流量總是向大平台和優質的客户進行集中,野蠻生長、激烈競爭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壟斷,如何突破這種僵化格局尤其值得思考。

第二個問題,直播用户的增長極限在哪裏?用户是不可能無限制增長的,在飛速的增長過後,一定會進入增長的平緩期,這個時候隱藏的矛盾就會爆發,迎來真正的考驗。如平台的贏利模式,補貼終歸不長久,而一旦將平台的增值服務作為主要贏利點,則不可避免地成為新的中間環節,也不排除會店大欺客,免費的表象之下就會是沉重的規費負擔轉嫁,平台活力下降,用户流失。

第三個問題,直播內容供應者如何避免精英化?初期的草根可以野蠻生長或者可以在平台的扶持下迅速成長,而其內容供應可能並不專業,甚至是粗糙的,但卻原汁原味,十分自然。但當大量的專業機構介入後,內容供應者開始被批量化、專業化培養,“製造”的痕跡十分明顯,這樣留給一般草根的機會已經很少,特別是平台的新用户,再要白手起家已經很難。平台主動的培訓、遴選、扶持或許是一條路子,但依然需要藉助專業機構來承接,又是另外一種精英化路徑。

第四個問題,直播平台商業化如何張弛有度?現在已經可以看見這個苗頭,為了迅速上位,新的直播網紅開始購買流量,採購相關服務,這是新的中間環節成本。直播帶貨也一樣。傳統電商平台時代,雖然賣家入住是免費的,但是相關服務費用支出卻是驚人的,特別是在流量費用的花費上。在支出增加而競爭卻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成本高企,收入下降,平台活力受到損害。比如好多企業選擇在拼多多平台上賣貨,就是隱性成本相對要低一下,有利可圖。

第五個問題,直播的市場極限在哪裏?就像電視,雖然一度看似能夠替代電影院一般,但最終無法替代。同樣,還有電子商務,目前社會商品零售的電子商務佔比剛過20%。那麼直播也應該是可以替代一部分傳統媒體,但終究不可能完全替代,那麼其滲透比例,極限又在哪裏?而直播最終又會被什麼新的傳媒形式替代呢?

第六個問題,直播帶貨的合理區間如何把握?直播帶貨是一把雙刃劍,商業化本身是對社交的一種侵害。當然,利用社交所形成的粉絲羣體,適當的商業變現是可以的,但其黃金分割點又在哪裏,社交與商業化又如何完美結合呢?現實中,既有直播選擇了電商,也有電商選擇了直播,這讓直播開始高度商業化,雖然風行一時,但直播歸根結底是社交媒體,社交對商業一向都是警惕的,微商的教訓依然歷歷在目。

《看見》讀後感6

記憶中應是第三次看這本書了,第一次是大學的自習室裏,第二次是在回鄉的動車上。

每次都越看越慢,柴靜的沉靜和鋭利讓人想通過她的筆端一個猛子扎入文字裏,去翻找自己心路上的共鳴。

這一切一切,都獲益於陳虻。

夫子言,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他頭也不回地走在前頭,一邊敲打着她:“你就是個網球,我是個網球拍,不管你達到什麼高度……”

當她投入到忘乎所以時,他會説

“你的問題是你總是太投入了,熱愛就會誇張,感情就會變形,就沒辦法真實地認識事物了。”

他總能用他的思辨,告訴她應該不偏不倚的感受事物,應該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

“你認為對的,你就改。想不通,可以不改。我不是要告訴你怎麼改,我是要激發你自己改的慾望。”但你要投入了,他又要把你往外拉:“不要過於熱衷一樣東西,這東西已經不是它本身,變成了你的熱愛,而不是事件本身了。”

你點頭説對對。

他又來了:“你要聽懂了我的每一句話,你一定誤解了我的意思。”打擊得你啞口無言,他還要繼續説:“你別覺得這是丟人,要在這兒工作,你得養成一個心理,説任何事情,是為了其中的道理,而不是説你。我的話,變成你思維的動力就可以了。”

討厭的是,他永遠是對的。

具體業務上,他教會柴靜如何更專業、更全面的思考問題:

該如何挖掘一個新聞,解讀它的深意,把與它相關的層面最大程度的展現出來。

陳虻在會上公開批評我:“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都選擇剖腹產是個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的層面,越深,覆蓋的人羣就越廣,你找了幾個層面?”

