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課文賞析

來源:文萃谷 2.43W

《金色花》透過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眼睛,塑造了一個似乎只存在於“童話”中的完美的母親的形象,喚醒了每個人心中的關於“母愛”的美麗童話,寄託了詩人對母愛的思考。接下來小編蒐集了金色花課文賞析,歡迎查看。

金色花課文賞析

金 色花

[印度] 泰戈爾

假如我變了一朵金色花,只是為了好玩,長在那棵樹的高枝上,笑哈哈地在風中搖擺,又在新生的樹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麼?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你工作。

當你沐浴後,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走到你做禱告的小庭院時,你會嗅到這花的香氣,卻不知道這香氣是從我身上來的。

當你吃過中飯,坐在窗前讀《羅摩衍那》,那棵樹的陰影落在你的頭髮與膝上時,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書頁上,正投在你所讀的地方。

但是你會猜得出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麼?

當你黃昏時拿了燈到牛棚裏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個故事給我聽。

"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了。

金色花課文賞析一

我們中國喜歡把兒童比喻成花朵,印度也一樣。印度詩人泰戈爾把兒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了兒童的純真、可愛。那金黃的色彩正反映這母愛的光輝。母親愛兒女,那種愛是偉大而無私的,也是神聖的。兒女愛母親,想回報母愛,這種“回報”在詩人筆下卻是那樣新奇而美麗。

詩人以“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開頭,讓讀者的心靈插上想象的翅膀隨着作者一起飛翔。在飛翔中看見了一幅充滿温馨、和諧、歡樂的美麗圖畫,圖中洋溢着真、善、美。詩人有力地塑造“金色花”這一意象,把孩子的形象描寫得活靈活現。金色花在風中飄搖,在新葉上舞蹈,沁人心脾的花香,美麗的投影……這些不正是主人公天真活潑,高尚聖潔的真實寫照嗎?文中還有個重要人物“媽媽”。詩中描寫了“媽媽”的一系列活動:工作、沐浴、禱告、讀書、拿燈到牛棚去、講故事等。她的活動始終貫穿着孩子的生活,詩人在詩中間接地描寫了“媽媽”和孩子始終在一起,媽媽始終能夠牽掛着孩子。從側面烘托出偉大的母愛。比如第二自然段中,當“我”和“媽媽”玩捉迷藏,媽媽因找不到我而焦急地喊“孩子,你在哪兒呀 ?”從這一句簡短的話中,我們就能體現到孩子是母親心頭的一塊肉,是她永遠的牽掛。而孩子卻在那裏匿笑,一聲不響。這不正是孩子天真、調皮的習性嗎?還有第八自然段中,當“我”重新變成人形站在“媽媽”的面前,求她跟我講故事時,“媽媽”由不見孩子惶急的心情一下子變成又驚又喜。“你到哪裏去了 ,你這壞孩子?”話語中含着嗔怪。就是這種嗔怪——一個“壞”字,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媽媽“對我的濃濃的母愛。而此時“我”卻説“我不告訴你,媽媽。”也只一句,就將孩子的調皮描寫得淋漓盡致。這是一幅多麼真實的母子畫面,也是生活的寫照。

而“我”呢?在母愛的感召下,對母親也與着深深的眷戀,想報答母愛,而且是不圖回報的。比如:“我”變成一朵金色花,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着媽媽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我對媽媽的依戀之情,關愛之情。當“媽媽”走到做禱告的庭院時,“我”散發清香卻不讓她知道。當“媽媽”看書時,“我”又將小小的影子投在書頁上,投在媽媽所讀的地方,讓媽媽看書不累。這些都體現了我對媽媽的一種無私的關愛。詩歌最後一段“我”説的話“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句話不僅體現了我的淘氣、可愛,也體現了“我”對母親的愛也是無私的,不圖媽媽的誇獎。

整首詩歌以一個活潑、調皮、可愛的孩子的口吻而寫,富有童趣。它是一首清新雋永的詩歌,語言樸實自然,通俗易懂。在平淡的語言中將家庭之愛、母子之情表現得真摯動人。

金色花課文賞析二

都説“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透過《金色華》這首詩的字裏行間,我看到了一個藴含詩中的童話,散發着詩一般的迷人芬芳。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中的一首散文詩,它出自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之筆。 詩的一開頭就説:“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結尾寫到:“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了”,可見,通篇都是孩子活潑、浪漫的想象。它完全從孩子的視角來寫的,似乎是一個孩童與母親的一次漫不經心的絮語。詩人好像只是一個忠實的記錄者,不事一絲雕琢。從而使字裏行間充滿童真、童趣,塑造了一個似乎只存在於“童話”中的完美的母親的形象,喚醒了每個人心中的關於“母愛”的美麗童話。

泰戈爾主要是從一個孩子的眼睛裏,去觀察母親“一天的工作”,表現對母親的欣賞與依戀,寄託了詩人心目中理想的母親形象。如果平鋪直敍地直接寫,就不是詩了。所以,詩人張開幻想的神奇翅膀,一開始就讓這個孩子純粹是為了“好玩”,想象自己變成一朵美麗、快樂、自由的“金色花”,“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然後,“悄悄地舒展花瓣兒,看着你工作”。這樣一來,詩的意境就出來了,既符合孩子好奇、天真的天性,又為詩的主體部分的鋪陳靜悄悄地拉開了序幕。

母親一天裏做哪些“工作”?詩人以時間為序,為我們展現了這位“母親”平凡而普通的一天:清晨,沐浴後,她濕發披在兩肩,穿過金色花的林蔭道去做禱告,此時的母親是那樣的美麗虔誠;午後,坐在窗前的金色花的樹蔭下,讀書休閒,此時的母親又是那樣的優雅沉靜;黃昏提燈去牛棚,母親是那樣的勤勞樸實;晚上為孩子們講故事,母親是那樣的温柔親近。

