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憑什麼考北大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08W

讀《你憑什麼上北大》有感

你憑什麼考北大讀後感

北京大學一直都是百萬中國寒窗學子們理想中的聖地,對於我們來説北大就像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宛如在地平線上所瞥見的中國頂級文化的剪影。本文主人公也不例外。

未名湖邊的桃花開了,她“曾無數次夢到過,花開時湖邊折枝的人羣中會有自己的身影”。不過她的高一卻是在“上課的時候睡覺、聊天、看漫畫、吃零食,跟着後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輕的女老師氣得眼圈含淚,然後自鳴得意而洋洋之”中度過的。那時的她“真的差點就把自己廢成了一塊鏽鐵”。高二文理分科,她選擇了文科,不過那所學校的.文科本科上線只有三個人。高二的首次月考,她的成績是年段第十二名,一個還算體面的排名。不過她在老師的一番諷刺之後,突然醒悟她是不敢嘗試,她不敢像別人一樣地去努力去刻苦,因為她怕自己刻苦了也比不上他們,刻苦了也考不了第一,結果反遭人恥笑。於是她決定要刻苦的學習,本來就不笨的她果然在期會考試中取得年段第一的好成績。之後的日子,她每一次考試都是年段第一名,並常常可以領先第二名幾十分。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眾所周知的,她考上了夢寐以求的北京大學,也成為了那所中學有史以來成績最好的文科生。

作者的成功我想並不是偶然,這是她長期努力而收穫的結果,之後就連她本人也不敢相信那個從早晨六點起來早自習上課到晚上晚自習下課一動也不動坐在座位上安安穩穩踏踏實實的人;把五本高中歷史書翻來覆去背了六遍的人竟然是她自己。

作者的這種學習方法被教育學界被稱之為“深練法”。也就是把學習進度分為三個部分——認知期、貫通期與自動期。作者高一時的那種放蕩叛逆應該可以解釋為進入學習自動期後對新知識的麻木,可以説那時的作者已經不是最初的“學者”了,而更像是個老油條。不過作者在短暫的麻木之後,很快意識到如果再不尋求更大的突破,那麼她就將會永遠地墮落下去,永無翻身之日。於是作者從此努力學習,並從不為自己的成績而感到滿足,相反,她一直在攀登更高的山峯,自己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學校中出類拔萃,那就更不用説考上北大了。

其實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就舉一箇中國球迷都熟悉的例子吧——巴西足球。

一九五八年以前,巴西國家男子足球隊曾經四次進入世界盃決賽,但是都被同一個對手擊敗——當時的世界勁旅匈牙利隊。按説四次蟬聯世界盃亞軍也是一個不錯的成績了,可是不服輸的巴西人不停的在挑戰,終於在一九五八年貝利的帶領之下終於戰勝了匈牙利隊,取得了那屆世界盃的冠軍,也從此確定了在世界足壇的霸主地位。濟科、蘇格拉底、羅納爾多、羅納爾迪尼奧、卡卡等一長串你耳熟能詳的球星名單,他們都是來自巴西隊的世界足球先生獲得者。

是什麼讓一九五八年成為了巴西足球的轉折點呢?其祕密在於室內足球,它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被一名烏拉圭籍教練發明,三十年代末被引入巴西,並迅速風靡巴西全國。室內足球顧名思義是在室內踢的,場地只有籃球場大小,球身只有正規足球一半大但卻比正規足球重一倍。更小更重的球要求更精準的控制,更小的場地要求更細膩的技術動作。於是巴西足球從此走上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室內足球為巴西輸送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人才:小儒尼尼奧在十四歲以前從沒接觸過正規足球;羅比尼奧到目前為止仍有一半時間在訓練室內足球;2002年韓日世界盃決賽上羅納爾多對德國隊的捅射得分就是典型的室內足球的技巧。

作者和巴西隊都在不斷地自我挑戰中取得了成功,那麼身為和他們一樣的人,我們為什麼不能從現在開始不斷地挑戰自己,歷練自己,昇華自己,勇攀人生的最高峯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