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通用8篇)

來源:文萃谷 5.16K

《特殊作業》不僅在情感上能和孩子們產生共鳴,在價值觀的形成上都有教育和引導意義。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僅供參考。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通用8篇)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1

通過微博偶然獲得兒藝《特殊作業》首映式的套票,很激動,第一次通過微博得到票,特別感謝兒藝~

興奮之餘,考慮是誰帶着蓓兒去看演出,後來因為老公身體不適的原因,最終由我帶着蓓兒看劇。

貌似《特殊作業》是兒藝創新的一部劇,以前經典劇目都是有關童話或者神話故事的,而這部劇則是選擇了現實題材。講的是5個國中生接到老師佈置的特殊作業--給爸爸媽媽洗腳,繼而引發出各個家庭不同的理念、觀點、家庭矛盾的爆發,從而使孩子們最終獲得了新的認識。主題思路特別契合家長想要傳導給孩子回饋愛的理念,現如今孩子不缺少愛,而是不懂得回饋愛。

看過《特殊作業》後不得不讚歎兒藝的舞台劇就是棒!不論是演員的表現力、每個場景的銜接,還是舞台的佈置、燈光的打造,無處不滲透着兒藝打造精品兒童劇的理念。

在看這部劇前面部分時,蓓兒時不時為劇中幽默的段子感染,隨着他們的表演一起笑一起沉思。後半部分有些沉痛,因為一個家庭缺失了一個警察爸爸,而引爆全場的抽泣。以至於到最後不敢看演出,還打濕了一張紙巾。

蓓兒看後深有感觸,那就是一定要孝順父母。對於一個即將九歲的孩子,她已經完全能看懂這部劇想要傳達給她的觀點。通過這樣一部劇,比家長言傳身教的意義要永遠大得多,很多家長總是無私的奉獻着對孩子的愛,可是總是不能如何讓孩子表達出來這份對父母的關心與照顧,看了這部劇,算是沒有白哭,她也明白了父母對孩子是怎樣的無私。

演出結束,最讓我驚訝的是,這次邀請了太陽村的孩子們,演職人員端坐在台上,接受孩子們和家長的挑刺,認真聽取觀眾特別是小朋友的意見。這點不得不佩服兒藝的學習再學習的精神,只有聽取了觀眾的意見,這部劇才能有所改進,才能為更多的小朋友所接受。

蓓兒當場沒想起來也沒好意思提意見,回家的路上説那位失去警察父親的哥哥帶着黑箍出來的時候並不明白髮生什麼事情了,現在的孩子應該很少能見到帶着黑箍的家長了,這點確實應該改進。另外,結局有點悲慼,如果不那麼不幸會更好。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2

今天我們10點才起11點菲菲才吃完飯,我們出去溜下狗,回來她準備東西我收拾屋子,1點我們出發了到了王府井剛2點,我們又逛了個商店免費給了兩杯飲料。菲菲又照了張相。

我們到了那已經有3個家庭到了,可能菲菲好久沒看見可心都忘了,那幾個也不認識,裝太沒條理好有點不高興。不過照相到好了看的還是很開心嗎。後來4個家庭先進去了,團團等另外兩家,我們進去就先去洗手間了後來回到座位她們都來了。

觀看中(菲菲敍述:(今天我去中國兒童劇院看話劇的題目《特殊作業》內容是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坐那等了幾分鐘,過了5分鐘我看到點了媽媽説可能我們錶快,一會就演了。開演了有5個同學都做在自己的椅子上趴在桌上,後面有個小朋友説那椅子小,媽媽説和我們學校的一樣。有個同學把鞋脱了説做雞蛋。) 5個同學放學後一邊打掃一邊對老師留的“特殊作業”產生了爭議,或是不理解還取笑、打趣、質疑、嘲諷。

劇情發展五位同學回家的個同學的表現:第一個是班長陳靜她沒有爸爸,媽媽工作很辛苦,給(菲菲敍述:給媽媽洗腳時發現腳被膠布纏着説去醫院還花錢這樣就行)。班長覺得對不起媽媽還讓媽媽買電腦。

第二個吳子豪他的爸爸是個經商的家裏很有錢,他要什麼爸爸都給他買,經常有飯局或打麻將回家很晚,給爸爸洗腳的盆都很高級,爸爸還説去外面洗。今天他要求爸爸答應他一個要求,爸爸説答應讓他的要求就是把媽媽接回來。(菲菲敍述:他給他爸爸洗腳時總撓癢癢爸爸樂的水都弄外面了。)