是呀,那一代人,長在紅旗下,閲讀的文字、接受的思想都是被美化到了極致的。

他後來説:“其實誰也沒教給他,但是在意識當中我們所拍的片子就是要歌頌一個人物,對這個人物有利的要描寫,對這個人物所謂不利的就要免去,這就是一種觀念,一種意識。”

所以即使是意外也是我們應當用心觸摸的,越全面才能獲取越深刻的真實。

他説:“在認識這個事件的時候,有一個干預它的事件發生了,但你原本可以通過拍攝它,看到這背後更深刻的真實,你失去了一次認識它的機會。”

他用他冰冷、獨到的思辨告訴她與我如何才是寬容和理解。

每次談,我都氣急敗壞——有這樣的領導麼?你管我呢?

過陣子明白點的時候,臊眉搭眼再去問他:“人怎麼才能寬容呢?”

他説:“寬容的基礎是理解,你理解嗎?”

後來我做節目,常想起這句“你理解嗎”,才明白他的用意——寬容不是道德,而是認識。唯有深刻地認識事物,才能對人和世界的複雜性有了解和體諒,才有不輕易責難和讚美的思維習慣。

這種冰涼像一把鋭利的刀子劃破她腦海中固有的思維,化成水慢慢浸潤着作者對事情的體味。

陳虻説“寬容的基礎是理解”,我慢慢體會到,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別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柏大夫説的,“強大了才能變軟”。

那麼,對於我呢,亦或者是我們呢?

我想,大概是對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吧。

但是,他最後説的一句話十年後仍然拷問我。

“你有自己認識事物的座標系嗎?”

我想,不單單是要問自己有沒有,還要問自己為何要建立?

他説過,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無意識,那才相當於死。他所期望的,是我能繼續他曾做過的事——就像葉子從痛苦的蜷縮中要用力舒展一樣,人也要從不假思索的矇昧裏掙脱,這才是活着。

那末,我們該如何建立呢?

“你必須退讓的時候,就必須退讓。但在你必須選擇機會前進的時候,必須前進。這是一種火候的拿捏,需要對自己的終極目標非常清醒,非常冷靜,對支撐這種目標的理念非常清醒,非常冷靜。你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兒,退到一環,甚至脱靶都沒有關係。環境需要你脱靶的時候,你可以脱靶,這就是運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標。那是墮落。”

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似乎整個靈魂都在震顫着,我眼裏滿是一個曾經充滿朝氣的少年,徘徊在終極目標的模糊後,一天一天的得過且過。

“不要墮落。”他説。

陳虻,到底是個怎樣的他?

不管什麼節目,都得一期一期地做,做完貼在博客裏聽大家意見,陳虻當年希望我們每做完一個片子,都寫一個總結:“這不是交給領導,也不是交給父母的,也不是拿來給大家唸的,就是自己給自己的總結。”

他的寂寞不是孤單,是沒完成。

她以為她失去了他,但是沒有。

十年已至,如他所説,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他之於她,亦師亦友。

“不要墮落。”他説。

是為記。

《看見》讀後感7

很喜歡柴靜的《看見》,讀此書,就好像看見一個女子的成長過程,從無知無畏的年少輕狂,到理解了解後的從容淡定;從初出茅廬的鋒芒畢露到而立歲月的內斂恬靜;從自以為是、過於用力的自我到冷靜自省、客觀自然的大我,沒有華麗和自我標榜,沒有誇大和説教,只是娓娓道來,只是不帶偏見的表述,卻自有動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豐富,如此深刻。

