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1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通用10篇)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一、 複習

1.一輛汽車行駛的速度不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2.一輛汽車從甲地開往乙地,行駛的時間和速度。

看上面的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1)各有哪三種量?

(2)其中哪一種量是固定不變的?

(3)哪兩種量是變化的?這兩種量是按怎樣的規律變化的`?他們成是什麼關係?

3、這節課,我們就應用比例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新授

1、教學例5

(1)出示例5:張大媽家上個月用了8噸水,水費是2.8元。李奶奶家上個月用了10噸水,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多少錢?

(2)學生讀題後,思考和討論下面的問題:

① 問題中有哪兩種量?

② 它們成什麼比例關係?你是根據什麼判斷的?

③ 根據這樣的比例關係,你能列出等式嗎?

(3)根據上面三個問題,概括:因為水價一定,所以水費和用水的噸數成正比例。也就是説,兩家的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比值是相等的。

(4)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解:設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元。

12.8/8=/10

8= 12.8×10

=128÷8

= 16 答:李奶奶家上個月的水費是16元。

(5)將答案代入到比例式中進行檢驗。

2、修改題目:王大爺上個月的水費是19.2元,他們家上個月用多少噸水?(學生獨立應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並交流訂正,使學生明確例5的條件和問題改變後,題目中水費和用水的噸數的正比例關係沒變,只是未知量變了)

3、教學例6

(1)出示例6:書店運來一批書,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學生根據例5的解題思路,思考:題中已知兩個量?什麼是一定的?已知的兩個量成什麼關係?思考後獨立解答。

(3)指名板演,全班評講。

4、做一做:教科書P59“做一做”1、2題,讓學生先判斷兩個量的關係,再進行解答。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P61練習九第3、4題。學生讀題後,先説説題中哪個量是一定的,再獨立進行解答。

2、完成練習九第5、6、7題。

四、總結

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的步驟是什麼?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2

教學重點:

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公式求圓的直徑和半徑。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口答。

458

2、求出下面各圓的周長。

C=r

3.14223.144=6.28(釐米)=83.14=25.12(釐米)

二、新課。

1、提出研究的問題。

(1)你知道表示什麼嗎?

(2)下面公式的每個字母各表示什麼?這兩個公式又表示什麼?

C=r

(3)根據上兩個公式,你能知道:

直徑=周長圓周率半徑=周長(圓周率2)

2、學習練習十四第2題。

(1)小紅量得一個古代建築中的大紅圓柱的周長是3.768米,這個圓柱的直徑是多少米?(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已知:c=3.77m求:d=?

解:設直徑是x米。

x=3.77

1.2(米)x=3.773.14x1.2

(2)做一做。用一根1.2米長的鐵條彎成一個圓形鐵環,它的半徑是多少?(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已知:c=1.2米R=c(2)求:r=?

解:設半徑為x米。

3.142x=

6.28x=1.2=0.191

x=0.1910.19(米)

x=0.19

三、鞏固練習。

1、飯店的大廳掛着一隻大鐘,這座鐘的分針的尖端轉動一週所走的路程是125.6釐米,它的分針長多少釐米?

2、求下面半圓的周長,選擇正確的算式。

⑴3.148

⑵3.1482

⑶3.1482+8

3、一隻掛鐘分針長20cm,經過30分後,這根分針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多少釐米?經過45分鐘呢?

(1)想:鐘面一圈是60分鐘,走了30分,就是走了整個鐘面的,也就是走了整個圓的。而鐘面一圈的周長是多少?2023.14=125.6(釐米)

(2)想:鐘面一圈是60分鐘,走了45分,就是走了整個鐘面的,也就是走了整個圓的。則:鐘面一圈的周長是多少?2023.14=125.6(釐米)

45分鐘走了多少釐米?125.6=94.2(釐米)

4、P66第10題思考題。下圖的周長是多少釐米?你是怎樣計算的?

