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下學期暑假作業及答案

來源:文萃谷 2.62W

國小生們在享受假期的同時,也要面對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做暑假作業。今天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高一語文下學期暑假作業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下學期暑假作業及答案

一、現代文閲讀(9分,每小題3分)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談吟誦 陳向春

吟誦是什麼?或者,今天我們所理解的吟誦是什麼?吟誦是傳統文化、古典詩詞不可或缺的一種美的表現形式,有着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內涵。

初次接觸到吟誦的人們,新奇之後,往往會問:古人是這麼“吟”的麼?這是原汁原味的古調子麼?事實上,現在所有古典詩詞的吟調,包括出自那些已經八九十歲、曾經接受過私塾教育的老人之口的吟調,都非古調。理由很簡單,一是數千年語音變遷,所謂的“正宗”古音並不存在。其次,古人吟誦皆口耳相授,聲音實況沒有記載。古調絕響,無從談起。但是,語音變遷之中,仍有不變的因素。比如“入聲”被認為是一種“原生態”,華東、華南、西南以及台灣地區的方言就有入聲,還保留了某些中古語音的特徵,當地一些八九十歲老人還能以此為我們傳遞唐詩宋詞微妙的聲情韻味。

吟誦這個詞,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誦;或者兩者兼有,泛指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誦讀。吟誦合稱,表明至少有兩種方式,即吟和誦。從有利於傳承的角度説,概念或者叫法還是統一為好。台灣統一叫吟唱,大陸統一叫吟誦。吟誦的叫法,好在把吟和誦組合在一起,提醒人們:吟是從誦之中來的。吟唱的“唱”也並非一般的歌唱,是從吟讀之中自然生髮出來的,且不受固定樂譜束縛的自由唱。或許,比較方便簡單的分類有三:誦、吟、唱。這當中,“誦”為基礎,“吟”是結果,“唱”是昇華。一個現代人,要想達到古人那種自由吟誦的境界,一是要吟出自己的調,二是要隨“調”隨出,想吟就吟,三是音情並茂,韻味十足。

其實吟誦的根並不是一般説的古詩詞文,而是傳統蒙學【注】經典。傳統蒙學的本意在於“播種於心,求其日後自己發芽”,用“經典”打底,紮根在童心之內,故所讀所誦必為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書好文好詩。中華文明,日積月累,不斷生髮,產生了眾多的人文經典。多且文字繁難的經典,須經過“中介”的智慧,化繁為簡,化難為易。這個轉化的結果,便是各種蒙學教材的誕生。於是,中華“經典”的核心思想化作朗朗上口的韻讀文字,隨着熟誦、吟誦滲入人心。

古人把作詩稱之為“吟詠情性”,詩在性情裏,把詩從情性裏吟詠出來,即為詩。而詩的鑑賞,則是從相反方向進行,靠吟詠作出來的詩,還須回到聲音裏體會。所以,“吟詠”的作用,不單是所謂“語言的藝術”問題,或藝術的審美問題,最根本的是它內涵着傳統的“性情”。

(選自2012.3.29《人民日報》,有刪改)

【注】蒙學,即蒙館,啟蒙的學塾,相當於現在的幼兒園或國小。

1.關於“吟誦”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吟誦是傳統文化、古典詩詞不可或缺的一種美的表現形式,有其獨特內涵。

B.吟誦,其意既可指吟,也可指誦,就是用抑揚頓挫的聲調有節奏地誦讀。

C.大陸“吟誦”的叫法,把吟和誦組合在一起,提醒人們吟是從誦之中來的。

D.台灣地區“吟唱”的“唱”,是從吟讀中隨意生髮出的不受固定樂譜約束的自由唱。

2.對於吟誦具有“獨特的文化和藝術內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語音變遷中有不變的因素,我國一些方言中還保留了某些中古語音的特徵。

B.兒童吟誦精選出來的好書好文好詩,播種“經典”以“求其日後自己發芽”。

C.中華“經典”的核心思想憑藉蒙學教材化作韻讀文字,通過吟誦滲入人心。

D.鑑賞詩歌要反向而行,通過吟詠(誦)在聲音中體會其情感美和藝術美。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我們不能吟誦出原汁原味古調的原因是數千年的語音變遷使“正宗”古音已不存在。

