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計劃大綱

來源:文萃谷 3.01W

第一單元

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單元教學計劃大綱

一、教材分析:

這一組有4篇課文。課文從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有的描寫了國小生歡樂幸福的學校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裏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他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敍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峯,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讚美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

二、學生分析:

這一組課文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從理解上比較容易,學生讀一遍課文就知道説了一件什麼事,但課文中有些詞語難度比較大,需要教師幫助理解。第一組教材是從低年級到中年級的第一組課文。首先要考慮銜接問題。通過本組學習讓學生儘快適應中年級的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聯繫上下文,藉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3。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四、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單元的生字新詞,讀懂課文。

2。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

3。擴大對各民族的瞭解。

六、教學時間安排:

本單元可用11——13課時

我們的民族國小3課時

金色的草地3課時

爬天都峯3課時

槐鄉的孩子2課時

第二單元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是學生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開始學習的第二組課文,首先要考慮的是銜接問題,要通過本組教學,幫助學生儘快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因此,教師有必要重温低年級和中年級起始階段的教學要求,通過前一組和本組的教學,逐步完成從低年級向中年級教學的過渡。即在進一步鞏固並擴大已有的識字寫字教學成果的同時,加強閲讀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及習作興趣,能不拘形式地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

二、學生分析

1、經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學生都具備了一定的漢字基礎,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如“增減偏旁”、“聲旁歸類”、“部件拆分與合併”、“偏旁置換”等方法。大部分學生有自主識字的能力,有良好的書寫習慣,但遺忘較快,形近字、同音字錯誤較多,我們要特別關注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2、學生已經學會了一些朗讀的形式,如:自由讀、感情朗讀、分角色讀等,初步達到了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應在閲讀教學中讓學生初步學會略讀、默讀等讀書方法,引導學生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把握各段的主要內容,並加強讀書積累的指導。

3、能用普通話和他人交流,並逐步形成傾聽別人説話的習慣。有主動交際的慾望,但口語表達能力還有待於加強,本單元要學習講述名人故事,情節要完整,內容較為具體。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習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合本單元文本特點,我們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文中人物的對話,要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3.在對課文的閲讀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誦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並能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並使學生受到薰陶和感染。4.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

6.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蒐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培養學生通過語言想象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語言,對信息分類整理和概括的能力,初步培養學生運

用動作神態和對話來描寫人物的能力,並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四、時間安排;

2課時

2課時

2課時

2課時

語文園地1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習作3課時

第三單元

一、教材分析:

秋天是美麗的季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給人帶來美的感受,秋天給人以豐收的快樂。本組以秋天為專題,由4篇課文組成。《古詩兩首》《風箏》《秋天的雨》是精讀課文,《聽聽,秋的聲音》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角度描寫秋天,有的表達了在秋天裏人們對家鄉、對親人的懷念;有的記敍了孩子們在秋天裏活動的歡樂;有的描寫了秋天美好的景色。教材裏處處洋溢着濃濃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聲音,都會使人們心中產生不同於對其他季節的感受。

二、教學目標:

1、會認20個字,會寫34個字。正確讀寫兩篇精讀課文中30組詞語,積累好詞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感情,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積累好詞佳句。

四、課時安排:

《古詩兩首》 3課時

《風箏》3課時

《秋天的雨》 3課時

《聽聽,秋的聲音》 2課時

第四單元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介紹了:鮮花什麼時間開放,蜜蜂有哪些奇特的'飛行本領,玩耍卻玩出了大名堂,怎樣巧妙找到丟失的駱駝,這是多麼有趣的內容啊。有的講對植物有趣觀察和發現;有的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有的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課文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於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全組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3篇精讀課文《花鐘》《蜜蜂》《玩出了名堂》,

學情分析

1、隨着年紀的升高,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應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增強學生的識字樂趣 。

2、學生寫話的願望日益增強,應順應學生心理髮展的這一特點,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繫,增強學生練筆的機會。

教學目標:

1、 認識“怒、燥、暮、試、驗、證、閲、固、調”等生字,會寫“豔、 內、夢、論、試、驗、堂、鏡、閒”等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鬥豔、 芬芳迷人、甦醒、無論、試驗、紙袋、名堂、浪費、鏡片””等詞語; 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3、 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藴含的思想感情。

5、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 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6、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蒐集資料的能力。

7、懂得只有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抓住事物之間的聯繫,才能找到 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道理。

8、樂於觀察,參與口語交際活動,並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9、利用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識字並理解字義,學會在學習中觀察發現。

10、學習在生活中積累諺語

11、通過“讀讀認認”,認識“肩、臂、瞠”等7個字。

12、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反覆讀和理解老人前後的對話,從後面的對話證實結論的正確, 是觀察與推斷的結果。

2、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温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3、理解老人為什麼沒看到駱駝卻把駱駝的特點了解得那麼清楚。

4、參與口語交際活動,並樂意把觀察到的寫下來。

5、培養學生蒐集資料的能力。

課時安排;

2課時

2課時

2課時

2課時

語文園地 1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習作3課時

第五單元

一、 教材分析:

第五單元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簡短的“導語”點明專題之後,編排《孔子拜師》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並在課文之後提出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

二、單元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59個生字、會寫44個生字,掌握風塵僕僕、止境、奔流不息、滋潤、雙龍戲珠等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加深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瞭解,培養學生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優美詞句,豐富語言積累。

5、體會作者的描寫方法,能運用這些方法去觀察,去寫作文。

6、學會運用寬帶網進行資料的蒐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