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翻譯及賞析

來源:文萃谷 8.79K
北門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北門翻譯及賞析

羽檄起邊亭[2],烽火入咸陽[3]。徵師屯廣武[4],分兵救朔方[5]。嚴秋筋竿勁[6],虜陣精且強[7]。天子按劍怒[8],使者遙相望[9]。雁行緣石徑[10],魚貫度飛樑[11]。簫鼓流漢思[12],旌甲被胡霜[13]。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14]。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15]。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16]。

【註釋】

[1]《代出自薊北門行》是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此詩通過邊庭緊急戰事和邊境惡劣環境的渲染,突出表現了壯士從軍衞國、英勇赴難的壯志和激情。薊,古代燕國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2]羽檄(xí):古代的緊急軍事公文。邊亭:邊境上的瞭望哨。

[3]烽火:邊防告警的煙火,古代邊防發現敵情,便在高台上燃起烽火報警。咸陽:城名,秦曾建都於此,借指京城。

[4]徵師:徵發的部隊。一作“徵騎”。屯:駐兵防守。廣武:地名,今山西代縣西。

[5]朔方:漢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

[6]嚴秋:肅殺的秋天。這句的意思是弓弦與箭桿都因深秋的乾燥變得強勁有力。

[7]虜陣:指敵方的陣容。虜,古代對北方入侵民族的惡稱。

[8]天子按劍怒:指天子聞警後大怒。

[9]使者句:意思是軍情緊急,使者奔走於路,絡繹不絕,遙相望見。

[10]雁行:排列整齊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樣。緣,沿着。

[11]魚貫:游魚先後接續。飛樑:凌空飛架的橋樑。

[12]蕭鼓:兩種樂器,此指軍樂。流漢思:流露出對家國的思念。

[13]旌(jīng)甲:旗幟、盔甲。

[14]礫(lì):碎石。

[15]縮:蜷縮。蝟:刺蝟。角弓:以牛角做的硬弓。

[16]投軀:捨身;獻身。國殤(shāng):為國犧牲的人。

【譯文】

緊急徵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消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徵召的騎兵駐紮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鬥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裏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鋭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徑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樑,如游魚前後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着疾風衝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為天氣寒冷,馬毛都像刺蝟一樣縮成一團,角弓也拉不開了。但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節操;天下亂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忠良。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拼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後,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賞析】

這是鮑照的一首描寫邊塞戰鬥生活的詩歌。詩題的“代”,是擬、仿作的意思。《出自薊北門行》屬《雜曲歌辭》。《樂府解題》雲:“《出自薊北門行》,其致與《從軍行》同,而兼言燕、薊風物及突騎勇悍之狀。”故詩人用來寫北方邊塞戰鬥生活。“薊”,故燕國,在今北京一帶。

“羽檄”四句寫外敵人侵,朝廷忙着防禦。首句即從緊張的戰鬥氣氛中開始。徵調軍隊的緊急文書從“邊亭”發出,報警的“烽火”也傳人了京都。頭兩句寫出外敵入侵,其鋒芒指向京城,國家的安危受到了威脅。緊急之狀,不言自見。接着兩句寫徵調文書發出的結果,徵調的騎兵駐屯在廣武,又分兵去援救朔方郡。點出調兵遣將的忙碌,又見出朝廷主帥的調度有方。

“嚴秋”四句寫外敵攻勢強勁,朝廷派出使者調兵遣將,加強前線防禦的力量。前兩句寫敵方弓勁箭鋭,軍陣精強,反襯出邊防的危急。後兩句寫朝廷防禦的決心和措施:天子震怒,調兵的使者絡繹不絕。

“雁行”四句寫被調往前線的軍隊行軍之狀和心情。前兩句寫行軍的隊列整齊得像雁一樣地有秩序地沿着石徑穿行,又像游魚一樣地按次序渡過飛架江河兩岸的橋樑。後兩句寫行軍人的情緒。雖然旌旗和將士的甲衣已經蓋上了胡地的霜雪,而軍樂依然傳出了將士留戀祖國的情思。行軍終於到達了邊塞前線。

“疾風”四句寫邊塞景物。疾厲的北風直衝邊塞,颳起了沙石滿天飛揚;天氣嚴寒,馬毛蜷縮像刺蝟一樣,戰士的弓箭也拉不開。點出了邊塞自然環境的惡劣和戰鬥的艱苦。

最後四句寫將士報國的決心。國家危急的關頭,最能看出臣子的節操;社會動亂的時候最能辨識誰是忠良,投身戰場報答國家,為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