四、作業。P65-66第3、6、7、9題

教學追記:

圓的周長計算公式並不複雜,但這個公式如何得來,公式中的固定值是如何來的,都是值得學生研究的問題。因次,教學中,我着力於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能力,讓學生利用實驗的手段,通過測量、計算、猜測圓的周長和直徑的關係、驗證猜測等過程來理解並掌握圓的周長計算方法。因為是自己操作的所得,再加上我在課中介紹了一些相關資料及講述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所以學生對的含義就理解得特別透徹,也學得有興趣。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冊

同學情況分析和教學設想:《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同學在學習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幾何知識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所以教學中重點是讓同學親自體驗,聯繫生活實際,建立空間觀念。為後面學習外表積和體積打下基礎。本課教學我的設想是通過同學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親手玩弄實物或圖形,運用電腦課件來重點展示圖形的面、稜、頂點的特點,使同學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一些感性認識,然後通過反饋練習,加深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2、能力目標:指導啟發同學運用觀察、丈量等方法,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特徵,開發同學智能。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觀察、玩弄實物協助同學建立起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同學準備:邊長1釐米的小正方體(每組至少8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來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生答)這些圖形都是由什麼圍成的`?(線段)。課前老師曾讓同學們把數學書最後兩頁的組合圖形紙板沿虛線內折,然後圍起來,你圍成了什麼形體?舉起來讓大家看看。(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與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它們是由面圍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師:像這樣由面圍成的圖形,都佔有一定的空間,我們把他們叫做立體圖形。比方:(出示實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燈罩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你能不能舉出幾個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例子?(同學舉例)

那麼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哪些特徵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

〖評析:用同學熟悉的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實物引入長方體和正方體,充沛説明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實際世界中客觀存在的。為了協助同學更好地認識實際世界,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種設計符合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激發同學的求知慾,有利於教與學雙方一起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正比例意義的建構過程,通過具體問題認識成正比例的量,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量的實例,能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數學活動,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嘗試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提高分析比較、歸納概括、判斷推理能力,同時滲透初步的函數思想。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並樂於與人交流。

教學重、難點:

能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引導回顧。

師:什麼是相關聯的量?請舉例説明。

2.導入新。

師: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肯定存在着某種關係,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正比例就是表示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的關係的,這種關係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舊知,進一步理解相關聯的量,為在新情境中探究兩個相關聯的.量之間的變化規律作鋪墊。)

二、探究新知

1.藉助圖表,進一步感知相關聯的量。

出示教材41頁例題。

小組合作探究,交流下面的問題:

上面是正方形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之間的變化情況,把表格填寫完整,並説説你分別發現了什麼。

同桌合作填表。

仔細觀察表格,討論:正方形的周長是怎樣隨着邊長的變化而變化的?正方形的面積是怎樣隨着邊長的變化而變化的?

比較: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的變化規律和正方形的面積與邊長的變化規律有什麼異同?

2.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出示教材41頁下面例題。

一輛汽車以90千米/時的速度行駛,行駛的路程與時間如下。把下表填寫完整,你從表中發現了什麼?

把表格填寫完整。

彙報填表的結果及依據。

觀察表格,彙報發現。

師:觀察路程與時間這兩個量,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小結。像這樣,路程和時間兩個量,時間變化,所行駛的路程也隨着變化,而且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一定,我們就説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它們的關係叫作正比例關係。

如果用x和表示相關聯的量,用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係可以表示為=。

3.判斷成正比例的量的關鍵。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師:成正比例的量必須具備哪些條?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鍵是什麼?

三、鞏固提高

1.解決教材41頁的問題。

引導討論: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成正比例嗎?學生自由交流後彙報,教師引導學生説明原因。

2.判斷。

圓的周長和圓的半徑成正比例。

圓的面積和圓半徑的平方成正比例。

一輛卡車每次運貨的噸數一定,運的總噸數與運的次數成正比例。總路程一定,已行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成正比例。

出勤率一定,出勤人數與應出勤人數成正比例。

三角形的底一定,它的面積和高成正比例。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正方形的周長與邊長、面積與邊長是否成正比例,加深學生對正比例意義的理解。同時,使學生在比較中思考成正比例的量的顯著特徵:一個量變化,另一個量也隨着變化,在變化過程中這兩個量的比值相同。再輔以大量的判斷題檢驗學習效果。)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成正比例的量有什麼特徵?你還有哪些疑問?