B.吟誦比較簡便的分類為誦、唱和吟,這三類可以分別看做基礎、結果和昇華。

C.今人學吟誦,一要吟出自己的調,二要想吟就吟,三要有聲有情,韻味十足。

D.吟詠(誦)不是語言的藝術,也不是審美的藝術,而是內涵着傳統性情的藝術。

二、古代詩文閲讀(25分)

(一)文言文閲讀(17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劍俠 王士禎

某中丞巡撫上江。一日,遣使齎金數千赴京師。途宿古廟中,扃鑰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門鑰宛然。怪之。歸以告中丞,中丞大怒,亟責償官。吏告曰:“償固不敢辭,但事甚疑怪,請予假一月,往蹤跡之。願以妻子為質。”中丞許之。

比至失金處,詢訪久之,無所見。將歸矣,忽於市中遇瞽叟,胸懸一牌雲:“善決大疑。”漫問之。叟忽曰:“君失金多少?”曰:“若干。”叟曰:“我稍知蹤跡,可覓露車乘我。君第隨往,冀可得也。”如其言。

初行一日,有人煙村落。次日,入深山,行不知幾百裏,無復村莊,至三日,亭午抵一大市鎮。叟曰:“至矣。君但入,當自得消息。”不得已,第從其言,比入市,則肩摩轂擊【注】,萬瓦鱗次。忽一人來訊曰:“君非此間人,奚至此?”告以故,與俱至市口,覓瞽叟,已失所在。乃與曲折行數街,抵一大宅,如王公之居。歷階及堂,寂無人。戒令少待。頃之,傳呼令入。至後堂,堂中惟設一榻,有偉男子科跣坐其上,髮長及骭。童子數人,執扇拂左右侍。拜跪訖,男子訊來意,具對。男子頤指,語童子曰:“可將來。”即有少年數輩,扛金至,封識宛然。曰:“寧欲得金乎?”吏叩頭曰:“幸甚,不敢請也。”男子曰:“乍來此,且好安息。”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門而去。饋之食,極豐腆。

是夜,月明如晝。啟後户視之,見粉壁上累累有物。審視之,皆人耳鼻也。大驚,然無隙可逸去。彷徨達曉,前人忽來傳呼。復至後堂,男子科跣坐如初。謂曰:“金不可得矣。然當予汝一紙書。”輒據案作書,擲之,揮出。前人復導至市口,惝恍疑夢中,急覓路歸。

見中丞,歷述前事。叱其妄。出書呈之。中丞啟緘,忽色變而入。移時,傳令吏歸舍,釋妻子,豁其賠償。久之,乃知書中大略斥中丞貪縱,謂勿責吏償金,否則,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覺,發截三寸,寧忘之乎?問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劍俠也。

(選自《虞初新志》卷九,原文出自《池北偶談》卷二十三)

【注】肩摩轂擊:人同人相碰,車輪同車輪相撞。形容行人車馬來往之多。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即有人引至一院,扃門而去 扃:關閉

B.君第隨往,冀可得也 第:次第

C.發截三寸,寧忘之乎 寧:難道

D.問之夫人,良然。始知其劍俠也 良:的確

5.這篇故事充滿着傳奇色彩,下列選項中都能表現故事傳奇色彩的一項是 ( )

①途宿古廟中,扃鑰甚固。晨起,已失金所在,而門鑰宛然。

②與俱至市口,覓瞽叟,已失所在。

③不得已,第從其言,比入市,則肩摩轂擊,萬瓦鱗次。

④某月日夫人夜三更睡覺,發截三寸,寧忘之乎?

⑤某中丞巡撫上江。一日,遣使齎金數千赴京師。

⑥見粉壁上累累有物。審視之,皆人耳鼻也。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 ②④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

A.有一個巡撫,曾派遣專差送幾千兩銀子到京城去。途中,差官住在古廟裏,門户、箱子都鎖得嚴嚴實實。早晨起來,銀子不翼而飛,門上的鎖仍然鎖得好好的。

B.差官在一所如王公之居的大宅中見到了一位偉男子,偉男子瞭解到差官來意後説,將來可以把黃金交還給差官。可是後來偉男子又出爾反爾。

C.差官被瞎老頭帶到一個大户人家後,受到了拘禁,關押差官的地方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那裏的粉牆上堆迭了很多人的耳朵鼻子。差官驚恐極了,然而沒有機會可以逃得出去。