讀書的過程中,看見很多感同身受的段落和情緒、很多不約而同的體會和表達,還有一些我自己心裏有但是卻被她説出來的通透。

比如她説“最練人的都是遭遇戰”,從我自己走過的路來説,這一點感同身受。剛剛畢業到第一個工作單位,強手如雲,分配給我一個師傅,甩一個任務過來:要用我從來沒有用過的C在UNIX下寫一個財務報表程序,要求帶界面操作,C/S結構,客户端和服務器端包括TCP/IP通信都自己搞定,甚至師傅帶我見過一次用户以後需求也自己去和用户討論確定,需要什麼資料能夠列清單請師傅幫忙,但教你怎樣寫,沒門。就這樣明白了自己不懂的如此之多,明白了數據庫理論、操作系統理論、網絡理論但聯繫實際如此之難,明白了現場應對用户説出“不”字有多麼需要智慧和勇氣,初生牛犢不怕虎,反正一個人在北京無牽無掛,辛苦也不怕,下班了不回宿舍,憋了一口氣,所有工作時間、業餘時間都在機房裏讀程序、寫程序,也沒有啥文檔,只能從師傅寫過的程序裏尋找思路和套用函數,把不明白的寫下來,第二天上班趕緊去問,有的問題師傅告訴你,有的估計太幼稚的問題師傅沒時間搭理,自己再琢磨。期間,在加班到很晚從公司下樓回宿舍時,在公司全體大會上置身於遍地程序高手甚至自己寫網絡元語的無敵高手中無所適從時,很多次想退縮,就好像她説:“我看着電梯工,她鬆鬆垮垮地坐着,閒來無事,瞪着牆,永遠永遠。我強烈地羨慕她。”我

也是這樣羨慕着物業的保潔員與看大門的大爺。就這樣在2個月內完成了工作中的第一場遭遇戰,比我4年在大學所學到的所有還要多,但也找回了自信,得到了認可,之後的工作任務,因為明白,因為懂得,所以敢於應對,敢於負責,漸入工作佳境,一飄過關斬將,順利選入金税工程核心團隊。回頭看看,沒啥捷徑可走,碰上了,就全力以赴應對,全部心思都在事上,就會忘記了自己的小我。

比如她在書裏説到非典中,在北海聽琴的感受,“琴聲有千災萬劫裏的一點從容”,比較自己的經歷亦心有慼慼。畢業後初到北京,除了加班,閒來就喜歡一個人騎車到處遊蕩,在西單的一個地下通道,一個全身灰色包裹的只剩眼睛露出來的年輕孩子,暢快淋漓的拉二胡“二泉映月”,悲而不怨,哀而不傷,一遍又一遍,我推着自行車停在他身邊就那樣聽,一遍又一遍,但覺得:琴聲中全然忘了這個世俗的世界,好像千百年來的輪迴中流淌在骨血中的聲音。這是我此生目前為止聽到的最美的琴聲,與技巧無關,是音樂裏説出話讓人心絃脈動。好像生活就是這樣,永遠在你不經意的時候,給你意料之外的驚喜,讓人心懷感激。

比如她説:“解,不是一扯兩斷,是需要找到線頭,以柔和手勢輕輕一抽,讓一切歸於本來就應。”這一點我亦深以為然:太用力了,反而無力。凡是需要解題不能急於求成,一味用蠻力,適得其反;需先仔細看,不帶任何成見偏見看,不斷探索找到根本所在,然後四兩撥千斤,一擊命中。

比如她説:“萬物流變,千百萬年,誰都是一小粒,嵌在世界的秩序當中。”只有當不只是關注自己並且認為“別人可能是對的”,才可能去看見,看見自己的位置,看見別人的亮點。如果太在乎自己,太有我了,就會偽,就會刻意,就會不自然,就會產生抱怨,就會蒙上偏見的面紗看別人、看組織、看社會,而其實:瞭解他人越多,個人的悲酸歡慨也就越不足道。“只有一個人歸屬於一件事,一羣人,一個社會,才會有認同和發自內心去照顧它的願望”,如此,能夠釋然而自然的與別人相處、生活,反而能夠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做最好的自己。

已過不惑之年,人生除了不斷的加法之外,開始要有減法。人貴自知,做不到或實在不想做的事情,要開始學會説不,我更願意把我手裏已經接下來的事情儘自己的所能做到最好。就像柴靜在書裏説的:“什麼是幸福?這就是幸福,進步就是幸福。我的起點太低,所以用不着發愁別的,接下來幾十年要做的,只是讓自己從矇昧中一點點解縛出來,這是一個窮盡一生也完不成的工作,想到這點就踏實了。”從此而後,人生在世最大的事就是看,不是聽説,不是辯白,是看,是看見,是理解,是寬容,然後伸展成長。

《看見》讀後感8

想來已經很久沒有寫什麼書評、影評、劇評了。但是在柴靜新書《看見》銷量如此火爆的今天,我也追個新潮、趕個時尚買來一本讀了起來,感受一下這姑娘外柔內剛裏透出的那令人折服的智慧。

