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實施國中數學分層教學

來源:文萃谷 1.32W

數學分層教學一

怎麼實施國中數學分層教學

  1、農村國中數學教學現狀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並要求不同的人在數學上獲得不同的發展。而目前國中數學教學仍存在“教學片面性”“一刀切”等問題,使得教師對“因材施教”概念模糊不清,無法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教育投入及經費普遍不足、師資力量單薄、班級學生容量大;另一方面國中數學的系統性與邏輯性使學生存在認知阻礙,常規班級教學無法解決學生的差異性分化、主體性缺失和師生互動性缺失問題。

  2、國中小班化數學教學模式

小班化教學的研究與推廣已日益深入而廣泛,尤其是國中小班化教學,實際上是立足於傳統的大班化教學,以充分促進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並培養優質的個性特長為基本目標,大力縮減班級學生規模至30人以內,教師通過精心設計新穎的問題教學導案,合理設定教育內容、方法、組織形式以及實施過程及其教育策略和方式,以實現學生的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的一種優質化的班級教學活動形式。

  3、國中數學分層教學理論

國中數學教師所採用的分層教學方法,是基於學生學習差異性,以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提高國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為雙基目標,通過對學生的分層教學以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並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有助於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和綜合素質,最終達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數學分層教學二

  1.備課內容層次化

教材處理上,對學習層次不同的學生,除了內容的選擇有所區別外,在學習的過程中還需採用不同的教學要求和教學方法,達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開始,對學習困難的學生要求可以放低一些,在教案的設計中多增設一些鋪墊,讓他們由瞭解、理解逐漸向掌握與應用轉化。題目的設計既要照顧到學困生,也要考慮到中等生與學習優秀的學生,一般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教師備課時要有預見性,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能會出現種種問題要作好充分的估計。

  2.課堂講授層次化

課堂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思維的主陣地,在教學中教師要着眼中間,兼顧兩頭。除了在內容上按分層備課的內容施教之外,還要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對不同的學生應採取不同的方法。 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自己補充和設計問題,儘可能使知識點串起來,分成難度各異的若干個變式問題,逐步深入,各個擊破,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有最大收益。對於難度比較高的內容,教師要組織學生討論,以求得學生對問題的透徹理解。教師要加大在班內巡視的力度,全面考慮不同學生的接受能力,做好學生的個別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學一點,掌握一點,學有所獲。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環節。課堂提問也應該分層次,學困生由於基礎和能力問題,對其的提問應以基礎知識為主,難度坡度要小;對成績較好的學生,課堂提問要多引導他們去猜想和類比,使他們在質疑解惑中發展思維,培養能力。

數學分層教學三

  1. 問題必須難易適中

一個班裏的學生,其原有水平,認識能力、愛好與專長都有所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異,我們要正視這個差異。教學設計時,應該努力找到這個差異,使課堂提問的難易程度落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既不能太容易,又不能太難。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要選擇不同的.回答對象。比如説哪些問題適合反應迅速而且正確的學生;

哪些問題讓反應快但容易出錯的學生解答效果好;哪些問題留給反應慢卻準確的學生,哪些問題要適合反應緩慢又很少正確的學生,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問題要有一定的梯度,如七年級講因式分解中平方差公式的應用時,可以先提問平方差公式是什麼?接着再問x2-9y2,16x2-9y2,16(a-b)2-9(a+b)2用平方差公式怎麼做呢?這樣循序漸進的進行,一定比直接問16(a-b)2-9(a+b)2如何進行因式分解要容易。

  2. 提問必須恰到好處

我們的本意是通過提問,使每個學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使他們在同學面前有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使問答成為教學雙方的精神紐帶,成為鼓勵學生上進,探索科學的動力。切忌用提問來懲罰學生,羞辱學生,因為任何一種教學措施,都不應是懲罰學生的手段。一旦提問變為懲罰學生的手段,那將損害整個教學,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師生之間的矛盾,從而影響一個學生的將來,例如在學分式時,像x取何值時式子有意義,這類簡單問題我不會去提問一個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而是去提問一個不愛學數學的學生。

如果他答對了,我會對他説:“你真棒”;如果他答不出來時,我會引導他並對他説:“我相信你一定行。”學生做某事或學習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而結果卻事與願違,此時學生急需得到教師的理解和體貼,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關懷的話語都會給學生以莫大的鼓勵和安慰。如果他獲得了幾次成功,他就會變得主動起來。久而久之,自然會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