全詩熱情地歌頌了將士英勇戰鬥、捐軀報國的英雄氣概,表達了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詩以敍事開篇,以抒情作結。敍事井然有序,先寫邊亭傳檄,次寫朝廷徵調,繼寫軍隊行軍,後寫邊塞之景,充滿着緊張的戰鬥氣氛,又寫出將士奔赴戰場的無畏和對祖國之戀,最後以豪壯報國的抒情作結,從而突出了本詩的主題思想。

本詩在敍事中也穿插着描寫。“雁行”等句的描寫,從正面刻畫了將士的訓練有素和勇敢無畏,而“疾風”等句的描寫,則以邊塞的風沙和嚴寒,襯托將士的愛國忘身,進一步加強了主題。

北門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國風·邶風.北門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⑴。終窶且貧⑵,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⑶!

王事適我⑷,政事一埤益我⑸。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謫我⑹。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敦我⑺,政事一埤遺我⑻。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⑼。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註釋】

⑴殷殷:很憂傷的樣子。

⑵終:王引之《經義述聞》引王念孫説:“終,猶既也。”窶(jù巨):貧寒,艱窘。

⑶謂:猶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⑷王事:周王的事。適(zhì擲):擲。適我,扔給我。

⑸政事:公家的事。一:都。埤(pí皮)益:增加。

⑹徧:同遍。讁(zhé哲):譴責,責難。

⑺敦:逼迫。

⑻遺:增加。埤遺,猶“埤益”。

⑼摧:挫也,譏刺。

【譯文】

我從北門出 ,憂心深重重。生活貧且窘,無人知我辛。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麼説!

王爺差遣重,公府事更多。忙完家中去,家人多斥呵。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麼説!

王事做不完,府上差役重。做完家中去,家人斥責多。唉,老天此安排,讓人怎麼説!)

鑑賞

《毛詩序》雲:“《北門》,刺仕不得志也。言衞之忠臣不得其志爾。”鄭玄箋曰:“不得其志者,君不知己志,而遇困苦。”三家詩無異義。朱熹《詩集傳》申論雲:“衞之賢者處亂世,事暗君,不得其志,故因出北門而賦以自比。又歎其貧窶,人莫知之,而歸之於天也。”但方玉潤《詩經原始》則説:“《北門》,賢者安於貧仕也。”現代學者(如高亨《詩經今注》、程俊英《詩經譯註)等)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小官吏不堪其苦而向人怨訴的詩。從詩的語言看,並沒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於貧仕”之意,舊説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訴”説則解釋較為圓滿。詩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細,雖辛勤應付,但生活依然清貧。上司非但不體諒他的艱辛,反而一味給他分派任務,使他不堪重負。辛辛苦苦而位卑祿薄,使他牢騷滿腹,家人的責備更使他難堪,他深感仕路崎嶇,人情澆薄,所以長吁短歎,痛苦難禁,悲憤之餘,只好歸之於天,安之若命。

這首詩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詩並非無病呻吟,的確體現了《詩經》“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詩中連用“我”字而藴含的感情色彩,昔人評曰:“三章共八‘我’字,無所控訴,一腔熱血。”(鄧翔《詩經繹參》)全詩純用賦法,不假比興,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三句重複使用,大大增強了語氣,深有一唱三歎之效,牛運震《詩志》認為這些句段與《古詩十九首》中“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等一樣,“皆極悲憤語,勿認作安命曠達”,這是很有見地的。

關於《北門》一詩的歷史背景及其本事,明代何楷《詩經世本古義》根據《邶風·柏舟》推斷此詩作於衞頃公之時,清代姜炳璋《詩序補義》猜測此詩作於“西周之世夷厲之時,衞未並邶之日”,但這兩種説法均與史實、詩事不符。今人翟相君《北門臆斷》一文,首先根據《詩經》用詞慣例,考釋“王”特指周王,“事”專指戰爭,然後根據《左傳·桓公五年》記載,考定詩中所謂“王事”,是指公元前707年(衞宣公十二年)秋天衞人幫助周桓王伐鄭而戰敗一事。他認為詩中主人公參與了這次戰爭,歸來後受到同僚的埋怨,作這首詩抒憤;或是衞人借這位官吏之口,作詩表達對這次戰爭的不滿。姑錄其説以存參。

