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文學名著賞析

來源:文萃谷 3.94K

經典文學名著賞析

經典文學名著賞析

經典的文學,總是意味着具備使人折服的力量和威望。浩瀚的書籍海洋中,大浪淘沙,其經典名著更是光芒四射,流芳千古。人類社會這艘歷史巨輪,能以不可逆轉之勢駛向文明的、自由王國的彼岸,正是因為有了人類思想的精髓,經典文學名著的精神,作為永久的推動力,勢不可擋。

1:《哈姆雷特》:劇中的主人公,丹麥王子。英國文藝復興時期資產階級人文主義知識分子的藝術典型。雖然出生王室家族,卻就讀於新文化的中心德國威登堡大學。因此,深受人文主義思想的薰陶,對人類文化有着獨特的眼光和見解,獨樹一幟。歸國後,父親的突然離世和母親匆匆的改嫁的殘酷現實,打破了他的理想,他從此抑鬱苦悶。

作者,以超現實手法,抒寫演繹神出鬼沒,幽靈般的魂靈,出入人間的夢幻影像,勾住了觀眾的眼球。又以至樸、至真、至美、至善的筆觸來寫意,抨擊荒淫、陰險、狠毒、虛偽的靈魂。技巧新穎別緻,高潮跌宕起伏,善惡之爭為核心,想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人物設計合理,內容梗概清晰,劇情片段精彩,重點題解分明,讓人看了過目不忘。時時想起,如影隨形,好一篇精彩名著,受益匪淺。

印象最深的是:父王鬼魂出現時,他明白了罪惡的製造者是誰?就又燃起了維護理想、改變現狀的強烈願望,決定為父報仇,擔負起重整國家的重任。劇中主要人物之一,奧菲利亞,善良純真美麗,深深地愛着哈姆雷特,卻被父親所利用!這一驚人的私慾寫實,似乎違反了人道,既不合人情,也不合事理,駭人驚聞。但在魔鬼出沒的世界裏,他卻真的存在了,發生了。橫行於世的魔王,屢屢得手,置人於死地。作者不是挖掘它的歷史根源,對於錯,而是這個故事,到底應不應該發生?誰是罪魁禍首。使劇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意想不到,揪住人心。奧菲利亞心愛的王子瘋了!父親也被刺死時,她絕望的瘋了!引人入勝,跌宕起伏的故事,形形色色人物的出現,都讓人耳目一新,環環相扣,扣人心絃。觀眾有了探尋如此深奧祕密之慾望,繃緊神經,又不能不向往自己想象的結局出發,來滿足自己對一個故事的認同理解和期望。

哈姆雷特作為一個藝術形象,其性格的複雜性和典型,在西方已是婦孺皆知。所謂“一個讀者就是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定位,可見哈姆雷特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無可取代。因此,哈姆雷特劇中的語言及心理活動,表達了觀眾的心聲。

語言優美,哲理性強。一些精闢的句子在西方耳熟能詳,成了流行語,人人喜歡,人人愛,人人用,成了經典中的經典。是理想化的人文主義者形象,也是用以表現個人同社會之間,理想同現實之間矛盾衝突的藝術典型。它反映了人文主義者本身的階級侷限,有人説明在當時的英國,封建勢力仍很強大。因此,他的悲劇結局也意味着人文主義者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使命。

2:《堂、吉訶德》:讀者最初看到的堂、吉訶德,是個瘋癲可笑的騎士。對於他的“瘋”,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有點像中國的濟公,殺富濟貧。但是,他的靈魂卻穿越了時空。用海涅的話説:“堂、吉訶德,這位好漢騎士想從早成陳跡的過去中死裏回生,就和現在的事物衝撞,可憐他的手腳以至脊背都擦疼了。所以堂、吉訶德主義是個笑話”。

我回想起,影片中的出彩片段,就是未來早在當今出現,只憑一匹駑馬,一副盔甲,一個瘦弱殘軀,卻去攻打現實的緊要利害關頭。寧願舍掉生命決不放棄理想,讓人傷心落淚,傾倒震驚。即便拋頭顱灑熱血,也不動搖自己的信仰。懷着一片赤誠之心,超越自身的存在,追求永恆的理想。

