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虞美人》賞析

來源:文萃谷 1.32W

虞美人此詞從內容上表達了作者與秦觀的深厚真摯的友誼。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蘇軾《虞美人》賞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蘇軾《虞美人》賞析

這是一首關於寫宋代兩個文學界著名人物的交情之作。其原文如下:

虞美人

蘇軾

波聲拍枕長淮曉。隙月窺人小。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酒味多於淚。誰教風鑑在塵埃。醖造一場煩惱、送人來。

虞美人蘇軾主旨:

詞中反映了蘇、秦兩人的深摯情誼。

虞美人蘇軾字詞解釋:

①題解:公元1084年冬(史料記載為元豐七年十一月)作於淮河上,與秦觀飲別(見《冷齋夜話》)。

②長淮:指淮河。

③隙月:(船篷)隙縫中透進的月光。

④汴水:古河名。唐宋時將出自黃河至淮河的通濟渠東段全流統稱汴水或汴河。

⑤西州:古建業城門名。晉宋間建業(今江蘇南京)為揚州刺州治所,以治事在台城西,故稱西州。《晉書·謝安傳》謂安死後,羊曇“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不覺至州門,左右白曰:‘此西州門。’曇悲感不已。”

⑥風鑑:風度識見,也指對人的觀察、看相。這句意謂:誰使得秦觀這樣為我所賞識的優秀人才卻被淪落、埋沒。

虞美人蘇軾翻譯:

虞美人蘇軾背景:

此詞為元豐七年(1084)十一月作者至高郵與秦觀相會後,於淮上飲別之詞。

虞美人蘇軾賞析:

詞中反映了蘇、秦兩人的深摯情誼。

起二句,寫在淮上飲別後的'情景。秦觀厚意拳拳,自高郵相送,溯運河而上,經寶應至山陽,止於淮上,途程二百餘里。臨流帳飲,惜別依依。詞人歸卧船中,只聽到淮水波聲,如拍枕畔,不知不覺又天亮了。着一“曉”字,已暗示一夜睡得不寧貼。“隙月”,指在船篷罅隙中所見之月。據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總案》載,蘇軾於冬至日抵山陽,十二月一日抵泗州。與秦觀別時當在十一月底,所見之月是天亮前從東方升起不久的殘月,故“窺人小”三字便形容真切。“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二語為集中名句 。汴水一支自開封向東南流 ,經應天府(北宋之南京,今河南商丘)、宿州,於泗州入淮。蘇軾此行,先由淮上抵泗州,然後溯汴水西行入應天府。

流水無情,隨着故人東去,而自己卻載滿一船離愁別恨,獨向西行 。“無情流水多情客”(《泛金船》),類似的意思,在蘇詞中也有,而本詞之佳,全在“載一船離恨”一語。以水喻愁,前人多有,蘇軾是詞,則把愁恨物質化了,可以載在船中,逆流而去。這個妙喻被後人競相摹擬。李清照《武陵春》詞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聲名竟出蘇詞之上。“西州”,龍榆生《東坡樂府箋》引傅注以為揚州,其實詞中只是泛指西邊的州郡,即東坡此行的目的地。

過片二句,追憶當年兩人同遊的情景。元豐二年,東坡自徐州徙知湖州,與秦觀偕行,過無錫,遊惠山,唱和甚樂。復會於松江,至吳興,泊西觀音院,遍遊諸寺。詞雲“竹溪花浦曾同醉”,當指此時情事。“酒味”,指當日的歡聚 ;“淚”,謂別後的悲辛。元豐二年端午後,秦觀別東坡,赴會稽。七月,東坡因烏台詩案下詔獄,秦觀聞訊,急渡江至吳興尋問消息。以後幾年間,蘇軾居黃州貶所,與秦觀不復相見 。“酒味多於淚 ”,當有感而發。末兩句故作反語,足見真情。“風鑑”,指以風貌品評人物。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四:“風鑑一事,乃昔賢甄識人物拔擢賢才之所急。”

東坡對秦觀的賞拔,可謂不遺餘力。熙寧七年(1074年 ),東坡得讀秦觀詩詞,大為驚歎,遂結神交。三年後兩人相見,過從甚歡。後屢次向王安石推薦秦觀。可見文人高士之友誼實非常人可比。

詞牌名:

虞美人是著名詞牌之一,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峯》等。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為兩仄韻轉兩平韻。古代詞開始大體以所詠事物為題,配樂歌唱逐漸形成固定曲調,後即開始名為調名即詞牌。《虞美人》即是如此。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號,1056~1063)年間“進士”。其文汪洋恣肆,豪邁奔放,與韓愈並稱“韓潮蘇海”。其詩題材廣闊,清新雄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