可以很準確的説,我對柴靜的瞭解並不多,原因是在眾多繁花叢裏有太多的記者、主播、評論人,而讓我能真真正正的去關注一個衣着多以暗色為主、出境基本素顏的陌生女子着實有些難度,當然我還是承認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以貌取人者。但是當我開始關注她的時候我知道她已經成為中國記者隊伍裏面頗具影響力的女性了,當然也可以這麼説,是因為她的現在的名氣才使我對她有更多的關注。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説,我更願意形容柴靜為記者。柴靜看見讀後感,為什麼呢?因為從我瞭解她的`時候我就知道她是以記者身份去採訪,並非是單純演播室裏的播報機器,就其這一點,我認為在目前中國整個新聞行業裏面可以做到無縫對接的人卻着實不多。

柴靜新書《看見》裏面首先提到了一個人,那就是陳牤。一個對柴靜人生起到了關鍵轉折的一個人。雖然書中沒有更多的去渲染陳牤是一個怎樣的人,又如何幫助的柴靜,但是字裏行間中都能品的出來柴靜對陳牤的感謝與懷念。當然因為陳牤的這個伯樂讓我們首先認識到了白巖鬆、崔永元、水均益然後就是柴靜。

書中起初寫到了柴靜那種略帶文藝女青年不羈的性格,和對體制內工作的不懈,到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女子走入到央視的經歷。一步步應正着伯樂的正確,當然無論你是多麼有才華的人,你依然需要努力才會獲得收穫,這裏年輕時候的柴靜那種原本不服輸的氣質也凸顯了出來。

到底新聞評論應追求的是什麼?柴靜第一天走到央視新聞評論部時候她看到了:“求實、公正、平等、前衞”當然這幾個字在柴靜未來的工作中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看見》開篇介紹她第一次在央視做節目的時候,彷彿就已經奠定了她今天應有的節目風格,因為:陳虻在會上公開批評柴靜的一段話,我相信對柴靜影響之深也之刻骨。陳牤説:“你告訴人們剖腹產是錯誤的,自然生產如何好,這只是一個知識層面,你深下去沒有?誰有權利決定剖腹產?醫生和家屬。怎麼決定?這是一個醫療體制的問題。還有沒有比這個更深的層面?如果你認為人們都選擇剖腹產是個錯誤的觀點,那麼這個觀點是如何傳播的?人們為什麼會相信它?一個新聞事實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識、行業、社會三個不同的層面,越深,覆蓋的人羣就越廣,你找了幾個層面?”當然從我個人對柴靜後期節目的觀察和分析中尋找到了她剛剛走進央視評論部看到的“求實、公正、平等、前衞”的影子。

在《看見》新書裏,我很少感受到柴靜説自己多麼才華橫溢,多麼形象出眾被選入央視,而字裏行間卻讀到了她是一個不折不扣菜鳥進入的央視。她沒有出眾的長相、沒有過人的文筆、甚至沒有主持人科班出身的經驗,也許這樣會讓很多人羨慕,就這麼一個人都能成名,那我又有何不行?但是後面你讀到了柴靜所忍受到的非議、壓力、艱辛。甚至想到,如果換做是我,可能我真的會選擇放棄。但是柴靜沒有放棄,同時在書裏我也看到了她的成功不是她一個人的成功,而是擁有了很多人的幫助她才會留在央視,才會進步,才會成功,基於這麼真實的柴靜,這麼懂得感恩的柴靜,我想才會做出那麼多優秀的片子,才會寫書這麼一本書。

當然就像柴靜新書《看見》開頭所提到的,“人”常常被有意無意忽略,被無知和偏見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這些思維就埋在無意識之下。無意識是如此之深,以至於常常看不見他人,對自己也熟視無睹。要想“看見”,就要從矇昧中睜開眼來。這才是最困難的地方,因為矇昧就是我自身,像石頭一樣成了心裏的壩。這本書中,我沒有刻意選擇標誌性事件,也沒有描繪歷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聞報道里,我只選擇了留給我強烈生命印象的人,因為工作原因,我恰好與這些人相遇。他們是流淌的,從我心腹深處的石壩上漫溢出來,堅硬的成見和模式被一遍遍沖刷,搖搖欲墜,土崩瓦解。這種搖晃是危險的,但思想的本質就是不安。我試着儘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己。

柴靜看見讀後感,我不能説柴靜再一次次的挑戰某種底線,但是她的傳播再一次次的發揮着作用,當央視的《焦點訪談》説的是用事實説話時,我想柴靜的《看見》是將事實還原,還原到最初的樣子,並尋找背後的影子。她會從大量的質疑、憤怒、譴責、謾罵等等一切態度中尋找一個她認真最真實、最公正、最平等東西,也許這些需要她花費大量的時間、經歷、乃至可能遇到的危險等等一切我們無法想象的困難,但對於柴靜來説,她只為尋找一個足以説服她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不會是大家通常能看到的答案。