北門翻譯及賞析3

代出自薊北門行原文

作者:鮑照

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

徵師屯廣武,分兵救朔方。

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

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

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樑。

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

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

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

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

代出自薊北門行註釋

譯文緊急徵召的文書從邊塞崗亭傳來,戰爭爆發的消息已經傳到京都。被徵召的騎兵駐紮在廣武縣,將兵分幾路解救被困的朔方。肅殺的秋天雖然十分寒冷,但戰士們的戰鬥豪情絲毫沒有減弱,他們手裏的弓箭更加強勁了。但敵人的戰陣也精鋭而堅強。天子聽到敵兵氣焰囂張的消息,按不住心中的怒火,也親臨戰場與敵人一搏。戰爭十分激烈,傳送軍情戰況的使者往來不絕。軍隊沿石徑行進,如雁飛排成的行列;士兵依次渡過橋樑,如游魚前後連貫。軍樂流露出漢人的情思,戰士們的旌旗和鎧甲都披上了胡地的霜雪。他們冒着疾風衝鋒陷陣,戰場上的沙礫被揚起,隨風飄蕩。因為天氣寒冷,馬毛都像刺蝟一樣縮成一團,角弓也拉不開了。但在時局危險的時候,才可以看出那些臣子的節操;天下亂的時候,才能看出一個人是否忠良。戰士們為回報君主之恩,都奮力拼殺,不顧自己的性命安危。身死之後,他們會成為為國犧牲的光榮的烈士。

註釋

[1]《代出自薊北門行》是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此詩通過邊庭緊急戰事和邊境惡劣環境的渲染,突出表現了壯士從軍衞國、英勇赴難的壯志和激情。薊,古代燕國京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2]羽檄(xí):古代的緊急軍事公文。邊亭:邊境上的瞭望哨。

[3]烽火:邊防告警的煙火,古代邊防發現敵情,便在高台上燃起烽火報警。咸陽:城名,秦曾建都於此,借指京城。

[4]徵師:徵發的部隊。一作“徵騎”。屯:駐兵防守。廣武:地名,今山西代縣西。

[5]朔方:漢郡名,在今內蒙古自治區河套西北部及後套地區。

[6]嚴秋:肅殺的秋天。這句的意思是弓弦與箭桿都因深秋的乾燥變得強勁有力。

[7]虜陣:指敵方的陣容。虜,古代對北方入侵民族的惡稱。

[8]天子按劍怒:指天子聞警後大怒。

[9]使者句:意思是軍情緊急,使者奔走於路,絡繹不絕,遙相望見。

[10]雁行:排列整齊而有次序,像大雁的行列一樣。緣,沿着。

[11]魚貫:游魚先後接續。飛樑:凌空飛架的橋樑。

[12]蕭鼓:兩種樂器,此指軍樂。流漢思:流露出對家國的思念。

[13]旌(jīng)甲:旗幟、盔甲。

[14]礫(lì):碎石。

[15]縮:蜷縮。蝟:刺蝟。角弓:以牛角做的硬弓。

[16]投軀:捨身;獻身。國殤(shāng):為國犧牲的人。

代出自薊北門行賞析

鮑照用曹植《燕歌行》首句作詩題,並由曹詩“遙望胡地桑,枝枝自相值,葉葉自相當”等句引起邊亭征戰生活的聯想。在表現壯士赴敵投軀的忠良氣節時,穿插胡地風物奇觀的描寫,是南北朝時期罕見的接觸邊塞生活的名篇。

詩開頭就表現了邊亭告警的緊急情況:“羽檄起邊亭,烽火入咸陽。徵騎屯廣武,分兵救朔方。”敵方入侵的信息接連傳入京城,漢軍徵集馬隊,屯駐廣武,分遣精兵,出救朔方。前兩句“羽檄”、“烽火”用互文見義法,強化了軍情的危急。後兩句為一觸即發的生死搏鬥埋下了伏筆。

詩進而表現了胡焰囂張,天子震怒的嚴重局勢:“嚴秋筋竿勁,虜陣精且強。天子按劍怒,使者遙相望。”胡方利用深秋弓堅矢勁,大舉入犯,漢方天子震怒,使者促戰,相望於道。四句有力地暗示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展開,很能喚起讀者的興趣。

