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教育類電影后的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32W

教育電影是指以教育事件為主題,集中反映教育改革、師生關係、教育熱點,以塑造教師和學生形象為主的藝術電影或紀錄電影。本站小編為你分享了觀看教育類電影后的觀後感,希望你們喜歡。

觀看教育類電影后的觀後感

  觀看教育類電影后的觀後感篇一

今天,我看了親子教育電影。親子教育電影有八部,我看了第二部,它的名字叫《背起爸爸上學》。

裏面説了有一位爸爸供不起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同時上學,所以想用勺把來決定供誰上學,轉動勺子,勺把尖對正誰,誰就去上學。結果,勺把尖對正了弟弟。我看了後覺得很有趣,竟然用這種方法來決定讓誰上學。

弟弟就因此上學了,姐姐就退了學。忽然,有一天,爸爸知道了弟弟石娃逃學了後,把他狠狠地打了一頓,石娃從此認真讀書。當他考上了中學時,高老師讓他參加奧林匹克國際化學大賽,石娃拿了一等獎。後來他考上了地區師範學校,但他卻發愁了,城市離這個村有100多公里,怎樣照顧生病的爸爸呢,於是,石娃決定背上爸爸去上學。

看完這部電影,我感受到,我們現在的處境很幸福。石娃捨不得他的爸爸,讓我知道親情的可貴,這真是一部很好的親子教育電影。

  觀看教育類電影后的觀後感篇二

雖然學過了很多專業課,但我還是覺得自己無法寫出比較專業的論文來表達自己的感想。所以還是選擇寫關於看過的電影的一些感想,第一次這樣關心教育的眼光來看電影,的確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

老師在大一的時候給我們放了很多電影《大一新生》、《小孩不笨》、《放牛班的春天》,也許是因為自己還不夠老,不理解其中的意義。但是到了大二又看了《死亡詩社》以及《蒙娜麗莎的微笑》忽然覺得明白了很多,關於當一個教師,關於教育。

簡介一下《蒙娜麗莎的微笑》,背景是五十年代的美國,一個被譽為沒有男子的常青藤的衞斯理女子學院,來了一個藝術史女教師,一個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想讓女性重新找回自我,不要做男人或者是婚姻的附庸的女子。這個學院裏的學生都是家庭非常好的,這些女孩子從小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們可以做得更好,但是他們卻個個都被塑造成想盡快結婚,嫁個好男人的家庭主婦。難道這真是她們想要的嗎?

有些人把《蒙娜麗莎的微笑》比作女版的《死亡詩社》,但是最不同的是過程也是結果,她勝利了,贏得了同學們的理解,改變了她們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讓她們重新審視這個世界。而不像《死亡詩社》的慘烈,甚至有流血的犧牲。

這些教師是令人尊敬的,他們是負責任的教師,不僅教的是知識,更是思想,靈魂。他們個性鮮活,教法獨特,富有激情,致力於學生真正的理解,並不是單純的記得。鼓勵學生,激發學生自己思考的能力。

影片中學生們的改變是令人熱血沸騰的,看着那些在教師們的激發下鮮活,飛揚的笑容,身姿。那羣暴力,冷漠的孩子,站在一起合唱出美麗的聲音;那些只知道背別人對畫的評價的女生,最終畫出了屬於自己的向日葵;那些被教室課本束縛的男孩撕下課本,在操場上奔跑喧鬧。我由衷的感到高興。

但是當這樣的一個教師並不是難麼容易的事,我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父母都是教師,經常見他們討論一些在他們嘴裏背稱為油鹽不浸的學生。也許沒有教師不關心自己的學生,但要一位教師瞭解他們的`學生,並不是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特別是對於一些老師來説,理解比他們小很多歲的學生,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如老師在課上説的課改會舉步維艱,更不必説像影片所處的那個時代與舊思想,舊權威作鬥爭。

《死亡詩社》讓我們看到一個更加真實的世界。是所有的革新最終都被人接受的嗎?在更多的時候,新生的思想都被所謂的權威扼殺。

劇中的尼爾,每次不情願卻不得不對自己父親説Yes,sir的時候,都讓我想到當年的自己。

每個人都經歷過青春的成長和叛逆,社會,學校和家庭所創造的環境使我們慢慢磨平了自己的稜角,每一個學生都反對教條化的學習方式,但是,現實中的我們正在接受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我們的生活中有人勇敢地站出來走自己的道路,但絕大部分人只好隨波逐流,封閉了自己的一切。

也許必須要流血才能喚醒人們渾渾噩噩的思想,才能看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

我走進叢林,因為我想生活的有意義,我希望能夠生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精華,而不是當我死了的時候,發現自己從沒活過。也正告訴所有的教育者,教育的目的是希望每一個渴求知識的人,都能夠尋找到自身的價值,從而更精彩的活着。

  觀看教育類電影后的觀後感篇三

《看上去很美》比賈樟柯的《站台》、顧長衞的《孔雀》都更有懷舊的理由,因為它的原作就是王朔寫的一個帶有自傳體性質的同名小説。而且這次還是一懷到底,因為懷到了幼兒園,再往後也就都記不起來了,所以也就沒的可懷舊了。和《站台》《孔雀》不同的是,這次的主角不再是城鎮青年而是一個在京城軍隊機關後勤部門上幼兒園的小男孩——方槍槍。

和王朔的原作相比電影做了大量的刪減,人物上只留了方槍槍,故事呢也很簡單其實講的就是插班生方槍槍到陌生環境中難以適應集體生活的故事。在這樣的適應過程中會出現所有上過幼兒園的孩子都遇到過的問題,比如尿牀、努力表現得小紅花、打架、幼兒園的軍式化管理、符號化妖魔化的老師、沒有玩伴等等,在這一系列的過程中,我想很多有過幼兒園生活的人會找到那種似曾相識的影子,那些小細節會讓我們在看片的過程之中笑出聲來,但笑的那一刻我們笑的不是方槍槍而是我們自己久違了童心和我們對兒時的萬花筒般回憶。

如果片子就是讓我們在有一點點的輕鬆和幽默之中懷舊倒算還好,可是你馬上就能發現導演並不甘於就讓我們懷念我們兒時或快樂或不快樂的時光,而是拽着我們思考更嚴肅的主題,硬讓我們通過方槍槍純真的眼神思考“孤獨”、“自由”及成人對兒童的異化等形而上的主題的思考,那些長鏡頭的運用,並沒有能讓人深入思考而是讓人感到極度疲憊,如果説用“你願意和我玩嗎?”這一句台詞就能表達生命本體的孤獨的話,那這樣對孤獨的解讀未免過於浮淺。而導演張元如講寓言 般企圖讓我們思考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觀眾也是同“成人對兒童異化”般是一種異化,讓人非常倒胃口。

劇中扮演方槍槍的小演員表演得非常精彩,但是有小孩的家長千萬別以為這是一部兒童片就帶着小孩去電影院看,這不是一部給孩子看的影片,正如導演張元所説“這是一部給成年人看的影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