她始終將“求實、公正、平等、前衞”作為她職業道德的準則去執行着,也因為這幾個字成就了今天的柴靜和她的《看見》。

《看見》讀後感9

在初村鎮駕前居委會有一家愛家愛寶貝攝影店,是這個普查小區36家**户中唯一的一家攝影店。店老闆是兩位26歲的年輕夫婦,店鋪裏收拾的窗明几亮,牆面上掛着精緻的相冊,地板拖的乾乾淨淨。老闆笑着告訴我,有的大媽進門時候還客氣的問,用不用換鞋。

作為這個普查區甚至可能是這個小鎮上學歷最高的個體户,兩位年輕人在北京上的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幹了幾年。後來女老闆被家裏人叫回到了老家初村,就和他的同學,現在的老公開了這家門市店。老闆告訴我,裝修這個店面,購置攝像器材幾乎花費了他們幾年來積攢下的全部積蓄。

而離他四五百米的地方,有一家機電商行,店裏面到處擺放的機電設備,讓人幾乎無從下腳。亂雜的環境與剛才那家攝影店形成鮮明的對比,老闆是一位二十八歲的年輕小夥。我問他一年的房租是多少,開始他閃爍其詞不願回答,後來才知他很早就在這裏租下了店面,和房東簽了多年的合同,房租也因此比相鄰的店面便宜了許多。他的經歷也並不複雜,很早他就從老家魯西南來到威海,跟着別人幹了幾年的機電,後來自己找機會在初村這個地方租了這家門店,自己當起了老闆。

兩家店鋪的年輕人,雖然行業不同,學歷不同,人生的經歷也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我在他們身上,都看見了年輕人對自己所從事事業的辛勤付出和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初村鎮另一個普查區,北店子村鳳凰路沿街的店鋪中,有一家寒思羽絨服專賣店,店老闆是一位40歲左右的女性。我進去的時候她正在低頭看着手中的手機。店裏的羽絨服不多,黃色的打折標籤掛在醒目的地方。當我問她生意如何,房租是否上漲這些問題時,她的臉上並沒有浮現出隔壁幾家店主明顯的愁容。只是説生意不好做,自己平常不怎麼來。聊着聊着,我逐漸才明白,原來這家店和隔壁的幾家店面都是他婆媽家的,而她的家在市裏,早上跟着朋友單位的班車過來,晚上四點來鍾跟着班車再回去。家裏有事了就不來,想來了就來待會兒。

而在隔壁相鄰的一家服裝店內,女老闆滿面愁容的向我訴苦:顧客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難做,而房租越來越高,辛苦掙的那些錢大都給了房東。

在兩位女店主身上,我看見的是,人生的命運就是那麼的奇妙,有的人賺錢看上去似乎是那麼的容易,而有的人累死累活辛苦一年,去掉必要的生活花銷,甚至都很難攢下多少錢。

在東窯居委會普查區,塔山早市一家普通的肉攤上,攤主大姨與我聊了起來。豪爽的性格,讓她在短時間內就把家底告訴了我。她有一兒一女,兒子在西班牙,女兒還沒結婚,老公在外幹活。提起兒子,掛在臉上的是滿臉的自豪。尤其是談起兒子曾經也在這個早市上賣肉,現在不僅去了西班牙辦了綠卡,而且還在那裏開了餐館,一年能掙五六十萬。她説等她在幹兩年幹不動了,就去幫兒子看孩子。談完家庭,還義憤填膺的談起當今的國事民情,也幫我分析着塔山早市的曾經與現在。

在離他不遠的戚家夼路有一家佛經店,屋內香煙繚繞。老闆一邊看着《金剛經》的VCD,一邊手裏還在嫻熟的疊着紙元寶。他告訴我,一天差不多能疊一箱子,一箱子有1000個,一個能賣五分錢。他曾經在企業裏幹過裁縫,但在十年前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自己開個佛經店,這一干就是十年。十年來,只要兒子去上學,愛人去上班,老人不用自己照顧,沒有其他事情,他就會坐在店裏學習研究這些佛經典籍。雖然掙的不如干老本行多,但每天他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尋找着屬於自己的世界,樂在其中。

兩個年紀相仿的大叔大姨,也許他們的人生很難產生任何的交集,但在同一個時間和空間下,他們在各自的內心世界裏,尋找着不同的依託與依靠。

央視記者柴靜在《看見》一書的序言中寫道“十年前,當陳虻問我如果做新聞關心什麼時,我説關心新聞中的人--這一句話,把我推到今天。”

同樣,在**隊的這些日子裏,我越來越感受到,我們的**對象很多時候就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一個個大寫的人!他們,就是我們要關注的民生!