接着用兩聯工整對句極寫漢軍準備投入戰鬥的壯闊場面,頗有先聲奪人氣勢。“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粱。簫鼓流漢思,旌甲被胡霜。”石徑迂折,飛粱直跨,大軍行進,秩序井然。但聞簫鼓中傳出漢軍的豪情壯思,旌甲上沾滿胡地的霜露雪花。前兩句用雁行、魚貫兩個比喻刻畫漢軍跋涉辛苦,紀律嚴明的英雄風貌。後兩句則突出將士們戰勝惡劣環境的大無畏精神。緣、度、流、被四字,分別起了傳神點睛作用。

然後着重描寫進入實戰狀態時氣候劇變的特殊情況:“疾風衝塞起,沙礫自飄揚。馬毛縮如蝟,角弓不可張。”疾風衝塞而起,沙礫滿天飄揚。戰馬瑟縮,不能奔馳,勁弓凍結,難以開張。這四句把邊塞風光與戰地生活緊緊銜聯,很自然地為英勇頑強的壯士安排好一個典型環境,使他們在艱苦條件下表現的可貴戰鬥精神有效地得到顯示。

最後四句是全詩的精華:“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自古以來的忠節之士,都是在嚴峻考驗中察“見”和“識”別出來的。他們必須在緊急關頭付出最大犧牲。詩人用《九歌·國殤》禮讚勇武剛強、死於國事的“鬼雄”的辭語,頌揚為國捐軀的壯士,寄託了他對英烈的無比崇敬之情。這兩聯流傳萬口,幾乎成了封建時代衡量忠良行為準則的詩句,產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此詩在思想與藝術上能達到較完美的統一,是由於緊湊曲折的情節,不斷變化的畫面和鮮明突出的形象在詩裏得到了有機的結合。其中緊湊的情節,更起了重要作用。它由邊亭告警,徵騎分兵,加強防衞,進而寫到虜陣精強,天子按劍,使者促戰。然後着重寫了漢軍壯偉場面和戰地自然風光。最後以壯士捐軀,死為國殤的高潮作結。

貫串於上述緊湊情節中的,是各種生活畫面,如邊亭、咸陽、廣武、朔方、虜陣、胡霜,包括了胡漢雙方的廣闊空間。活躍其中的,有交馳的羽檄,連天的烽火,雁行的隊列,魚貫的軍容,簫鼓的節奏,旌甲的輝光等。尤其是疾風起,沙礫場,馬瑟縮,弓凍凝的邊塞風光畫面,“神氣光舞”(陳祚明語),“分明説出邊塞之狀”(朱熹語),更為此詩增添了藝術光彩,是鮑照表現邊塞生活的重要藝術標誌。

上述畫面從多角度進行描繪,而位於其中心的,則是壯士的英雄羣像。不只徵騎、分兵、緣石徑、度飛粱、吹簫伐鼓、執旌被的嚴峻時刻,他們的形象也十分耀眼。尤其是時危世亂之際表現的忠節,更突出地閃現了英烈們為國獻身的思想亮光。

鮑照沒有邊塞生活的直接經驗,卻寫出了成功的邊塞作品,很可能是因為他善於把自己積累的北方邊塞生活的間接知識和前輩作家的創作經驗藝術地結合起來,他能自出心裁,自顯身手,為南朝詩壇開出一朵奇葩,説明他對莊子《逍遙遊》“有待”、“無待”的境界,是很領會的。

北門翻譯及賞析4

原文

幅巾藜杖北城頭,卷地西風滿眼愁。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

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

橫槊賦詩非復昔,夢魂猶繞古梁州。

翻譯

一幅頭巾,一根藜杖,深秋傍晚獨登上城北門樓:西風捲地,百草凋零,滿眼秋色勾起我滿腹煩愁。

一點烽火,報傳着大散關口的敵情戰況,兩行雁陣,帶來了長安杜陵的秋意濃厚。

眼望破碎的山河呵,常令人心中不安頻頻搔首;想起身世的安危呵,倚樓間百感交集湧上心頭。

如今,已不再是當年橫戈馬上,軍中賦詩的光景,可時時刻刻魂繞夢縈的,仍是那古時的梁州!