第三個安巧巧她不願接受現在的爸爸,看不起他同學也總取笑她,安父對她挺好總給她買好吃的,她的媽媽讓她給爸爸洗她有點不請願。(菲菲敍述:她發現他有個是假肢嚇壞了都哭了)覺得她對不起他不應該有看不起的眼光看他。

第四個龍大偉他的爸爸是警察工作忙回家很晚,(菲菲敍述:他準備了口罩説帶上防臭、又準備兩個盆説有一個有腳氣怕傳染,還帶着手套,給爸爸打了電話説2小時最後説半小時回來)等待中

第五個趙一他媽媽在美國出差3年了還沒回爸爸也今天出差在機場只有奶奶在家,他説都不在家讓奶奶寫個證明,這是爸爸回來了説飛機改航了,爸爸和趙一商量説一起給奶奶洗,奶奶笑了感到很幸福。

這時龍大偉接個電話以為爸爸還説怎麼還不回來説話不算話的傢伙,對方説是胡伯伯説他爸在執勤中去世了,電話掉在地上。

第二天班級裏可熱鬧了同學和家長都來了她們發現龍大偉沒來,説他肯定沒完成作業。大家都在高興的活動中,過會龍大偉來了帶着孝説去了殯儀館,全班都愣了,龍大偉後悔這個作業為什麼不早留為什麼自己就沒給爸爸洗過一次腳。

又一天,班長給媽媽買了新鞋,吳子豪爸爸也去接媽媽了,安巧巧一家出去玩了。趙一的父親又出差了奶奶和他一起送爸爸,龍大偉自己剛到很孤獨同學這時都來陪他了。

觀後感:這個劇情裏單身家庭太多是現在的社會就這樣嗎?安家也是後來成為一家的。怎麼沒有一家人的。好不容易有個一家爸爸媽媽還不在家奶奶看,是現在大人的工作都很繁忙嗎。龍大偉的爸爸就沒出現過,而且説的“殯儀館”孩子們都不懂都在問他爸爸呢,他爸爸的腳沒洗啊。孩子們都不知道他爸爸去世了。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3

走出了劇場,我還在回味着演出《特殊作業》。

《特殊作業》講述了陳靜、吳子豪、巧巧、趙義和龍大偉五位同學為完成“特殊作業”在家中給父母洗腳的感人故事。陳靜在給媽媽洗腳時,發現媽媽為了省錢給自己買電腦,用膠布條來粘合腳上的裂口;吳子豪以“不要錢洗腳”為條件換一個別人家有自己家沒有的—媽媽;媽媽讓巧巧給救了她而失去一條腿的孟叔叔洗腳,巧巧不願意,可當她被迫給孟叔叔洗腳時,才發現了這個祕密;趙義和常年奔波在外的爸爸一起給養育他們長大的奶奶洗腳;因為當警察的爸爸在抓捕行動中負傷,所以龍大偉沒有完成作業。

現在是一個快節奏的時代,大家都沒有多少時間去孝敬父母,所以“孝順”這個詞便被人們逐漸忘記了。

想想我,爸爸在海南工作,媽媽每天下午六點半或更遲才回到家。他們每天辛苦工作賺的錢,大部分都花在我和妹妹身上,我們卻從未考慮爸爸媽媽賺錢的辛苦,只是一昧索取:我要這個本子,我要去那裏玩,我要在這家餐廳吃飯,我要……,其實我也應該考慮一下爸爸媽媽的辛苦與勞累,也應該多為他們着想。

這次的演出讓我知道了要孝順長輩,要替長輩着想,不要讓長輩操心。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4

今天下午,我們學校七年級八年級的同學們一起來到了北京大學的百年講堂。觀看《特殊作業》。

話劇是圍繞某中學老師給七年級年級的同學佈置的一項“特殊作業”展開的,需要父母共同完成而且 第二天還召開主題班會,分享這“特殊作業”的感受作業內容就是----給父母洗一次腳。