D.劍俠託差官給巡撫捎上一封書信,斥責巡撫貪婪無度,告誡他不要責罰差官賠償銀子,如若不然,就要在某月某日半夜三更睡覺時,將巡撫夫人的頭髮截斷三寸。

7.把上面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償固不敢辭,但事甚疑怪,請予假一月,往蹤跡之。(4分)

(2)移時,傳令吏歸舍,釋妻子,豁其賠償。(4分)

(二)古代詩歌閲讀(8分)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8-9題。

山店 盧綸

登登山路何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

風動葉聲山犬吠,幾家鬆火【注】隔秋雲。

【注】鬆火:即燃燒松木以照明的火.

8.這首詩題為“山店”,那麼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寫山店的?請簡要賞析。(4分)

9.全詩反映出了詩人心情怎樣的變化?請結合詩句作簡要賞析。(4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9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 ,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②騏驥一躍,不能十步; ,功在不捨。

③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④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⑤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⑥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 。

⑦楚天千里清秋, 。

⑧遙想公瑾當年, ,雄姿英發。

⑨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

乙 選考題

文學類和實用類文本閲讀 (以下有兩類選考題,一類為文學類文本閲讀,另一類為實用類文本閲讀,考生只需選擇其中的一類作答並將相應的題號塗黑,否則會影響成績)

四、(一)文學類文本閲讀(25分)

11.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庹其五 石鳴

①庹其五是個茶客。或者説,退休前,庹其五是個老師,退休後,庹其五是個茶客。退休前,庹其五每週六天去學校上課;退休後,庹其五每週六天到巷子盡頭老孫家的茶鋪子裏坐着喝茶。

②老孫家的茶鋪子很小,茶几椅子就擺在院子裏。院裏的照壁是早就毀了,站在院外的路上往裏看,一眼就能看個通透。庹其五就坐在通透處的一棵銀杏樹下。銀杏高四五丈,鬱郁蒼蒼,總有上百的年歲了吧?庹其五有時抬眼望着銀杏樹,不免感歎一聲:“銀杏自然是好,要是有這麼粗大的一棵茶樹立着,不是更佳?”聽見的人就把老孫叫過來,對老孫説:“老孫,改天你將這銀杏刨了,庹老師説,種棵茶樹才更好呢。”老孫聽了,也抬眼看看銀杏,對庹其五説:“庹老師,這銀杏可算得上是我爺爺輩的呢。”庹其五和喝茶的人就笑起來,庹其五對老孫説:“老孫,他們説玩笑話呢。這麼好一棵樹,誰捨得刨?”

③在老孫家茶鋪子喝茶的,多是熟客,認得庹其五的,都叫他“庹老師”,不認得的,互相談起來,問起姓名,庹其五就會蘸着茶水在茶几上寫一個“庹”字,指點着説:“很多人開口就念度,那不對。這個字念庹,同穩妥的妥一樣的音。”同他的姓難念一樣,有時他説的話也讓人覺得突兀。比如,有時侯庹其五將裝茶葉的小瓶子從口袋裏掏出來,將茶葉仔細放進茶碗,看着老孫一柱滾鮮鮮的開水注進去,就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説的是陸羽《茶經》開首一句,但和庹其五一道坐着喝茶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接着話往下説的人很少。一道喝茶的人聽不懂庹其五説的那些話,庹其五卻並不覺得孤單,並沒有知音不遇的失落。自己的心緒能懂自己的話,就夠了,所以別人聽不太懂的話,庹其五常常是説幾句就止住了。

④庹其五來老孫的茶鋪子喝茶,是喜歡自己帶茶來。老孫的茶太普通,沒有他自己的茶好。庹其五無兒無女,老伴也走了,生活清淡,錢能做的用途不多,説來算去也就是個喝茶。庹其五也是有個兒子的,上山下鄉的時候,兒子到山區插隊,一年夏天放牛,走在山溝裏,遇上山洪,兒子忙着趕牛,卻將自己留在了山洪裏。庹其五和妻子趕到兒子插隊的村莊,站在山溝邊一陣痛哭,又一陣痛哭,才移動步子,山坡上種下一株遠道帶來的茶樹,又沿山溝向下一路灑了五斤茶葉。鄉里人都奇怪,只以為是城裏人在破舊,卻不知庹其五是在給兒子安魂。兒子喜歡茶,若不是來了上山下鄉的運動,本是該去農業大學學習,然後去培育他願望中的優質茶樹的。天不假人以時日,庹其五隻能讓一株茶樹在山坡上讓兒子凝望。茶樹是兒子未下鄉前在花盆裏試種的,樹幹樹枝上都有他撫摸的痕跡,如今人茶兩相望,也算是互為慰藉。