由於,這是幻化成“金色花”的孩子眼裏的日常生活中母親形象,所以,她真實動人,沒有絲毫的做作和表演,也不含一絲兒的虛偽和浮誇。至此,詩人心中完美的母親形象,躍然紙上:她既有美麗清新的外表,又注重自己的內在修養,擁有自己的'信仰,並且喜歡讀書求知,有屬於自己的獨立的精神世界和相對自由的生活空間。不過,這樣的女性,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女孩、一個女人,但作為母親還不夠,她還那樣勤勞樸實,一絲不苟地照看自己的牛棚;還那樣熱愛孩子們,孩子們願意和她親近,每晚都纏着她講故事!

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母親形象,似乎只存在孩子的新月王國,從孩子的“童話”中翩然走來,給我們留下了驚鴻一瞥。雖然,我們不難從這位母親的身上,看到詩人所至愛的亡妻的影子;那美麗的金色花,高大的榕樹和昏暗的牛棚,也隱約地透露出詩人在鄉村管理祖傳田產期間的泥土氣息和農家生活的安樂氣氛。但“文學來源於生活,卻永遠高於生活”。這位母親為什麼有如此撼人心魄的力量?

在我們成人的現實王國中,提到母親,我們想到的詞可能是:無私、偉大、隱忍、堅強、慈愛;母親的形象可能是蒼老的、柔弱的、憔悴的、操勞的等諸如此類的形容詞。但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深處是不是都藏着一個像《金色花》一樣的“童話”:希望我們的母親不再操勞憔悴,永遠年輕美麗,優雅動人?

泰戈爾的詩具有獨特的韻味,不但文字優美,更重要的是能引起我們無盡的思緒,《金色花》也不例外。讀後,不禁讓人掩卷深思:什麼是真正的母愛呢?

不難看出,詩人通過主體部分孩子的觀察與描寫,是不是想傳達出這樣一種意思:身教重於言教?讓孩子心神嚮往,達到不教而化的境界。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總覺得孩子無知無覺,其實他們總是在睜着一雙純淨的眼眸,靜靜地觀察母親的一舉一動,並悄悄地在心裏評判着母親的一言一行。

當然,更重要的是,還要還孩子一個自由的空間。這一點,我們還可以從兩處語言描寫中,以管窺豹。

第一處是在孩子想象變成金色花後,媽媽“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在這裏,一個“要是”我們可以看出,這仍然是孩子一個人獨自的想象,他希望不被母親發現,好觀察母親一天的工作。所以這時的母親,完全塗抹上了孩子主觀願望的色彩:淡淡地一句詢問後,就“不聞不問”了。從現實的角度看,是完全不可能的。一個孩子活蹦亂跳的,一下子不見了,哪個母親不心急如焚?但如果暫時拋開看護的“責任”,純粹從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又覺得非常自然而又意味深長了:玩不是孩子的天性嗎?他雖然是個孩子,難道一定要將他時刻攥在自己的手裏,緊緊的?讓孩子在一種自由的環境中成長,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第二處是在文章的最後,“我”在高高的金色花的樹上,欣賞了媽媽一天的工作後,在她提燈去牛棚時,突然又落到地上來,變成她的孩子,這時媽媽問:“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一個“壞”字,十分精彩,貶詞褒用。這哪裏是在罵孩子?這裏詩人將嗔怪、擔憂、焦慮、假愠之情融為一體,真是情韻悠長!而一句“‘我不告訴你!’,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了”,更是耐人尋味!言外之意是:除此之外,就再也沒有一句其他的多餘的話了。詩歌最後一句,孩子的話看似武斷,甚至有點“蠻橫”。(他怎麼就知道媽媽不窮追猛問?事實上,哪個母親見了一天不見的孩子,如此氣定神閒?)這,顯然是孩子的一廂情願的浪漫想象, 暗示了孩子的滿滿的期望,期望母親能給他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獨立、自由的空間,保守着一個依戀母親的祕密。全詩在這裏悠然而止,空氣中似乎還彌散着孩子滿足而甜美的想象氣息,讓人回味無窮。

詩中的孩子之所以像金色花一樣美麗、可愛、散發着聖潔的光芒,是因為他自始至終都沉浸在它想象的母愛的光輝之中,唱出了孩子心中的對於母愛的讚歌,折射出詩人對於理想的母愛的思考——換個角度看母愛,關注孩童眼裏、心中的母愛究竟是哪般的模樣!

我們成人總覺得一介孩童,他一無所有,又一無所知,我們總是在想我們要給孩子什麼,很少關注孩子在想什麼;我們總在探討我們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母愛,很少關注孩子想要什麼樣的母愛;我們總在説,我們要教給孩子什麼,很少想孩子能教給我們什麼。但唯有詩人泰戈爾知道:“孩子有成堆的黃金與珠子”,“孩子知道各種各樣的聰明話,雖然世間的人很少懂得這些話的意義。”

母愛,她在孩子的新月王國,也許就是這樣的一個美麗的“童話”,而這樣的“童話”在我們成人的王國裏,就像童話一樣,一伸手,就珠毀玉碎;一落地,成一地雞毛。但是,誰又能否認,那不是我們心靈深處關於母愛的最美麗“童話”?誰又能否認,那不是我們“人類永遠渴念”的美麗童話?

這個美麗的童話,在清新自然的筆觸中,在浪漫美好的意境裏,時隱時現,為全詩更添一層詩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