放學後,同學們對老師的做業看法各不相同多數同學都不理解老師的用意,認為是種無聊的作業,只有班長認為有必要,同學們在討論的時候語言都很有時代感。接下來,就是表現這些同學回家後完成作業的情形了。五個家庭五種不同生活方式 五種不同的生活環境,班長陳靜家裏只有個精打細算地媽媽因為爸爸離開了他們媽媽為了女兒和她統稱為“那個人”的他看看,其實沒有他,一樣會生活幸福,付出得太多太多,腳上裂口都是用醫 用膠布粘起來也捨不得錢買藥,孩子看了,淚水直流,我也是。吳子豪的家裏有錢,別人有的他都有了,別人沒有的他想擁有也不難,唯一缺少的是媽媽 ,他給爸爸洗腳要求就是讓爸爸把媽媽找回來。安巧巧同學,繼父對他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卻沒換來他叫一聲爸爸,媽媽了為讓他了解繼父的不容易,認為她應該給繼父洗一次腳 ,起初她不願意,但最後當他給繼續洗腳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繼父竟然有一隻假肢。趙一,媽媽在外國 爸爸也即將去外國,只有奶奶在家裏,他沒辦法完成作業竟然還要求奶奶給他出一份證明説沒辦法完成作業,爸爸因為飛機延誤沒辦法起飛了,在聽説這個作業手,爸爸要求要和兒子一起完成作業 ,為奶奶洗一次腳。同學龍大偉,龍隊長常不在家,他在網絡上去查給父母洗腳的感受,網上答案五花八門,他給爸爸打電話爸爸在執行任務沒辦法馬上回來説是一小時後回來,這個同學,準備了口罩,手套,等着爸爸洗腳,等來的卻是爸爸任務中犧牲的電話。

最後的結局很感人,同時也教會了我們怎麼感恩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5

11月19日,學校組織全校師生到紅堂禮堂觀看中國兒藝表演的話劇《特殊作業》。當“陳靜”為母親洗腳時看到佈滿裂紋的腳,當“吳偉”因為洗腳讓父親終於明白兒子真正的需要,當“安巧妹”因為一次極不情願的洗腳看到了繼父的假肢……這些動人的情節讓我和同學們一次次地落下了感動的淚水,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些家庭的“愛”在父母與兒女間洗腳時得到了昇華。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我長這麼大,爸爸媽媽為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許多辛苦,尤其是我小時候體弱多病,他們更是為此操透了心。每當我生病的時候,爸爸媽媽都焦慮萬分,恨不得替我生病,讓我減輕痛苦。等我上學以後,爸爸媽媽為了讓我接受更好的教育,更是煞費苦心。他們帶我參觀博物館,欣賞音樂會,帶我遊覽名山大川,讓我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的愛無微不至。而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除了好好學習,掌握過硬的本領以外,我在平時的生活中力所能及地多為他們做一些家務,減少一些負擔。晚上回家,我也要為媽媽洗一次腳,讓媽媽好好享受一下我對她的愛。

晚上,我打好了洗腳水,把媽媽請了過來。媽媽看到我熱情地拉着她的手,有些莫名其妙。我把媽媽拉到衞生間,請她坐在小凳子上,邊給媽媽脱襪子,邊對媽媽説:“媽媽,我小的時候,都是您給我洗腳,照顧我,現在我長大了,今天,我也給您洗一次腳吧!”媽媽“騰”地一下站了起來,不好意思地連連擺手説:“別!千萬別!媽媽自己洗!”我馬上拉住媽媽的手,趕緊説:“媽媽,您就滿足一下我的心願吧,讓我好好為您洗一次腳吧!”媽媽有些侷促不安地坐了下來,猶豫地問:“你能行嗎?”“行!沒問題!”我滿懷信心地回答。我用手試了試水温,不涼不熱正好。我小心地為媽媽脱下了襪子,扶着媽媽的腳放入盆中,輕輕往她的腳背上撩了些水,用我的手慢慢地為媽媽搓揉。媽媽的腳好大,腳後跟的皮膚有些粗糙。當我的小手搓到那裏時,媽媽有些不好意思地扭捏想把腳拿出來,我連忙按住了媽媽的腿,笑着對媽媽説:“媽媽,您別動!我愛您!不管您的腳長什麼樣子,我都不嫌棄您!”媽媽果然聽話地不再動了,我抬眼望向媽媽,發現她的眼圈紅了,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媽媽長歎一口氣,摸着我的頭飽含深情地説:“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看到媽媽滿意的樣子,我懂得了媽媽的要求並不高,瞬間,我明白了親情的可貴,我要及時感恩,及時行孝,讓媽媽能隨時體會到我對她濃濃的愛!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6

“為爸爸媽媽洗一次腳”,老師佈置的一份特殊作業在5個中學生的家庭中將掀起怎樣的情感波瀾?中國兒藝全新親情大戲《特殊作業》日前首演,這份“特殊作業”讓現場許多觀眾流下了眼淚。