這些接受普查的個體户,在他們背後同樣也充滿鼓舞人生的正能量。東窯居委會愛心輔導站的老闆曾經是一位愛心人士,自己組織並參加了很多的公益活動,直播威海還曾經報道過。眾緣閣佛教用品店的那位大姨,曾多次資助失學的兒童,並且從不要求回報。這樣的貌似平常但卻偉大的個體就默默的存在於他們中間和我們的周圍。

感謝經濟普查,讓我能夠接觸到這麼多各行各業的個體從業者;也感謝這些個體户,能夠讓我瞭解到他們平凡而又精彩的人生經歷;感謝我們可親可敬的各位同事,犧牲了與家人一起的時光,不僅僅記錄下他們一年來的經營成果,還傾聽着他們的酸甜苦辣,分享着他們的人生故事。

在《看見》一書中還寫到:“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我也想説,當我們把這些鮮活的人生凝聚成一個個冰冷的數字時,也要想想真正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

如果能夠幫他們把反映的實際問題寫出來一點點,甚至要是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一點點的實際困難,那我們也就更加不會辜負黨和人民給予我們的信任和責任,我們的**工作也就有了更加深刻的意義,我們的人生也會因為他們而更加充實和精彩!

《看見》讀後感10

有人説讀書就是在跟作者對話,《看見》裏,柴靜最初認為新聞可以有温度,到後來覺得新聞應立足於準確不應有記者自身的態度,再到融合與解脱。不論是看到作者本身的變化還是中國歷史長河中的點點滴滴都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它的確是在一件一件慢慢告訴我,所以想回復它。

非典那年是我上國小的時候,那時候對於生死或災難沒有多少概念。兒時的童話會告訴小朋友,人死後會變成除了人之外的另一種形式在世上循環。那時只知道大家突然都帶起了口罩,然後學校天天謠傳着要放假在家隔離的消息,但也僅限於謠傳而已。有一次,下午放學,自己獨自走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個醫院的時候,在醫院門口看到了一個好大好大的蝴蝶,是我從來沒見過的蝴蝶,心裏就在想這會是誰?那時,陽光穿過梧桐樹葉,灑在地上一片斑斑駁駁,人聲很少,空氣寂靜,像無數個反反覆覆的日常。確不知道,在某處的其他地方躺着面無表情的人,不知他在想着些什麼。

國中語文老師點評作文,有講過一句“要做一支會思考的蘆葦”。大意指即使隨風搖倒,也要守住自己的認知吧。但有時候,會覺得很難接受或理解超脱於自己生活經驗總結的事情,所以很難將心比心,也很難直接吸收別人的經驗轉化為自己的前車之鑑,以至於周邊朋友會説“我都經歷過,也告訴你了應該怎樣,為什麼你非不聽,果真,該走的路一步不能少”。經歷之前也確實不解,經歷之後才有那麼或多或少的感同身受。所以漸漸理解了那句“我不一定認同你説話的內容,但是我堅決捍衞你説話的權利”。有時候覺得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絕對化任何事也是一種極大的善。

地點本身是不涉及情感的,因為一個地方有了一些人或一些事,便被人賦予的情感。每次走在以往有生活足跡的地方,便總會不自覺的想“我以前在這裏發生了什麼事,遇到了哪些人,我們做了些什麼,那時充斥的是怎樣的心情”。

一次和朋友談論電影,她説她最喜歡的電影是《泰坦尼克號》,於是重看了一遍,年紀小一些的時候,在電影裏看到的更多的是超脱世俗與生命的感情。再大一些之後,觸動更深的是船沉時,知道自己命運結局的小人物,坦然面對結局時人生最後幾幀極其温暖感人的鏡頭。人是這個社會單元最小的集合,很喜歡柴靜採訪裏體現出的即使是個很宏大的主題,也可以捕捉到細微。