⑤有一段時間,庹其五外出走了一圈回來後,突然開始喝老孫配備的茶了。這情況以前少見,一同喝茶的人就奇怪。問,也沒問出個所以然。庹其五説:“喝茶,喝的是心緒,在乎茶的好壞?”這就讓大家不好説了。誰説喝茶不是喝心緒呢?可是細想,又似乎不是庹其五喝茶的習慣。當然,似乎而已,也就是個感覺,所以雖存疑惑,也不再羅嗦刨問。老孫的茶庹其五一喝竟持續了一年,讓人漸漸忘了他有自己帶茶的習慣。

⑥大夥兒想起來他有這習慣,是第二年的清明後。庹其五又自己帶茶葉來了,而且給相熟的人每人都送一小包。茶是新茶,雀舌,一看就是明前的新芽。問,才知道是庹其五兒子以前插隊的那個村寄來的。再問,才知道庹其五去年到山裏看兒子,發現當年載的那株茶樹長得竟好。村裏人依舊窮,庹其五就想着讓他們種茶,於是請了他茶研所的一個專家朋友去看,專家説氣候土壤都適合,便説動村長引進茶苗,聘了人指導種植和焙制。村裏人家家户户少餘錢,庹其五就先墊了請人的費用,告訴村長茶葉賺了錢再補給他。一年過去,果然就出了茶來。茶還是打頂採的,量少,製得也不算好,但庹其五喝着,也覺得濃郁清爽。

⑦此後每年村裏都寄上新茶來。三年後茶葉開始正常開採,竟是越制越好,漸入佳境。庹其五帶上新茶,看着老孫將一柱水衝進茶碗,就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這話,一道喝茶的人都已經聽熟了,他們偶爾也重複一下,都以為是庹其五寫的詩句。

(1)庹其五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

(2)第②段描寫老孫家茶鋪子裏的銀杏樹,有什麼作用?(6分)

(3)第③⑦段庹其五反覆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包含怎樣不同的情感?(5分)

(4)“喝茶”作為這篇小説構思的關鍵,有人物塑造、情節結構、主題思想等多方面的考慮。請結合全文,陳述你的觀點並作分析。(8分)

(二)實用類文本閲讀(25分)

12.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拿什麼捍衞自己 侯擁華

1831年12月10日,還在劍橋大學讀書、酷愛自然科學的大學生達爾文,有幸參加了英國政府“貝格爾”號軍艦前往南美洲最南端作地形調查。這次環球旅行,徹底改變了達爾文一生的志向。讓曾經接受父親的建議在劍橋大學主修神學的他.從此踏上了艱難的科學探索之旅。

在長達5年之久的環球旅行中,他迅速成長為一位出色的博物學家。旅行歸來後,他將沿途採集的大量動植物和地質“標本”進行了深入研究。不久,他通過學術演講和出版著作,陸續發表了許多地質學、植物學和動物學方面的研究新成果,1842年,他初步構建出“進化論”思想的框架,提出偉大的“進化論”學説。

“進化論”學説公佈於世後,立刻在學術界掀起了軒然大波。“進化論”學説的遭遇,猶如當年哥白尼提出“日心説”一樣,一經出世,就受到世人矚目,備受爭議。在人們看來,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説是對神學的“上帝創造論”的一個公開挑釁。達爾文的支持者,為了捍衞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説,進行了長達十餘年的抗爭。在十餘年鬥爭的過程中,達爾文思想及其本人,常常遭到粗暴的、惡毒的和不公平的攻擊。為此,達爾文的朋友和擁護者經常在公開場合和學術期刊上,發表支持的言論。

在人們為進化論學説據理力爭的時候,達爾文卻是另一番表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