“洗腳”,聽起來難登大雅之堂,但該劇通過一幅幅動人的畫面,通過手指觸碰腳趾產生的感動,讓觀眾體會到親情之重。“陳靜”為母親洗腳時看到佈滿裂紋的腳,“安巧妹”因為極不情願的`洗腳看到了繼父的假肢,這些家庭的愛都得到了昇華。

該劇劇本是中國兒藝首度面向社會公開徵集而來,編劇猶學忠來自貴州,是一位70多歲的老編劇。他説:“《特殊作業》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平時對孩子們的細心觀察,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懂得感恩和傳承,到了我這個年紀,想再去做一些孝順長輩的事情,已經不可能了。《特殊作業》這個劇本完成已經很久了,在報紙上看到中國兒藝的徵集告示,我毫不猶豫地投了稿。”中國兒藝負責人表示:“兒童劇創作鮮少關注現實題材,《特殊作業》之所以能從徵集來的200多個劇本中脱穎而出,正是因為它關注社會現實,在短短一個多小時裏讓觀眾品嚐了5個家庭的酸甜苦辣。”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7

這次,學校組織我們去位於東城區東安門大街的中國兒童劇場,觀看話劇《特殊作業》。這次觀劇使我在思想上產生了一些變化,在這變化裏,有一種説不出的滋味。

該話劇主要講述了五位家庭背景和個人想法都截然不同的學生,都想盡辦法完成老師佈置的一項“特殊作業”——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話劇一開始便直接切入主題,當同學們看到黑板上的“特殊作業”時,每個人的反應都不一樣——有的推辭,有的懶惰,有的不解,有的便一直哀聲連連;只有班長認為它是有意義的——也許只是因為她是班長罷了。接着,劇目視角轉換到了每個家庭,並將警察隊長的兒子穿插其中,感受到時間一分一秒的煎熬與等待,使觀眾感同身受。

學生努力想給父母洗腳,而父母呢?有的辛苦攢錢,有的陷於情感,有的遠居海外,有的忙於工作——不解!

“給父母洗腳也算作業?別逗我了,你們老師不可能留這種作業!” 是啊,給父母洗腳怎麼能算作是一項作業呢?現在的人們都忙於自己的工作、學業,很少有親情上的溝通與交流,兩輩之間的隔閡便在這裏潛滋暗長。有的人因為無人理解,染上網癮;有的人因為無人管教,染上煙癮;有的人因為無人傾聽,染上酒癮;有的人因為無人陪伴,染上了毒癮。請問“無人”是誰?家長!

父母高舉着孩子的照片,辛勤地揮灑着汗水,職場上高喊着“工資”到家卻勤勤懇懇。這真是不計“回報”。當孩子提出給父母洗腳時,父母眼中總會流露出內心的差異:“又想求我幹什麼?”我疑惑:難道給父母洗腳是錯誤嗎?

悲哀!羊亦有跪乳之恩,鴉亦有反哺之義,何況人呢?

洗腳,發現了母親的裂口和上面的膠布;洗腳,發現了繼父的假肢和背後的故事;洗腳,發現了父母的辛勤和理解的缺失。放下手中的文件吧,傾聽孩子的心聲;離開五光十色的屏幕吧,感受親情的温度;停下滑動的筆尖吧,一杯熱水,一句關心,接上一盆洗腳水,為父母洗洗吧!

那水,暖暖的,在心中流淌。

兒童劇特殊作業的觀後感 篇8

10月18日下午,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排演的《特殊作業》在青島市人民會堂上演,來自青島市大學路國小的上百名國小生和部分當地市民觀看了演出。

該劇講述了一位中學老師給國中一年級學生布置了一項“特殊作業”——給爸爸媽媽洗腳,並要求家長和學生們參加第二天的主題班會時分享完成“特殊作業”的感受。隨着劇情的發展,觀眾看到了5個具有典型意義的家庭生活場景,以及5組人物在家庭內部的矛盾和親情之間的糾葛。完成“特殊作業”,增進了孩子和家長的情感交流與心靈溝通,使劇中主人公從中感受到了親情的温暖與寶貴,感悟到了真愛的博大與永恆,懂得了“特殊作業”所藴含的深意和價值……劇中主人公之一趙一説:“這一刻,我終於明白了英文‘family’的含義——‘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爸爸媽媽我愛你們)’。”

我看完演出後覺得:“我也是一個母親,以前總是逼着孩子學習,看了這部話劇,我也明白了‘家’的真正涵義,不能因為工作忙就減少與孩子的交流,應該更加關心孩子,瞭解孩子真正需要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