之前也有人給我説過,現在很難見到有工匠精神的人,德國汽車之所買的好是因為其質量,而其質量好是因為其零件質量好。其實很多事情,很多問題與答案只差了再多問一個為什麼?所以有時候答案浮出水面之前,漸漸的喜歡逼自己再進一步,再一步。若問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可能會説爭取從現在開始吧。就像他人所説,律師與律師的差別在於,準備案件時需要設想對方會怎麼反擊,想到對方如何反擊後還要思索怎麼回擊,循環往復,直到見底。

曾經有人問我“你想要什麼?”我説“成功”他問:“那你認為成功是什麼?”我説:“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吧,我想要世俗的成功”後來覺得成功其實是比較級,沒有盡頭。

瑞士的社會保障體系很健全,所以教育和人們思想也很開明,義務教育後,孩子一般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繼續就讀還是選擇職業技術類培訓並在後期直接就業。職業之間並無高低貴賤之分,選擇的依據完全是看自身興趣。

有人説雖然中國還是發展中國家但是中國肯定會急速發展,躋身發達國家,因為中國人太勤奮了。但不知為什麼,我腦海裏浮現了一個詞“內卷”。不過想來也是,如果沒有相應的保障體系,興趣在生存面前可能就顯得弱小了。所以就像柴靜所述,盧安克帶來的不是感動,他的那種自由帶來的是一種內心很安靜的思考,一種自我與自我的對話。

歷史的作用不只是讓人記住發生了什麼,他也想讓人們思考當時為什麼發生了這些事。想到了魯迅先生棄醫從文,醫可牽一髮,文可動全身;想到陶行知先生捨棄優渥的生活投身農村教育,萬世師表。

這段故事是一個叫郝勁鬆的法律專業的人講的,他因為北京地鐵公司廁所收費5毛卻不開發票起訴了對方,最終其贏得了訴訟。很多人質疑這種小事是否值得如此干戈,他説“今天你可以失去獲得它的權利,你不抗爭,明天你同樣會失去更多的權利,人身權,財產權,包括土地、房屋。中國現在這種狀況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長期温水煮青蛙的一個結果,大家會覺得農民的土地被侵佔了與我何干,火車不開發票、偷漏税與我何干,別人的房屋被強行拆遷與我何干,有一天,這些事情都會落在你的身上。”不合理就是不合理,不在於標的是什麼,標的的價值是什麼,而在於事情本身,一旦拋卻了一點,下次可能就是線,再下次可能就是面,深以為然。

身邊的人有時會説,覺得你性情蠻冷淡的,我笑笑説雖然我很冷淡,但是你們很火熱呀。讀到這裏,你會發現,這是一篇沒有邏輯體系不符合任何文體的隨感,甚至連文章結尾都沒有,但你們還能讀到這裏,還不能説明你們很火熱嗎?

《看見》讀後感11

書名《看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但仔細揣摩,其實大不簡單,因為這至少要回答三個問題:為什麼看?看什麼?如何看?我將這本書粗讀了一篇,又細讀了一篇,深深感到,柴靜整本書都是在回答這幾個問題。她在那麼多的採訪手記裏,留下了許多片段式的思考,這些思考如同散落的珍珠,不着痕跡、自然而然地“長”了出來,而實際上它們是有一根線串在一起的。

首先説説為什麼看和看什麼。如果説早期柴靜是出於一個新聞人的職業操守和使命感去“看”的話,那後期則完全是出於一個“人”的內心呼喚。在許多作品獲獎之後,她卻説:“我心裏清清楚楚,這些不是我打心眼裏有慾望的題,它們不會觸動我”。她評價自己是個不愛扎堆的人,似乎與新聞人的要求背道而馳。但是,她清楚自己想做什麼,當看到一個老師帶着艾滋病孤兒的事,瞭解到那麼多女子會殺夫入獄,她知道,這些都是她想“看見”的;後來報道“兩會”的時候,她也決定告別慣例,從採訪自己家的小區居民入手。可以説,看什麼和看的角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柴靜後繼採訪的成功,有內心的驅動力,你才會窮根溯源,不辭辛苦。