五、佈置作業

教材43頁“練一練”第1-3題。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體驗、研究、類推等實踐活動,理解倒數的意義,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探討問題、應用知識的過程,自主總結出求倒數的方法。

2.通過合作活動培養學生與人合作,願與人交流的習慣。

3.通過學生自主實施實踐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展創新的意識。

【重點難點】

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複習導入】

課件出示:

先計算,再觀察。看看有什麼規律。

①學生獨立計算,並與同學討論有什麼規律。

②彙報交流,找出規律。

它們的規律是:

兩個數的乘積規則:相乘的兩個數的分子、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

【新課講授】

1.教學倒數的意義。

(1)學生看書自學,組成研討小組進行研究,然後向全班彙報。

(2)學生彙報研究的結果: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3)提示學生説清“互為”是什麼意思?(倒數是指兩個數之間的關係,這兩個數相互依存,一個數不能叫倒數。)

(4)互為倒數的兩個數有什麼特點?(兩個數的分子、分母正好顛倒了位置。)

2.教學求倒數的方法。

(1)寫出的倒數: 求一個分數的倒數,只要把分子(數字3變換後移至所求分數分母位置處)、分母(數字5變換後移至所求分數分子位置處)調換位置。

(2)寫出6的倒數:先把整數看成分母是1的分數,再交換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3.教學特例,深入理解。

(1)1有沒有倒數?怎麼理解?(因為1×1=1,根據“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所以1的倒數是1。)

(2)0有沒有倒數?為什麼?(因為0與任何數相乘都不等於1,所以0沒有倒數。)

【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第29頁第1題。

(2)完成教材第29頁第2題。

①對,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②錯。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不是三個數。

③錯。0沒有倒數。

④錯。1的倒數是1。

(3)完成教材第29頁第3題。

(4)完成教材第29頁第4題。

(5)完成教材第29頁第5題。

小紅説得對。因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0.75=1,的倒數是0.75,因為0.75=。

【課堂小結】

你已經知道了關於“倒數”的哪些知識?你聯想到什麼?還想知道什麼?

【課後作業】

完成《創優作業100分》本課時練習。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分數乘法、除法計算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更好地掌握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形成相應的計算技能,提高計算能力,培養良好的計算習慣。

2、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運用分數乘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練習,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感受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息。

教學重、難點:

掌握運用分數乘法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思路與方法。

教學對策:

設計一些找單位1的量和分析數量關係式的練習,多組織學生説思考過程,通過交流感受一些方法。

教學準備:

自制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談話:國慶長假之前,我們學習了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的有關內容,在計算中,同學們還存在一些問題,所以今天這節課,我們將進行相關練習,幫助大家更好地掌握這些知識。(板書課題: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

二、基本練習

1、計算練習。

5/129/10 3410/51 22/3926/11

10/2112/257/8 3/20145/7

8/15 6 11/622 2515/16 812/13

11/1222/9 15/165/12 5/1410/21

學生任選3道乘法、3道除法進行計算,同時指名學生板演,教師及時結合學生計算情況進行講評。

組織學生小結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解方程。

12x=9/11 3/8x=9/10 6/5x=15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指名學生板演,結合板演情況進行講評時指出解方程的格式及依據,及時糾正學生計算中的錯誤。

3、在○裏填上、或=。

5/711/13○5/7 7/916○7/91/16

5/71○5/7 5/77/5○5/7

6/73/5○6/7 3/84/ 3○3/8

110/9○1 8/111○8/1

學生不計算,通過已學知識進行判斷,然後交流判斷理由。

教師及時組織學生小結:

一個數乘真分數,結果小於這個數;一個數乘以1,結果等於這個數;一個數乘比1大的假分數,結果大於這個數。

一個數除以真分數,結果大於這個數;一個數除以1,結果還等於這個數;一個數除以比1大的假分數,結果小於這個數。

4、根據已知條件找準單位1的'量並説説數量關係式。

(1)白兔只數的5/12是黑兔的只數。

(2)已經修了公路全長的3/4。

(3)今年棉花產量比去年增加1/8。

(4)第三季度冰箱價格比第二季度便宜1/10。

(5)二班植樹棵數相當於一班的9/8。

(6)還剩這堆煤的3/8。

學生同桌之間進行練習,每人選3題説説數量關係,然後指名交流。

5、解決實際問題。

(1)小明用3/10小時走了15/16千米,平均每小時走多少千米?照這樣的速度,小明走1千米要多少小時?