註釋

幅巾:古代男子用絹一幅束頭髮,稱為幅巾。

藜:草本植物,用它的莖做成的手杖叫“藜杖”。

卷地:貼着地面迅猛向前推進。

散關:即大散關,位於寶雞市南郊秦嶺北麓。

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南。詩人用杜陵借指長安,長安為宋以前多代王朝建都之地,故在這裏又暗喻故都汴京。

秋:在這裏既指季節,也有歲月更替的意思。

山河興廢:指北方淪陷區至今還沒有收復。興廢,這裏偏用“廢”字。供,令人,使人。

身世:指詩人所處的時代及自身的遭遇。

橫槊賦詩:意指行軍途中,在馬上橫戈吟詩。

夢魂:古人以為人的'靈魂在睡夢中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

梁州:古九州之一,這裏指關中地區。

賞析

這首詩主要是詩人登城所見所想,敍事與抒情的結合是這首詩最大的特色。頭兩句敍出遊地點、時間及感受,點明題旨。第二聯抒寫自己遠望烽火、仰觀雁陣所興起的失地之愁。第三聯由失地而想到國家的命運與自身的遭際。最後一聯寫自己對“橫槊賦詩”往事的追憶和壯志難酬的悲哀痛苦。全詩以詩人之“愁”貫穿全篇,感情激憤,意想沉痛,愛國熱情躍然紙上。

首句“幅巾藜杖北城頭”,這句詩描繪了詩人的裝束和出遊的地點,反映了他當時閒散的生活,無拘無束和日就衰頹的情況。“卷地西風滿眼愁”是寫詩人當時的感受。當詩人登上北城門樓時,首先感到的是卷地的西風。“西風”是秋天的象徵,“卷地”,生動形容了風勢猛烈。時序已近深秋,西風勁吹,百草摧折,寒氣襲人,四野呈現出一片肅殺景象。當這種蕭條淒涼景象映入詩人眼簾時,愁緒不免襲上心來。“滿眼愁”,正是寫與外物相接而起的悲愁。但詩人在登樓前內心已自不歡,只有心懷悲愁的人,外界景物才會引起愁緒。所以與其説是“滿眼愁”,勿寧説是“滿懷愁”。“滿眼愁”在這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而“愁”字可以説是詩眼。它既凝聚着詩人當時整個思想感情,全詩又從這裏生髮開來。這句詩在這裏起到了點題的作用。

“一點烽傳散關信,兩行雁帶杜陵秋。”這兩句是寫對邊境情況的憂慮和對關中國土的懷念。大散關是南宋西北邊境上的重要關塞,詩人過去曾在那裏駐守過,今天登樓遠望從那裏傳來的烽煙,説明邊境上發生緊急情況。作為一個積極主張抗金的詩人,必會感到深切的關注和無窮的憂慮。這恐伯是詩人所愁之一。深秋來臨,北地天寒,鴻雁南飛,帶來了“杜陵秋”的信息。古代有鴻傳書的典故。陸游身在西南地區的成都,常盼望從北方傳來好消息。但這次看到鴻雁傳來的卻是“杜陵秋”。“杜陵秋”三字,寄寓着詩人對關中失地的關懷,對故都淪陷的懷念之情。遠望烽火,仰視雁陣,想到歲月空逝,興復無期,不覺愁緒萬千,湧上心頭。

“山河興廢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樓。”這聯詩句,抒發了詩人的憂國深情。作者在此發問:國家可興亦可廢,而誰是興國的英雄?時代可安亦可危,誰又是轉危為安、扭轉乾坤的豪傑?山河興廢難料,身世安危未卜,瞻望前途,令作者搔首不安,愁腸百結。再看,自己投閒置散,報國無門,只能倚樓而歎了。

“橫槊賦詩非復昔,夢魂猶繞古梁州。”這—聯既承前意,又總結全詩。“橫槊賦詩”,語出元振稹《唐故撿校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曹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其後蘇拭在《前赤壁賦》中也曾寫過“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橫槊賦詩”在這裏借指乾道八年(1172年)陸游於南鄭任四川宣撫使幕府職時在軍中作詩事,他經常懷念的,正是“鐵馬秋風大散關”的戎馬生涯,而現在這些已成往事。“非復昔”三字包含着很多感慨。詩人雖然離開南鄭已有五年之久,但金戈鐵馬,魂繞古梁州”,正是報國心志的抒發,詩雖結束,而餘韻悠長。