其次是如何看。我覺得,柴靜對於這些超出她經驗和認識範圍之外的事情,從開始的好奇和預設答案到後期的僅僅只是去理解和呈現,這個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早期柴靜的問題,其實是所有未經過生活摔打的理想主義者的通病;以理想橫掃一切,以道德審視一切;拒絕對複雜性的體認,追求捷徑或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不講邏輯,不追求精確性。説到底是一種惰性,畢竟追求準確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情。所幸,柴靜迅速成長起來了,她越來越精準地界定了自己的角色,那就是去理解,去呈現,不要預設答案,不要高高在上帶着道德優越感,不要自命正直(因為這隻會帶來冷酷),不要愛惜自己的羽毛而給自己很多“為民請命”的由頭,不要為了感動自己或別人而在涕淚交加中失去真相,這一切都沒必要,觀眾自會做是非對錯的判斷,要做的只是準確地呈現,按照事物發展本身的邏輯去步步為營地呈現,就像一首歌唱的“你是我的眼”就足夠了,“你”不必成為“我”的心和“我”的腦。進一步地,甚至可以不要那麼多“形容詞”,“真實自有千鈞之力”,“事物自會折射出它本身藴含的感情”。這一切成長靠的是什麼?是經驗。就像她尊敬的錢剛説的:清水裏嗆嗆,血水裏泡泡,鹹水裏滾滾。只有在長天大地盡情摔打過,只有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有了切身體會,你才有足夠的經驗以及由經驗昇華出來的智慧和直覺去做最準確的判斷。也許這麼説不夠形象,還是用錢剛的話吧,他説:你只管用力把一個人一件事吃透了,後面的就知道了。

表面看來,柴靜寫的是一個新聞人的進階之路,實際上,她寫的是一個人迴歸理性、迴歸生命不言自明的本真狀態的過程,或者更簡單地説,就是迴歸“尋常”,就像她的同事評價她的那句“你就是平常説話”。無論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淚,還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親不要喝酒吸煙以準備再次懷孕,雖然看起來違背新聞人的職業準則,但它是對一個正常人情感的迴歸。正是基於這種迴歸,她會擁抱失去妻子的孤獨走在奧運村的德國奧運冠軍,她也會被聽到她忠言相告的陌生小男孩擁抱。無他,唯誠而已,一種基於理解而不是任何其他東西的真誠而已。這種理解不是刻意的,而是真正認識到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相似的,不同的只是有些人的惡深藏了、抑制了,而有的人的惡卻機緣巧合迸發出來了(這就是我曾經為“相似的你我”這個網名深深激賞的原因),所以採訪就是“病友間的相互探問”,大家都有病,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也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我們終將渾然難分,像水溶於水中”。

我認為,所有的章節裏,《無能的力量》是核心,讀明白了這一篇,能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我讀完這一章只有兩個感受:第一,為什麼我們要歷經千辛萬苦的思考、要遇到合適的人讀到合適的書才會形成的一些觀念,在一個德國人盧安克的世界裏竟是如此稀鬆平常和理所當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外,他就自然而然地那樣想,也那樣做了,他們覺得尋常的事情,到了我們這裏為何如此之難?看來,我們對於“尋常”的理解,早就錯位到一種離譜的程度了;第二,任何事情都是共通的,就像新聞和教育。既不可為了印證自己想好的主題去採訪,也不要想象孩子應該怎麼樣就拿這個去“規範”孩子的發展;新聞歸根結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教育也是為了讓人的心活得更生猛活潑而不是像我們現在做的那樣“讓心死去”。

現實有些殘酷,中國的事情就像柴靜引用的里爾克的詩:哪有什麼勝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能怎麼辦?柴靜隱隱約約、斷斷續續地給出了一些答案:要麼像錢剛説的“讓問題浮出水面,自會一步步解決”;要麼像盧安克説的,不帶着任何目的去做事,不想着自己能改變什麼,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首先要做的是不屈服,不要像陳丹青説的那樣從內心深處“認了”,覺得事已至此,一切都是徒勞。柴靜舉出的例子很多,美國民權之母帕克斯説“我只是討厭屈服”,中國的胡適説“要獨立不盲從,不受欺騙,不依賴門户,不依賴別人”,而眼下她的採訪對象、為一瓶礦泉水要發票的郝勁鬆説:我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我覺得,柴靜是個決絕的人,人性的柔韌度似乎是她可望不可即的,至少暫時是。她關心“弱勢羣體”和發自內心地羨慕盧安克都可以説明這一點。她渴望像盧安克一樣思考和看待問題,可那是另一種社會情境和價值體系下發生滋長出來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就像盧安克説的:德國都已經完成了,中國才剛剛開始。她還需要繼續上路,修行,我們更應該如此。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