(2)一種柴油2/3升重8/15千克。1升這樣的柴油重多少千克?1千克這樣的柴油有多少升?

(3)鵝的孵化期是30天,雞的孵化期是鵝的7/10,鴨的孵化期是雞的4/3倍,鴨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4)一個乒乓球從50分米的高度下落,每次彈起的高度是下落時高度的2/5,第三次下落時能彈起多少分米?

(5)一盒鮮牛奶的淨含量是3/2升,一盒酸奶的淨含量是鮮牛奶的2/15。一盒酸奶的淨含量是多少升?

(6)一盒鮮牛奶的淨含量是3/2升,一盒酸奶的淨含量比鮮牛奶少13/15。一盒酸奶比一盒鮮牛奶少多少升?

(7)一盒鮮牛奶的淨含量是3/2升,一盒酸奶的淨含量是1/5升。一盒酸奶的淨含量比一盒鮮牛奶少多少升?

學生獨立完成後進行交流,主要交流思考過程。

三、全課總結

評價一下自己的練習情況,分析一下還存在什麼問題。

課後反思:

按照課前的教學設想,我先組織學生進行了分數乘、除法計算練習,然後進行了分析數量關係式的練習,最後進行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課堂上學習效果還不錯。

但從學生作業情況看,有些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時,還未認真讀題就列式計算,這樣就存在一個問題,當天所學的如果是分數乘法,這部分學生在解題時就會全部用乘法來解決問題;如果今天學的是分數除法,他們就全部用除法來計算。也就是説完全是模仿,沒有自己的理解和對問題的思考、分析。長此下去,造成的後果是嚴重的。所以要把問題杜絕在源頭,在練習過程中,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對比練習,逼着他們要獨立思考,讓他們感到沒有自己的思考是無法正確解答題目的。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第71-72頁、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轉化的策略分析問題,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並能根據問題的特點確定具體的轉化方法,從而有效地解決問題。

能力目標:使學生通過回顧曾經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從策略的角度進一步體會知識之間的聯繫,感受轉化策略的應用價值。

情感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積累運用轉化策略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主動克服在解決問題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靈活確定解決問題的思路,理解轉化策略的價值,豐富學生的策略意識。

教學難點:初步掌握轉化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準備

電子白板 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

一、觀察交流,明確轉化的策略

出示圖片,讓學生比一比兩個圖形面積大小。

學生觀察,討論,猜測結果

指名彙報結果,並説出比較的方法

教師根據學生敍述,在電子白板上出示相應操作。

(剪切、平移、對於圖2加xy原點,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旋轉,平移至相應位置)

將兩個圖形都轉化成長方形,學生非常明顯可以比較出兩個圖形的大小。

白板:同時出示兩個圖形的轉化過程,要學生小結比較特殊圖形大小的方法

引出課題: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

師生小結:為什麼要把原來的圖形轉化成長方形?(原來的複雜,轉化後簡單便於比較)

二、回顧轉化實例,感受轉化的.價值

師引導:在以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學生列舉: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分數小數計算等等

白板出示以往學習過的平面圖形,要求回答這些圖形是轉化成什麼圖形來計算面積的,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拖動原始圖形,轉變成新的圖形。

白板出示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回顧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都是先轉化成同分母分數進行加減

師:這些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什麼共同點?

(把新問題轉化成熟悉的或者已經解決過的問題。)

師小結:轉化是一種常用的,也是重要的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我們以往的學習中,早就運用了這一策略分析並解決問題了。以後再遇到一個陌生的問題時,你會嘗試用什麼方法?