桑喬,這個人物的出現,使得堂、吉訶德的形象逐漸充實。從最初的傻,漸漸看到他,痴中有黠!受到主人恩惠感激不忘,明知道跟着這個瘋子不免要吃虧倒黴,還是一片忠心,不離不棄。起初,我看桑喬這個配角,就是編劇設定的一個陪襯,為了讓主人公大放光彩。實際上,桑喬是個讓人耳目一新的.關鍵人物,超出了我的判斷。這就是名著的精髓、精華所在,意想不到的效果,雖是意料之中,卻是意料之外的結果。桑喬,不但陪,不但襯,他還是堂、吉訶德的一面鏡,彼此交映,方顯出無限的深度。

兩個人的最大差距在於:堂、吉訶德,有着偉大的理想,一心想當救世主。只看遙遠的未來,卻看不到現實社會的殘酷,忘掉了自己也是血肉之軀。而桑喬,念念不忘的只是一家一身的温飽,一切從現實出發,壓根不懂什麼理想。這樣一個腳踏實地的人,只為貪圖享樂,當官發財。卻被,眼望雲天外的幻想者所煽動,跟着去冒險。用中國的話説:“劉備打黃蓋,願挨願打。”編劇把兩個性格,思想迥異的人,放在一起去相處,兩兩相照,會擦出怎樣的火花。這就是故事其妙逗趣,耐人尋味之處,新穎別緻。這是一部,超現實的影片,另類人生,有看點,有賣點。

精彩片段:這時他們發現了田野裏的三十四架風車。

堂、吉訶德一看見風車就對他的侍從桑喬説:

“命運的安排比我們希望的還好,你看那兒,桑喬、潘薩朋友,就有三十多個巨人。我想同他們戰鬥。這是正義的戰鬥。從地球的表面上清楚這些壞種是對上帝的一大貢獻。”

“什麼巨人?”桑喬問。

“就是看見的那些長臂傢伙,有的臂長足有兩西里呢。”堂、吉歌德説。

“您看,那不是巨人,是風車,那些長臂的東西是風車翼,靠風轉動,能夠推動石磨。”桑喬説。

堂、吉訶德説:“在征服險峯方面你還是外行。他們是巨人。如果你害怕了,就靠邊站,我去同他們展開殊死的搏鬥。”

以物擬人,以物敍事,彰顯了人物個性和特點,同樣對待一件事物,人人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心態所決定。這就是世界名著:《堂、吉訶德》的創新意境。荒誕、詼諧、真實的人物,卻不現實的做法,所以稱其為精彩的故事。耐人尋味品評,另類的世間百態。咀嚼出它的內涵,啟迪人生,豐富我們的閲歷。最讓人沒有想到的結果,震驚世界文壇。

堂、吉訶德回家後一病不起。臨終時他的神智清醒過來,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遊俠騎士堂、吉訶德,只不過是善人吉哈諾罷了。在騎士小説裏,確實還沒有那個騎士像堂、吉訶德這樣安卧在牀上死去的。我之前想象,就算堂、吉可德面臨死亡,也會神出鬼沒,驚天動地的打鬧一番,死得很壯烈,很威嚴。張揚個性的生,默默無聞的死,反差極大的性格再現,,讓人看的膛目結舌,目瞪口呆。超出了我們所有的推測和想象的結局。其實,人生本該如此,活得活躍,死得安靜。想折騰的人,死時你也沒有力氣瞎折騰了,還不如安安靜靜,坐以待斃,少給後人找麻煩,理性。不要老糊塗,又作又鬧,你也不能免遭一死,自然規律無法抗拒。

《堂、吉訶德》是國際聲望最高,影響最大的西班牙文學鉅著。客商作者米蓋爾、台、塞萬提斯、薩維德拉,確實是一位傷殘的軍人,潦倒的文人。後事對他的生平,缺乏確切的資料。

他是一個窮醫生的兒子,生於馬德里附近的阿爾加拉、台、艾那瑞斯城。受洗的日子是;1547年10月9日。1616年4月23日去世。一生創作有;《咖拉泰》、劇本《努曼西亞》、《尚未上演是八出喜劇和八出幕間短劇》:長詩《巴拿索神山瞻禮記》:和他身後出版的長篇小説:《貝爾西雷斯和西希斯蒙達》等著作。都值得我們欣賞閲讀,敬畏尤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