這首詩邊記事邊抒情,層次清楚,感情激憤,愛國熱情躍然紙上。此外,如語言的形象,對仗的工整,也是此篇的藝術特點。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年)九月。詩人當時在四川成都。一天他拄杖登上了城北門樓,遠眺晚秋蕭條的景象,激起了對關中失地和要塞大散關的懷念。進而寫了這首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和憂國傷時的深情的詩。

簡析

這首詩有點杜甫《登樓》的風味,兩首登樓詩都寫於成都,兩位詩人都是“萬方多難此登臨”,都對朝廷內外交困,災難深重感到憂心忡忡,都為自己壯志難酬而深感悲憤。寫法上都採用即景抒情的手法,在寫景中融進古往今來社會的變化,談人事則藉助自然景物,既互相滲透又互相包容,並熔自然景象、國家災難、個人情思為一體,語壯景闊,感慨深沉。所不同的是,杜甫只表達了對國事的憂憤和希望,並沒有像陸游那樣,親自投身到“手梟逆賊清舊京”的戰鬥中去,因而杜甫以“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樑甫吟”作結,雖憂端難掇,只能聊吟詩以自遣;而陸游卻以“橫槊賦詩非復昔,夢魂猶繞古梁州”作結,依然夢繞魂縈於“鐵馬金風大散關”,念念不忘當年“匹馬戍梁州”。這也正是杜甫所缺少的境界,大概除了辛棄疾外,很難再從詩詞作品中找到類似的篇章。

北門翻譯及賞析5

北門原文

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謫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北門譯文及註釋

譯文我從北門出城去,心中煩悶多憂傷。既受困窘又貧寒,沒人知我艱難樣。既然這樣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麼辦法想!

王家差事派給我,衙門公務也增加。我從外面回到家,家人紛紛將我罵。既然這樣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麼好辦法!

王家差事逼迫我,衙門公務也派齊。我從外面回家裏,家人紛紛將我譏。既然這樣算了吧,都是老天安排定,我有什麼好主意!

註釋1.邶(bèi):中國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東南。

2.殷殷:憂愁深重的樣子。

3.終:王引之《經義述聞》引王念孫説:“終,猶既也。”窶(jù):貧寒,艱窘。

4.已焉哉:既然這樣。

5.謂:猶奈也,即奈何不得之意。

6.王事:周王的事。適(zhì):同“擿”,扔,擲。適我,扔給我。

7.政事:公家的事。一:都。埤(pí)益:增加。

8.徧:同“遍”。讁(zhé):譴責,責難。

9.敦:逼迫。

10.遺:交給。

11.摧:挫也,譏刺。

北門賞析

這是一首小官吏訴説自己愁苦的詩。從詩的語言看,並沒有“忠臣不得其志”或“安於貧仕”之意,舊説未免令人感到迂曲,今人的“怨訴”説則解釋較為圓滿。詩中的小官吏公事繁重苛細,雖辛勤應付,但生活依然清貧。上司非但不體諒他的艱辛,反而一味給他分派任務,使他不堪重負。辛辛苦苦而位卑祿薄,使他牢騷滿腹,家人的責備更使他難堪,他深感仕路崎嶇,人情澆薄,所以長吁短歎,痛苦難禁,悲憤之餘,只好歸之於天,安之若命。

此詩經北門開篇,自古以來,北通“背”,朱熹解讀第一章開篇為“比”,就預先註明詩的主人公正面臨着背時的命運。其實,從府衙北門而出,當然是背對光明而來的,自然是形象暗淡無光,精神萎靡不振。他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低着頭走回家。因為無職無權,當然就要受窮了,想體面也體面不起來,其內心之黯然神傷,可想而知。但別人卻不知道他的這份艱難,這個別人不只包括他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上司,還包括靠他糊那點薪俸養活的家人。他也自知沒有本事,但又無能為力,只剩下愁眉苦臉、唉聲歎氣的份了。這個小官吏,甘於清貧,內外交困,穿着寒酸,愧對家人,但又如此任勞任怨,忠於王事,勤於政事,真是具有敬業精神的忠謹之士。

這首詩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名官吏,但全詩並非無病呻吟,的確體現了《詩經》“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實主義精神。對詩中連用“我”字而藴含的感情色彩。全詩純用賦法,不假比興,然而每章末尾“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三句重複使用,大大增強了語氣,深有一唱三歎之效,牛運震《詩志》認為這些句段與《古詩十九首》中“棄捐勿複道,努力加餐飯”等一樣,“皆極悲憤語,勿認作安命曠達”,這是很有見地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