應用白板進行新課教學,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靈活進行操作,學生在自主探索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觀察、討論得到結論,教師在課前的課件製作中也可以儘量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三、分層練習,運用轉化的策略

第一次:空間與圖形的領域

1、練一練1

白板在方格紙上出示題目,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圖形的周長比較簡單。

學生獨立思考後,指名回答方法。師在白板上根據回答移動邊,最後拼成規則圖形。

明確:可以把這個圖形轉化成長方形計算周長

提問:如果每個小方格的邊長是1釐米,這個圖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你是怎樣計算的,有沒有簡便方法?

學生計算後,再讓學生説説解決這個問題的策略是什麼?(把精確圖形轉化成簡單圖形)

2、練習十四 第二題 用分數表示圖中的塗色部分

讓學生各自看圖填空,學生解決問題後,指名學生到講台上説説是怎樣想到轉化的方法的,以及分別是怎麼轉化的。邊説邊用筆在白板上操作。

其中第3小題的圖形要先旋轉,再移動,讓圖形與方格紙重合。

3、練習十四 第三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讓學生到白板前進行操作,其他學生進行點評,進一步指出轉化策略在解題過程中的作用。

第二次 數與代數的領域

1、教學試一試

出示算式,提問:這道題可以怎樣計算?

2、指名學生回答後,出示正方形圖,提出要求:你能説説圖中哪一部分表示這幾數的和嗎?

3、引導看圖想一想,可以把這一算式轉化成怎樣的算式計算?

對學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提示:空白部分是大正方形的幾分之幾?能不能根據空白部分求出塗色部分?

4、師生小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靈活地分析問題,這樣有利於我們想到合理的轉化方法。

5、練習十四 第一題

出示問題,指導學生理解題意。

白板出示分析圖,幫助學生理解。

讓學生數一數,一共要進行多少場比賽後才能產生冠軍?明確數的時候可以根據圖一層一層地數。

啟發:如果不畫圖,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在白板上指圖提示學生,產生冠軍,一共要淘汰多少支球隊?

進一步提出問題:如果有64支球隊,產生冠軍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四、師生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運用轉化的策略解決問題,你對轉化的策略又有了什麼新的認識?

本課練習大部分內容通過學生自主練習,共同探索,達到教學目的。由於簡單,可操作性強,學生可以到白板上進行實際演示,非常直觀。

五、拓展練習,鞏固轉化的策略

1、立體圖形中,我們有沒有用到過轉化策略解決問題?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2、你能不能求出燈泡的容積?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軸對稱圖形和軸對稱的含義。

2、會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3、使學生在操作中加深對圖形的認識,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畫對對稱圖。

教學難點

認識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出示

樹葉圖、青蜓圖、天平圖,任意不對稱圖形。

2、引導學生分組討論

(1)這些圖形,形狀有什麼特點?

(2)再找出一些生活中實例圖形。

3、通過彙報,在教師指導下,使學生明確到:

樹葉圖、青蜓圖、天平圖,圖形左右部分一樣,並且説明:這些圖形給人以美感,如果想象一個圖形不對稱,使人覺得不舒服。

4、(課件演示:對稱圖形下載)

將樹葉圖對摺、青蜓圖對摺,天平圖對摺,使學生觀察到這些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

5、同桌同學合作實驗

先把一張紙對摺,在摺好的一側畫出圖形,剪下來,再把紙打開,看一看能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圖形?

6、教師明確: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7、投影出示,做一做和練習二十六1題,引導學生判斷。

(1)教師出示投影。

(2)學生討論、交流。

8、分組實驗,組內每人畫一種圖形。

(1)出示101頁上圖。

(2)每人在方格紙上畫一種圖形,並剪下來。

(3)比較,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4)教師指導。

(5)使學生明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

(6)啟發學生,每一種圖形,可以畫幾條對稱軸。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彙報:正方形可以畫4條對稱軸。

長方形可以畫2條對稱軸。

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各有一條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7)引導學生回憶判斷,學過的平面圖形,哪些是輪對稱圖形,哪些圖形只有一條對稱軸,哪些不止一條,可以出示圖形。

三、課堂練習

1、下面的數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2、把一張紙對摺後,剪下一個圖形,把剪下的`圖形展開,所得的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

引導學生同桌或組內操作。

引導學生在書上填畫。

四、課後作業

運用學過的知識,用紙剪去一個對稱圖形,可以怎樣剪?

