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及賞析【合集】

來源:文萃谷 6.43K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

臨江仙·洞庭波浪颭晴天原文及賞析【合集】

作者:牛希濟

朝代:宋朝

洞庭波浪颭晴天,君山一點凝煙。此中真境屬神仙。玉樓珠殿,相映月輪邊。

萬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參然。橘林霜重更紅鮮。羅浮山下,有路暗相連。

註釋

⑴君山:在湖南洞庭湖中,又名湘山。《水經注》:“湖中有君山、編山,……是山湘君之所遊處,故曰君山。”李白《陪侍郎叔遊洞庭醉後》詩之三:“剗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⑵真境:神仙境界。據《拾遺記》載: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音,徹于山頂。

⑶參然:星光閃爍,時隱時現的樣子。

⑷羅浮山:仙山名。據《元和志》載:羅山之西有浮山,蓋蓬萊之一阜,浮海而至,與羅山並體,故曰羅浮。據唐河東先生所撰《龍城錄》載:隋趙師雄遷羅浮,一日,天寒日暮,憩於松林間酒肆旁舍,見一女人,淡粧素服,師雄與語,芳香襲人。因與扣酒家門飲,少頃,有一綠衣童來,笑歌戲舞,師雄醉寢。久之,東方已白。起視,乃在大梅樹下。月落參橫,惆悵而已。

⑸“有路”句:傳説洞庭口君山下有石穴,潛通吳之包山,俗稱“巴陵地道”。謝靈運《羅浮賦序》:“客夜夢見延陵茅山,在京之東南,明旦得洞,經所載羅浮事雲。茅山是洞庭口,南通羅浮,正與夢中意相會。遂感而作羅浮賦。

賞析:

牛希濟《臨江仙》共七首,都是詠往昔神仙之事,其共同的特點是語言芊綿温麗,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其憑弔淒涼之意,藴含其中,深得詠史之體裁。

這首詞詠羅浮仙子。上片“洞庭”兩句,極言洞庭之大,寫景頗佳。下片好在景與情生,仙有人情。“萬里平湖秋色冷”,着一“冷”字,境界全出,極妙。

此詞作者運用了虛實相間的寫作手法,充分地馳騁想象,淋漓盡致地寫出了洞庭湖的神韻。詞中描寫的洞庭秋景真真幻幻,真中有幻,幻中有真,真幻難辨。洞庭素稱“八百里”,説波浪連天,湖中君山猶似一點,雖不免誇張,終屬真境;説君山是神仙所居,上有“玉樓珠殿”,與明月交輝,則是神話傳説,屬幻境。説湖中星影參差,隨波上下,湖畔霜華遍野,橘林如丹,是真境;説洞庭與千里之外嶺南的羅浮山相連,卻是傳聞之詞,應屬幻境。真境,固然歌頌了山河壯闊,幻境,又為這壯闊著上虹霓船的奇麗色彩。真真幻幻,虛虛實實,共同構成這闊大的詞境共同襯托出詞人闊大的襟懷。

此詞在語言運用上,崇尚自然平易,“甚藴藉有情致”(鄭振鐸語),給人一種清新明麗的感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