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的春天》讀後感900字

來源:文萃谷 3.07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寂靜的春天》讀後感900字,歡迎閲讀與收藏。

《寂靜的春天》讀後感900字

春,一個朝氣蓬勃,極具生命力的詞,在蕾切爾·卡遜的筆下卻滲出絲絲淒涼與死亡的氣息。人對自然從敬畏到征服,再到握手言和謀求和諧共處,這之間是幾代人的痛徹心扉和無數生命的無辜犧牲。自然對人類無度的懲罰可以是劇烈的,一如海嘯過境,留下遍地垃圾;亦如春之寂靜,無聲無息,讓人喘不上氣來,當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卻已經窒息而亡。莊子曰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説。大自然就像是一個迴音壁,當我們喊出“喂,你好~”,得到的回答也是“你好~”,當我們喊出“你是壞蛋”時,得到的回覆也是“壞蛋”。人與自然,一仰一俯,一失一得,自在心間。

讀完這本書,才真正的感受到了當今社會,資本為王是一條鐵的定律。正如本書中所指出的,“一些主要的化學公司正在把金錢傾倒到大學裏以支持在殺蟲劑方面的研究工作。這種情況產生了吸引研究生的獎金和有吸引力的職位。”然而“在美國僅有2%的經濟昆蟲學家在從事生物控制的現場工作,其餘98%的主要人員都被聘去研究化學殺蟲劑”,以至於“一種強烈的傾向,即要把所有堅持要求使其食物避免受到殺蟲毒劑污染的人都扣上‘盲從者’的帽子”,資本控制了社會公共事業,如科研、媒體等,而對於具有巨大話語權的大資本,通過維護自身利益形態,綁架學術,綁架媒體,從而創造了更大利潤,如此循環。如何破解此種社會形態,也是本書給我們留下的最重要的回味

每一位用事實發聲的人都不簡單,這背後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強大的信念以及多少不計後果的付出。50多年以前,這位被後人稱為現代環境之母的雷切爾卡森,不僅開啟了世界性的環保熱潮,也讓人類重新審視了對地球的姿態。空氣水等等人類生存之必需,或許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卻鮮有想起它們是自然的'饋贈;植物動物等等生態鏈上的每一環或許被忽視為可有可無,但其實每一環都是不可或缺。資源需要珍惜與節約,生命需要敬畏與尊重,如此才會有年復一年的花紅柳綠、草長鶯飛。春天,不僅僅是生機與活力的代名詞,更是穿越未來的希望與寄託。如果春天的聲音飛走了,那麼人類的生活或許不僅僅是寂靜能形容的。20xx年的春天也許算不上寂靜,但在心理上人們可能是寂寞的。我們都經歷過那份足不出户的無奈與空虛,希望駐足後的人類對自己能多一份反思與責任,對自然多一份善良與敬畏。

書中一直在説人類所使用的化學農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可相對於宇宙來説,人又算什麼呢?宇宙至今有130億年的歷史,地球45.5億年,類人猿約300萬年,人類文明5000年,在這個時間刻度上,人也就是星辰大海一過客。所以,無論人類再怎麼折騰、再怎麼掙扎,影響最大的也許就是人類自身吧。

記得曾經看過的一篇論文,説的是宇宙基本元素是如何產生的。地球上的土壤、空氣、水……都是由宇宙星系的誕生和滅亡構成的。然後在地球這個bug星球上,在這個特殊的時間點,產生了人類。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只要基本元素存在,萬物都是永生的,只不過是在不斷地往復循環。所以,除非將人類文明壓縮到基本粒子中,甚至是寫入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才有可能在宇宙刻度上留下人類的印記,或者説“永生”。

也許,已經有高等文明已經做到了,只不過我們還不知道如何讀取它們留下來的信息而已。

寫在最後,每個人對這本書理解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作為20xx年飛鳥的第二本書,講述的是人與自然的平衡,讀出來的卻充滿了人生哲理,這就是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吧。

熱門標籤