五、板書設計

軸對稱圖形

軸對稱圖形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通過操作,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解答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激發學生參與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和概括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和極限思想。

教學重點:

圓面積公式的推導。

教學關鍵:

弄清圓與轉化後的近似圖形之間的關係。

教具:

多媒體計算機、幻燈片。

學具:

16等份和32等份的圓形、剪刀、刻度尺、一張圓形紙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啟發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微機演示)

2.微機顯示一個圓,再把圓塗成紅色。提問:這是什麼圖形?看到圓想到什麼?圓所圍平面部分的大小叫什麼?(圓的面積)出示課題。怎樣計算圓的面積呢?請同學們思考。

[評:通過對舊知的回憶,激起學生從舊知識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並決定思想方向,有利於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

二、新課教學

1.通過度量,猜想圓面積的大小。

用邊長等於半徑的小正方形透明塑料片,直接度量圓面積,

(如圖)觀察後得出圓面積比4個小正方形小,好象又比3

個小正方形大一些。初步猜想:圓的面積相當於r2的3倍多

由此看出,要求圓的精確面積通過度量是無法得出的。我們在學習推導幾何圖形的.面積公式時,總是把新的圖形經過分割、拼合等辦法,將它們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今天我們能不能也用這樣的方法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呢?

[評:這一探索性地設問,使學生產生懸念,引入深思。它與得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後的驗證,前後呼應,融為一體。使學生對圓面積與r2的倍數關係,獲得十分鮮明的表象,而且有助於避免與圓周長的計算公式(c=2r)產生混淆。]

2.學生操作。

(1)學生分別把16等份和32等份的圓形剪開,拼成兩個近似的長方形。(微機顯示)老師提問:

①拼成的圖形是長方形嗎?(是近似的長方形,因為它的上下兩條邊不是線段。)

②圓和近似的長方形有什麼關係?(形狀變了,但面積相等)

③把圓16等份和32等份後,拼成的圖形有什麼區別?(32等份後拼成的圖形更接近於長方形)

如果把一個圓等分成64份、128份拼成的長方形會怎樣呢?(微機顯示)(圓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越接近於長方形。)

④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的哪一部分?怎樣用字母表示?(圓周長的一半,c/2=r),它的寬是圓的哪一部分?(半徑r)

⑤你能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嗎?

[評:指導學生自己動手,並通過微機演示,把一個圓剪拼成近似的長方形,從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出圓面積計算公式。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想象力,也可以滲透以直代曲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2)把圓16等份分割後拼插成近似的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於圓周長的四分之一(c/4=r/2),高等於圓半徑的2倍(2r),所以s=r/22r=r2 (見圖一)

(3)把圓16等份分割後可拼插成近似的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底

相當於圓周長的1/4,高相當於圓半徑的4倍,所以s=1/22r/4r=r2

(4)把圓分割後,可拼成近似的等腰梯形。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就是圓周長的一半,高等於圓半徑的2倍,所以s=1/2r2r=r2 (見圖三)。

3.小結:無論我們把圓拼成什麼樣的近似圖形,都能推導出圓的面積公式s=r2,驗證了原來猜想的正確。説明在求圓的面積時,都要知道半徑。

4.比較圓周長和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找出聯繫和區別,加強記憶。兩個公式都與有關,但圓周長等於直徑長度的倍,而圓面積等於以半徑為邊長的正方形面積的,即r2等的倍。

5.自學例1。注意書寫格書和運算順序。

[評:引導學生通過多次不同的實驗,採用轉化的方法,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腰梯形,從而推導出圓面積計算公式。同時,利用計算機的演示,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進一步加深對圓面積公式推導過程的理解。

三、看書質疑

四、鞏固練習

1.看圖計算圓的面積。

2.根據下面的條件,求圓的面積。

r=6釐米 d =0.8釐米 r=1.5分米

3.一塊圓形鐵板的半徑是3分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

4.要求一張圓形紙片的面積,需測量哪些有關數據?比比看誰先做完,誰想的辦法多?

(1)可測圓的半徑,根據s=r2求出面積。

(2)可測圓的直徑,根據s=(d/2)2求出面積。

(3)可測圓的周長,根據s=(c/2)2求出面積。

[總評:這節課有兩大特色:

一、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

學習是學生的內部活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既重視其學習結果,更要重視學習過程,培養學生自己探索獲取知識的能力。這節課的教學,緊緊抓住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這一教學重點,敢於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歸納推理。通過學生多次不同的剪拼,採用假設、轉化、想象等方法,利用等積變形把圓面積轉化成其他的平面圖形,逐步歸納概括出圓面積的計算方法。這樣多層次的操作,多角度的思考,既溝通了新舊知識的聯繫,又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學生學習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使學生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輔助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計算機輔助課堂教學,有其直觀、形象而又生動的特點,它能使靜態的畫面動態化,抽象的內容形象化,同時還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節課恰當地運用了微機演示,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是其它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

數學六年級下學期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帶小括號的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

2.使學生能夠正確區分:計算同級運算、兩級運算及帶有小括號的兩步式題。

3.使學生養成規範解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小括號的作用,能準確地計算帶有小括號的混合式題。

教學難點

學生能規範地脱式計算。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軟件及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我們剛剛結束了+-黃金週,老師想知道你們是怎樣度過的,你們想知道小動物去了什麼地方嗎?

[多媒體軟件伴隨錄音:清晨數學王國的.閂口站滿了遊客,不一會兒卻傳來吵鬧聲。鴨姐姐得意地説:我的票上有+、-號我該排在隊伍最前面。貓頭鷹也不甘示弱,説:我的票上有、號,我該排在第一個。兩人吵鬧得面紅耳赤,大黃狗跑過來大聲嚷到:別吵了,我的票上有,你們都該排在我的後面去。師:同學們,你們當小裁判,判斷下誰該排第一?跟隨學生回答揭示課題。

二、探究嘗試,總結規律。

1.以舊帶新

3+4x8學生獨立完成在練習本上,試給它加上我們的新朋友小括號,使它變成

另外一道題。學生試做例題(3+4)x8

2.合作探究

3+4x8 (3+4)X8=3+32 =7x8=35 =56

師:請觀察這兩個算式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讓學生觀察、比較去體會小括號的作用)你覺得小括號有什麼作用?(讓學生充分認識小括號能改變運算順序)

3.反饋練習

42(17-11) 100-(60-10)

(35+14)7 12(2x3)

(讓學生先讀題,自選兩道獨立完成。)

4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帶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計算時先算小括號裏面的,再算小括號外面的。

做題時要注意什麼呢?

一看(看清題裏是否有小括號,有哪些運算);

二想(想一想這道題的運算順序);

三算(按照運算順序,進行運算);

四查(要有步步檢查的好習慣)。

三、鞏固練習,不斷深化。

1.小動物們在我們公平的裁判下來到了數學電影院,觀看了電影《符號媽媽》。

同學們談一談看完電影的收穫。(通過一場電影,把學習的幾種運算順序融為體,既實現了知識的整合,又便於學生掌握和區分。)

2.小動物參觀了數學迷宮,闖關練習。

第一關:先讀題,説出下面各題的運算

順序。

20+7x6 (82)X9

4x68 72-99

36(43-39)100-15+5

第二關:判斷下面各題,結果相等的畫,不相等的畫,請同學們自己讀題,認真思考一下。

10+155=(10+15)5

5X(3-2)=5x8-2

2x4x3=3x2x4

60-(30-20)=60-30+20

3.小動物來到了數學遊藝廳。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用數字2、5、6和運算符號組成兩步式題,結果要比14大。

四、小結

師:小動物們快快樂樂地玩了一天,同學們猜猜它們會有什麼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